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83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实际上在原本的历史中他们也是如此推测的。

只要美军打起来,他们就必然是要推过三八线的。因为这符合他们的国家利益,要知道朝鲜不仅仅和中国东北接壤,同时也和苏联接壤的。

“杜鲁门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的。他一定会发动站在越过三八线,直接打到鸭绿江的边上。对我们,尤其是对苏联造成压迫!”

毛主席扒拉了一口宫保鸡丁后说道:“美国佬大抵上是看不起我们中国人的。所以不认为我们会有什么动作。也不认为我们有什么能力。”

“但是他们很忌惮苏联。苏联在李锐同志的帮助下,对欧洲的文化攻势很成功。我听说如今西柏林的很多市民都在偷偷看东柏林的电视节目,也在偷偷收听东柏林的广播。”

“上次他们送去的《地下交通站》在东柏林播出,居然引来了大量西柏林的观众观看。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啊。”

毛主席说道这里还是很欣慰的。

周总理也点点头:“对啊,李锐同志在文化输出方面做的很好。在契合我党方针路线的情况下,能搞出那么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也是很棒的!”

毛主席吃了口烧豆腐后放下筷子思考到:“不过苏联在文化上对欧洲的攻势也导致了美国在东边的重视。””他们必然会在东边更加压迫我们,就连苏联都能感受到。

“周总理吃了口花生米后也放下了筷子,他走到毛主席办公室的墙边指着上面中国地图的最东北角的一块说道:“美国佬的压迫,对我们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

“坏的地方是我们以后可能会承受更大的压力。但是好的地方是我们可以和苏联尽可能的谈判,把图门江这块土地要回来,只要要回来了我们的东北将有一个出海口,直对日本海!”

第二百一十二章 都是背黑锅的

“虽然现在的国际形势对我们不利。但是从长远来看,全世界其他国家。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无论他们喜欢还是不喜欢,他们都必须要承认新中国的存在与合法性。”

“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现在之所以还在支持老蒋。说穿了还是抱着老蒋能反攻大陆的打算。

如果老蒋能在大陆当政,那么对美国政客和他们的资本家来说,那就是最好的一件事。

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向中国倾销商品,并且以极低的价格收购我们国家的初级资源。”

“当然,还有对苏联的挤压,在全世界的政治形式等等。”

“但是所有的政治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利益的斗争。说明白点就是如何分配蛋糕的问题。”

毛主席眯着眼看着中国地图,他淡淡的说道。

原本在这个时候他该点燃一根香烟,一边抽一边说。但是他已经下定决心要戒烟了,所以口袋里的香烟早就没了。

他的健康医生听说毛主席要戒烟,简直是举双手双脚支持。干脆趁热打铁,将毛主席的烟全都没收了,顺便把火柴都拿光了。

丝毫不给毛主席任何反悔的机会。

所以毛主席用筷子从宫保鸡丁里捡了几粒花生米丢进嘴里后,才缓缓的说道:

“美国现在给我们搞巴统,给苏联人上眼药。但是在我看来这都不是长久的。”

“只要利益足够,资本家会出卖吊死他的绳子。这个世界不是封闭的,最终依旧是要联通的。”

“我们没办法短时间内消灭美帝国主义,十年不行,二十年也不行。这是一个长期的斗争,可能要五十年一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消灭帝国主义。”

“其实现如今的冷战对抗对我们中国来说,反而更像是一种保护。他们进不来,我们过不去。

但是以我看来,这种保护是持续不了多久的。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这种隔阂必然会被打破。”

“现代化工业生产,必然是要走向全球大合作的模式。没有什么国家能完成制造所有东西。

因为仅仅是资源都很难配齐。到时候,美帝国主义还没有消灭。我们就必须要和他们做生意了。”

“到时候便是短兵相接,针尖对麦芒。他们的意识形态会向我们输出,我们的意识形态也要向他们输出。到时候我们不仅要拼文化,拼思想,也要拼产品,拼生活!”

“而到时候,我们国家的企业,我们的产品必须要走出去,出海,去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在同一个平台上一起拼杀。

东北需要一个出海口,可是苏联未必会给我们啊。“毛主席又吃了几粒花生米,他摇了摇头。相比于很后世之人说改革开放的问题。实际上毛主席所在的时候不知道和全世界做生意吗?

实际上毛主席是很清楚的,但是此一时彼一时。

五十年代中国根本不具备面向全世界的能力。

中国一没有资本,二没有核心技术,三外部外交条件困难重重。

五十年代的中国如果全面放开是什么结局?

如果五十年代的中国对外国招商引资是什么结局?

那就是国内资源和劳动力全部别外国资本裹胁。

整个中国变成一个超大号的买办政权。

所以中国必须要先吃苦,先用各种方法积累自身的工业能力和一些原始资本。

然后才可以和外国做生意,才有一点能力和外国竞争。

所有有过做生意经验的人都会说:从一千万赚到一个亿有点难,但又不是那么难。

但是想要从零赚到第一个一千万,那简直是登天之路。各类财经专家以及所谓的投资达人,他们可以帮富豪用一亿元的本金赚一千万的利润。

他们都有这样的本事和信心。甚至非常轻松。但是你让他们帮着一个一穷二白的人从身上一块钱赚到一千万,对不起,打死他们也做不到。

现代经济学一直在研究的是“资本相对稀缺”的环境下,经济与工业的发展。

几乎没有任何专家学者去研究“资本绝对稀缺”的环境下,经济与工业的发展。

资本绝对稀缺,这就是中国现如今的问题。

毛主席所在的年代就是带着全体中国人赚第一个一千万的时代。

这个时代很苦,是真的要喊“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背”的时代。

但是毛主席等人想的是苦过这二十年赚第一个一千万的时代,那么后续就将进入上升期。

日子只会一天一天的变好。这不是谁一拍脑袋想个政策,然后喊两句口号就实现的。

这是头二十年的人拿血汗换回来的。没有这一千万的底本,那就真的是喊什么都是放屁了。

而李锐带着网咖回到这个世界,帮着解决了一些很重要的技术核心问题。

同时还带来了一些黑箱级别的后世技术与设备。

实际上已经极大的缓解了现如今新中国的处境。

至少用这些技术,新中国好不容易挖到了第一桶金。而不是向苏联贷款贷来的。

毕竟借钱这种事是很不好受的。

毛主席在研读了另一个时空中后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他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一点。

同时毛主席也深刻的意识到,人性是不可违背也不可逆转的。可以提升民众的素质和道德底线,但是不可强求民众皆为尧舜,这有悖于人性。

所以他所要做的事情需要更悄无声息。

不能被人抓住可乘之机。

很多事情需要在大势未成之前不可轻举妄动。

而大势一成,便要雷霆扫穴。所以综合考虑,尤其是关于未来中国十年二十年后的考虑,现在就必须要做决定。

因为机会一走就不会再来了。

周总理指着地图上那一小点距离说道:“图门江的这段入海口对于苏联来说,既重要,但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点地方链接这它和朝鲜,是他们唯一接壤的陆地。”

“不重要的是,苏联对这个地方完全不重视。基本不发展,它唯一的作用仅仅是链接朝鲜。”

毛主席也站起来了,他盯着地图上的这一小块说道:“这一小块地方对苏联对朝鲜都算不上大事。但是对我们国家来说却是天大的事情啊!”

周总理点点头:“是啊,所以我思前想后考虑了三个方案。”

“嗯,说说。”

“一,是我们和苏联人进行商讨,对这片土地进行置换。以东北其他同面积的土地置换这片土地。

二,是向朝鲜进行置换他们在图门江南边的部分土地。三,则是向苏联和朝鲜一同提出建立港口的计划。进行三国共管。”

毛主席对于周总理的提议不置可否,他思虑良久后才说道:“难,这三条无论那一条都难。苏联和朝鲜虽然都同意我们使用图门江出海。但这始终不保险。”

毛主席说的比较婉转,实际上是非常不保险。

另一个时空中,中苏交恶后,苏联和朝鲜直接在图门江上建了铁道桥。

什么船都不要过了。在另一个时空中,中国并没有意识到东北出海口对东北的意义。

一个大连对整个东三省是不够的。

毛主席重新端起碗扒拉了两口碗里的饭,又吃了两口菜后才说:“其实这件事能不能成的选择权反而不在我们。”

周总理也坐会饭桌,他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鸡丁塞进嘴里后吃完才说道:

“是啊,这要看美国佬准备在朝鲜搞多大,他们准备对苏联施加何等的压力。””对,美国人逼迫的紧了,反而是我们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团结在一起。他们越不做人,我们反而越团结。”毛主席来了一勺豆腐。

“就怕美国人突然做人咯,那反而是我们的大麻烦。就像是李锐资料里说的那位美国总统卡特。

我是不怕杜鲁门、埃森豪威尔、尼克松、里根这些人的。这些人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但是我就怕卡特这样的美国总统。他要是能当十年美国总统,国际共运能直接解除了。”

周总理倒是笑着说:“不可能的,美国是容不下卡特这样的好人当总统的。”

两人所说的卡特总统如果要上一个中国帝王的封号的话,那大概就是美慈宗了。

他为古巴站台、允许中国派遣大量留学生赴美留学、归还巴拿马运河、想用和平谈判解除伊朗人质危机事件而不是动武、就越南战争为越南提供无息且不带政治目的的贷款以帮助越南重建……

这位美国总统其实很厉害很可怕,因为他只要稍微给美国的资本家们套上缰绳,让美国稍微做点点人,那么美利坚立刻就成为了世界的灯塔。

苏联和社会主义立刻就不香了。也不知幸或是不幸,这位卡特只当了一任美国总统。

如果他连任,且没有太多掣肘的话,那么世界局势走向会如何,还真的不好说。

就像是现在的朝鲜半岛的战争,如果美国现在稍微做点人,那么以后的局势就不好说了。

但是杜鲁门是个做人的美国总统吗?显然不是的,他只是一个传统的美国总统,拥有一切美国总统的传统美德。

所以当美军停在三八线边的时候,他正在和自己的幕僚们开会。会议的议题是要不要打过三八线,彻底占领朝鲜半岛。

在后世很多人的认知里,是麦克阿瑟主张跨过三八线袭击朝鲜,而杜鲁门是坚持不跨过三八线的。

但实际情况是杜鲁门直接询问了参谋长联席会议毛主席布莱德雷,布莱德雷的给出的提议:“我们必须越过三八线。”

“一,我们不打过去,北边要是休整好了,他们会再打过来。二,联合国军出兵理由就是为了半岛和平。

现在半岛没有统一,谈什么和平?三,如果不越过三八线,时间一长它就是东西阵营对立的地方,就和东西柏林一样。四,我们的海空军早就对朝鲜国内进行战争了,只差陆军过去了。”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要打过三八线去!”在会议上几乎所有人都统一布莱德雷的提议。

只有国务院政策计划局的局长尼兹持反对意见。

包括尼兹认为朝鲜北部山区不利于美军装甲部队展开,中苏是否会插手等问题。

这些也是杜鲁门所担心的。

不过联合国开会讨论朝鲜问题的时候,苏联代表甚至都不在。其实已经能表明态度了。

苏联不满美国的所作所为,但是又没有足够的能力来阻止美军入侵朝鲜半岛。

在二战中苏联伤亡太大了,他们现在没有足够的力气在对西方发动各种文化意识攻势和对峙的情况下,再抽出手去直接支援朝鲜。

而且他们也怕苏联和美国直接对攻会变成世界大战。

所以参谋们一起分析,苏联最多提供武器和物资,红军不可能直接出兵朝鲜。

唯一可能的就是中国。而就这个可能,杜鲁门还询问了二战名将马歇尔。

国防部的马歇尔将军,这位二战名将为他提供的建议是:“三八线原本就是当年抗日时期划定的边界。现在日本纳粹已经被消灭了,三八线自然也没有法律效力了。”

“苏联重心在欧洲,这一点是不可能变的,他们无力东顾。而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他们不可能有余力来支持朝鲜的。”

“而且是朝鲜率先攻击过三八线的。现在的事实就是三八线已经不复存在的。所以不存在越不越过的问题。我们需要占领整个朝鲜半岛。”

马歇尔将军是如此提议的。

在经过多方面考虑后,国防部向美军发出命令。【部队修整完毕后,即可跨过三八线,对朝鲜进行攻击。要求此战必须收复整个朝鲜半岛。】

这是美国国会老爷和国防部的一众决议。

但是到了后世却成了麦克阿瑟一人背的锅,杜鲁门还扛着一个不坏金身。

要是麦克阿瑟看过《大明王朝1566》,那高低要来一句【美名总统享,骂名我来背!】而就在这条命令签发下去没多久之后,美军的先遣部队也趁势对三八线发起了进攻。

第二百一十三章 浪潮下的美国人

1951年2月二十一日。

美国纽约的天气还算不上多么的温暖,天气不算多么晴朗。但是曾经落魄的美国议员约瑟夫?雷芒德?麦卡锡却有一种意气风发的感觉。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