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081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张祥还是摆摆手:“嗨,这房我真不能要。我这小屋挺好,家里孩子都大了也都走了。我住房子也不紧了。这街里街坊的,都是相处二十来年的老邻居了。我换个地方要有多别扭啊。到时候想要下棋都找不到一个伴。冬天晒暖都没人和我侃大山。”

  “再要一个大房子干嘛呢。我也不是发扬风格,我是真用不上。你走吧,走吧。”

  说着,张祥就把小孙给赶走了。这真是把别人上赶着求的好事儿给拒之门外。

  小孙刚被赶走,邮局的人就来送信。

  信是张禄邮寄过来的。

  张祥是迫不及待的就把信给拆开来看了。这信一看完,他也顾不得自己还在休假,登上自行车就往厂里去了,

  因为张禄说部队里要邀请一些优秀战士的父母来军营,好好的参观,并且见见好几年没见的孩子了。

对上一章笔误的情节做修改

不好意思,昨天写书翻前面的张家五兄弟的资料。眼花了,把张禄、张喜的设定看眼花了。出去东欧开奶茶店工作的是张禄,不是张喜。张喜是去参军的。昨天名字看重了,写了笔误了。今天对上一章内容做了修改。

  张禄在欧洲的奶茶店工作,张喜去了海军参军。

  不好意思,各位。

第七十四章 历史翻过的一页

  张祥蹬着自行车前往工厂,其实就是想要请好假期。

  好让自己能去儿子的军营好好的参观一下。

  毕竟这自己是干一线的,自己是大师傅。要是不提前说明,怕是工厂也走不脱自己啊。

  所以他一溜烟的来到了工厂,找到了主管自己车间的主任,也是厂里的副厂长之一的老雷。

  老雷和张祥也是老同事了,认识也小二十年了。所以张祥直接去老雷的办公室门口敲门,也没人拦他。

  “谁啊。”办公室里响起了老雷的声音。

  “我,老雷。找你有些事情。”张祥道。

  “那你进来吧。”

  张祥推门进去,发现之前去自己家的后勤小孙也在。她脸上看起来还有些气嘟嘟的模样。

  “厂长,张师傅来了,这保障房还是你和他说吧。张师傅脾气死倔死倔的。”

  说着,二十多岁的女青年就觉得自己工作没做好,挺难受的。

  别人要是听到有保障房的名额,肯定是上赶着抢。这张师傅一直不要不签字。

  搞的厂里有人说闲话了,说什么是他们分管的组织里有人干坏事,故意卡着等等。

  小孙真是浑身是嘴都说不清。

  老雷笑着挥挥手:“行,你说的情况我知道了。你先出去吧。”

  小孙先离开办公室。

  张祥看着小孙离开,想着自己这么大的大老爷们了,搞的一个小姑娘家家的工作做不好,指不定还挨了领导批评。他也是蛮过意不去的。

  他挠了挠自己的脸皮,等着小孙出门之后立马转头对老雷道:“老雷啊,这保障房的事情不赖小孙啊。是我自己不签,不想要的。我在胡同里住的好好的,厂里搞个保障房,要我去住小区什么的。”

  “我是真的不习惯啊。再说了,胡同里有的邻居我都认识大半辈子了。处着就和亲戚一样。要是去了小区,我哪有这么好的邻居啊。”

  张祥叽里呱啦的就把话都说完了。

  老雷抱着保温杯,笑着看他说完。老雷也不急,只是道:“你放假不在家好好休息、下棋、钓鱼,跑来我这就是为了和我说这个?”

  “嗨,这不是怕年轻人的工作难做嘛。”张祥随口道,然后就说道:“不过我来找你还真的不光是这个事情。还有一件事。”

  “我想要批个假期请一段时间假,老雷你看……”张祥脸上露出笑脸。

  老雷放下保温杯道:“就知道你无事不登三宝殿。”

  张祥写了请假的条子,老雷拿起来看了看,随即放下。

  “批假可以,但是你也要答应我一个条件。把保障房的协议给签了。以后你保障房自己住,还是给你儿子住,我管不着。但是房子你要给我拿了。”

  听到老雷这话,张祥立马道:“老雷,你这不是让我犯错误,浪费国家资源嘛。我家的情况你不了解?我家现在五个兔崽子,哪一个着家?”

  “现在就我大杂院的房子我和桂花都住不过来。我看了,保障房是五十平米(实际面积)的两室一厅。给我不是纯浪费嘛。厂里那么多住房困难的,分给他们呗。”

  张祥的话才刚说完,老雷就脸色一板,手在办公桌上重重一拍:“胡闹!”

  认识这么多年,老雷这样和自己发脾气还是很少见的,张祥忍不住往后退了半步。

  老雷气势汹汹的道:“你以为保障房是儿戏啊!你只知道北京有几百万人口吗?你知道北京现在住房有多紧张吗?”

  “国家每年都在盖住宅楼,每年都不够。不管是保障房还是改善房,哪一个够了?我们厂子好不容易用去年优秀的成绩换来了一批保障房的名额。是你说不要就不要的?”

  “你张祥了不起,你清高。你房子够住,但是厂里那些一样付出了辛苦劳动,但是房子不够住的呢?”

  老雷教训着张祥:“大刘,你徒弟。长的有些磕碜,但是人挺聪明对吧。今年三十五岁了好不容易谈了一门婚事。他父母老家挤着六口人,他要新婚该不该有套小房子自己住?”

  张祥道:“该,而且大刘这还不光聪明还下死命的干。当年大干快干赶进度的时候,他吃喝拉撒都在厂里,连轴转了好几个月啊。保证了他那一组的产量质量双过关。当年厂里年底还给他一个劳模不是。”

  “是啊,这样一个年轻人,该分房子。但是你这个做师傅的不签不拿,你觉得大刘这房子拿的好?”

  面对老雷的质疑,张祥道:“他该拿就拿啊!管我干什么。”

  “哼!那你是不知道厂里总有些坏种会在背后说人坏话。说你张祥不拿,他大刘拿什么。说你这个师傅教出来的徒弟心眼不眼实诚。甚至有人想着要把大刘的名额挤掉呢!”

  “他们敢!”张祥立马急眼了:“老雷你说,是谁说的。是电工班组的几个碎嘴子还是劳保车间的那几个老娘们。”

  “哼!”老雷哼了一声:“怎么,你还能拿他们怎么样?你要和人拼命?”

  “老张,厂里现在分名额,别的都不比。就比谁为厂子的贡献多,谁的功劳大。谁是劳模,谁带着厂子创产增效。别的都不看。这才是分名额最公平的办法,你明不明白?”

  张祥听到这话,有些纠结:“可是厂里那些家里真的住房困难的呢。”

  “僧多粥少,现在就是这么个分法。怎么?难道谁家孩子多,谁家就分名额?那车间里到渣土的碎嘴陈,他就是个混子,但是他家小小子小姑娘加起来七个。分给他?到时候不全乱套了。到时候厂里这点名额就不是比谁技术好,比谁贡献大,变成了比谁能生能闹腾了?”

  “所以,你把这个字签了吧。”

  听到这里,张祥也是明白了,他不知作何言语,但还是签字了。

  “老雷,那我的假期。”

  “批了。”

  “我这假期不会太久,能提前我就提前回来。”

  “不用,我可以批久一点。”

  “那不行,我离开那么久,高炉就大张他们看着,我不放心。”

  “放心吧,厂里今年年初刚做的决议,本来也要月底通知你的。现在和你说了吧,你所在的那个高炉,能耗太大技术老旧,产量也上不去了。基本上能改造的地方你都带人改造了。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潜力了。”

  “厂里研究决定,在今年对该高炉进行拆除。厂里要修建一个新的高炉,来满足国内日益增加的用钢需求。”

  老雷把请假条的字给签了:“所以你啊,多在在外面转转,和孩子们多聚聚啊。”

  张祥拿着请假条一时之间不知谁该哭还是该笑。

  历史在他的身上翻过了厚厚的一页。

第七十五章 团聚

  【三哥,见字如面。你和另外三个哥哥已经很久没有归家了,大哥也在到处跑。大嫂三月前来家中看望父母。】

  【我现在已经在读大专,留在家中的时间也变少了。家中父母尚安好。父亲前段时间体检,身体健康程度不好。尤其是肝脏功能一般。因长期熬夜,以及年轻时过于劳累没有摄入足够营养导致的亏损。】

  【目前母亲已经从街道的单位退下来。父亲的工作也变少,也要退休。我在家时二老尚好。我听说我离家后父母总是闲闷的发慌。有时也总是走神。】

  【尤其是母亲,听隔壁李婶说母亲有时聊着我们兄弟几个,聊着聊着就哭了。如若有机会,还请哥哥多回家探亲。父母不愿给哥哥添麻烦,但是作为弟弟的我却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了。】

  【又祝哥哥在部队一切顺利,早日通过考核。开上大飞机,守护我们祖国的长空……】

  张寿看着自己最小的弟弟张财寄来的信件,他忍不住长叹一声。

  当兵离家已经两年多快三年了。对于他来说当兵是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不是北京胡同的家长里短,也不是故宫的红墙绿瓦。也不在是听了一辈子的北京话。

  来了部队,这里天南海北哪里的人都有。张寿原以为自己说的话就是标准的普通话了。到了部队才知道,他说的话其实是北京方言,和正经普通话还有很大差别。

  有福建的战友入伍的时候带了一个菠萝蜜。当时整个新兵连都没见过这玩意儿。这玩意儿切开之后,有人觉得有味道,但是也有很多人觉得很香。吃一口甜丝丝的,脆脆嫩嫩的。这是张寿从来没有吃过的水果,没有想过的口感。

  训练的日子虽然辛苦,但是战友和指导员他们都很好。平时部队里也有各种业余活动。不管是打球还是体育比赛,还是棋牌比赛都有。

  这么多同龄人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题,使不完的劲。

  当然还有自己的追求,能开上飞机的追求。

  所以这几年自己其实并没有注意到父母,上次归家的时候自己也只是一个劲的分享着自己在部队的见闻。同时在回家前几天的思念感和新鲜感过了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连队。

  以至于自己离家时父母的那种失落自己都没看出来。

  一直到最近自己的弟弟张财来信,张寿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冷落了父母了。

  相比较来说,最小的张财反而更敏感一些。作为最小的弟弟,他也能仗着四个哥哥对他的宠爱,说些父母不能说的事情。

  兄弟五人现在天南海北,都是只能靠书信联络。而父母给自己等人写的信,永远都是写着家里好好的,让自己兄弟几个在外面不要分心,要照顾好自己。

  想到这里,张寿就觉得心里堵得慌。

  如果不是这次军营有了开放日活动,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邀请父母来军中看望他。

  自己也有很多东西想要分享给父母,让他们看看自己在部队这些年学了些什么。

  而真到了父母要来的那天,张寿反而有些紧张。吃饭的时候甚至走神了,一碗米汤灌进自己的鼻子里,呛的他差点晕过去。

  “张寿,怎么回事。你父母今天来,你这是紧张了?”政委拍了拍张寿的肩膀。

  张寿先是摇摇头,然后又不好意思的点点头。

  政委笑了笑:“不要紧张。你和其他的战友,今天都要把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给你们的父母亲人好好看看。看看你们也都成为了男子汉,是我们国家的栋梁了。”

  虽然张寿还是飞行学员,以后不一定能开的上战机。但是对于新中国来说,一个飞行学员也是宝贵的人才了。开不了战机,以后也有机会开客机或者小型飞机、运输机之类的。

  说一句栋梁之材也不为过。

  军营开放日,是部队这些年才刚刚通过的一个新项目。

  考虑到一些战士们离家很远,两三年都回不了家一趟。所以由部队出钱,邀请一些战士的父母来军营参观。这能激励战士们更好的训练。

  另外,开放日也分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战士父母亲人来军营的内部招待参观。另一个就是面向社会开放。

  让学生群体和对部队有兴趣的群体来参观。

  这第一能让参观者接受爱国教育和军事方面的科普,第二也能激励战士们的自信心。

  毕竟哪个兵哥哥能拒绝一群中小学生在那里【哇~好帅~】呢。

  不过张寿所在的空军部队还是第一次搞军营开放日的活动。

  当部队的大巴车运载着战士们的父母穿过军营大门的时候,大门两旁的战士早就敲锣打鼓热闹起来了。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伴随着一声声青春热情的呐喊,在车上迷迷糊糊的张祥终于是醒了。了

  媳妇桂花正在车窗边上伸着头四处寻觅着。

  “老张,老张,我看到儿子了。到部队了,把你在家的死人脸给我收起来。不许给儿子丢人啊!”

  桂花警告了一下因为高炉要拆除,所以有些萎靡不振的张祥。

  张祥点点头,深呼吸了一口。也算是打起精神了。他也对桂花说了一句:“你等会儿见了儿子别哭哭唧唧的啊。丢不起这个人。”

  桂花白了张祥一眼:“我又不是你。”

  两辆大巴车运载了六十名战士的父母。

  张寿和其他战友在旁边列队欢迎。

  场站派了政委过来接待,欢迎这些战士的父母们到来。

  这些父母一下车,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很多父母都是激动的不行。

  就像是桂花,在车上说的好好的。结果一下车看见在的孩子张寿,整个人瞬间就泪崩了。

  大喊一声:“儿啊!”

  然后眼泪狂飙的扑了过去。整个人把张寿抱的死死的。

  嘴里还不停的念叨:“儿啊,在部队好不好啊。”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