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小鳄梨
不过也就那么一两个而已,所以不需要太担心。
起床的罗申习俗完毕,他刚准备吃早饭,秘书就对他说道:“大使,中国商务外贸的同志来找您。”
“嗯?他们找我干什么?”罗申想了想,最近没什么事情啊,该谈的都谈好了啊。
但他还是说道:“那就帮他们也安排咖啡和饼干,如果不是正式的国家会谈,就让他们在我吃早餐时聊聊吧。”
第一百五十七章 事情变得有意思起来
(注:如今的商务部应该叫贸易部,但是为了方便,我就直接写商务部。另外,罗申和叶季壮的会谈有翻译在场,但是为了行文流畅,我将其简化。各位请注意。)
来拜见罗申的商务部成员自然是带着任务来的。
但这是一次投石问路,不是一次正式的商业拜会,所以也不用特别正式的谈话。
实际上很多时候,轻松随意的谈话反而比正式会谈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很多时候,一个大人物愿意在自己私生活的时候和你见面,代表他和你关系很亲密。
而罗申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来的这名商务部成员不是别人,而是叶季壮。
他正是商务部的部长。所以罗申邀请他共进早餐,叶季壮没有拒绝。
虽然他早餐已经吃了一碗豆浆一根油条,现在并不怎么饿。
但是叶季壮还是陪着罗申一起又吃了一顿早餐。
在早餐吃饭的时候,两人互相寒暄了会儿。叶季壮喝了口咖啡,虽然不是第一次喝,但是他还是喝不习惯。
苦涩带点酸味,真的是难以接受。
也许是看出叶季壮喝了咖啡后皱起眉头,罗申笑呵呵的说道:“叶部长黑咖啡不习惯的话,我这里还有奶和糖。”
说着罗申亲自为叶季壮加了一些牛奶到咖啡里,他准备加白砂糖的时候却被叶季壮给阻止了。
叶季壮从随身带来的包里,取出了一瓶糖浆,他自己倒入咖啡之中一边搅拌一边笑着说道:“白砂糖在咖啡里融化的太慢了,还是我这种糖浆融化的更快。”
“罗申大使,你要不要试试?”罗申扬扬眉毛点点头。
在这种会谈中,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有可能是有深意的。
作为一名苏联人,罗申其实也很爱吃糖。没办法,地理位置决定的。寒冷地区的人饮食注定是高糖高盐。
所以罗申早上的咖啡都是咖啡一半奶一半,然后加入大量的糖。实际上味道和拿铁差不多了,和黑咖啡相去甚远。
叶季壮为罗申倒好了糖浆之后,罗申尝了一口:“唔,不错。甜度很好。正如叶部长你说的一样,糖浆确实比糖更容易融化在咖啡里。”
“是吧。”叶季壮笑呵呵的说着,同时又让人把带来的另一种东西拿了出来。
这是一盒点心,这也是为什么叶季壮会在早餐的时候来拜访罗申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些是用这种糖浆制作出来的糕点,罗申大使你尝尝。”罗申是个多聪明的人啊,他现在已经大概知道叶季壮来这的目的了。
他笑呵呵的拿起一块开酥点心尝了一口。
然后连连点头:“味道很棒,要是再甜一点就好了。”
听到这话叶季壮牙花子疼。
因为这些点心是让国营点心铺里一个老师傅做的。
老师傅用糖浆做点心也是第一次,掌握好量后,老师傅还特意多加了点。
含糖量是一般中国人吃点心的两倍。叶季壮尝了一口,差点每把后槽牙甜倒咯。
甜的他都差点打抖了,到罗申这边居然是还要在甜点才好。
现在叶季壮也和很多人对苏联人的看法达成了一致:苏联人上辈子一定是黑熊精。
连吃了三块点心,罗申心满意足的拍了拍手上的碎屑,轻松又愉快的说道:“叶部长来,是想推销这种糖浆吗?”
“我个人是觉得很好,味道不错。如果价格合适的话,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谈。”
罗申没有把话说死,说苏联人一定会买。
毕竟是外交嘛,怎么能直接说死呢,要留有余地才行。
不过在罗申心里想着的却是:好东西,只是不知道中国产量有多少。如果价格合适的话,可以全部买下来。
本来苏联对华贸易中就有大量的初级和粗加工农产品需求。
主要是肉制品、猪鬃制品等等。
其实苏联商务部的人是很希望能从中国这边搞点糖回去的。
因为苏联需要糖,米高扬让人满世界找糖。
但是全世界能稳定且便宜提供糖的也就是美国一个了。
但是苏联能和美国买糖吗?这不能啊,你买了不就承认苏联不如美国吗?
苏联每年虽然生产的糖也有几百万吨,但是他对糖的缺口也很大。截止到1955年,苏联每年的对糖的缺口高达一百五十万吨。
这还仅仅是按照计划经济计算的在酿酒、深加工食品、化工产业上对糖的缺口。
实际上民间对糖的缺口一并统计的话,这个缺口将会更大。其实苏联一直在寻找代替品,只不过没有找到而已。
中国其实也一直向苏联出口糖制品。只不过生产的量实在是太小了,如果能够多一些糖制品的出口的话,苏联方面会非常满意。
苏联人不怕中国出口糖,只怕中国人的糖产量不够而已。
所以关于糖浆的买卖其实谈得非常顺利。
只是罗申对于叶季壮所需求的土豆数量稍微感到惊讶。
因为那是几十万吨的土豆。不过这也不算什么事情,苏联的这些土豆可以在中国换成糖浆,这对苏联是合适的。
虽然说有点好奇中国是怎么样将土豆制作成为糖浆的。
因为根据罗申所掌握的情报来说,土豆的淀粉转化率太低,制作糖浆并不是一种合适的作物。
就连苏联目前使用的都是精制玉米淀粉。
不过他始终只是一名外交官而不是一名技术专员。
所以这种事情稍微想一想也便放弃了,思考这个技术活还是由苏联方面的专家来解决吧。
糖浆的贸易进行的非常顺利。这本来就在叶季壮的预计之内。因为这是一个刚需的问题,苏联人需要,中国人刚好有,这便是一拍即合。
而真正的麻烦是在接下来他所需要推销的东西,他需要先说服苏联方面认为接下来的东西非常重要,且具有意义。
所以在两人吃完早餐,罗申邀请叶季壮去大使馆后面的花园散步消食时,叶季壮看似无意的提出一个问题。
“罗申大使,据我所知苏联大多数居民生活的地区纬度都相对偏高是吗。”
罗申大使点点头:“是的,应该说整个俄罗斯的大多数地区都位于北寒带以上”“寒冷的气候造成了我们饮食文化和中国饮食文化的巨大不同,我们更爱吃高油脂,高热量,高盐,高糖的食物。”
“当然我不是说中餐不好吃,只是很多数时候不一定符合我们苏联人的口味。我们更喜欢大块的油脂,混合着面包一起食用。”
“在冬天我们会食用一种名叫咸猪油的食物。就是用盐将生的猪肥肉腌制起来,就像中国制作腊肉一样。”
“等到肥肉腌制1一2年,待到熟化之后,我们可以直接食用这种咸猪油,我个人的爱好是将咸猪油切成薄薄一片,然后夹在面包里面,混合着酸黄瓜一起吃”叶季壮听到这种使用食物的方法,他都感觉内心有点震撼。
这个年代中国人虽然说确实是缺少油脂,而且也确实喜欢吃肥肉。但是直接吃生的咸肥肉,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体验,想一想都让叶季壮胃里面犯恶心。
不过这是人家的饮食传统,自己还是需要表示尊重的。反正不理解,但是表示尊重并且表示大受震撼就对了。
叶季壮顺着这个话题往下聊:“那么我想请问一下罗申大使,以苏联的纬度来说,水果和蔬菜的应该并不是那么容易吧。”
“确实如此,在夏季的时候还好,到冬季之后,水果和蔬菜的产量确实不尽如人意。怎么中国人有办法在冬季运送蔬菜和水果到莫斯科吗?”
罗申这句话是个打趣,因为他知道中国现在必然没有这样的实力,而且就算真的将菜运到莫斯科,那他要卖到多少钱才能够将运费给收回来呢?
叶季壮哈哈一笑:“蔬菜水果确实运不过去,但是我们有一些能够代替蔬菜和水果的东西。”
罗申看着叶季壮:“哦,那是什么?”
“维生素片,大使先生。我们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的维生素片。”
“可以单独拆开使用,同时也有混合维生素的补充。”
“可以预防大量因为缺乏维生素而产生的疾病。”在1950年这个时代,维生素的作用早就被科学家们所发现了。
缺乏维生素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疾病。
缺乏维生素C导致人的骨骼发育不健全,换上坏血病而且对皮肤不好。
长期缺少维C的补充,还会造成人更容易老化。
而维生素a的缺乏则会导致包括夜盲症在内的一系列病症。
而维生素B1的缺乏。
最典型的例子必然是日本当年在军队中大肆泛滥的脚气病。
维生素的作用,罗森自然是知道。实际上苏联人其实一直缺乏维生素。
不仅仅是苏联,一直到俄罗斯也是如此。身处于高纬度国家,俄罗斯人缺乏足够的日照,又缺乏足够多的蔬菜水果。
另一个时空中的2018年,俄罗斯的《消息报》曾经报道过,俄罗斯有八成人口患有多种维生素不均衡症。
研究人员在2015年到2017年在俄罗斯全国对成年人和孩子抽查做长期的观察和血检尿检。
最后得到了这么一个结论。实际上苏联的情况更糟糕。
因为俄罗斯不管怎么说道路交道网络比苏联更发达,物流更好。
老百姓更容易买到新鲜的鱼类来补充自己。
苏联人罹患各种维生素缺乏而出现的奇怪病症,这不少见。
这些病症大多在补充了相对的维生素后就能治疗。
罗申大概知道这么个情况,但是这其中具体有多少价值,他其实并不清楚。
他需要一个顾问,或者是将其交给专门的专家团进行评估。
所以罗申并没有很快作出反应,而是在思考一段时间后说:“所以你们是有维生素补剂可以卖对吗?”
这个东西倒不稀奇,欧美已经有类似的产品在卖了,不过其实价格非常昂贵。
因为现在提取维生素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罗申对此的兴趣其实不是很大。
因为要是维生素片的价格过于昂贵的话,苏联也是没那么多钱买的。就连苏联都嫌贵的东西,可想而知现在的维生素片有多贵。
现在在欧美国家,维生素片已经开始被当做保健品推广了。
不过目前只有上层人士吃得起。
在苏联只有具有相当地位的官员或者学者才能有一部分维生素片的配额。
或者是加入军队成为飞行员,飞行员也有一定量的配额。
普通苏联人基本上消费不起维生素片。
即便是到了六十年代末期,维生素提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在美国依旧只有富裕的中产阶级能消费的起。
所以现在说维生素片这种事,罗申先考虑的居然不是中国人能不能弄出来,第一想到的居然是太贵了,苏联人用不起。
实际上很多人都知道朝鲜战争时期志愿军用松针水补充维生素的故事。
但大家都知道松针泡水是谁发明的吗?
志愿军?不,是苏联人!这是苏联人的生活智慧。
松针泡水可以帮他们补充部分维生素。
但是并不能补全,毕竟松针不是万能的。而且松针水的味道也是一言难尽。
到1950年,还是有很多苏联人保留着在冬天喝松针泡水的习惯。
用此来预防缺乏维生素而产生的疾病。
叶季壮看出来罗申大使对这件事有些心不在焉。
所以他不得不说道:“确实是有一批维生素补剂。”
“但是这些药品的价格并不像大使先生所想象的价格那么高。其实我们是想和苏联老大哥一起合作,做一个项目。”
“嗯?什么?”
“我们有办法生产的维生素,价钱呢很不错。可以说至少以苏联工人的收入是完全消费得起的。我们的想法是我们出产品,苏联老大哥为我们提供渠道,将这些药物卖出去。”
“不仅可以造福苏联人民和我国人民,同时还可以对资本主义世界的药厂狠狠插上一刀。”叶季壮这么一说罗申大使觉得事情开始变得有意思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