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308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点开段评有BGM)“重新站起来,回到街上。享受时光,抓住机遇……”

现场的气氛在瞬间点爆,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霍华德在听了这首歌之后,只想立刻找一个黑恶势力和他们同归于尽!

而在这之后,红色乐队又演唱了《try》,这是一首唱给所有女孩听的歌。

用轻柔的语调和歌词告诉女孩,【你不必涂上指甲油穿上性感的衣服去取悦男性,坚持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点开段评有BGM)这首歌在1951年这样男性权利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时代,绝对是惊世骇俗的。

但是却又契合社会主义阵营宣传的内容。

那就是把女性从厨房解放出来,同工同酬同权,这是这个年代苏联也好,新中国也好,都在致力达成的目标而这样的目标和宣传,放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简直就是要人命的砒霜。

今晚注定是一场不眠之夜。

因为东德将这场音乐会做了实况转播,面对全德国播出。包括电视台、电台都在播放。

苏联也进行了录播,红色乐队的名号注定要在世界范围内打响了。

因为当演唱会进行到了最后,全场已经沸腾,没有人在吃小吃,所有人都跟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

当最后的结束曲响起,霍华德惊恐的发现,全场上万人居然都在大合唱。

(点开有BGM)“起来,歌唱,我们走向胜利……”这是《团结人民之歌》。

在去年被李锐放出来之后,就在苏联的手上迅速渗透进入世界各地。

因为这首歌没有国籍,没有种族,唱的是人民,也只有人民!它迅速被全世界人民接受,因为没有人想要被奴役,被剥削。

人民只有团结才是力量。“团结之旗,已然再向前进!你也来吧,和我一起进行。你会看见,歌声和旗帜飘扬……

起来,战斗,人民走向胜利,新的生活将变得更美丽。一声呼唤伴随着万千战斗之声响起!”

数万人的合唱,早就盖过了乐队的声音了。

声音之响,一公里外都能听见。

美国和英国在德国的情报头子掀开他们的窗户,音乐随着风飘入他们的耳朵。

“用响亮的声音呼唤:向前进!团结的人民永远不会被击溃!”他们面面相觑,随后默然无声。

美国代表过了好一会儿突然说道:“也许我们要拉上铁丝网……不不不,我们需要建一堵墙来防止苏联的渗透了……”

BGM在这里是点不开的,大家可以搜索看,读到哪搜到哪

第三百四十五章 未来的巨人

在后世有一个非常知名的战略类游戏《席德梅尔的文明》。在游戏中,玩家将扮演不同的文明领袖,在世界上进行一场争霸赛。

从远古时代一直到近未来时代。

玩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取得这场争霸战的胜利。

可以最简单直接的武力征服,还可以科技碾压,外交胜利,宗教胜利和文化胜利。

而在这文化胜利之中,有一个最厉害的单位必须要提一嘴,那就是摇滚乐队。

不仅仅可以提升本国文化度,还可以拉低对手国家民众的忠诚。虽然这是一款游戏,但却在某个方面反映了现实。

流行音乐就是当年资本主义入侵社会主义阵营的主要手段之一。

大名鼎鼎的红场摇滚乐(其实并没有在红场举行)事件,将流行文化对意识形态的入侵和改造。

其实流行文化这种东西是一把武器,你想要它做什么,它就可以做什么。

因为它本身是一张白纸。人想在这张白纸上画什么,传递什么,它就会表达出什么。

所以不能对流行文化视为洪水猛兽。流行之所以流行,说到底还是因为老百姓喜欢它。

而它流行的外表下搭载的精神内核却不是流行文化自身可以决定的,而是在它后面的操盘手所赋予它的。

它可以用来宣传新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自然也可以用来宣传社会主义。

而社会主义需要宣传的是什么?其实核心本质很简单,那就是人类最渴望的基本美好。

毕竟资本主义吹出花来,它的本质核心依旧是剥削和异化人类那一套。

这是没有办法的,资本主义只能伪装,但是它无法更改它的核心诉求。

否则资本主义将不复存在。

而这场“团结的人民音乐会”无疑是给西德带来了一场巨大的冲击。

“红色乐队”在整个音乐会上一共演唱了二十首歌曲,有俄语、有德语、有英语、有中文。

里面的歌曲大多朗朗上口,且其中的旋律简单,很多歌曲只要听一两遍就能哼唱了。

而且东德方面还对这进行了全程的录播。

将这场演唱会发到德国各地区播出。

这造成的结果是什么?

那就是当天晚上全德国拥有电视的家庭,其中有一大半在收看这场音乐会。

酒吧里把这当成了背景音乐。因为一首歌曲好听不好听,大家伙还是很了解的。

这场演唱会注定是要让“红色乐队”在欧洲成名了。

尤其是演唱会上演唱的《try》这首曲子,更是被广为传播。为什么是《try》?

因为这是一首唱给女性听的歌。【化好妆,涂好指甲油,盘上秀发。跑上几英里保持苗条,他们会喜欢你。他们喜欢你吗?】

【展示妩媚和性感,不要害羞女孩,坦露身段。这就是你的追求和归属,所以他们喜欢你。你喜欢自己吗?】

【你不必竭尽全力(指讨好男性),你不必逼自己毫无保留。你只需要振作起来,做最好的自己。】

这首曲子伴随着电台广播飞速地在欧洲大陆上传播。

仅仅是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已经有无数人听到了。很多女生听完这首歌后,已经忍不住泪如雨下了。

因为这是在1951年,这是绝对父权的时代。女人应该回归家庭,应该照顾好她的丈夫,这才是这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论调。

女性是男性的附庸,她们不应该出门工作,她们也不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丈夫只要每个月拿钱给她用就好了。她所需要做的就是顺从。相对比较而言,苏联和新中国正在开启一轮新的妇女解放运动。

中国的女人也可以进工厂,女人也可以分地。

苏联的女飞行员、女坦克手、女教授等等。

这是一个女性独立思潮开始蔓延的时代,男人可以做的事情,女人一样可以做。

她们一样可以成为杰出的科学家、工人、研究人员、战士、医生。

而这在资本主义社会却几乎不可能。

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如同苏联一样相对完善的社会抚养制度,也没有完全免费的托儿所,让女性从长达数年的育儿任务中脱身。

在资本主义的社会中,不管一个女性在婚前的工作职场多努力多有成就。

一旦她怀孕生子,那么她所有的努力和成就都将化为乌有。

因为怀孕和生孩子休息几个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后面长达数年的育儿。

没有社会主义的社会抚养制度和免费的托儿所,女性以及部分男性根本就无法从家庭育儿的沉重枷锁中解脱出来,全身心的继续工作。

所以当红色乐队的《try》唱遍欧洲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女性只能暗暗垂泪。

并不是所有人都安当金丝雀。有更多的人期望能振翅飞翔。

没有谁生下来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生几个孩子,然后照顾他们,等他们长大,自己也就老了。

生活本不该如此,不是吗?

一首流行乐如何赋予它远超它本身高度的含义,这完全是背后操盘手的控制。

引发欧美独立女性运动的种子早就埋下去了,现在红色乐队不过是给这个种子浇了点水施了点肥。

当然,这棵独立运动之树,还需要几年时间的培育才能真正成长。

而这场“团结的人民音乐会”带来最大的影响则是几乎全欧洲包括美国都知道了,中国要联合苏联搞一场规模宏大的购物盛典。

对于这个消息,其实美国是不大信的。因为苏联的轻工业什么水平,他们是很清楚的。

苏联在重工业和高科技可以和美国扳手腕。

但是民生消费品领域,目前的苏联简直不值一提。

至于中国?那就是个弟弟了。一个农业国家懂什么叫做工业化时代的民生消费吗?

美国国内可是有很多当年前往过中国(民国时期)的专家。中国人对民生消费的理解大概就只限于扯三尺布做衣服,买两斤面做馒头了。

还真别说,美国专家的分析还真对。在历史上中,新中国成立,对民生消费品的理解还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只要能吃饱穿暖就行,其他的一概不说。

历史上的新中国无法发展轻工业也没法靠轻工业去创造外汇给重工业输血,这是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就是新中国的轻工业前置科技没有点上。

其次就是缺乏一个在战略层面去抓轻工业布局的大能。

周总理和毛主席他们这第一代领导人虽然很厉害,但是有的东西他们也是有历史局限性的。

没看过没了解过的东西,要让他们凭空想象然后制定政策,那根本不可能做到。

如果他们能做到,他们就不是人了。但是李锐带着网咖来到这个时空后,很多东西都改变了。

就像是现在,新中国的百货节开幕了。欧美对其不以为然,可是仅仅过了一天,欧美各大公司的负责人都接到了他们位于德国业务人员的紧急电报。

“中国人弄了一台非常非常非常厉害的摩托车!虽然要三年交货期,但是已经有很多人开始下订单了。”

“他们不知道掌握了什么样的印刷技术,能印刷极度精美的卡片。他们还把这种卡片制作成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卡牌游戏!现场都卖疯了,我们要不要抄袭啊?”

“老板,把我们家所有的设计师都带来吧。和中国人设计的服装相比,他们就是一堆狗屎啊。”

“不可置信,中国人把罐头做成了美食。如果他们真的大面积铺货,我们的午餐肉罐头份额会被挤压的!”

“中国人一口气公布了十六部电影的预告片,都将陆续在今明两年上映!”

“中国人一口气公布了八种不同口味的碳酸汽水,将是我们可口可乐的大敌。”

欧洲的业务员们疯狂的将信息传回母公司,因为他们已经感受到了一种危机。

如果这场购物节上,中国人没有在商品上做欺骗的话。

那么他们众多公司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现在这个挑战者还很稚嫩,但是只要给它时间,它将成长为一个可怕的巨人!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定要买一个

这场来自于中国的购物节能在苏联和东德推动,在这里还真的要必须要感谢一下赫鲁晓夫同志。

在历史上中,这位可是带着苏联和中国直接断交交恶了,还有长期的中苏论战。

但有的时候,不同时空,一些不同的变动会将很多事情导向不一样的地方。

比如说现在的赫鲁晓夫被斯大林任命为全权处理中国对苏、东国家商贸事宜的处理者。

从各种方面来说,现在的赫鲁晓夫和他背后的利益集团已经和中国利益一定程度上的捆绑在了一起。

而且就目前来看,中国的发展符合赫鲁晓夫的利益。也符合苏联的利益。

所以赫鲁晓夫不遗余力的推动这场展会。

不过也不知道赫鲁晓夫到底是真的蠢还是政治敏感度并没有那么高,他逢人就说中国以后要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食堂、裁缝铺、工人俱乐部。

这话说得真的是没那么讨喜,甚至说让人讨厌了。不过最近十年,中国大概率还真的只能先忍着。

食堂就先当食堂吧!至少当食堂,咱们弄点油水,先把本国老百姓给喂饱先。

中国的态度也是很简单,闷声发大财。反正你说你的吧,我们怎么发展还是按我们自己的节奏来走。

不过很多人看着中国不做声,还真以为赫鲁晓夫说的话是对的,中国人是默认了,要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后勤部了。

这事儿吧至少从这个时候来看,是利大于弊的。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能力,也没有想法去搞什么世界争霸这件事。

至少苏联那边一群人天天听着赫鲁晓夫宣传中国是苏联的后勤部这件事,他们中有不少到是放下了戒心,或者说戒心没那么强。不过从十几二十年后的长期来看,这个标签贴在中国身上就未必是好事了。

倒不是说那个时候中国要争霸了,而是要为长远的未来打算。如果那个时候苏联还是勃列日涅夫上台,或者是一个和他类似的人上台。

那么中苏关系和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关系就要早做准备了。

不过凡事有利有弊,现在说这个还太早,只能是未雨绸缪的先准备。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