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289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他的视角和观点很新奇,但总是切中要害。包括中国同志拍摄的电影。我们的扎导已经前往中国和中国人开始联合拍摄《赡养人类》。”

“根据扎导的回信,他说片场的每一天都是一场新的学习。他强烈建议我们派遣文艺工作者向中国的同志们学习。中国的同志在搞一种很先锋,很前卫,同时又兼具通俗和流行的东西。”

斯大林听闻点点头,然后说到:“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可以考虑派遣一些年轻人去中国学习这些。不一样的音乐制作,不一样的电影手法。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宣传理念。去吧,去让我们的年轻人去学吧!”

斯大林半夜定下了一个调子。

并且很快就让下面的人拿去讨论。实际上不需要讨论了,现在苏联国内。

但凡文化部门内有点良心的人都会承认,中国人至少在某一些文宣领域超过了苏联。

再加上是斯大林定下的调子,所以很快的,关于苏联学生留学中国的事情开始商谈。

这对于中国来说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从前只听说过中国学生留学欧美或苏联去学习先进技术。

现在反过来,苏联居然要派人过来学习拍电影。

虽然说起来拍电影感觉比学机电、化学、气象之类的差不少。

但这也是第一次中国某个方面被世界级强国认可。

当苏联学生真的踏上中国国土时,许多国人与外国人都为之侧目。

不过那已经是好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而现在,在看过李锐送来的记录片后。斯大林让人开战机直接飞到东柏林。

然后再欧洲媒体吵得最欢脱的时候,苏联的电台电视台把信号开到了最大。

又是一次覆盖西欧许多地区的广播,又是一次啪啪打脸。又一次是中国人。

那是一个平日的傍晚,某位法国作家回家想要看个电影,结果打开电视就看见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武行打戏。

这打戏拍的还真棒,拳拳到肉,打的和真的一样。

这名作家忍不住感叹:“上次看中国人拍摄的那部《赡养人类》的样片,被里面的打戏给震撼到了。看起来我们现在的电影从业者也发力了呢,拍的这个大场面打斗虽然没有中国电影那种打击感。但是看起来也不错,有一种粗糙的暴力感。看的也挺爽的。”

说着话作家拿起自己定的报纸,一边看还一边嘀咕:“这个时间段是什么电视台播放的什么电影啊?”

现在这个年代的电视台播出的节目,都会前一天放在报纸上公告的。

方面观众定时收看。但是这作家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这个节目的名字。

因为节目单上没有显示今天要播放动作电影啊?

都是放的一些爱情片。

爱情片里能有打戏动作戏?

就在作家疑惑的时候,电视机里传来声音:“美军战俘率先挑起了纷争。并且对英法战俘进行霸凌式的欺压……”

作家呆了呆,等等,好像这不是电影??

这到底是在播放什么?

难道是记录片?就在他疑惑的时候,他发现电视机的左上角有一行字写着《碧潼战俘营记事1》。

第三百二十章 搞个真人秀

《碧潼战俘营1》,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因为李锐有一个非常宏大的计划。

这个计划如果要用一个让所有人都粗懂的概念去理解的话,那么就是他准备策划一场地球上第一个真人秀节目。

而参演的所有演员都是战俘营里的俘虏。

在这个年代,真人秀的概念还没有真正的被实施出来过。

而李锐这么搞无疑是最新潮的一种东西。

而且就全世界范围内来说,也只有李锐手上有这么搞的设备。

因为其他人哪里来的隐藏式针孔摄像头?

而且还一装就是上百个,每个配上几百G的内存卡。这玩意儿的科技含量太高了,高到如果被美国人或者苏联人拿到,他们能惊掉下巴。

所以这玩意儿反而是在封闭的战俘营中好使用。

李锐已经派出了多个摄影干事组成的小组,前往各个战俘营安装摄像头拍摄这些战俘的故事。

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章的做这件事?

而且搞一个真人秀?因为还是那句老话,共产国际不能和资本主义拼物资消耗。

一旦陷入历史上那种,靠着百亿补贴勋多多的模式给自己找盟友。

那么久落入了资本主义最大的陷阱。或者换一个说法,可以用一些物资来拉拢盟友。

但同时在物资投入的时候需要等额或者超额的精神建设。

按照后世一个很多人熟悉的话来说,那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没有精神内核驱动的物质共产,其最后的结果是怎样已经是显而易见的。

苏联解体,国际共产运动瓦解。因为只靠着物质来吸引人,那么仅仅被物质吸引的盟友,他们就会被开出更高物质价码的资本主义国家带走。

而和资本主义国家拼物质,这无疑是一个很傻的行为。人家掠夺全球财富几百年了,积累的财富是金山银海。

你靠什么拼啊。尤其是现在社会主义阵营中能拿得出手的发达国家很少。

在历史上中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拼物质,最后的结果如何?没错,苏联在八十年代确实快把西欧各国拖垮了。

因为西欧国家的硬通货(贵重金属与资源)确实还有剩余。但是却干不过苏联的人力资源生产的人力产品。

但是西欧垮了,人家后面还有一个美国呢。美国的工业产能是比苏联更强盛的。

最后的结果就是苏联解体,巨人陨落。西欧与美国入场,疯狂瓜分苏联的人力资源产品,吃饱了二十年。

共产主义真正能和他们拼杀的是什么?

是理念,是思想。不然剑桥五杰这样的人物为什么要信仰苏维埃?

要是靠钱的话,他们自己不用信仰苏维埃就能过的很好了。

不过话说到这里很简单,而如何让更多人却接触共产主义思想,让更多人认同国际共产运动,这才是最大的考验。

李锐和扎罗多夫有很多通信。李锐直截了当的对扎罗多夫摊牌过,说国际共产运动能不能成,除了对外援助之外。

其中最大的责任就在于他们这些搞宣传的。

宣传和政策要跟得上,这才能搞成这件事。扎罗多夫非常同意李锐的观点。

他觉得自己和李锐的共同话题太多了。

也觉得李锐的很多想法太不可思议了。

就像是战俘营拍摄真人秀。拍摄这群战俘从入营,到接受改造,再到各种冲突。

后续还会有和解,再次冲突,成为朋友,战俘营生活等等。李锐写的剧本足足有几十种。

仅仅是罗列出一些来,就够让扎罗多夫大为吃惊的了。李锐要通过战俘营对战俘的改造,向全世界宣扬中国是什么样的,中国共产主义是什么样的。

一个文明的军队,如何在不违背战争法的前提下,打一场干净漂亮的胜仗。

并且将战俘们彻底改造的故事。而这《碧潼战俘营1》只不过是这整个浩大系列的先导片罢了。

在历史上中,中国的战俘营做得很好。但是宣传不够。没办法,仅仅只靠纸面报道和几张照片,实在是很难让人相信中国战俘营的故事。

只有美军高层知道事情真相,但是他们会不断洗脑底层的人,让他们相信这一切都是中国人搞出来的虚假宣传。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一个从来没有人见过的宣传形式搞出来了。

一场关于战俘营的真人秀正在上映。

法国东部的一户家庭正在收看这部真人秀。

不仅一家人再看,他们的邻居也在他们家看电视。

两户人家一共十几口人一起围在电视机旁边。

因为刚刚在调转电视机频道的时候,他们看见了一闪而过的一个人影,那是他们认识的人。

是邻居家那个喜欢打鼓,为了凑齐去音乐学院的钱而参军的皮的耶尔。

“皮耶尔家的,你家孩子上电视了!”这家人招呼着皮耶尔一家人赶紧过来。

两户邻居的关系很好,大家都很关心那个开朗的皮耶尔。

皮耶尔的母亲激动的捂住嘴低声念叨:“活着,皮耶尔确实活着。从英国发来的电报没有骗人。”

皮耶尔的父亲则嘟囔道:“别说话,看看电视在播放什么。”

两家人都不说话了,十几个人围坐在电视机旁,安静的只有喘息声。

电视机里传来声音,是一个解说的声音:“这是皮耶尔,他在战俘营中非常受欢迎,因为他是一名很棒的鼓手。他和他的战俘朋友们建立的乐队在战俘营里非常受欢迎。”

电视上画面切换,变成了皮耶尔和他的法国战俘朋友们利用志愿军管教给他们的废弃弹片和炮弹壳制作乐器的画面。

他们肯定没有猜到,自己当初做得一切其实都被悄悄的录了下来。

而现在,他们的画面被播放了出去,在欧洲大陆上开始传播。因为不能直接给战俘们佩戴收音器。

所以这个真人秀只能以配音讲解的形式来进行了。

不过这依旧让许多人大开眼界。尤其是那些有战俘在朝鲜的家庭。

而关于到底是谁打死英法战俘的画面也揭开了。

皮耶尔和他的英国朋友莫名被美国人挑衅,然后被打。这才引出了这次大战。

画面通过不断的切换,渲染出美军的嚣张跋扈。比如说在管教不在的时候,他们总是偷奸耍滑。

又或者是欺负其他战友等等。这部记录片刚刚播出,就狠狠的打了欧洲主流媒体所有人的脸。

第三百二十一章 这就是阳谋

什么叫做打脸啊?什么叫做反复打脸啊?诺,现在就是了。中国拍摄的《碧潼战俘营1》通过苏联的传播,开始在欧洲流传。

最开始的画面也很简单,就是之前联合国军大溃败,包括美军在内的众多军队对志愿军成群投降的场景。

先开场就是给大家一个雷击。然后伴随着变调《茉莉花》的音乐,这群战俘们被安排进入战俘营。

伴随着悠扬的音乐,以及一个温和的男性解说:“来自全世界十七个不同国家的人们,现在放下了武器,需要在战俘营开启他们一段全新的生活。”

战俘们的新生活开始了。

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营房拥挤的问题。

一个标定住十二人的营房,现在要拥挤下十八个人。所有人都在睡上下铺。

这个时候电视里那个解说的男声说到:“营房的拥挤是令人想不到的。因为一开始志愿军并没有准备那么多的床位来迎接这么多战俘。”

这话说得,让很多看记录片的欧洲人直接破防。

当然,美国人看了更破防。瞧瞧,瞧瞧人家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不就是说之前中国人都没考虑到过能抓这么多俘虏嘛。

也对啊,第二次战役,一口气抓了两万多将近三万名美军俘虏。

再加上击毙击溃的美军和其他联合国军士兵,加在一起足足有三万多人了。

而志愿军做到这一切,仅仅只花了不到一个星期。要是把三万头猪丢在朝鲜的山里,让志愿军三十万军队去抓猪,一个星期也抓不完啊。

伴随着画面的推进和轻柔音乐的渐响。

画面里不断的有联合国军的士兵走过。

“这迎面走来的是英国皇家来复枪团。”“这是美军第二十四师。”

“这是来法国的法国营(一千二百人规模的营)。”伴随着解说,这些战俘们的来历开始不断被介绍。

而在介绍大方面的战俘之外,搞真人秀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有一些拍摄的主要对象。

因为李锐要搞的是一个很长期的真人秀。

所以真人秀的主要对象视角,或者说真人秀的主角是不断变换的。的每过几期可能就要换人。

或者是前一个主视角的战俘在最近没有什么值得剪辑的表现,也会进行替换。

至于主演战俘嘛,当然是根据这段时间以来在战俘营里有剪辑价值,有节目效果的方向去剪。

这工作量很大,虽然最近一年基地已经培养了不少摄影干事。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