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476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这种专业的学术期刊在普罗大众之中自然是没有什么影响力。

因为普通老百姓根本不会看。《现代科学》的发布在业界引起的震撼其实也不算大。

毕竟如今世界科学的主流目光都是停留在美、苏、英、法等世界强国身上的。

只有苏联方面一些相关专家对《现代科学》所发表的胰岛素中氨基酸排列文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当然也有少部分西方专家注意到了这篇文章。

但是却没有太在意。因为他们并不相信中国这个破旧的国家能发现什么。

就像是小黑并不知道他船上搬下来的货物中就有几箱子非常珍贵的人工胰岛素。

他只是和往常一样趁着新洪胜马仔搬货的间歇,和其他伙伴在船尾煮面吃。

面是广东地区常见的伊府面,这是一种和泡面很像的面条。

汤就是白水再加一包现在市场上售卖的【红烧牛肉味调味粉】。自从基地里研究出各种调味粉后,除了向志愿军大量供应外,也开始向民间大量卖货在这个缺少调味料,大家伙也不怎么会做饭的年代(因为食材不足,老百姓没有试错的机会去研究食物的花样和口昧) 这种调味粉卖的极好。

新洪胜的马仔们一边搬货,一边闻着船尾传来的香味,一个个的开始流口水 "丢哦,真香。

他们煮面都有牛肉吃了吗?内地现在生活这么好了?我都想回去了。 "哪有牛肉,是电台里说的那种调味粉啦。

说是有什么海鲜口味、牛肉口味。用来骗嘴巴的。" "骗嘴巴的也好啊,家里白水煮面加点酱油,我都吃吐了。"就在新洪胜的马仔们一边搬货一边讨论的时候,小黑端着面碗故意走到前面,当着这群人的面大口吃面不仅吃面,他还有饮料呢。是他们'走私’的福利。

他们有果趣的维生素冲剂饮料。

因为上面考虑他们大多是在晚上工作,每天晒太阳的时间太有限了。

就每天每人配一包果趣作为工作补贴,补贴他们的维生素摄入。

这种用水一冲就化成橘子汁的东西喝起来酸酸甜甜的,基本上没几个人会不喜欢。

小黑的人生乐趣不多,但是看着新洪胜的马仔羡慕自己一边吃泡面一边喝饮料,这让他的内心无比满足。

新洪胜的几个马仔躲在一边小声开骂。 “丢雷老母!我也想喝果趣,也想要吃那种调味粉煮的面。" “我们这里为什么不进啊!" “嗨,这些东西不够赚钱呐!" “要不然下次问一下豪哥,能不能让他们帮咱们进一点货啊。我们自己买也行啊。几个新洪胜马仔聊着呢,他们口中的豪哥吴锡豪已经悄悄站在他们身后。 “聊半天,不用干活啊!"豪哥一声吼,吓得马仔们做鸟兽散。吴锡豪看着他们背影,他还在碎碎念的骂了几句。

然后才自言自语道:"妈的,我也想喝。都说国内的汽水比外国佬生产的好喝,可是他妈的我们是'走私’啊!运力不足啊。” “哎,要是运力更足一点就好了。”

吴锡豪看着简易的临时码头。

船上的东西都卸下来了,现在是香港这边把橡胶、化学原料、机械设备给搬运上船。 走私就这点不好,即便是雷月星把水警都喂饱了,但说到底还是见不得光。

要是能更大一点,让生意更好做一点,那就好了。吴锡豪有些头疼。而在香港已经被人尊称为星哥甚至被一部分人尊称为星爷的雷月星也有些头疼。

因为他手上两份请帖,一份是太古糖业的,另一份是辉瑞集团的。“你们真是看得起我!大佬要请小瘪三啊!"雷月星看着请帖念叨着。从前的雷月星还是一名码头力工,今天的雷月星已经是香港黑道叱咤风云的人物。

但是香港黑道依旧是上不得台面的人物,杜月笙的【黑帮夜壶】论还是有点道理的。

而且雷月星自诩自己还没有去年病死在香港的杜月笙有牌面呢 “星哥,去不去啊?”在雷月星旁边说话的是雷洛现在暗面的助手猪油仔。

邀请函是通过雷洛的手转交过来的。这未尝不是一种威胁。

因为雷月星和雷洛之间在表面上是没有联系的。

宴无好宴啊。猪油仔,知道这些大佬找我干什么吗?" “说是找你做生意。"“什么生意?" “太古那边说是想买糖,辉瑞那边说是想买药。星哥,去不去啊。雷月星疯狂的挠了挠脑袋:"妈的,这种大佬找我买什么,他们自己不就是大糖商、大药商吗?!

第四十七章 百万英镑

香港。小孙的运输车队越来越壮大了。作为内地安插在香港的联络员,小孙以运输车队为掩护,不仅经营了一个很大的正规产业。

同时也依靠卡车运输的便利,可以将香港各处串联起来现在香港的地下党员发展如火如荼。

香港人口两百余万,地下党员已经有数千人。因为内地发展的好,再加上雷月星成为内地在香港的手套代理后走私了大量的内地物品来香港,这更加推动了港岛内部不少人心向内地的想法。

因为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很多人其实不在乎也不懂这个主义或者哪个主义的。

他们只在乎在哪能生活得更好。现在的香港压迫很重,黑警、黑帮为非作歹。

相比较来说,内地那边现在好多了生活都是比较出来的。

现在香港底层老百姓过得可没有港片电影里那么好。

毕竟电影都有一些美化。

比如说五十年代的香港普通人在街头吃叉烧饭还能配一瓶玻璃瓶装的可口可乐什么的。

这完全就是瞎扯淡。反正小孙每天的工作餐大多是香菇油菜碟头饭(盖浇饭)、土豆肉丝碟头饭之类的。

他挺爱吃这些东西的,当然他也不反对吃一些好的。就像是有人斩一只烧鹅来给他吃,他也是很愿意吃的。

小孙看着眼前的一只烧鹅,又抬头看了看愁眉苦脸的雷月星……

他丝毫不客气地伸手抓起一支烧鹅腿吃了起来在历史上的后世,烧鹅烧鸭的价格不算很贵,甚至算是比较平价的快餐,烧鹅濑更是很多在东莞打工人最爱的工作餐。

不过那是后世,现在这个年代能斩一只烧来吃是很奢侈的事情。

小孙现在正规的收入还不错,但也舍不得这么斩来吃。他看得出雷月星有事情,但是他就是不先开口,先吃烧鹅再说,吃完一只腿,再来一个鹅翅,再来个鹅脖子。

一直吃到小孙忍不住打了个嗝。 "嗝儿~哦~好爽。很久没有这样吃烧鹅了,还没人跟我抢鹅腿吃。

你再不吃的话,我就把另一个鹅腿也吃了。小孙伸手要去拿另一个鹅腿,雷月星忍不住开口了:"孙哥,别玩我了。

这两张请帖怎么办啊。"雷月星把太古和辉瑞的请帖拿了出来。

在香港,食物链顶端的是什么呢?是:洋人。官员、资本家。而太古和辉瑞差不多把BUFF叠满了。

他们是洋人,又是大资本家还和港英政府关系不浅。 "太古说要找我买糖。""辉瑞说要找我买药。 “我怎么回他们啊。"雷月星无奈道。因为他知道自己就是个打工仔卖什么不卖什么,这都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

所以他要先向小孙拿章程。 "而且太古找我买糖诶。太古买糖诶!"雷月星加了重音:"东南亚几多太古的甘蔗园呐。

香港最大的糖厂就是太古了。他们找我买糖,他们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这是雷月星最怕的地方。因为太古找他买糖,他觉得很反常。太古可是世界知名的糖料商。

现在的香港,除了杂货铺里卖的红糖、黄糖之类的糖。

其他的砂糖、绵白糖全都是太古的。谁不知道太古啊。辉瑞也是如此,谁不知道辉瑞做的药啊。

他们太反常了。而听了雷月星的话之后,小孙又捞起一根烧鹅翅,一边啃一边说道:“不奇怪。太古找你可能是真的想要买糖。 “嗯?”雷月星。 “我们国家生产糖的成本很低。我虽然不了解为什么会这样,但是我可以这么说……我们国家在德国开设的糖果店已经对欧洲的糖果产生了威胁。

至少在柏林已经抢占了他们很多生意了。

雷月星听到这话,他眉毛扬起来:"真的?" “当然是真的。具体糖价我不清楚,但是肯定比太古的原物料还要低。我可以帮你问问,看看上面什么意思。"小孙如此说道。

雷月星点点头:“好。那辉瑞…… “辉瑞我就不清楚了。但是我可以透露给你,辉瑞最近两年捞钱最狠的药物,那个比较威戈的。

其实是我们国内一个化学家研究出来的。

他们估计宴无好宴。你注意提防吧。说完,小孙准备去捞最后一个鹅腿,但是他的手才伸了一半就被雷月星赶走,好家伙我买的烧鹅连个鹅腿都要捞不着吃了。

小孙说的还真的没错。自从悠悠糖果在柏林站住脚之后,欧美几大糖厂在柏林的销量就开始大幅度缩水。

一开始他们打价格战的时候赚回了一点顾客,可是这是赔本赚吆喝啊。

各大糖厂也就是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恢复原价了。

而他们一恢复原价,生意就立马下去了。

悠悠糖果店又回到了门庭若市的盛况。

现在唯一限制悠悠糖果店发展的就是糖料供应。

现在新中国已经在产糖上获得了巨大的甜头。

不仅仅是苏联需要糖,其他国家需要糖,中国自己也需要糖。而且糖除了作为食物之外,还是重要的军事物资。

在中苏的糖交易中,苏联也获利颇丰。 苏联老百姓获得的糖更多了。

而上上下下都因为糖交易而获利。

赫鲁晓夫和中国签订了一个长期的淀粉换糖协议。

西伯利亚的土豆太多了,他们真的用不完,从西伯利亚的集体农庄再到莫斯科的商场。

下到农民,上到总书记,都希望把它们变成糖。在这样的情况下,东北开始更大的糖厂建设了。

只要糖料跟得上,中国糖业的碾压局就要开始了。

而太古糖业这样的世界级糖料商自然不相信中国能一直打价格战。

中国人必然是获得了什么低价制作糖料的方法。

所以当雷月星应邀而来的时候,太古在香港的负责人一一名金发碧眼的英国人直接开口,没有寒暄的说道:"雷先生……

如果你能够帮助我们获得中国低价生产糖料的秘密。

我们将给予你一个天文数字的财富。" “嗯?”雷月星看着眼前的洋人,这洋人有些过于直接了。

而这洋人没管雷月星的疑问,他自顾自的说道::“你只要帮我们找到这个秘密,我们太古集团愿意向你支付一百万英镑!听到这个数字,雷月星都有些惊了。

第四十八章 可以谈的

怀特侃侃而谈的报出一个所谓的天价。

对面左右不过是个中国人,即便听说他在香港的地下黑道混的不错……

但是又能见过多少世面呢?一百万英镑,已经是一笔巨款了怀特如此暗想着。

作为太古集团在香港的重要代表,怀特在中国新年前就已经收到了集团本部的通知。

太古本部对在欧洲突然出现的中国糖果店很感兴趣,并且派遣了人去购买。

买回来后太古集团内那些糖果师傅们都用心品尝了。

这些糖果师傅都是太古专门养着的大师级糖果师。

尝过了悠悠糖果店的糖果后很多人都说不出话来。

倒不是说悠悠糖果店的糖果不好。恰恰相反,他们做的太好了 "不可思议。

这种太妃糖的口味完全不像是工厂产品。

更像是家庭中有一个手巧的妈妈做的。"当时太古集团里的糖果大师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这种评价是贬低吗?不,恰恰相反,这是一种极高的夸赞。

五十年代糖果行业的工业化发展确实开始了,但是远不如七十年后那么发达。

不管是从口味还是生产工艺上都是如此。

为了压低糖果的生产价格,各大糖果商都有自己的“秘密”。就像是美国食品行业中那个恶名昭著的职业【调香师】一样。

糖果行业之中也有类似的职业因为现在的生产工艺不够先进,其实很多糖厂生产的糖果味道其实挺微妙的。

全世界并不是只有苏联在生产带有鞋油味道或者猪肉味道的糖果。

欧美很多糖果商生产的糖果其实也有很大的塑料味道,或者有一种蜡烛一样的味道。

只不过历史上之中苏联解体了,苏联笑话成为了一种可以疯狂揶揄的玩意儿……

所以大家伙只记住了苏联的鞋油糖果和猪肉味糖果。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输了不仅让你变成笑话,就连糖果都是笑话。

在这个年代的生产体系下,包括瑞士莲、马氏在内的世界大型糖企想要保持口味,那么生产成本根本就压不下来。

而相比于工厂糖果那种经过复杂调香才可以达到的味道。

这个时期手巧的妈妈给孩子们做的家庭糖果是一种极高的赞美。

但是工厂怎么可能按照妈妈的标准去制作糖果呢?妈妈会买更好的奶油、黄油、可可等作为原材料。

而大多数糖果商只会压低成本。

只有那些昂贵到普通人觉得奢侈的高档糖果,他们才会稍微做好点。

这也是包括太古在内的世界其他糖厂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

中国是通过什么方式把产糖成本降下来的?

中国人降低了糖料成本,还降低了糖果调味的成本。

不然根本不可能在柏林对欧美糖业展开压迫。

现在唯一问题就是中国糖业的产能好像还不足。

所以欧美糖业还可以喘口气,仅仅是在柏林失去了一部分市场。可是假如一切的推测都是合理的,中国真的把生产成本拉下来了,那么等到中国糖业产能足够那就可怕了。

资本世界的资本家从来都不是蠢货。

那些能在商海里打拼几十年的企业掌舵人哪有傻子啊。

上一次在柏林的糖业会议中各家糖商虽然都没说什么,但是所有人心里都有本账。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