作者:一斤小鳄梨
只不过刘福安等人遇见的事情不算他们制造摩擦。所以江潮司令没有追究他们责任。只不过现在死人了,事情复杂了。
但是现在三方都只是派遣了中层干部在警视厅里争论。这只能说各方还是很克制的。高层没有想把这件事摆在明面上来激化。
小史迪威没出面,负责新日本外交关系的野坂参三也没出面,江潮司令也没出面。就是一个字:拖。
因为远在中国的北京,那一行来到中国超过两个月的美国秘密使团已经快要熬不住了。
他们在北京和香港之间来回了两次了。
这是他们第三次进入进北京了。
接待他们的还是那个让他们很头疼的男人,也是现在北约暗地里悬赏金额前五的男人:李锐。
“三位,如何。采用配货制度,你们每向中国出口十吨化肥,我可以配额向你们开放出口五台半导体。当然,如果你们同意我上次的提议,我们向美国出口十台半导体,我们也允许你们向我们出口五
台半导体,您们说如何?
李锐的脸上还挂着笑意。
但是美国密使三人团却有一种想要打他的冲动了。
第八十章 能源战略
注:本章内容中关于电力的描述本该用百万千瓦时,但是为了阅读流畅我自己换成了度。如果换算错误,请指正一下,我在修改。
李锐很有诚意的邀请美国代表们同意一下[配货制度] 。这是来自于后世的先进经验啊。
就像是元时空的后世,各大奢侈品品牌本身的奢侈品包、鞋已经很智商税了。但是李锐发现还有一些更智商税的东西,那就是印刷着这些奢侈品logo的垃圾桶、拖鞋、果盘、蝴蝶结等等。
如果说奢侈品包包和衣服算是智商税的话,至少有不少人确实认可这玩意儿是奢侈品,确实很贵。有的包和服装也确实很有设计感。
但是那些一看就和义乌小商品一样的蝴蝶结、果盘、垃圾桶等,这些应该待在[样样两元,统统两元]的店里的东西。到了着奢侈品店里,身价立刻翻了无数倍。
垃圾桶一个八千八百八十八。一双穿三次就掉色的脱鞋三千九百九十九,一个十元店做工的蝴蝶结要八百九十九。
当时李锐就狠狠的陷入了思考:这他娘的到底是那些弱智会花钱买这些玩意儿?有钱人都是大脑偏瘫?
后来李锐才知道,原来奢侈品是有所谓的配货制度的。
简单来说就是想要买一个奢侈品十几万的包,并不能直接去店里就买,要先让奢侈品割一下韭菜才行。想买十几万当季流行的包?行,先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时尚精品小垃圾,然后你就有资格买了!
明确了这种配货制度之后,李锐觉得应该把这种优秀的资本主义制度,用在资本主义社会上。
现在就挺好,给他们用了。
"所以呢,对于配货制度,您们考虑的如何了? "李锐还是面带笑意。
但是对面的美国三人组是笑不出来的。
第一次碰面的时候,中美谈判不欢而散。三人直接从北京回到了香港。通过香港的渠道和美国总部取得联系。
美国白宫那边和大企业家之间还是有一些分歧的。 毕竟现在有不少美国企业其实是从中国这边进货后直接拿去美国卖的。
尤其是制药行业和部分化学行业的产品。杜邦现在都需要中国这边提供的还原剂、提纯剂之类的。这些玩意儿目前全世界也只有北京郊外的新曙光厂内可以通过李锐提供的后世黑箱科技生产。
现在全世界只有国内的化工厂、苏联的部分化工厂在大量使用。在资本主义世界,也就只有杜邦一家再用。
杜邦这样的化学集团根本不可能放弃这些重要的产品。更不希望这些东西落在他们的竞争对争手上。唯一还好的是, 中国和苏联还威胁不到杜邦的世界产线。中苏自己的化工产能连全力维持自己的
需求都不够。杜邦需要加快产品线推进,也要加快自身研究。
所以这些公司正在主动向白宫推动谈判进程。这和白宫方面的计划略有不同。
也就是冷战时期,白宫总统府的权力比较大,上下比较一 一心。不然换成其他时候,总统可不能这么硬抗那些巨头们的施压。
丹尼尔三人回去香港之后通过电话和美国那边开了个会议。
后续又有美国资本集团的人跑了过来,要求三人回去。而以杜邦为首的资本集团也在想办法推进谈判项目。
反正就是各种博弈。
对于资本家来说,护照上印的国籍并不代表他们要忠于这个国家。
相反,谁要是敢阻挡他们赚钱,谁才是真正的敌人。
而三人组中的技术官员雷尼尔则是从香港坐飞机来回了美国两次。
两个月来了两次往返的跨大洲飞行,雷尼尔也累趴下了。
但是他作为技术官员,对美国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情报。
在白宫里,他向基辛格、尼克松在内的一众高官,和其他的幕僚和技术官员汇报了他在中国的见闻,和对中国的判断。
“没错,中国确实在某些技术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基础建设也极度缺乏。他们的铁路公里数甚至比不上国土面积更小的印度。要知道他们的人口数量可是印度的两倍有
余。
“这是我对中国未来工业规模的预计。” 雷尼尔拿出了自己通过两次中国之行的出来的推测。这不光是他自己眼睛看到的,还有美国驻华情报人员收集的各种资料,最后汇总编纂而成。
可以说是非常的详细了。
“中国的工业产能会持续发展。工业产能最重要的一点,要看其能源发展量。1949年新中国建立,年发电总量在四十亿度左右。同时期的北朝鲜发电量为六十亿度左右。同时期的南朝鲜为六亿度左
右。
“目前(1955年底)根据我们收集的情报来推算,中国的发电量已经来到了一百八十亿度左右。已经超越了朝鲜半岛发电量的总和。”
“现在整个亚洲,只有日本全年发电量超过六百亿度可以稳压中国。但是考虑到中国的体量,其国土面积的大小和人口的分散情况。中国的工业发展和能源发展必然是要拖后脚的。
“中国想要成为一个现代化工业国家,那么即便是按照现在的日本作为标准。中国年发电总量也要达到四千亿度才有可能。” 雷尼尔说道这里的时候,白宫办公室里的工业部技术幕僚笑出声来。
他道:“不可能的,我们美国现在每年的发电量也才七千亿度电罢了。中国想要从两百亿度不到的发电量追上来?不可能的。
“发电可不是只烧煤就好了。"能源部的技术幕僚道:“还有铁路运输,电线架设,变电站修建。这是大工程。”
雷尼尔点点头:“是的,同时有一点很值得注意。中国现在的电力设备基本进口苏联和东德。也就是说他们现在本身并没有生产电力设备的能力。这也正常,如果以新中国建国的状态,他们现在就能
生产全套的大功率电力设备。那可比他们生产导弹还可怕。
“还有,中国国土面积广大。输变电功率损耗极大。这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只能处处建设电厂,他们会将自己本就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大量重复的建设之中去。”
“中国不像美国,那里多山。尤其是南方地区。这就导致了他们想要修建电厂也好,修建输变电线也好。这都极为困难。各位,想要控制一个国家的方式无非几种。“雷尼尔在白宫侃侃而谈。
“如果战争达不成。那么就是粮食、能源、金融。对于中国,我们的金融手段大概是进不去的。但是他们需要化肥,需要能源。那位李锐开出的配货条件中,电力机组也是重要的配货项目。”
"我们能不能在上面下点文章?” 雷尼尔看向了能源部的技术幕僚。
该幕僚沉吟片刻后道:“好像是可以的。如果做交钥匙的整机工程,我们可以让中国人连厂房图纸都看不懂。
而且这种大工程嘛,拖拖,边施工、边设计、边修改。这都是可能的。一个大型发电站修建十年甚至十几年,乃至更长时间都是正常的。”
“这样一来,我们能拖慢新中国的能源发展,进而拖慢他们整个国家的建设。值得一试。
听到这里,基辛格和尼克松低语一阵。 然后白宫高官们闭门开了个小会,让幕僚们在外面等待。
小会议开了三个小时,最后的结果就是美国三人组再次进入北京。
再次见到李锐那有些欠揍的表情。
只不过这次李锐说出配货的事情之后,三人组在面露难色和万分纠结的表情之后,并没有断然拒绝。反而是坐下来和李锐开始认真商谈了。
“关于清单中的大化肥生产设备、电力机组设备等等,我们可以谈。但是不能按照你的提出条件,你的条件太苛刻了。我们需要重新谈。”
李锐微微惊讶,这太阳从美国升起来了?他们居然真的能同意?
第八十一章 恶魔的微笑
和美国人的谈判自然是不会那么简单的。
美国人有自己的打算,他们看起来非常大方的愿意和中国搞配货制度,把他们的大化肥设备和电力设备卖过来。
但实际上他们是保藏祸心的。即便是他们在谈判的时候没有表现出来。但是李锐就是认定了:你们就是有坏心思!
反正对美国人在国际上的行为先做有罪推定一般不会有错。
毕竟主席都说过了,这世界上但凡有坏事就有美国佬嘛。
美国佬=麻烦制造者。
这个等试是成立的。
这一波。美国人过于好心了,所以李以锐留了很多心眼。虽然说美国人在谈判中加了很多苛刻的条件,好像是为了争取利益,但李锐觉得事情绝对没那么简单。
等到一天的谈判结束之后。李锐回到基地,召集了一帮人一起来研究美国人的条件,分析一下美国人的想法。
李锐是知道元时空之中,中国在后世和外国人做生意的时候吃过很多亏,但是具体吃过多少亏。那就不知道了。
专业的人士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让那群在基地里的专业人士去研究。
这帮人研究了一整晚,还真的是研究出来了一些东西。
“美国人的条件里,要求我们整装都要交给他们。所有设计我们不能插手,所有设备从美国进口。但是范围呢?难道连厕所里的水龙头、水管都要从美国进口?”有人道。
“是啊,他们这标的不清不楚的。只说总装, 别的不提。里面有多少坑呢?我之前在美国工作过,知道美国的发电厂还要在外面铺设草皮呢。这是不是也包含在其中?到时候一起算我们的钱呢?”
“还有核心部件,比如说这机组的200千伏断路器。他们也没标明准确的交付时间。要是他们卡我们呢? "又有穿着中山装的学者推着眼睛道。
“还有,大型变电站里的变……
“大功率电力电子器……
“套流……
“还有化肥设备的真空压力……
这些人把一个个名字报出来,虽然李锐不清楚这里面具体的东西,但是也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所以理论上来说,如果美国人有心缺件。完全可以把我们的工厂和设备一拖个好几年。"李锐归纳总结了一句。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吧。”基地里 关于机械和电力方面的科学家点点头:“但是美国佬就是留着心眼对付我们的。我们把刺全挑出来,我们估计反而是谈不成的。他们也不傻,真的一切谈好,对他们来
说是资敌,是美奸。
“有办法解决吗?“李锐没有直接否决和美国人继续交易的可能。
因为中国真的需要大量的重工业机械设备。就算是李锐再怎么开挂,很多东西给也不是基地立刻能搞的。
这些年,曙光厂已经扩充很大了。现在北京郊外河北山区里的这个新工厂内。已经有很多元时空七十年后的新(和二手)设备了。
包括各种机械机床、二手圆晶设备等等。
一点点的, 现在曙光厂也有价值数千万的后世设备了。再元时空后世,也属于有规模的厂家了。
只是这个厂比较杂,不专门生产单一产品。而是一个万金油厂 ,国家需要什么就搞什么。
所以有的时候会觉得曙光厂明明很先进,但是又很杂乱。
但是就再这么杂乱的厂子里却可以生产这个时代最先进的一些设备。这也是李锐敢和美国佬继续谈下去的底气。
而这些基地的科学家再对视一眼之后,互相点点头道:“只要不是特别大的重型设备。实际上我们刚刚聊到的东西其实大都可以购买到。买不到的我们也可以自己生产。就是有些麻烦罢了。"穿中山装
的科学家说完之后面露笑意。
李锐笑了起来:“哈哈哈,看起来你们也是憋着吓唬我啊。”
“主任,还真没吓唬你。毕竟如果没有基地的设备打底,没有你能从后世购买成品备件,我们可是没有底气这么做的。光是美国佬卡我们一个F型断接器,我们都能欲哭无泪。”中山装科学家笑道。
“好,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也就将计就计了。美国佬也不会缺心眼的不把基础件发来。按照他们的弄法,多半是把核心件给卡住。”
“我们现在生产大型基础件反而是弱项。但是生产这些小一些的核心件反而没有那么难。既然如此, 那么我们就谈吧。”
李锐已经有了想法了。
第二次谈判,李锐和美方代表进行了长达十一个小时的磋商。谈判谈的欲仙欲死。
看起来是锱铢必较。美方代表好像也在据理力争。
但是真的回去之后,这些美国人反而松了一口气。因为中方好像挑了很多刺,但是关键的核心问题中国人好像并没有发现。
没有发现才是正常的。这次白宫下的套可是很隐秘的。
元时空的后世,中国都上过好几次这样的套。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都下套成功过。一个南桥电站,七个国家参与建设,三十个不同工厂。能弄到中国人想把电站都拆掉。这样的事情还不少。
再之后又是看似漫长,但实际上各有打算的谈判中。美国方面觉得达成了自己的目标。中国方面也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了。
而等到过年前一个星期,中美的秘密谈判终于敲定了。
再谈判当时还有一件小事 ,那就是丹尼尔等人用驻日美军大兵死亡的事情作为谈判条件。逼迫着中国”让步"了一点。这才表示能把驻日美军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当李锐和丹尼尔的手重重的握在一起时, 李锐还微笑的对丹尼尔道:“丹尼尔先生,敲定这场谈判,您以后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
丹尼尔也笑道:“那是我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