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小鳄梨
因为是真的没什么生意啊!
新中国哪来那么多的冻品需要冷藏啊。
所以北冰洋的第一人国营厂长(班长)琢磨着这冷库开着也是开着,不能浪费国家的电啊。
要不然咱们买点绿豆回来,熬一锅绿豆汤放进冷库里,冻成绿豆冰棍等到夏天去卖吧!
北冰洋现如今不过是草创初期。
而山海关汽水厂已经是个年产百万瓶橘子汽水的大厂了。
虽然站在李锐的角度来看,一个汽水厂一年就生产百来万瓶汽水也能叫大厂?
后世随便一个乡镇企业,哪怕是卖雷碧的也比你们生产的多啊!
但是现在,山海关汽水厂还真的就是国内第一汽水大厂。
如今的山海关汽水厂还是个私营企业,并没有进行公私合营。
新中国大规模公私合营还是等到53年以后的事情了,一直到55年才全面完成统购统销。
山海关汽水厂的吴经理还是很支持新中国政府的,因为这个政府依法办事。
也没有传说中那种动辄就把企业家挂路灯那么酷烈。
不过管理变得严格倒是真的。
吴经理把工人的工资上调了差不多百分之三十,天津市政府才认定他没有压榨员工。
不过这样一来,他汽水厂的利润就变得很低了。吴经理最近一年也是熟读马列,想要搞清楚新中国政府对自己这样的企业家是个什么态度。
他自问自己是没有做过对不起国家和人民的事情。
自己就是个生产汽水的,一直都是本本分分老老实实做生意。也没做过任何坏事。
自己的山海关汽水厂因为利润一直不错。
所以这里的工人工资也是天津最高的几个厂之一。
马列里面写的终极目标是消灭资本家,消灭剥削。吴经理每当看到这里就惴惴不安,自己这样算资本家吗?
是要被消灭的吗?要不趁着现在还来得及,自己跑路去香港?不光是他,包括天津、北平,以及其他很多大城市的企业家都有这样的不安。
民国时期走工业救国,实业救国的爱国商人其实数量很是不少。
他们和上海那种买办、投机倒把分子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们是属于政府努力争取的民族企业家。
就在吴经理显得苦恼的时候,他的秘书找到了他,并且给他带来了一个不知好坏的消息。
“厂长,政府派人来了。说要和您谈公私合营的事情。”吴经理心理咯噔一声,心想坏了,这难道是来夺我产业了?
第四十八章 你答应就是你的
提到公私合营,吴经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政府是不是要谋夺我的家产啊!
这还真不怪吴经理这么想。
因为从前国民政府又不是没有这么干过。
“不过新中国说百业平等,应该不会这么干吧。”吴经理心怀揣揣的跟随着自己的秘书去迎接政府来人。
这次天津市派来和吴经理谈公司合营的是两个人,一个三十来岁带着眼镜,看起来像是个书生的男子。
还有一个四十多岁,气质干练的男子。“吴经理好,我是商务部负责天津方面商务的干事。我叫叶伟明,这位也是我们商务部的同志,他叫陈来福。”
四十多岁的男子见到吴经理后就开口为两人自己我介绍。
吴经理也很快自报家门:“我叫吴站,两位里边请吧。”
吴经理很快将两人让到了自己的厂长办公室,三人之间互相寒暄一番,客套话和场面话说了几句,让关系稍微融洽一点后,三人的谈话才进入正题。
“听我秘书说,两位是代表商务部来谈公司合营的?”吴经理心提了起来。
叶伟明点头道:“是的,我们是来谈公私合营的。新中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企业一起来帮扶。需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
“我们知道私营企业相互之间都会有竞争。有的竞争是良性的,但很多竞争是恶性的。”
“就比如说在1930年,上海有一个名叫春华牌的纺织厂。生产的花布行销江南几省。那个时候我媳妇省吃俭用都想要买一匹回来在新年给一家人做衣服。”
“那时候春华牌的花布漂亮啊,颜色又鲜亮,布还厚。穿五年都不会磨破。就这样好的一个春华牌,非要和山东的一个飞虎牌争江北的市场。”
“为了争江北市场,两家是不断的压价。价钱下去了,利润还不够成本的。这两家能怎么样?
压低成本呗。原本五层线的厚布,被他们改成四层线、三层线。到最后,他们的花布只能穿一年了。”
“价格倒是下去了,可是花布穿一年就坏,第二年一下水就全散了。最后两个本来是民族企业的大厂,为了争一点蝇头小利搞得两败俱伤。最后被日本的东亚商社捡了便宜,把两家厂都收购了。”
说道这里叶伟明叹息一声,他是在为民族工业的步履维艰而叹息。
吴经理也点头附和道:“是啊,是啊。”
他也是知道这两家花布厂的。
飞虎牌花布的陈老板还是自己的朋友。
最后花布厂被日本佬的东亚商社给收购,陈厂长气的吐血三口,最后郁郁三个月后撒手人寰。
吴经理每每想到这件事,他心里也不是滋味。陈厂长和春华厂的付厂长,两个都是抱着实业救国的梦想开厂的。
本来说好的是要驱逐洋货,怎么就自己人把自己人给干到了呢?
“私营企业的企业家们有很多是有爱国热情的。我们知道,很多人办厂也不全是为了赚钱。还有不少人也是奔着实业报国的想法去做的。”
叶伟明先是肯定了这群民族企业家们的热情。
吴经理立刻道:“对啊!我们家这山海关汽水厂,最早想的也不光是赚钱。也是想着能实业救国。我家祖父在1902年创办山海关汽水厂。”
“那是他从西洋人那里看见了那些汽水厂能养活多少工人。他在美国看见可口可乐工厂外,一车一车的卡车拉着可口可乐的饮料送到美国各地。”
“那时候我祖父就在想,要是我们国家也有这样一个饮料厂就好了。我们家也能赚到钱,还能养那么多工人。”
吴经理竭尽全力证明自己家办工厂真的不光是为了钱。
叶伟明抬抬手:“吴经理,不要紧张。你们企业家赚取在合理范畴内的利益,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我们搞公私合营,也不是民国那种打着政府旗号,实际上是吞并你们产业的行为。这里有我们商务部公私合营的规程,你看下。”吴经理接过文件。
公私合营简单来说就是国家要入企业的干股。
企业生产成本国家也要负担。同时分红采用“四马分肥”的侧率。
就是企业的利润要缴纳百分之三十的税金给国家,百分之十到三十作为企业的公积金,为员工退休后的生活作保障。
员工的福利和奖金占利润的百分之五到十五不等(员工工资已经计算入生产成本)。
企业家和原来公司的懂事们,拿剩下百分之二十五的分红。这个利益分配,其实吴经理是能够接受得。
因为国家要入干股,那么国家也就有投入了。不是吃白食,自己少拿分红,同时也少承担成本了。
但是公私合营后,公司的主导权要由国家来领导。
原来的企业家可能会丧失工厂的领导权,这一点他就很难受了。看着吴经理半天都不出声,叶伟明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给陈来福一个眼神,陈来福从自己带来的挎包里取出好几瓶饮料。
“来吴经理,你先喝口饮料。”叶伟明给吴经理开了一瓶可乐。
这东西刚刚被叶伟明拿到吴经理跟前的时候,吴经理的眼神立刻就亮了:“可口可乐?!”
“嗯?吴经理认识可口可乐?”这年头在中国认识这种稀罕玩意儿的人不多。
“当然认识,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山海关汽水厂是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总代。”
吴经理不由自主的回想起那段场子里的辉煌时光。
“可口可乐当时卖的特别好。北平、上海、广州,到处都是要货的商人和饭店老板。天津的外国人都喜欢可口可乐。可惜就是可口可乐太贵了,一瓶的价格在十美分,中国没多少人消费的起。”
吴经理感慨着,同时拿起叶伟明给他打开的饮料喝了一口。
仅仅是一口,他的眼神就亮了。
“不对!这不是可口可乐!这个的沙口感比可口可乐还要强,酸甜味道平衡的更好喝着更爽口!没有可口可乐那种甜腻感。叶干事,你们这可乐是从哪儿买的?”
吴经理心中的小九九飞快的计算着。
现在的中国应该不可能从美国进口可乐了。
难不成是从苏联进口的苏联可乐?
这个可乐的口味比自己山海关橘子汽水的口味可好太多了。
要是投放到市面上去的话,自己的橘子水怕是要卖不动了。不过这是进口商品,应该很贵吧。
就在吴经理打着自己的小九九时,那边的叶伟明却呵呵一笑说出了让吴经理石破天惊的话。
“吴经理,如果你同意公私合营,那么这款饮料以后就是山海关汽水厂生产的。就叫山海关可乐!”“什么?!”吴经理彻底坐不住了。
第四十九章 海啸的前奏
吴经理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因为作为一名汽水厂的老板,他非常清楚这种汽水对现有汽水市场的冲击了。
别看山海关汽水现在是中国第一汽水,名头叫的响亮的很。
但是吴经理很清楚自己产的汽水和曾经自己代理过的可口可乐之间的差距有多么巨大。
如果不是因为可口可乐太贵了,大部分人喝不起。
不然的话自己的山海关汽水根本就卖不动。
两者在口味上的差距说是差了十条街也不为过。
可口可乐的口味已经做的很自然很和谐。
而山海关汽水制作的橘子味汽水始终有一种假假的味道。
这种味道如果没有对比的话还好,可是一旦和可口可乐这样的饮料做对比,那就会显得非常的明显。
说到底还是在配方和生产工艺上有巨大的差距。
吴经理不是不想要弥补,但是人家现在可口可乐的配方是保密的。
这年头可口可乐的秘密配方是真的全世界只有三个人掌握,并不是七十年后用来做营销时的广告词。
七十年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靠着资本布局天下,以强大的资本力量和全球供货商渠道压制全球饮料厂。
而这个年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还没有这个本事。
他们还是在以口味来拼市场。现在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配方可以说比他们的命还要重要。
很明显,山海关汽水厂和其他任何一个汽水厂都不可能搞到可乐的配方。
而现在,一个不下于可口可乐口味的可乐配方出现在吴经理面前,他能不激动?!
“这……这可乐……”“这可乐是我们的科学家研究出来的。”叶伟明淡淡一笑,同时他指了指其他颜色的汽水说道:“这几种吴经理你也试试。”
这个时候吴经理才把目光投向其他几瓶颜色不同的饮料上。
他先打开一瓶橙色的饮料,这种饮料他下意识的就认定为是和山海关汽水一样的橘子味汽水。
不过这个的颜色很好看,山海关汽水目前生产的橘子味汽水颜色是黄不拉机的。
而这款饮料的颜色却是非常漂亮的橙色。
就好像是熟透了的橙子表皮的颜色,看着就让人觉得有食欲。
吴经理刚喝下去一口,他就心中想着:完了!山海关汽水厂要倒闭了!
这饮料不是橘子味汽水,而是橙子味汽水。有明显的橙子香气,刚好是山海关汽水厂的直接竞品。
而最关键的是,这种饮料的味道也太醇厚了吧!相比较之下,山海关汽水厂生产的汽水就显得味道无比寡淡。
所谓的醇厚并不是指这个饮料多甜多酸,而是指这种饮料具有一种复合型的口味。
里面有橙子的香味,还有一些蜂蜜的味道,回口的时候还有柑橘类的芬芳。
这种气味久久不散。让吴经理自己做比较的话,那这种汽水就好比是价值三十万的陈酿十年的茅台。
而自己汽水厂生产的橘子味汽水就是街边三千块一斤的散白。
两者之间根本不具备任何可比性。而除了这种橙子味汽水和可乐之外,叶伟明和陈来福还带来了柠檬味汽水和葡萄味汽水。
喝过四种汽水之后,吴经理无力的坐在沙发里,双手扶着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