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小鳄梨
但是这一切不是自己一个小小的副领事能决定的。
刚刚布莱克还看见了麦克阿斯。
这位美国四星上将叼着自己标志性的大烟斗走进平流馆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公开赞赏李承晚对韩国的成功治理。
这让乔治·布莱克只觉得可笑,李承晚哪里成功了?如果成功了,为什么街上还有那么多乞丐?
要知道韩国才是整个朝鲜半岛平原最多,最适合种植农业的地区。而北部多山,其实不适合农业发展。
可是北边已经基本解决饿死人的问题了。
可是南边却每天每天都有农民活不下去饿死或自杀。
这是哪门子的成功?!回望平流馆内歌舞升平的景象。
看着一众政府高官已经开始伴随着音乐搂着漂亮的舞小姐跳着交谊舞,布莱克只觉得自己和他们格格不入。
说好的一起反法西斯建设人类美好家园呢?
这群人跳完舞之后要干什么,布莱克清楚的很。他以身体不适为理由,匆匆和李承晚告别。
李承晚还亲切的握着他的手说道:“布莱克先生,我由衷的希望英国方面支持我统一朝鲜的举动。”
布莱克露出应酬式的笑容:“我会转达的。”
当他坐上汽车时已经面容铁青。
汽车缓缓的驶向使馆区。“停下。”布莱克突然叫停了车辆,他看见在旁边的小巷里,有一对熟悉的身影。
他凝视了一会儿后下了车。车上的司机兼保镖也立刻下车。夜晚的汉城可不是那么安全的。
布莱克侧着头看着小巷里的身影,他缓缓靠近。司机跟在他的身旁,并且从腰间摸出了手枪。
小巷里的一对身影正是布莱克白天看见的那对在使馆门口要饭的兄妹。
他们蜷缩在一起,应该是睡着了。布莱克摸了摸口袋,里面还有点零钱。
好吧,至少今天自己能做点善事,不至于这么难过。
布莱克靠近两兄妹,并且轻声的呼唤:“嘿,嘿,醒醒。醒醒。”
布莱克叫了好几声,但是兄妹没有反应。
他皱起来眉头。他的司机上前去摇了摇这对兄妹。他们还是没有醒来。
司机伸手在哥哥的鼻子前探了探,又在妹妹鼻子前探了探。
最后司机摇摇头:“死了。”
1950年六月一日的晚上。
一对不满十三岁的兄妹紧紧抱在一起,蜷缩在小巷的角落,死的悄无声息。
今天是世界上第一个儿童节,可是他们没有能吃到蛋糕,也没有人给他们送礼物。
更不会有人对他们说儿童节快乐。他们没有去过游乐场,也不知道什么叫做动画片。
他们短暂而苦难的一生每一天都在为吃饭而挣扎。
他们也许从未吃过一天饱饭,也从未知道肉和牛奶是什么味道。
他们悄无声息的死在汉城的一个角落。
除了布莱克和他的司机,没有人发现他们。也没有人在意过他们。甚至到现在,布莱克也不知道这对兄妹叫什么。
平流馆内献花、美酒、美食如流水一般穿梭。
脑满肠肥的韩国高官们拥着美丽的舞小姐上下其手。
距离平流馆外仅仅一公里的地方。
这对兄妹的尸体加起来都没有五十公斤。
司机开口道:“领事先生,需要通知人帮他们收尸吗?不然今晚他们就可能将变成别人的食物……”
布莱克猛然抬起头不可置信的看向自己的司机,久久不能说话。
过了半晌他开口道:“叫人吧。”汽车穿过黑夜,布莱克回到大使馆。
他一言不发的回去,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他把自己关进了房间。过了半晌,只听见花瓶被狠狠砸碎,以及乔治·布莱克歇斯底里的愤怒嚎叫。
在这一刻,乔治·布莱克的思想第一次产生动摇,自己真的是代表正义的一方吗?
第七十八章 开始了
朝鲜,大同。今天大同新兴里的锦官乡热闹非凡,这个只有几千人的小乡村几乎所有人都出门了。
因为他们今天要迎接乡里的三个英雄回家。
阮家三兄弟,锦官乡的骄傲。在日据时期,他们就在乡里抗日。后来被缉捕就逃到了中国去,参加了中国的抗联。
这一走就是多年,乡里人都以为他们三兄弟死了。但是在45年朝鲜光复后,他们的信件也被送到了乡里。
大家才知道,他们在中国参加了八路军。和日本鬼子在中国打了五年。
45年后,他们所在的部队编入东野,他们和其他的一些朝鲜战士参加了解放战争。
如今中国的解放战争已经打完了,阮家三兄弟觉得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
向上级提出了回国支援祖国建设发展的报告。
虽然东野方面十分想要挽留这三名作战英勇的战士。
但是人家想要回去建设自己的祖国,这是没有办法阻拦的。所以在通报朝鲜之后,阮家三兄弟,还有其他想要回国的朝鲜战士都被送了回来。
对于朝鲜战士们想要回国的想法,中央军委没有鼓励但也没有阻拦。对于想要回国,并且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做出贡献的朝鲜战士,各部队都举办了欢送会,并且给他们授予了奖章。
朝鲜战士在巅峰时曾经有几个旅的兵力活跃在中国的抗日战线上。
其中一部分在苏联对日宣战后加入了苏联的指挥,开始光复朝鲜的战争。
另一部分,如阮家兄弟这样的一直打到了解放战争结束。
这其中一部分人宣战留在中国定居,另一部分则是选择回去建设祖国。
只是这一段历史不知道为什么在后世没什么人提起。
每当提起朝鲜在抗日战争中对中国的作用,所有人能想起来的似乎只剩下二鬼子了。
阮家三兄弟选择的是后者回国建设祖国。
他们的回来也引起了全乡的欢迎,乡长带领着乡亲们打出了大大的标语“热烈欢迎抗日英雄回家”。
阮家兄弟的奶奶站在乡间的远远的眺望着。
当她看见卡车远远的开来时,她激动的大呼小叫:“我的孙子回来了!”
乡里的锣鼓队也敲锣打鼓的热闹起来。
卡车开到近前,三名穿着土黄色军装的年轻人跳了下来。
当年他们三胞胎十六岁就去投奔抗联。
如今在中国打了十年仗,也不过是二十六岁的年纪。依旧是年轻人。阮家老大对送他们来的司机敬了个礼:“谢谢司机大叔。”
“不用客气,都是打过日本人的好小伙子!”司机大叔对他们摆摆手。
三兄弟和奶奶见面时忍不住抱头痛哭,又和乡里面曾经相熟的伙伴打着招呼。
还和乡长大叔热情的拥抱。今天大家都很高兴,因为乡里面走出了三个英雄。
热闹的人群一直拥挤到阮家的家里。
阮家兄弟献宝一样从他们带的袋子里拿出各种中国的特产。
“这是中国现在最好的汽水。市面上很不好买到,需要排很久的队伍才能买到的。”
阮家老大阮雄笑呵呵的从自己的包里拿出山海关汽水。
现在山海关汽水在国内用了新的包装。
因为苏联方面购买的设备一点到位。
而且请的苏联工程师也帮着新中国修复了两座曾经毁于战乱的工厂。
所以新中国终于能出产塑料瓶了!天可见怜,这种二十世纪初就已经开始在西方国家广泛推广的东西,中国人用了半个世纪才开始使用。
生产塑料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塑料瓶更轻,更适合运输。
目前山海关汽水除了生产给苏联之外,在本国内也是有卖的。只不过数量少,必须要排队才能买到。
阮雄就是大半夜排队才买了四瓶山海关汽水。
可乐、柠檬汽水、橙子汽水、葡萄汽水每样一瓶。
山海关汽水现在有两升装的大瓶装,阮雄买的就是这种大瓶装。从中国千里迢迢的背回朝鲜,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同时带回来的还有黑龙江第一食品厂生产的各种膨化食品。
包括仙贝、雪饼、薯片等等等。这些东西也是抢手货,非常的不好买。
大哥的大口袋里装的都是这些。
二哥的口袋里则是从中国买回来的棉布。
朝鲜现在各种物资生产还是困难的。
虽然说光复已经五年了,但是市场上布匹还是短缺。
二哥花光了这些年存下来的所有津贴,背了一百多斤的棉布回来。奶奶看见这些棉布之后乐开了花。
“有这么多棉布,可以给你们三兄弟都说上媳妇了!二十斤棉布当聘礼,我帮你们去说乡里的好姑娘。”
三兄弟都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二十六岁了还没娶老婆,说他们不着急是假的。老三则是从中国带回来了很多书。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市面上一下子多出了那么多书。
其中有给人解闷的小人书连环画,也有教人知识的书籍。
老三买了很多关于农业和医疗卫生的书回来。
乡长翻了翻全是中文,他一个字也看不懂。“阮老三,你不是大字不识一个吗?你现在能看懂这么多书了?!”乡长不可置信。
他觉得汉子比朝鲜文更难。
阮老三笑了笑:“在中国的部队里有扫盲班,我每个星期都要上课。我现在已经认识两千多个汉字了。比两个哥哥认识的字都多。”
乡长摸了摸光秃秃的脑袋:“不得了啊,你现在是个文化人了。”
阮老三笑了笑:“我以后准备在乡里搞养猪养鸡,中国的科学家研究出来很厉害的一种鸡。在华北卖的可好了。要是我们能引进来养就好了。”
阮老大打开了一瓶汽水,让弟弟找来了杯子倒了一些。
“大家都尝尝这个,这是中国生产的汽水,就连苏联人都很喜欢。苏联人愿意拿两亿卢布买呢!”
一个十四岁的朝鲜少女接过杯子看着冒着泡的汽水好奇道:“阮大哥,两亿卢布是多少啊?”
“两亿卢布是多少?能把我们整个大同买下来!”阮雄哈哈一笑。
朝鲜少女瞬间不敢喝了:“这也太贵重了。”
“嗨,喝吧喝吧。我带回来就是给我们的乡亲们尝尝的。”阮雄呵呵笑道。
梳着大辫子的朝鲜少女羞涩的抿了一小口汽水,她的眼睛瞬间亮了:“好甜啊!”
她把杯子交给同伴,同伴也是喝了一小口交给他人。
所有人都没有喝过这种酸酸甜甜的汽水。
尤其是阮雄开的还是葡萄味的汽水。
现如今的朝鲜人可没有几个吃过葡萄。
对他们来说这完全是一种新奇的味觉体验。
更不用说来自中国的那些膨化食品了。
倒是乡长觉得这三个后生太浪费了。
他劝说道:“阮家奶奶,拿出一点东西来招待大伙尝尝味道就好了。其他的东西收起来吧,还要留着给你三个孙子娶媳妇呢。”
“诶。”奶奶笑呵呵的应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