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453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当时在拍摄的时候,女演员几次都没有表现好。当时拍摄的摄影干事就在那儿说:“想想从前在片场压迫你的那些人。”这一句话,就把女演员的情绪调动起来了。

毕竟旧时代的电影界可没几个好鸟。别说没什么后台长得漂亮的女演员会在那个时代遭遇什么了,那些长得帅气又没后台的男演员在那个时代更惨。

反正只要碰到那种需要爆发愤怒的戏,摄影干事就会让演员们去忆苦思甜。只要回忆勾起来了,那什么爆发都来了。

而田丽在看见江河海与胡大伟真的把宗四控制住之后,她才相信两人所说的话。

并且一股脑的把她掌握的信息全都交代了出来。上海盘根错节的关系网都被她给理顺交代了出来。

还把她所能收集到的证据全都交代了。

与此同时上海战役也正式打响了。解放军在外围城,城内的黑帮反而越发猖狂。很多黑社会头子都打算捞一笔跑路。因为他们不知道解放军会不会打进来。

江河海与胡大伟带领着地下工作人员开始了和那些黑帮的斗智斗勇。一边是堵人不让他们跑,一边又要维持秩序。不要让黑社会的暴乱席卷太多无辜民众。

而当电影进行到三分之二的时候,一个让在场观众感觉到震撼的场景出现了。

在江河海与胡大伟以及在上海的地下工作小组已经出现大量伤亡,几乎要稳不住局势的时候。

胡大伟和江河海刚刚抓捕一名高利贷头子,在天亮前胡大伟突然对已经困倦疲惫的不行的江河海道:“我们的援军到了。”

“哪呢?”江河海问道。

胡大伟手指向前方:“在那。”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镜头上移,上海街头整整齐齐的睡着一排排的解放军。他们打进了上海城,但是却悄无声息。

没有扰民,没有喧哗,没有胜利大游行。在各级指挥员的带领下,把守住上海各大隘口,随即分批分次休息。他们就这么枕着行军囊睡着。

当第二天上海市民睡醒了,准备出门上班工作时很多人都吓了一跳。因为在他们的家门口整整齐齐的睡着那么多解放军。

电影里的田丽真的服气了,她愿意接受新中国的改造,成为一名新的劳动者。

而电影外的观众们也啧啧称奇。

毕竟军队打进大城市不大索三日的军队,在全人类有记载的历史范围内都屈指可数。

而解放军来了,江河海与胡大伟的靠山就来了。解放军直接拿下上海警察局,江河海和胡大伟以及上海的地下工作者直接将旧上海那些黑、警勾结的保护伞名字全部爆出来。

他们一个个被拔掉警服,投入监牢。

解放军内将一批过硬的战士直接转化成上海警察,顶替那些收黑钱收习惯的上海旧警察。

最后的抓捕开始了,整个上海滩的黑社会群体瞬间乱成了一锅粥。

而现在鸟枪换炮的江河海和胡大伟已经可以骑着闪电摩托车在上海市内追捕那些逃窜的犯罪分子了。

这一段戏采用了大量快节奏的剪辑,之前在片中交代的各种黑帮大佬在这个时候都开始一个个被抓。

而这样的场面显然很符合大多数普通人简单的善恶观。

尤其是让威廉这种闪电车主感到兴奋的是在电影最后的结尾的十分钟,加入了一场高燃的飞车追逐枪战戏。

在电影里为了叙事,将上海滩曾经的几个流氓大亨进行了缝合缩写,组合成了一个名叫杜荣的角色。

他是上海青帮最大的大亨,掌控着上海十几万青帮门徒,全上海几乎一半的涉黑产业都有他参与。

而他在解放军入城之前已经潜伏起来,一直没有他的消息。现在江河海和胡大伟等人得到消息,得知他潜藏的地方,还知道他今晚就要跑路了。

新中国的海军现在就和没有一样,而杜荣却有一条从国民党手上买来的炮艇。只要上了船往外海一开,就拿他没有办法了。

于是江河海与胡大伟立刻联系了现在驻扎在上海的解放军领导。

“为了上海市民和千千万万被杜荣欺压过的老百姓,他一定要绳之以法!我把最精锐的侦察连交给你们,一定要把杜荣抓住!”

上百名精锐侦察兵换上警服,戴上头盔,跨上黑色涂装的闪电250。

灯光闪烁,江河海与胡大伟进行着最后的动员大会。

“同志们,虚的我们就不说了。上海市最大的流氓头子,欺压上海几百万市民的大流氓要跑了。我们能让他做了这么多恶,欺压了那么多人,拿着沾血的钱去国外逍遥吗?”

“不能!”

“对,不能!我们要为老百姓讨回公道。为千千万万受苦的人做主。同志们,现在我们穿上这身警服,我们就要为老百姓说话!现在,我们只要做一件事,把杜荣抓回来,交给人民审判!”

“好!”应诺之声震天。?

江河海与胡大伟两人放下头盔上的风镜,随后大喊一声:“出发!”

上百名精锐侦察兵同时行动,放下风镜,点火启动闪电250。

轰隆隆低沉的排气声响起的时候,影院里如威廉那样的闪电车主都忍不住想要吹口哨了,但是考虑到优雅和绅士,大家没这么做。但是低声的喝彩之声是没有断的。

夜色下,灯光映衬着黑色涂装的闪电250反射出迷人的金属色泽。

车队如长龙,要对上海最后的黑恶势力发起攻击。

伴随着低沉的排气声,一声鼓声响起。

在几个鼓点后,一首激情四射的背景音乐随着铁骑出征响起。(点开段评有BGM)

“大时代,放眼望,疾风中我要有我路向。我有我小岗位,我有我美丽梦幻小小理想……”

一开始这段歌唱还有着些许温柔些许吟唱。而当铁骑长龙咆哮着驶向杜荣的藏身点时,BGM刚好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刻。

杜荣的手下正在搬运着杜荣潜藏的黄金、白银、美元等上船。当他们发现远处赶来的铁骑时,他们将码头一旁的遮雨布掀开,里面是一是辆辆哈雷。

“大时代,远路更长,我有正确路向。我有我好岗位,我有我美丽梦幻好好理想……”

伴随着激烈的背景音乐,两支车队厮杀到了一起。

电影院现场的观众们已经控制不住自己了,很多人已经呐喊了起来。因为这最后十分钟的戏实在是太燃炸了。

威廉和伊娃是普通观众,他们只是在给电影喝彩。

巴赞是电影编辑,他却是看见了这场电影中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鲍威尔是马龙·白兰度的小弟,他现在却有一种面若死灰的难看。

贝尔是小报主编,他看着用德、英双语字幕打出来的歌词,在看着闪电铁骑大战哈雷混混的这场戏。他啧啧的摇着头,在笔记本上用钢笔写着: 【欧洲市场上,哈雷以后只能是成为混混、帮派的代名词。】

【美国人喜欢把他们的价值观强行输出到世界各地,却不在乎其他人喜不喜欢。就像是欧洲,我们更喜欢优雅的、从容的、正义的。而不是混乱不清的。我们喜欢骑士精神,而不是混混精神。哈雷和马龙·白兰度要遭咯。】PS:昨天守夜了,一直到早上六点。然后睡一觉,下午两点才醒,醒了就码字了。还是有点困,再睡一会儿。晚上的更新大家请十一点以后再来看,我要再睡一下。

第十四章 真的是假的

当曲调高昂激燃的《我有我路向》在电影院内响起,配合着荧幕上激烈的摩托车对战。在场的电影观众都坐不住了。

都说德国人是比较古板,比较严肃,比较正经的。

但是现在巴赞也好,贝尔也好,他们觉得这是刻板印象了。因为现场很多德国观众都开始拍巴掌喝彩吹口哨了。

但是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他们也在这么做。

如果李锐在这里的话,一定猜不到这里是东柏林的电影院,而是怀疑《铁面无私》这部电影是不是在印度上映了。因为印度人看电影就喜欢这么干,而且还更加激烈一点,会合着电影里的舞蹈一起跳。

不过相比于印度人对电影的热情,德国观众还是相对保守的。他们只是鼓掌喝彩罢了。

而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电影最后十分钟的摩托车战戏将整部电影的动作强度推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是这个世界从前从来都没有过的一场大型动作戏。

马龙·白兰度的《飞车党》也拍了飞车戏,但是现在的好莱坞哪里拍的来什么飞车戏啊。

电影里确实有一些飞车追逐的桥段,但是那种飞车桥段更像是赛车手在已经画好的赛道里比赛罢了。再加上现在拍摄的时候,他们都是架设固定机位拍摄这些场面。

而固定机位拍摄飞车戏会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即便是车手速度很快,快拍出来也会显得很慢。尤其是拉远景,就会显得特别慢。

只要看过历史上后世的赛车比赛就会有这种感觉。明明赛场上车手们都油门踩死了,时速都是两百加,但是固定镜头就是显

得慢,只有切换到第一视角,或者是追逐销头的时候才会觉得:吓死了,居然这么快!

而《铁面无私》里,经过历史上后世香港电影拍摄飞车戏的洗礼,按照港片拍摄的方式,架设了大量的移动轨道。

再加上抽帧加速等处理方式,所以明明拍摄的时候,特技演员骑车只有四十公里的时速,但是当最后在电影院里通过镜头语言重组,硬生生的将速度拉升到了一百多公里每小时的感觉。

而且这种体验感极强,有一种自己在飙车的感觉。

飞车戏一直不好拍,就是因为很长时间里,电影界根本想不出怎么把速度展现出来,并且能尽可能的保证演员的安全。

而现在的电影银幕上,闪电铁骑和哈雷车队交错而过,棍棒刀剑与驳壳短枪齐出。火花四溅。

速度感和激烈感都有了。

实际上这就是历史上老港产片的偷步方式。利用拍摄手法和抽帧提高速度,在埋上很多小小的炸点,每一次炸开都要有银白色火花四溅的效果。

这样在现场看会显得很蠢,可是一旦展现在电影银幕上在配台上后期的音效,所有人都会认为这是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枪战。

巴赞已经惊叹的站起来鼓掌了。因为铁骑纵横之间,那些飞车跳跃,车翻人飞的戏已经让他肃然起敬。

他内心的激动无以复加,这是开创了电影中全新的拍摄手法。甚至他在怀疑,中国人在拍摄这些片段的时候,他们真的是让演员骑车到一百多公里的时速去拍的。不然怎么这么逼真呢?

而坐在他身后的伊娃则是在赞叹:“威廉,你说这些电影都是假的吗?”

威廉挠挠头:“不清楚呢,看起来好像是假的,但是又感觉挺真的呢。”

现在巴赞已经无法去说:电影都是假的。

因为他都觉得是真的了。毕竟现在看看马龙·白兰度的《飞车党》吧。他在飞车演戏的时候,是骑在摩托上不动的。只是搞个电风扇在前面给他吹风,后面的街道布景的幕布一直在旋转拉伸后退,以此来表现他在飙车。

而现在中国人不像是这么干的,他们的摩托车是真的在飙车啊!

尤其是这一段摩托车冲阵,有一种古典骑兵冲锋的美感。巴赞觉得现实中的警察骑着摩托车绝对不会干这样的事情。不管是在摩托车站起来上开枪射击,亦或者是用棍棒把人从摩托车上打下来。

这不像是一个现代铁骑会做的事情。但却充满了古典骑兵对决时的那种浪漫。

骑着闪电250的铁骑们穿着统一的制服和头盔,就像是正义的骑士,正在警恶惩奸。而骑着哈雷的混混们则穿的各种各样的都有,武器也是五花八门。

这一段巴赞在心里给打了一个很高的分数,这一段很好的把古典和现代融合了起来。电影嘛,本来就要有造梦的属性。

这一段的打斗过于激烈和精彩了,让很多人都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而当江河海与胡大伟两人带着十几名骑警突破杜荣手下的封锁,杀到杜荣面前时。这位上海滩昔日的霸主有些手足无措。

但是好在他身边还有十几名最得力的打手。两方再次混战成了一团,从码头一直打到炮艇上。

杜荣催促着手上开船离开码头。

而在炮艇上则开始了这部电影最后的终极对决。从驳壳枪互射,到弹药打光后开始近身肉搏。

那种拳拳到肉的质感给的很足。

炮艇在海面上飞驰,从船上被抛下来的人也显得非常真实。看到这里,巴赞都凌乱了。

“中国人拍电影真的不是拿人命再填吗?电影应该是假的,对吧?”

他不自信了。而现场的观众里也有很多人窃窃私语,觉得电影拍的太逼真了,不像是假的。难道中国人都把死刑犯拉出来拍电影了?如果电影拍完活着,他们就能获得自由,拍一半死了就当执行死刑了?

而江河海与胡大伟最终过五关斩六将,将杜荣的手下全部清除。把他在驾驶舱里抓获的时候,所有人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而当他们开着炮艇在海面初升的太阳下返回码头的过程中,电影恰到好处的戛然而止。

这一次《我有我路向》的BGM再次响起。

和许多电影一到结尾,观众们就迫不及待的离场不一样。巴赞分明看见,即便是灯亮了,选择离场的观众也不到两成。更多人则是激烈的拍起巴掌。他们准备听完这首音乐后再退场。

而和普通的电影完结放字幕不一样,电影结束后这部《铁面无私》居然开始放电影里的NG花絮。

有演员从高台上跳下来摔伤的画面。

有飞车爆炸失败的画面。

有江河海在最后对决时被摔倒炮艇边缘,被深深拖了几百米的画面。

还有各种各样的小NG画面等等。

这些NG画面发出来,总算是让大家伙知道,中国不是再用死刑犯拍电影了。但这样一来反而更配合了。

因为所有德国老百姓第一次知道:原来动作片可以这么拍啊!

而马龙·白兰度的跟班小弟鲍威尔已经不能算面若死灰了,他双眼无神感觉真的要死了。虽然他只是一个跟班小弟,但是常年混迹于好莱坞的他也明白了。这部电影一出,马龙·白兰度的《飞车党》注定要完蛋了。不管是口碑还是票房,全都要崩塌了。

而作为电影从业人员的巴赞则想的比他更深刻,他意识到一点,电影界要变天了。如果欧美电影跟不上中国动作电影的步伐,那么其他门类不好说,但是这全世界的动作电影门类会被中国一家独大的彻底霸占了?

第十五章 马龙的挑战

《铁面无私》是一部好电影吗?

如果让现在的文化部门一把手李锐来评价的话,只能说这部电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因为按照李锐被后世的各种电影文化的冲击,他的审美是不一样的。《铁面无私》让李锐来评价的话,最多只能说是一部蹒跚学步的缝合怪电影。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都缝上。

李锐认为这部《铁面无私》只能算是历史上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的普通港产警匪片的水准罢了。

而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正是港产片从传统片向现代片转换的时刻。处于一种不新不旧的时刻。在进一步就是港产片最巅峰的八十年代。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