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371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担架上有一个年轻人,也不知道是在冲突中是被谁给伤了,大腿在不断的冒血。抬担架的几个人已经给他换了好几条毛巾了,都没能把血止住。

“人受伤了抬去医院和诊所,你们把病人抬来我们酒吧干什么?”

“医院和诊所已经满了。连酒精都要用光了,老板烈酒!”抬担架的一人吼道。

酒保明白了,他急忙从酒柜上翻出一瓶好货。

“红牌伏特加,正经苏联货。七十度版!”

“好。”男人接过伏特加,用它洗刷年轻人的伤口,这才看清他大腿上应该是被流弹打中了。子弹还卡在里面。

“这里不能做手术啊,也没有器材啊。”男人环视一圈。

西装马甲男吼了一声:“在这里做什么,去东柏林啊!走啊,快!不然我看着孩子要没救了,他流血快流死了。酒保,毛巾!”

酒保翻箱倒柜把清洁的毛巾全都翻了出来,一股脑的给了出来。

西装马甲男直接丢了一个钱包过来:“钱包先放你这。晚上我再来取,要是钱不够我在补给你。”

抬担架的男子看着周围的酒客:“有没有人能搭把手。从这里去东柏林要用跑的。我们路上需要人换手!”

“我去!”

“算我一个。”

“我也去!”

酒客们把钞票丢在桌子上,一个接一个的站了起来。

“跑起来!”

几个粗壮的大汉抬着担架健步如飞。如马甲男一样比较瘦的人则在旁边不断的用干净的毛巾按压住年轻人的腿部,帮他尽可能的止血。

年轻人的脸色苍白,看起来虚弱无力。

但是在这群酒客的不断接力跑之下,他们的速度甚至比在城里开汽车还快。

当他们来到东西柏林的分界处前,这里已经被北约军警控制了起来。

“不许跨过这条线!”

这是北约刚刚定下的规矩,因为西柏林的人口要是再这么向东柏林外逃过去,西柏林就完了。

北约的脸面也就完了。

“长官,这个孩子快不行了!”西装男子解释道:“他需要立刻得到救治。”

北约方面的关卡负责人皱着眉道:“他可以去西柏林的医院。”

“医院已经没有床位了。没有医生,没有护士,甚至没有消毒酒精了!”抬担架的男子愤怒的吼叫着:“我们要去东柏林。”

“很抱歉,我帮不了你。规定就是规定。”关卡负责人摇摇头,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这下让这群酒客愤怒了。

“如果不是你们乱开枪,他怎么会受伤!”

“伤了那么多人,医院里医生和护士都不够用了,你们以为是谁害的?”

“你们怎么还有脸待在这?”

面对愤怒人群的质问,关卡负责人的火气也是一点点上来了。他咆哮道:“如果不是你们聚众暴乱,这一切本该可以避免。我也有好几名同僚死了!”

看到他发怒,人群更愤怒了:“如果不是你们美国佬要在我们家乡埋核弹,这一切都不该发生!”

就在两伙人争执不下的时候,东边传来声音。

“让他们过来。”一线之隔的苏联守军负责人弗拉基米尔用着带有强烈俄语口音的德语说道。

美国方面的关卡负责人转过头来瞪着弗拉基米尔:“先生,这件事不用你管。”

“拯救一名无辜青年的生命,这和所有人相关,和我,一名苏联的党员,一名政委更加相关。”弗拉基米尔寸步不让。

“让他们过来,东柏林已经准备好一切急救物资,为这次冲突中不幸受伤者进行治疗,并且不收取任何费用。”

美国方面负责人强硬的说到:“规定就是规定!”

“如果他们一定要过来呢?”弗拉基米尔说到。

这里的僵持也引得很多普通老百姓的注意。要知道很多老百姓是准备逃往东柏林的,一直到这个关卡这里才被卡住。

这个临时设置的关卡只有几个简易的拒马,并不是柏林墙那样的东西。

民众对着北约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

而现在,他们要看着一名年轻人眼睁睁的死在所有人面前,而他只要跨过去就能接受治疗。

面对守军的负责人的强硬,民众愤怒了。

他们有的人疯狂的按着汽车喇叭来宣泄这种愤怒。还有人跳下汽车对着守军疯狂咒骂。

甚至有人从后备箱里拿出了撬棍,还有几人把手伸进了大衣里面的口袋。

面对几百上千愤怒的人群,这名美军在此关卡的负责人有些心虚了。

而弗拉基米尔接下来的行为更是让他骑虎难下。

“我说,让他们过来,先生。”弗拉基米尔说道。而在他身后上百名全副武装的苏军举起了枪口,对准了守卫此地的美军。

“不要逼我做我本不想做的事情。”

美军再此仅仅只有三十人,也就是一个排的规模。因为更多的美军都在朝鲜战场和战俘营呢。

他们在人数上出于劣势,武器也没多优势。他们大多拿着加兰德步枪,只有几只MP3冲锋枪。

而对面苏军几乎全是波波沙。如果真的开火,只要一次火力齐射,自己这边就可以全躺下了。

美军的守关人额头有头些渗出冷汗。美军也举起枪对准苏军,但是他们和他们的长官一样,都很心虚。没人真的想在这死。

更重要的是,如果真的发生冲突了,他们没死,那么会不会被扣上引发战争的罪名?

两方就这么对峙。

弗拉基米尔手上没有枪,面对美军的枪口他没有丝毫的慌张。身高体壮如同一只巨熊一样的他,走到美军设置的简易拒马前。两只手擒住拒马的把手处,腰身一用力,将近三百斤重的拒马被他一人抬起移走。

美军的枪口指着他,但是没人敢开火。

所有人都这么看着,看着弗拉基米尔把挡路的拒马一个又一个的移开。一直到整条路都通畅了。

弗拉基米尔一个跨步踏过了那条线,他看着美军守关人,弗拉基米尔笑了。

“过来。”弗拉基米尔一挥手,酒客们扛着担架将年轻人抬过了那条线。全程守军仅仅只是举着枪,但是没人做声,更没人开火。

而弗拉基米尔挪开了拒马,伴随着这群酒客们的步伐,那些原本就打算跑去东柏林或者东德投奔亲戚的联邦德国老百姓们抓住机会,一辆有一辆的汽车和马车从这处关卡驶过。

弗拉基米尔一只脚踏在西德,一只脚踩在东德,背负双手站着八字步目送着这群德国老百姓的远去。

等所有人都离开了,弗拉基米尔才转过头看向已经是满脸汗滴的美军守关人说道:“换个角度想,你至少没有在今天死在这,这就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不是吗?”

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海的机会

西德的混乱不过才刚刚开始罢了。

着还要多多感谢欧美的媒体同行们因为感觉抓到了破绽,所以疯狂的,不遗余力的输出。

他们好不容易抓住了机会,自然不会轻易的放过。

这一波疯狂的输出和宣传,欧洲媒体是主动把核爆炸和核辐射会造成的各种问题全都疯狂说了。

就像是他们同业会议上确定的目标一样(就要连荷兰的挤奶女工都知道!)

好吧,他们的效果达到了。这会真的是连荷兰挤奶女工都清楚的知道核爆炸是怎么回事了。而且还知道《异尘余生》这部电影。

甚至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很多人都看了。

但是原本他们计划好的反苏反社计划在进行到最高潮的时候猛然被打断了。

就像是纸皮车撞上硬钢板一样,瞬间解体了。

北约司令部正在对前往东德的方向各种设卡,防止西德的人群往东边跑。

还是那句话,如果西德跑的人太多了,那么他们北约的脸还往那边放?

但是很显然,这一波苏联那边已经态度很强硬了。

史塔西方面把德国这边的情报传回莫斯科后,斯大林微笑的看着情报人员的来信。

他用食指轻轻的刮着自己的大胡子,笑道:“这件事让我想起了中国的毛说的一句话。”

送信来的贝利亚好奇:“什么话?”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斯大林笑了,笑的很开心。

贝利亚许久没有看见斯大林笑的如此开怀了。就像是打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仗一样。

不过仔细想想也对,现在对欧洲的舆论攻势不就是相当于打了一场大胜仗吗?这一波就看欧美怎么进行防御反击了,或者是看他们能不能进行防御反击呢?

“欧美方面的反应比我们想象的要慢啊。北约方面居然连一个声明都没有,就让联邦德国的总理直接发表了这样的言论。他们昏了头了啊。”米高扬靠在办公室的沙发里,喝着一杯咖啡牛奶。

十一月的莫斯科已经算是进入冬季了,一杯温暖的咖啡牛奶和壁炉里燃烧的木材能给他带来不少温暖。

贝利亚在办公室内一边踱步一边说道:“我相信北约方面不是不想反击,而是他们自己也懵了。他们最高机密计划怎么会外泄呢?问题出在哪里呢?对他们来说,第一时间抓到间谍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事情吧。”

听到这话,斯大林哈哈一笑:“哈哈哈!他们做梦都想不到,他们想抓的间谍已经在北京了。贝利亚,把这份信息原封不动的传到北京,给我们的毛同志看看。”

“我听说他这段时间也和我一样遭受了不少党内的非议。还有那位李锐部长,这信件给他们发过去。”

“另外,我要夸赞我们在前线的弗拉基米尔政委。等到事情结束了,让他回莫斯科学习一段时间。”

斯大林欣赏硬汉风格的弗拉基米尔。认为他做的非常正确,非常对。虽然说他跨国了东西德的分界线,可能会被北约抓住机会做文章。

但是斯大林不在乎,来呗。

从德国现在发生的事情,斯大林分析,美国在朝鲜战争已经是真正的深陷泥潭了。他们已经无力顾及欧洲了。

美国也力有未逮了。

而苏联只要不介入朝鲜战争,而是全力对付欧洲的话。那么苏联还是能腾出手的。

美国不想增援欧洲吗?非不想,不能尔。士兵都在中国的战俘营关着呢。

“领袖,我们还是要小心北约的反扑。毕竟他们在颠倒黑白这种事情上是非常有一手的。”贝利亚提醒道。

“嗯,让我们的扎罗多夫同志和那位李部长一起好好想想办法,怎么样把这件事彻底钉死。让北约集团没有翻身的余地。”

斯大林站起来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他在房间里来回走着。忽然说道:“中国是不是一直在诉求一个东北方面的出海口?”

“对。”米高扬点头:“在去年他们就开始和我们以及朝鲜三方会谈了。希望在图门江有一个出海口。可以采用购买、土地置换的方式获得这个出海口。”

“但是我们这边和朝鲜一直是不同意的。斯大林同志,你有什么想法吗?”米高扬看着斯大林陷入沉思,他提醒道:“我们之前和中国牵过协议的,允许他们的船从图门江出海。他们直接在要一个出海口是不是太过了?”

斯大林来回踱步,走的很快。

办公室里的人都闭嘴了,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斯大林陷入深思的一种表现。

斯大林就这么来回走了十分钟,整个房间里只有他皮鞋踩在木地板上发出的咯吱咯吱声。

咔哒。

他站住了。

“毛是不是说他们在日本也发展了共产党,并且寻求起事的机会?”斯大林突然问了一个不相关的事情。

贝利亚点头:“对的,他们和日本的地下共产党请求过我们的援助,本着共产国际的精神,我批准了一部分援助。不过数量不是很多。因为我始终认为,想要真的在日本推行我们的理念太难了。”

“不讨论历史遗留问题,就说美国现在大军驻扎在日本。日本根本没有翻盘的机会。如果我们牵扯太多精力在日本问题上的话,我们对欧洲的掌控力就会少。”

“欧洲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如果能将西欧国家一并纳入我们的集团范围,美国也就独木难支了。虽然它远在美洲,我们确实不好对他做什么。但同时,他们远离了世界岛。”

“只要对他们隔绝内外,美国的日子就不会好过了。所以我不赞成对日本或者是东南亚投入太多精力。”

斯大林点头道:“贝利亚,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现在活生生的例子摆在我们的眼前。看看美国现在吧,东西两方都失守了。”

“他们陷入朝鲜的泥潭出不来,当我们和中国对欧洲展开舆论攻势,调动人民的积极情绪时。他们甚至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美国国力虽强,但他们依旧没有能力支持东西两线同时开战。哪怕一边是物理战争,一边是舆论战争,他们都疲于应付。”

“我们不可以陷入他们这样的困境。”

斯大林的话说到这个地步,米高扬和贝利亚都看向他,突然明白他想要表达什么了。

“斯大林同志,你的意思是……”

“亚洲的事情应该由亚洲的同志去解决。我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管日本,也没有多余的钱和物资去支援日本的事情。正如贝利亚所言,我也不认为日本能成事。但是它却可以牵扯住美国的大部分精力。”

“想一想,他们已经深陷朝鲜泥潭了。如果在中国策划下,让日本也乱起来了。那么美国需要投入多大的精力才能维持住他们在日本在东亚的利益?”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