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154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不过他们现在应该是很头疼,日本公布了这样的资料,他们肯定会乱一阵子。所以我希望你能帮我一个忙。”

  马丁看着马尔科姆:“什么忙?”

  “趁着局势会混乱一段时间,我希望你利用你在全国黑人中的影响力来募捐。我需要一笔款项。”

  “干嘛?建设更多的学校?”

  “对,但不仅仅是学校。还有武器,我需要一批武器!”

  “嗯?你要干吗?”

  “我要把奥克兰的黑人社区模式开始向外辐射。我要加州的黑人社区,乃至全美国的黑人社区都这样!”

第二百二十一章 被吸引了火力

  马尔科姆需要马丁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向那些黑人们筹款,把奥克兰社区的模式散播出去。

  “我现在越发的觉得,我最开始的理念有太多的错误了。我们需要抗争,但是不能把所有的人都推倒对立面去。”马尔科姆认真的看着马丁·路德金。

  “这么多年了,我也发现了。其实底层的白人和其它人种过的也很差。你有去过印第安人的保留地吗?”马尔科姆突然对马丁说到了一个在全美国都很少有人关注的地方。

  马丁一愣,随即摇摇头:“没有,我没有去过。”

  马尔科姆带着马丁步行到了附近的一个小学,这是马尔科姆从奥克兰的少数族群手上筹款盖的一个学校。

  学校算不上多好,只是一个三层的小楼。连一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更加没有围墙之类的东西。只有用钢丝网拉出来的一道网墙。

  学校门前有一块空地,就是学校的操场了。在低收入社区,一切东西都是显得旧旧的破破的。

  坐在学校空地的一个长椅上,看着正在上课的学生们。马尔科姆道:“我去了一趟印第安保留地。不,准确来说我去了好几次。拜访过好几个印第安保留地。”

  “嗯?”马丁·等着马尔科姆接下来的话。

  马尔科姆继续说:“如果说我们少数族群生活的社区是生活很困难。那么印第安保留地的印第安人生活就是在地狱。”

  “怎么说?”马丁没有去过印第安人住的地方,所以他很好奇。

  “印第安保留地,是美国政府看似很仁慈的将印第安的租地留给了他们。但实际上留给他们的地方往往都是一片荒芜。没有矿产,没有石油,没有开发价值。有的地方甚至连水源都不够。我拜访了五个印第安保留地,其中有四个没有接入水电。里面的印第安人住着木头的房子。就像是生活在十八世纪一样。”

  “那里没有学校,没有医院,甚至没有收入。有限的印第安人只能靠放牧来维持生计。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在这个国家里,真正受苦的有何止是我们黑人呢?”马尔科姆的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悲哀。

  “印第安人又何尝不是呢?他们也是被深深剥削和压迫的。要知道美洲这片土地原本是他们的。美国白人是外来者。他们屠杀了原住民,贩卖了我们的祖先从非洲来这。才创建了现在的美国。”

  “而现在我们黑人和其它少数族群却只能从事最低贱的工作,甚至还要被深刻的歧视。所以我们该同样的反击白人吗?”

  马尔科姆似乎是自问自答,但是马丁却开口道:“不该,至少不该对全部的白人都进行无差别的反击。那和恐怖分子没差别。而且白人中是有好人的。他们也支持我所讲述的人权运动。他们也愿意为我们的行动筹款。”

  “是的。”马尔科姆点点头,这个时候学校下课了。一群学生趁着课间的间隙来空地玩闹一会透气。

  在一群黑肤色的人群中,一个高高瘦瘦的白人男子夹着书本穿行前往办公室的身影显得很扎眼。

  “瞧,确实有白人。他叫雷蒙德,一个白人大学生。他是不是该有个很好的前途?”

  “对。”马丁看着那个男人好一会儿。那是个看起来是个好好先生的家伙。他和蔼的和那些学生们打招呼。学生们也不是很怕他。

  一个大学生,哪怕是在现在的美国,那都是很值钱的。纽约的很多大公司的高级职位也只是要求大学的学历罢了。

  “他为什么会来这里教书?这里只是小学吧。如果要赚钱,他肯定不会来这里。他也是我们人权运动的支持者?”马丁问出自己的疑问。

  马尔科姆道:“那只是一个原因。最重要的是十来年前的朝鲜战争中,他被中国人俘虏了。等到战争结束回国之后,他总是被FBI找麻烦。FBI总是认为他是被中国人给洗脑了。”

  “雷蒙德没有办法好好的工作了。没有任何一个老板敢收他。他只能开始当底层的流浪汉。而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他。他也在这流浪的期间越发的发现了,那些中国人当初俘虏他的时候说的那些东西,其实都是真的。所以他选择了来我们这里当老师。”

  “不仅仅是获得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他开始认同那些思想了。他可以说是被FBI逼着相信人权运动的必要性了。”马尔科姆用词还是比较谨慎的。

  他没有说什么共产主义之类的事情。因为他心中也犹豫,不知道共产主义这种东西能不能成,而且在美国这种资本主义的大本营说这话,风险太大了。

  用人权运动来代替就够了。因为只要能实现人权运动的部分成功,那都是非常重要的向前迈进了一步。

  所以马尔科姆道:“所以马丁,我希望你在去筹款的时候多和那些底层的白人、其它肤色的人群多接触一下。能把他们拉进来最好不过了。我现在可以肯定了,我们只能摒弃掉单纯的肤色之见。我们才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马丁和马尔科姆一番长谈,马丁的思想也被扩展了很多。因为马丁没有那种全世界到处跑的经历。马尔科姆显然是受到了一些赤色思想的影响。

  不过马丁不在乎这些,他想要让人权运动席卷出去。奥克兰的模式很好,他想要放到其它社区去。

  所以马丁在和马尔科姆的会面之后,就开始马不停蹄的前往美国其它各个城市。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开始他的演讲和筹款。

  相比于马尔科姆,马丁在全美的影响力显然更大。很多黑人都是支持马丁的。

  所以当马丁把奥克兰黑人社区的情况告诉给其它黑人的时候,那些黑人还是很心动的。

  现在的黑人社区都有犯罪率上升、毒品逐渐泛滥的趋势。

  他们想要控制这一切。所以马丁的筹款算是很顺利了。尤其是马丁也牢记着马尔科姆的另一个叮嘱。那就是尽可能的把那些被FBI压迫的朝鲜战争老兵也一并给收进来.

  原本马丁这么大的动作,FBI本该是能看到,并且会做出做反应的。

  但是现在的FBI就像是瞎了一样,居然完全没有人管他们。

  马丁也在心里嘀咕:看起来马尔科姆说的没错,现在的美国确实会乱一阵子,刚好是我们大力发展的机会。

  而似乎是为了印证这一想法。美国国内突然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了。

  而这个游行的目的就是一个:严惩美国的那些叛徒们!

  没错就是被中国卫星电视台点名的那些。

第二百二十二章 逐步放权

  这场游行的爆发地就在纽约,这个美国的经济中心。

  而爆发的原因也很复杂,是多种理由促成到一起才爆发的。

  首先有之前的恐怖袭击事件,最近这段时间美国股市暴跌,有冷战多年以来一直持续的精神高压。最后中国的卫星台播放的那个新闻只能算是最后一个助推器。

  美国这边的人被压抑的很久了,他们需要一个宣泄口,这个宣泄口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要把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

  毕竟压抑的太久了。实际上能压到1965年,美国才爆发这样大规模的游行骚乱,都算的上是本时空的美国治国有方了。

  毕竟本市空之中,美国的局势比元时空之中要棘手的多。

  不讨论亚洲的朝鲜战争全面失败,台湾方面的完全溃退好了。就说日本和越南。虽然说日本那边被当时的基辛格用拖字诀给往后延了几年。但是美国如果找不到解法,最终还是要走的。

  越南那边就更不要说了。北越南的军队都在岘港彻底站稳脚跟了。把整个一条线都连起来了。

  下次再来,他们可能就要推倒西贡去了。

  亚洲战场的全面失败不谈,就说中南美洲四处起火也够让人难受了。

  古巴的成立,危地马拉、巴拿马之类的国家出现动乱。

  中南美洲一乱,美国国内的很多水果价格就开始攀升。

  再加上之前的糖价之乱,导致了全美的甜品价格也跟着涨。就连可口可乐公司都不得不把他们的饮料提价。那些小的糖果公司更不用说了,很多都直接在上次的糖灾中倒闭了。

  有新闻媒体把之前的圣诞节形容为【美国最索然无味的一个圣诞节】。

  就是因为糖果和巧克力的价格上涨的太厉害了。很多美国人家不得不削减采购糖果的计划。糖涨价也连带着影响到了食品的涨价。

  虽然说辐射范围和幅度没有糖制品本身涨的那么夸张。但总归是有波动的。底层老百姓都是价格敏感性群体。毕竟五毛钱的鸡蛋涨到七毛钱就会有很多人怨声载道了。

  这些东西混杂在一起,就像是有一团无名的火在美国人尤其是底层老百姓的心里烧着。

  虽然说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大家就是心中很有气。这种气就是要发泄出来的。

  所以这些人也不知道在谁的带领下就开始在纽约街头游行了起来。

  “消灭美国叛徒!”

  “消灭纳粹帮凶!”

  “还美国一个正义!”

  足足有几千人在纽约的大街上聚集起来,并且高喊着口号游行。

  有人把现在美国正在经历的一切不好,都归咎为了那些高层的问题去了。刚好,美国人最喜欢把所有问题都简单粗暴的归咎到单独的具体某些人身上。

  于是乎这些游行的人群就把他们的仇恨目标放在了如艾森豪威尔威尔,麦克阿瑟,罗斯福家族、杰克·摩根等等人的身上去了。

  他们高喊着口号,要求现在的政府严惩这些人。

  尤其是他们收了四千吨黄金的贿赂,如果把这些钱拿出来给民众发福利,现在美国的情况都不知道会好多少。

  纽约这边的乱象也牵动了其它地方。现在本来就是美国嬉皮士运动的高潮。

  厌世、无政府主义、颓废主义、即时享乐主义在六十年代的美国开始剧烈的爆发。

  有的人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有的嬉皮士纯粹是喜欢拱火。所以很多地方也爆发了类似的游行。

  现在的美国虽然经济很好,但是在精神状态上并不好。元时空中就不好,也就是苏联的文化精神攻势不够强,不然够给美国喝一壶的。

  本时空之中,中国补齐了这个短板,给美国好好的喝了一壶。

  从纽约到华盛顿,爆发了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游行。

  “真是垮掉的一代!”现任迈阿密市长艾略特·罗斯福皱着眉头。

  因为迈阿密也爆发了游行。也是因为之前迈阿密骚乱所以才有这样的游行。

  “市长,可能在真的需要处理一下这些游行了。因为现在的游行队伍中,很多人把矛头对准了您的兄长。”作为艾略特·罗斯福的秘书,同时也是罗斯福家族的师爷的男人开口道。

  虽然艾略特是迈阿密的市长,但却不是本代罗斯福家族的当家人。(迈阿密是美国几个重要的大城市之一,类比于重庆、杭州之类差不多,这里的市长自然也是比那些小城市的市长来的重要的多)

  小詹姆斯·罗斯福算是本代罗斯福家族的当家人。之前一直是国会议员。今年则是成为了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的代表。

  不过詹姆斯在商业上也是一直不清不楚的。他在推动搞一个国家保障社会和医疗委员会。实际上就是一群医疗保险公司在政治上负责背书的保护伞。简单粗暴的钱权交易。

  当然,詹姆斯赚来的钱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独享。家族里上上下下的都有分润。还有家族的盟友都有好处。

  这也是罗斯福家族能政坛长青的原因。

  艾略特听到秘书这么说,他的眉头皱的更深了:“会对詹姆斯有影响吗?”

  “会的,詹姆斯的社会保障与医疗委员会可是动了不少人的蛋糕。这一块的利益很大,想要吃的不仅仅是我们家族。”秘书如实道。

  医疗集团的利润之大,只有涉及在其中的人才知道。医疗集团都是低调发财的主儿。就像是辉瑞,它们足以匹敌现在华尔街的任何一家金融集团。但是它们就是不宣扬自己。

  艾略特叹了口气,不能在放任这种游行和言论传播下去了。苏兹伯家族的人也不知道在搞什么,他们的舆论压制怎么没有用?

  也许是看出了自己老板的疑惑,秘书开口道:“因为上次日本刺杀的事情没有成功。赫克托尔先生被斥责了。他的权力被限制了,我们各大家族也不希望希他和胡佛一样,牢牢限制舆论和报纸审查。所以现在的审查机构一团乱麻,没有办法好好工作。”

  “那还是要让赫克托尔做?”

  “至少目前是这样,先过这关把。詹姆斯现在不能亲自处理这件事。需要您做。”

  “行了,我知道了。”

  秘书看着艾略特有些头疼的样子,他心中大定。知道艾略特已经被说服了。好了,这样一来家里躺着的金条算是没有白拿。当然,事后还会有几根。

  哎呀,当秘书苦啊。当年日本投降买命,自己眼睁睁的看着金条在自己眼前进进出出,但是没有一条属于自己的。

  现在这黄金大鱼游到了自家,自然是要好好保护起来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步调一致

  赫克托尔的权利其实在这些年来,一直都是被稍微有些捆绑的。他权利最大的时候,是尼克松他们在位的时候。

  当时基辛格为了拉拢他,也为了除掉胡佛。那时候赫克托尔的权力被无限放大了。不过基辛格这人办事不地道。

  等着他们要下台了,就故意开始给赫克托尔使绊子。想尽办法把赫克托尔的权力再次装回笼子里。

  当时还联合了一众其他的政客们和世家们一起这么干的。当然,他们也怕把赫克托尔逼急了,最后他不干。逼近作为FBI和CIA现在的幕后首脑人物,他的权力在美国政治层面应该是排在前五的。至少明面上是前五,只要他不碰那些政治世家、财团的根,基本也没人会去主动招惹他了。

  所谓的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嘛。之前赫克托尔妥协了。现在换成那些政治世家要妥协了。

  全美境内的游行浩浩荡荡,詹姆斯·罗斯福被推上了风口,成为了一个备受指责的人。

  另一个被推上风口的则是杰克·摩根。本世代摩根集团的领军人。因为根据日本披露的数据,日本高层当年的买命钱,都是通过摩根集团来运转洗白的。

  其中很多都没有落入美国国库,而是被摩根洗白之后进了各个军头、政客的私库之中。而其中摩根也在上下其手,赚了不少钱。

  所以在纽约的游行队伍之中,也有不少人高喊着要惩戒杰克·摩根和摩根集团的。

  这年头的嬉皮士是真的不怕死,或者说他们本来就够颓废了,并不觉得死亡有什么不好的。

  他们居然真的敢向摩根集团的银行和机构投掷石块和新鲜的人粪之类的玩意儿。这帮老哥是真的有活儿啊。

  没办法,这年代美国兴起的嬉皮士运动,和成为嬉皮士的人。其中有不少人并不是自愿成为嬉皮士的。

  不少人都是因为非美的迫害,让他们失去了正常工作的环境。最后只能选择摆烂整活的过日子。早就不爽很多事情了。

  而这些对于摩根集团其实不算什么,真正要命的事情是现在市面上有人再传,摩根投资的美伦科技是个惊天巨雷。其实美伦科技根本没有生产那些网络科技产品的能力等等。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