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473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不,准确来说是稍微体面一点的工作都找不到。他想着自己从前做过洋行还当过报社记者,怎么着也能找个白领工作吧。

结果去找了一圈,连简历都递交不出去。人家看了眼他是华人,直接不收。

还想着去当什么店长,去帝国大厦的公司里当个文员。想都不要想,人家不要。

蒋昌华如此,金福瑞也是如此。他英文也是不错的,从前还是主编。想着能在美国找一个处理文字的工作。但是每一次的去找工作都是泥牛入海。

而这还是他们俩个英语比较好的,那些英语不怎么好的就更不要说了。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本来就工作岗位紧张,原本战争期间被动员起来的妇女劳动力都被他们赶回家去带孩子了,怎么可能再把好的工作岗位让给外国劳动力?

所以别看现在美国报纸上有不少招工广告,但是那些招工的地方只要去看看就觉得不行。

去码头当苦力,美国现在虽然已经开始机械化卸货,但是还是需要很多人力。当码头苦力本来没什么,但是华人去的话他们不和你签劳动协议。

只有一个口头协议。而且不买任何保险,一切福利保障全都没有。薪水只有白人的一半。

或者是去通下水道,这个虽然是不签劳动协议的,可是薪水没少。但就是这样也没有人去。

因为这个年代的纽约下水管道疏通工作不仅仅是极其肮脏和辛苦,而且是会死人的。基本上当地白人都不干这些活。

只有来自南美和东亚的移民,或者是本土的黑人会去干这种工作。

要不然就是去生产线拧螺丝。现在的纽约还有很多工厂。

工厂主还是很乐意用一半的工资,以不买任何保险,不签订任何劳动协议的方式来雇佣外国移民的。

兜兜转转的转了一圈,蒋昌华和金福瑞等人愕然的发现。这美国虽大,居然没有自己的立锥之地!

这一群一起润来美国的十几名前中国人闷闷不乐的聚在他们所租房子一楼的一个中餐馆内。

美国什么东西都要钱,花销很大。很多人因为长期找不到工作已经开始焦躁了。原本在中国国内这群人生活水平很高,现在来了美国他们只敢点最便宜的炒饭来吃。

大圆桌上,十几个人都是愁眉苦脸的。

“金兄,来美国一个多月了。这每日光是花钱,一分钱的进账都没有啊。这日子过的可是太难受了。”说话的人名叫赵凯。从前也是一个报社的编辑。

当时金福瑞准备要润去美国的时候,这个赵凯听到了风声,找到了金福瑞,也就和他一起润了过来。

原本是想着来美国发财赚钱的,投奔自由世界享受最强大国家的自由和民主。但是没有想到,来了美国之后别说享受现代化强国的生活环境了。

他们现在就连生活都是问题了。

现在大家都居住在唐人街一栋七层楼的出租屋内。这是一栋老楼,归属于华人商会。楼内都是那种十几平米到二十几平米的房间出租。

每个月的租金从二十美元到五十美元不等。要是零的租那就更贵了。

原本这些人里有人想要合租。但是当地华人商会不许。单人间就只许单人居住。双人合租就去租更贵的双人间。

华人商会是当地的地头蛇,他们自然是不敢反抗的。

“在这么下去没有进项,我们早们晚被饿死啊。”赵凯的话引起了其他人的赞同。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和蒋昌华一样家底丰厚。蒋昌华可以没有工作的在美国继续生活好多年。但是这些人不行,没工作就会饿死。

饭店老板坐在不远处的收银台默默的看着这群人。这群从国内来的人最开始还雄心勃勃的。

一开始来店里吃饭都要点炒菜,点烧腊来吃的。现在才一个月,也就一个个的现了原形了。还烧腊,还去帝国大厦上班?

帝国大厦?【睇过大晒】差不多啊。

来美国的华人能做什么工?基本都是最基础的工作。或者是开饭店开杂货店。真正的高级工作怎么可能轮到华人。这些人真的是脑子有泡。

老板摇摇头,撑开一份报纸看。

金福瑞这一桌人,基本上都是唉声叹气的。大家聊着应该做什么。但是聊来聊去都没有什么好工作,也没什么好想法。

最后只能是一个个怨天尤人。

说着说着大家伙连饭都吃不下去了。

金福瑞和蒋昌华虽然有一些存款,还不至于和这些人一样着急。但是也是被气氛影响到了,两人也有些气闷。

金福瑞双手抱胸的难受着呢,他转头看见那个来自广东潮汕地区的老板居然再看报纸。看报纸不稀奇,他居然再看一份中文报纸?

这里也有中文报纸?

金福瑞忍不住站起来问老板:“老板,报纸我能看看吗?”

“呐。”老板抽了几张自己看完的报纸递给金福瑞。

老金带着报纸走回桌边,其他人也发现了老金有些不对劲。然后他们也看向了报纸。他们惊愕的发现,这是一份在纽约的华文报纸。

名叫《纽约华人时报》。

报纸是全中文印刷的,里面报道的内容除了一些纽约市的新闻和美国的国家新闻之外,还有很多关于中国老家的新闻。

包括中国现在流行什么啊,什么新电影上映啊,广东、福建、广西又有什么新动向啊。这里面都有写。

金福瑞将报纸递给蒋昌华,并且指了指上面的纽约新闻。两人对视一眼,不用交谈也知道对方的意思是什么。

因为这份中文报纸对于纽约市的新闻和美国的国家新闻与其说是报道,不如说是翻译。他们直接翻译了纽约时报的新闻内容来用。

这也是正常,现在的华人报纸怎么可能和白人媒体一样取得正经的采访资格和记者证呢?

所以把英文报纸翻译成中文才是大家在做的事情。毕竟在唐人街生活的很多华人其实是不懂英文的。

因为他们的生活圈子根本无法和白人融到一起,而且白人也排斥华人和他们融进一起。所以唐人街有自己的学校、医院等等基础设施。

华人自己管理华人,自己成为一方天地。只要在唐人街和华人聚集地生活,那么会不会英文都无所谓。甚至会广东话和福建话会更重要一点。

“金兄,你是想搞这个?”蒋昌华指了指报纸。

金福瑞点点头:“是啊,不然蒋老弟你真的想去码头当搬运工人吗?”

搬运工自然是不想当,蒋昌华和金福瑞一合计,两人决定办报纸。就在纽约办华人报纸。

蒋昌华和金福瑞还有一些钱,而这些和他们同一船来的笔杆子们也快饿疯了。只要先管饭,白嫖他们几个月问题应该不大。

这样就能撑过办报纸最难的开创时期了。

还真别说,两人敢想敢干,马上就开始搞了起来。那些饿坏了但是又不想干苦力活的笔杆子们也跟在他们后面摇旗呐喊。

这份叫做《华文日报》的报纸还真让他们在纽约开起来了。

不过开起来之后,他们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报纸的销路不好。一开始他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金福瑞只能是到处找人去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后来在唐人街那边,还是那个卖炒饭和烧腊的广东老板和他说的。

“这个报纸写的什么啊。什么广东没有妓女,男人没有娱乐了,引发斗殴什么啊!”

“怎么啊,有妓院和抽大烟才好啊!”

“还有这个,这写的什么泥腿子不要读书啊。这报纸在胡说八道写些什么啊!别的报纸写的比这个好多了。”

当时金福瑞没敢说自己是这个报社的总编,反正他走访了一些读者,基本上都是劈头盖脸的骂,然后就不买这报纸了。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这群来了美国的笔杆子们,这些旧文人们大多都是对新中国不满的。

所以拼了命的在报纸里抹黑中国。又一次把共产共妻的口号给喊了出来。

然后凭空造谣捏造了很多东西出来。

如果说纽约就他们一家华人报纸也就罢了。但是这里有其他的华人报纸啊。

那些华人报纸要么是通过南洋获得消息,要么是通过香港来获得消息。

基本上来说获得的中国消息还算是客观的。只是不够全面而已。

五十年代,美国还没有开始对黑人和华人进行民族融合。

对于华人来说,美国在怎么繁华也和他们无关,他们是被排斥的群体,万里之遥的中国才是他们的故土。很多人还想着老了之后落叶归根呢。

要不然当年国民党也不能那么轻易的从在美华人手上凑集那么多经费。不管是之前的北伐还是之后的抗日,旅美华人都是捐了不少钱的。

这批人的念想也很简单。在外面被欺负多了,总想着国家能强大一点保护自己。

金福瑞这群人写抹黑中国的文章自然没多少人看,没有市场。尤其是他们写的很多东西都是凭空捏造子虚乌有的。

随便和其他报纸一查一对照就知道他们在骗人。也就是那群旧文人自己写的时候写的爽。但是销量是一点都没有啊。

在连续半个月报纸销量一路走低,甚至连一份都要卖不出去的时候,金福瑞和蒋昌华把人召集全了。然后开会。

“这文章不能这么写了!”金福瑞严正的说道:“这里的华人不爱看你们写的这些内容。内容要改改。”

下面的这群笔杆子们面面相觑。

那个黑中国黑的最起劲的赵凯忍不住发问道:“那主编,你说怎么改?”

金福瑞张嘴想说话,但是没发出声音。他憋了半天,用一种好像被人强暴了的表情和语气说道:“夸新中国!”

“啊?!”在场的笔杆子们疯了。

赵凯更是怒道:“金主编,在中国他们怎么欺负我们的,你不记得了吗?还要我们夸它?!怎么可能!”

蒋昌华一拍桌子:“不夸也要夸!这里的华人爱看!他们不看我们报纸就卖不出去!卖不出去我们就都要饿死!”

为了办报纸蒋昌华可是投了大半个身家进去,要是办不成他就要饿死了。

蒋昌华作为大老板发话了,要是一个星期内报纸销量还上不去,以后连饭都不管了.

这一下大家才急了,报纸没销量会报社倒闭,人要是不吃饭会饿死。

于是他们一改往日黑中国的风格,开始从其他报纸那样报道新中国正面的新闻。

而那个最不服气的赵凯则是憋了一肚子的火。

好,夸奖是吗?谁不会啊!夸嘛!老子难道不会搞捧杀吗?!

还真别说,人被逼急了什么都能做出来。

赵凯发挥了他的主观能动性,开始以一种超乎寻常的方式开始吹嘘新中国。

在他的文章里,新中国今天一个成就,明天一个成就。好似不日便要万国来朝盛世重开了。

他的写法颇有些后世那种营销号喜欢的 【XXX看中国】的那种写法。

比如说【苏联XX专家来中国考察,被中国某物惊呆了!。

【东德医生发现某物有治疗起效,原来中国已用三十年!】

【斯大林感慨毛主席智慧过人!】

还真别说,这种写法爱看的人还真多。一下子报纸的销量就起来了。

而金福瑞等人吃到了红利,干脆让所有的笔杆子都学习赵凯的写法。

于是乎《华文日报》变成了一个营销号级别的媒体了。天天不是这个震惊就是那个震撼。

只是金福瑞和蒋昌华都没想到,他们因为黑中国而被撵着出了中国,现在来了美国了,居然要靠赞美中国来捞钱。

真是……真是……赚钱嘛!不寒碜!

这群人只能以这种方式来安慰自己。但是这种捞钱的方式是有弊病的,就像是现在这样。

金福瑞感觉到美国国内有些动荡,那边FBI就上门了。十几名荷枪实弹的警探上门。

“谁是报社总编。”一名白人警探冷着脸问道。

金福瑞和报社的编辑们哪见过这个阵仗啊。

金福瑞打了个哆嗦:“我是。”

“跟我走一趟吧。对了你们都要跟我走一趟。”

“为……为什么啊?”

“为什么?因为你们涉嫌通共!”

听到这个罪名,金福瑞快哭了。

第四十三章 还不如不来

金福瑞被抓了。《华文日报》的老板蒋昌华也被抓了。不仅仅是他们,还有报社里的编辑们全都被抓了。 FBI可没有什么面子可讲。

原本在民国的时候蒋昌华和金福瑞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

毕竟民国时期的黑皮狗子们对报社的吃拿卡要也不算少。

他们还想着把民国的那一套带来美国呢。

蒋昌华颤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几百美元想要塞给领头的FBI警探。 “SIR,请您高抬贵手放了小人一次吧。我刚来美国,什么都不懂啊。" FBI的探员看着蒋昌华递过来的这一叠钱,大概有六七百美元的样子,这笔钱也不少了。

现在纽约人约均收入的中位数也就是一百七十美元左右。

七百美元相当与一个普通FBI探员三个月的工资了。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