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小鳄梨
公司所有员工,连同老板一共只有十五个人。全公司一共有三十台各色数控设备。
从线切割到电火花,再到CNC加工一应俱全。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便是如此。
顶级高精尖的东西他们或许制造不了。但是大多数民生用品、玩具、数码的模具他们却基本都能生产。
而这样小体量的加工厂便是虎门成为全球模具加工中心的重要力量。
因为这样的小厂遍布虎门各地,数量多达万家。这才支撑起虎门这么小的一个镇,却生产制造了全球百分之十的模具。
飞马模具加工中心的王老板平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想办法去拉活。
因为虎门加工厂太多了,也太卷了。最近王老板接了一个好活儿,有一位李老板在网上向他订了一批注塑模具。
生产的玩意儿也挺简单的。模具不大,都是随身收音机的那种模具。还真别说,这玩意儿王老板觉得市面上早就淘汰了。
现在谁还听收音机啊?不过也不好说,毕竟这两年复古磁带随身听和黑胶唱片机都有人做。
复古回潮嘛,说不定就有潮人玩这个呢?
也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广播电台就是了。
王老板不关心复古回潮,他只关心这笔交易能给他带来多少利润。
还好,这套模具对方都开好了设计图。虽然有些地方不对,自己这边的师傅看图纸后让对方修改。
对方也很快修改好了,自己这边按照对方的建模和拆出的模公、模母就可以直接加工了。
这种不需要自己动脑设计的加工是王老板最喜欢的。
因为自己厂里就两个绘图师傅,早就忙不过来了。这两套模具排班到二十天后交货,又是小赚一笔。
……
现时空。曙光厂。当从历史上制作的注塑模具到货后,李锐跟着厂里的技术员和专家们一起检查。
这次制作便携式随身收音机,采用了本时空建模绘图,历史上进行加工的方式。
好处就是曙光厂里制作模具的机器并不是那么全,省的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再花几十万买设备。
而且用这种方法也可以得到历史上里那些模具绘图老师傅的指点。
毕竟不要他们 动手画,只是告诉这边有什么错误需要改进,对他们来说也是节省了许多工作量。
这边也能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下次就不会再犯了。
对于这边的技术员来说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以后可以尝试更复杂的设计图,并且尝试在本时空进行生产。不过就目前来说,还是历史上生产的模具更好。
很多来看后世模具的专家都忍不住啧啧称奇。 “这真是一个十五人的小厂做的?这精密配合度居然做得这么高。” “这就是科技进步的力量啊。这严丝合缝的程度,太厉害了。现在放在全世界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想要生产这么精密的模具都很难。
不光是需要机器做,机器做完还需要厉害的钳工师傅不断修整,才能做出如此模具啊!”
曙光厂里的专家们看着这套模具啧啧称奇。
而在试做了几次,确定模具没有问题之后……这两套关于便携式收音机的注塑模具被发去了701厂。
一起被发过去的还有很多在曙光厂里生产出来的设备。
这些东西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精密。
因为在后世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便携式收音机,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站在高科技的边上了。
而便携式磁带播放机(随身听),那更是在民用领域高级到没边了!要知道,现在最高级的磁带播放录音设备都是克格勃、军情六处、FBI、CIA在使用。
它们的体积可比巴掌大小的便携式随身听大很多倍。
这也让现在这个年代的录音困难许多。
所以对便携式收音机和便携式随身听的定价是截然不同的。
因为按照时间发展,美国将会在1954年率先推出便携式晶体管收音机。
但是便携式随身听的诞生却要到1972年。
一个是领先一年半生产,而另一个则是领先二十年生产。其中的代差根本不是一个级数的。
所以当石家庄市的市长,看着便携式收音机觉得昂贵同时又拿起便携式随身听的时候。
他低声的问道:“这个是?” “上面的指导专家说叫做便携式随身携带磁带播放器。简称随身听。”
厂长如此介绍:“配合专用的录音磁带,专门用来播放音乐的。市长你可以试一试。”
厂长这么说着,但是他拿着随身听的动作也非常轻非常小心,取出一份试音磁带的时候还专门带了手套。
厂长搞了这么大的阵仗,市长连连摆手:“算了,算了。我不试了,你就告诉我这玩意儿有什么用?” “听音乐。用两节电池供电,可以听六到七个小时的音乐。”厂长道。
市长眼皮跳了跳:“就这?还要买电池,还要买磁带?” “嗯。”厂长点点头。 “这不贵吧?”
市长小心翼翼的问道厂长伸出手比划了一个六。
市长道:“六十美金,这玩意儿还要单独买磁带和电池。六十美金有点贵啊。”
厂长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告诉了市长真相:“市长,不是六十美金。” “那是六十卢布?也不便宜了。”市长嘟囔着说道。
厂长摇摇头:“是六百九十九美金一个。”
好家伙!现任的石家庄市市长也是从抗日时期摸爬滚打出来的人物了,听到厂长的话他整个人都抖起来了。 “老李,你再说一遍,多……多少钱?!”
市长有些颤抖,倒不是因为这玩意儿这么贵而颤抖……
而是因为他觉得就一个听音乐的玩意儿凭什么卖这么贵啊! “六百九十九美金。”厂长都有些哆嗦。
一开始来701的时候,厂长还纳闷,为什么这厂里的工人学历都是这么高的。
来了之后才知道,这里面全是精细活。操作步骤繁琐复杂,没念过书的根本玩不转。
这里生产的东西不需要你下苦力,但是需要手巧动脑。而且生产的东西极为昂贵。
一个便携式收音机卖四十九块又八十美分也就算了。
随身听要卖到六百九十九美金,这在厂长老李看来,简直就是不可理喻了。
这将近七百美金了,自己是个厂长,但是工作几年不吃不喝都买不起一个这玩意儿。
何止是厂长啊,按照1952年美国纽约中位数收入在185美元来计算。
六百九十九美元,需要一个纽约有一份正式工作的工人工作四个月才能买得起。
这毫无疑问就是一种奢侈品了。
石家庄市长和701的厂长都为这个定价而咋舌。
实际上在李锐定下这个价格的时候,他也遭受了中央的质疑。
就连总理都跑过来问:“会不会定价太高了?699美金,这已经超出这个世界一般人的消费实力了。”
李锐却道:“总理,这一点不用担心。如果真的销量不好,了不起降价便是了。这可是超越这个时代的高精尖产品,这个不算贵了。以后我们还会推出带录音功能和外采功能的机型。到时候也许要卖到过千美元。” “这种东西有技术壁垒的。不管是生产磁头里面的七十多道复杂工艺,还是随身听里复杂的机械结构,亦或者是耳机里面的震膜技术,这里面的技术壁垒就算是美国也不可能轻易打破。” “就算是他们要仿制,也需要最少五到十年的时间,并且要投入天价的资金进行研发。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他们还没仿制成功前赚超额利润。
等他们仿制成功开始量产后我们售价直接腰斩,逼迫他们的企业失去生产的利润。甚至让他们投入的研发费用都赚不回来。”李锐的目标很明确。
垄断时期的超额利润必须要吃到嘴里。
等到随身听市场开始群雄逐鹿之后便直接腰斩价格,让欧美厂商无利可图,随后便是着手推进更先进的CD系统。
而至于这个随身听会不会有人买?李锐并不担心。
就在战俘营奥运会完全结束之后,包括大学生运动会结束之后。
中方代表向四国大学生和所有前来战俘营报道的新闻媒体代表送上了一份礼品。
礼品很简单,就是一个便携式收音机和随身听外加五盒音乐磁带的礼盒套装。
当刚拿到礼品的时候,大家还有些懵逼,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的。
而当中国代表告诉这群人这两样东西的用途之后,所有人都轰动了。
什么?这和巴掌一样大的东西是便携式收音机?
这个和巴掌一样大的东西能播放录音磁带收听音乐?
大学生也好,媒体代表也好,他们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而当苏联大学生代表安德烈迫不及待的打开礼盒,取出随身听戴上耳机,并且插入一卷红色乐队的磁带启动机器后。
他的瞳孔开始地震,一种颠覆了他二十多年人生概念的音乐传播模式和机器在此刻悄然立于世间。
而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伴随着大学生和媒体的回国……一场关于中国收音机和随身听的地震将波及全世界。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中国人的洗脑机器
【熊猫牌随身听是一款大小仅仅只有成年男性巴掌左右,厚度在4.5cm左右的设备。
整个随身听在体积上相当于一本口袋本书籍大小,可以轻松的放在上衣口袋或裤子口袋内。
如果没有口袋的话也没有关系,在机器的背面设计了高韧性塑料卡扣,可以轻松的将机器卡在皮带或腰带上。
如果是穿裙子的姑娘,身上没有多余的口袋或腰带来卡这款机器,那么也可以放在随身背的包里。
因为机器随机附赠的头戴式耳机线足足有两米长。
放在包里也完全不影响使用。当然,追求个性的年轻人甚至可以将机器拿在手上,而不是放在包里。
因为熊猫牌随身听本身也是一款非常漂亮的时尚单品。
先期生产的熊猫牌随身听一共有四种颜色,分别是:浩夜黑,闪光银,激情红与运动蓝。
全球最先进的头戴式耳机,独具顶尖振膜技术。让使用者能聆听更广阔的声场,更甜美的高音,更厚重的低频……随时享受音乐为您带来的欢乐和感动吧!】
来自法国的赛宾拿着随身听里附带的产品说明,他啧啧称奇。当苏联的安德烈拆开礼盒包装之后,其他国家的大学生们都忍不住了,大家都拆开包装。
随即所有人都被中国熊猫牌随身听和便携收音机的精致做工给震撼到了。
历史上七十年后广东东莞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模具小厂生产的注塑模具,在这个时空就是跨时代的产物。
注塑工艺早就有了,注塑模具也早就有了。但是放眼现在全球,有哪一个国家民用级别的注塑模具可以达到0.01毫米精度呢?
熊猫牌随身听和便携收音机便是在这种精度的模具中注塑成型。
当701厂第一次试模时,厂里做过多年注塑的老师傅都惊叹于这注塑成型的塑料件的光滑程度。
摸起来光溜顺滑,每一处接缝都严丝合缝……
卡扣之间的准确度和丝滑度超过这个时代人们对塑料成型件的想象。
然后再塑料件外覆盖一层光油烤漆,仅仅是看这些随身听和收音机的外观,所有人都有一个想法:贵!
第二个想法则是:好有质感!是的,有质感,这就是李锐不惜耗费后世资金也要把模具送去历史上制作的原因。
历史上一家小厂能轻松做到的民用级配置……放在这个时代是最顶级的军工产线都未必能生产出来的。
而这些赠送给大学生和媒体代表的礼盒内所装的随身听和收音机颜色都是随机的。
反正四款颜色,黑、银、蓝、红。每一款的颜色都做得极有质感。上面的光油层几乎可以当镜面使用。
如果按照商业的术语来介绍这种颜色的话,那么就是:钢琴烤漆。赛宾都惊呆了,他和他的同学们窃窃私语着。 “这是中国人生产的科技产品?” “我一直以为中国就是能生产一些副食品和鞋服。”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这个收音机只有巴掌这么大,为什么可以接收信号收听广播啊?他们怎么做到的?” “别管收音机了。试试这个随身听吧,你把耳机戴上吧,我第一次感觉到音乐不是在我耳边响起,而是在我脑海中生出来。这种感觉太不可思议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世界音响的发展还并没达到最辉煌的高度。
因为现在的音乐媒介有限,一是广播电台,二是黑胶唱片。熟悉黑胶唱片的人都知道,黑胶唱片是物理录音(以音波震动,用刻针在黑胶盘上刻出相应纹路),目前市面上的唱针唱头其实水平就那样。
耳机这种东西嘛,已经有了,在军事领域和科研领域很常用。
但是对于耳机的研究多以耐用抗干扰为主。
真正的去研究音乐声学的耳机技术领域还是一片空白。
当然,这一片空白是对其他人来说的,对于网咖来说,耳机技术资料可以轻松找到一堆。
历史上后世,耳机市场早就进入了群雄逐鹿年代。实际上从八十年代开始,耳机市场就非常卷。
一路卷到了2023年。
卷到什么程度呢?简单来说,历史上一根9.9元人民币的平头耳塞放到这个时空来给人听音乐,能把这时代的许多人听得感动到哭泣。
因为这年代的音乐播放设备真的不咋滴。
普通人可以接触到的只能说可以响。但是什么高音甜、中音准、低音劲,在这个时空只属于极少数狂热发烧友的,而且还需要普通人望而却步的资金。
所以当二十年后的振膜技术提前二十年登场,给人带来的震撼是无以复加的。
李锐在历史上是听过不少好耳机的,所以对现在701厂生产的配套耳机的评价并不高,认为只能算是9.9元网购的基础耳机水平。
但是在这个时空其他人来说,他们第一次听到如此清晰没有杂音的音乐,仿佛音乐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听清楚。 “天啊!我感觉我能听到女声歌唱时空气的震动!” “小提琴弓与琴弦的摩擦,仿佛就在我耳边响起。” “每一声鼓点都在仿佛在我心里敲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