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小鳄梨
现在闪电摩托才开始搞亚运会,但是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会干的事情更多,搞更强的比赛。
现在亚运会的比赛数据已经很好看了,不比其他世界级的比赛差了。下一次的目标就是在真的国际赛场上真刀真枪的拼杀了。
当然了,每到这个时候,欧洲的赌场们又会开始开赌博盘口了。元时空后世,奥运会也会有场外赌盘。本时空之中,因为大家都相信社会主义国家搞的运动会至少是没有资本咋子后面做局的。
所以这赌场也是很热闹了。
也就在这热热闹闹的情况之中,亚运会开幕了。
很可惜,葛丹最后也没能买到亚运会开幕式的门票。因为这门票早几个月就卖完了。不仅仅是北京市的市民想要来看,还有其他地区乃至其他国家的人想要来看。
不过对于葛丹来说,还是有一些好消息的。他通过刚认识不久的李庆华他们从一位南洋商人那边掏了几张票。因为那个南洋商人要赶回大马处理一些问题,只能是抛售自己的票了。
葛丹他们买到了几张足球比赛的半决赛门票,还有几张田径比赛的决赛门票。
对此,葛丹他们已经是很知足了。
可以容纳八万人的首都体育场是这次亚运会的主办场地。虽然没有元时空后世的鸟巢那么有个性。
但是也已经是现在世界上很好的体育场了。看看那些今晚准备进场的各国代表队就知道了。
亚运会开幕式是北京时间晚上七点半正式开始。但是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已经有很多运动员开始陆陆续续的入场了。他们在教练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准备区。
在这里,中国方面已经准备好了各种小的餐点。考虑到晚上大家都要走着整齐的步伐入场,所以给的食物都是比较安全的面点。一点刺激辛辣的东西都没有。
不过现在的运动员们也完全没有兴趣吃,甚至很多运动员今天根本就没有兴趣吃。
他们很多人趁着现在运动场内没有人,而跑去运动场内拍照。各国代表队都会有摄影师。对于运动员们拍照的要求,他们不会拒绝。
对于很多运动员来说,这么宏大先进的体育场还是他们第一次来。自然是要多多的记录一下的。
各国的运动员也会趁着这个机会一起打卡合影留念一下。
还没开场,大家都是朋友,上了赛场大家就是对手。
就像是今天下午刚比完摩托的两名中国选手曾殷弘和徐临江,他们俩比赛完,现在还有些累有些干瞪眼。
因为下午的比赛,他们总觉得其他国家的选手是奔着他俩来的。
各种弯道堵截,各种超车。搞的两人跑个预赛,搞的比跑决赛还累。果然,亚洲级别的比赛,就是要比国内市组织的俱乐部赛强多了。
这俩人并不知道,其实是那些外国选手们在讨论之后,决定要以最大的方式尊重中国。所以他们才会有这种被针对的感觉。
因为竞技比赛最大的尊重就是全力以赴的和对手比赛。在保证干净比赛的情况下用尽所有的手段和力气。
所以曾殷弘和徐临江两人也是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和手段才好不容易晋级的。两人下赛场的时候,连内裤都湿透了。
他们俩在这干瞪眼呢,下午比赛的那些其他国家的摩托选手却走了过来。
还没等两人反应过来过他们要干什么呢。李大顺等一众外国选手就对着他们打招呼:“曾同志,徐同志,我们一起合影吧!”
“啊,好。”曾、徐两人觉得下午被这些人如此针对了,还以为他们是要来打架呢。
结果人家倒是笑容满面的要和两人拍照。
一起来个整个亚洲摩托组比赛选手的大合照之后,也一并晋级的李大顺等人也信心满满的对曾、徐两人说道:“两名中国的同志兼对手。你们今天的表现很出色。但是你们要务必保持,因为我们会不断的对你们发出挑战。我们一定会用尽手段取得冠军的。”
曾、徐两人是八一队出身的,听见他们的宣言,又想起下午激烈但是干净的比赛,他们也站起身来认真的回复道:“好,我们也将全力以赴!”
不屈的斗志在燃烧,运动员们没有一个会退让的。
而类似的喊话也在其他的运动员身上出现。
比如说现在的中国足球队是亚洲第一的强队(注:元时空的七八十年代中国男足也确实是亚洲第一强队,被日本誉为魔鬼级强度男足)。
很多其他国家的男足队员和女足队员跑来和他们合影,但是很多人合影完之后也信誓旦旦的对他们发起挑战。绝对不会让他们把亚运会的奖杯抱回去。
而现在的中国男足队员们也是不卑不亢的从容应对,接下所有挑战。
比赛还未开始,但是热烈的气氛已经来了。记者们记录下了一切,并且转发。
这种并非是挑衅,或者是欧美习惯的商业性喊话(挑起话题增加转播率,甚至是直接侮辱对方),而是让体育回到了最初的模样。
更高、更快、更强,以最勇敢的状态拼搏最高的高峰。
在运动员们热情激荡的时候,时间也来到了晚上七点半。
当八万人体育场已经座无虚席的时候,当倒计时的大钟敲响的时候。
一颗颗烟花弹在北京的上空炸开。而这作为开场的烟花,也已经足以惊叹世人了。
因为那不是传统的普通烟花,而是直接用了元时空后世的配方专利,生产出来的千里江山图烟花。
夜空之中,青绿色的烟花
第十九章 传承
当天青色的烟花炸响,也证明了这次亚运会的正式开启。
一簇簇的烟花在北京上空炸开,爆出满天的花团锦簇。
整个开幕式的彩排和演绎,导演组都有大量的资料可以参考。虽然他们并不知道组织上给他们提供的参考资料很多是来自于后世的经验。
但是他们也能看得出来,组织上提供的那些资料,对他们的帮助很大。之前国内缺乏举办这种国际级大型赛事的经验。最多也就是全运会罢了。
这一下是考验,但倒是把大家的经验都给补上了。
开场的宴会照耀夜空,而之后的文艺汇演也是不比烟花逊色。这次亚运会的主题就是【团结】。以体育来团结同志,以竞技来公平竞争。
所以组委会为整个开幕式的文艺汇演设计了整整两年,前后淘汰毙掉了很多节目。并且还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过意见。
向全社会招贤纳士,有好的创意,并且能围绕着团结进步这一主题的主题的节目,都可以参与评选。
所以这场亚运会的开幕式,不仅仅是倾注了整个组委会导演组的心血。也是很多中国人对此寄予厚望。
整个文艺汇演分成上中下三个大的部分。
上部半部分是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间则是展现现代部分。而下部分则是寄希望于未来,对未来的一种畅想。
这种三段式的分布,对于现在的组委会来说比较保险。只要力求每一个阶段的表演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就如第一阶段的故事,就是比较保险的讲一讲大家都知道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还有郑和下西洋链接世界的故事。这一段的故事和表演,很明显是借鉴了元时空后世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
只不过技术上没有08年奥运会那么炫目。所以即便是李锐也来到现场亲自看了开幕式,但是依旧觉得不够震撼。
不过对本时空的其他人来说,这已经够了。
比如说在酒店里看电视的葛丹一家。他们看着电视画面里的节目,一个个都瞪大眼睛,看的很认真。就连最小的葛诗,也会因为画面的绚丽多彩而“哇哇”不停。
而从古代到近现代的表演则是做了一个转折。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类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哲学思辨。
在近代中国的身上就体现在了近代中国各种主义的转变之上。
以歌舞演绎的方式,将这一段演绎出来。因为在近代中国的路上,真的有很多人是把每一种出现的主义都试过了。
以一个舞者串联起全部的线,从封建帝制到君主立宪,从君主立宪到三民共和,再从三民共和到共产社会。
而在这场表演之中,也要表现出一个人到一群人的特点。从单一的中国人,慢慢的发展出五湖四海皆有的人。
因为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出力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本身,还有不少怀揣着理想的国际主义战士。
不管是当年的伊田助男,还是白求恩,或者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阳早、寒春,亦或者是其他受到共产主义思想启蒙,而怀抱着理想投入伟大事业的人。
这些人都为了崇高的理想,而加入了这场伟大的事业。
这里已经没有人种和国家的界线了,大家都只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
而当进入到了最后的一个部分,展望着未来的时候,组委会很显然在这个方向下了很大的力气。
这个时代不管是苏联还是中国,在民间和很多知识分子群体之中,对于实现共产主义这个理想是抱有很大希望的。他们是真的相信共产主义可以实现。
就像是原时空的苏联有一封写给未来的信。写给50年后的苏联,老一辈的苏联革命者和苏联战士们在信里面用无比期待的口吻祝贺着苏联的未来同志们实现了共产主义。
他们的心里无比羡慕那些出生在未来的苏联百姓,因为他们一出生就能够在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里生活。
他们相信自己和自己的后辈会创造一个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共产主义社会。
那种诚挚的热情,即便是相隔五六十年都能够感受得到。
当然在源时空之中最讽刺的事情是50多年后不要说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了,这个世界已经没有苏联了。
所以在本时空之中,李锐带着自己的外挂来了。他就要竭力避免这样的事情的发生。避免共产主义的建设走向衰落。
虽然说教员看完苏联亡党亡国的纪录片之后。也语重心长的对李锐说,社会发展是呈螺旋性上升。一时的失败和颓唐,不代表永远的失败。
尤其是在李锐年轻比较激进的时候。教员更是将李锐当成自己的学生一样认真提点。
反复告诫他,不能够因为一时的成功和失败就断定整个文明的导向。
即便是教员看完了原时空的几乎所有资料之后,他也是乐观开朗的教导李锐:“我们的事业还没有失败。不过是陷入到了一时的堵塞。就像是交通网络里的堵车一样。他总是会通的。因为人类总是要往自己最终的目的地去走。”
“就算是路塌了,桥断了。难道我们就不会去修,修不会去建设新的?我们的人民百姓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革命者要永远保持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这样才能在不管是顺流还是逆流之中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顺境时不喜,逆境时不悲。只要坚定的向前走就可以。我相信我们的同志会踏上正确的道路。”
不得不说,教员同志真的是有革命者的浪漫主义情怀。人生在世,也无非是一死,既然所有人都要死,那么就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将大胆的假设,我们有朝一日真正能够实现共产主义后的社会。
所以不管前两段的内容里面有很多沉重的话题。到了展望未来的部分却都是喜气洋洋,相信未来的美好。
而这场开幕式真正的重头戏是亚运火炬的点燃。许久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教员。这一次难得的出现了。
自从他退居二线之后就很少在公众面前出现。因为他本身就要有意识的削减自己在民众之中的个人崇拜的威望。
因为他是真的在反对个人崇拜这件事情。不过即便是如此,在现在这个时候,共产世界五大导师仅剩他一人硕果仅存的时候。
他在共产主义世界拥有的声望,依旧是崇高无比。他穿着自己那件深灰色中山装套装出现在亚运会场的时候,全场的观众全都沸腾了。
欢呼声震耳欲聋排山倒海,不仅仅是现场的观众,还有在后台的运动员们也是激动万分。
因为教员会在亚运会会场出现,并且在点火仪式上担任重要环节这是绝对保密的。
所以即便是运动员,他们也是不知道这件事。还好,安保力量做得足够好,现场情绪很激动,但是没有出现什么意外的情况。
现在的教员已经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了。在原时空这个时候,教员其实已经非常苍老了。
因为他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需要承担的压力也太大太大。也不知道像这样的一位老人是如何能够应付那些繁重的工作的。
他没有垮掉完全是靠一口精气神支撑着。
而在本时空之中,他的身体状况要比原始空好多了。因为他很早就戒掉了烟。本身也不爱喝酒,而且一直很喜欢体育运动。所以身体健康状况很好。
当然最关键的是他在1964年,顺利的退居二线。压在身上的重担瞬间减轻了很多。之后的日子就是在各个大学里面巡回演讲上课。偶尔写写书写写文章。而且也不用担心报纸会不发表他的文章,毕竟本时空之中管这一片的是李锐。
再加上教员本身也对未来的中国充满了期望,希望能够活得更久一点,看得更远一点。
所以即便他今年已经77岁高龄了。但是依旧精神矍铄,一顿饭能吃掉一碗米饭二两肉和若干蔬菜。还能在池游上几个来回。
从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来看,就像是和60来岁的老人差不多。
所以他还能中气十足的对着现场所有的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挥手示意并且高声道:“同志们好啊!”
声音中气十足通过现场的收音麦克风传遍了全场,也传遍了全球。
教员的身体健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国际共产运动的重大利好消息。
而这次亚运圣火的点燃。场内的第1棒便是交给了教员,由他再传递给下一位。
一个个在亚洲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重要力量的人物参加了这次圣火传递。
而亚运圣火最终传递到了一群孩子们的手上。他们是亚洲各国的代表。
而由这群代表着希望的孩子们,他们最终接过火炬点燃体育场主火炬的火焰。
火焰升腾,熊熊燃烧不息。一如现在的亚洲社会主义建设一般。
第二十章 药
亚运会的开幕,注定是要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的。
因为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从这1970年开始有变化了。只不过现在的人们并不知道,大多数人只会把这当成一次简单的体育盛会。
而这也确实是一场体育盛会。许多的比赛都打破了亚洲记录,有一些比赛还打破了世界记录。比如举重,比如长跑。
十多天的亚运会比赛,不仅仅是给亚洲的运动员们展现自己勤学苦练的舞台。也是中国向全世界展现自己的窗口。
亚运村那边针对几千名外国运动员和配套团队的商店里,那些中国商品都被抢购一空了。
目前来说,中国和朝鲜、日本达成了免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