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061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所以巴拿马的知识分子,最后还是要去英美留学。而去了英美留学就会成为英美的狗。

  然后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就会代替他们的主人,在这里牧羊,成为最好的牧羊犬。

  如希尔维托这样的年轻人,在巴拿马已经算是觉醒的那种了。但是觉醒到什么程度?不好说,因为他还抱着依靠游行抗议的想法来解决问题。

  虽然在这个时代,他和其他巴拿马人来比已经算是进步的,但是进步的有限。

  不过希尔维托还是很好奇克萨达能讲出什么东西来。

  因为他去了中国四年,学习了四年,是不是也算是读了一个大学呢?

  抱着这样的想法,希尔维托一直等到晚上七点半,克萨达完成了所有的工作,收拾干净,并且吃完晚饭后,等着克萨达带他去讲课的地方。

  那是一个铁匠铺的后院。地方有些简陋,但是胜在宽敞。

  就在这个矿场的后院里面,已经有几十个人拿着小板凳在那坐好了。

  而在所有人正对的方向,则是放了一个小桌子,看着就像是个讲台一样。

  而在讲台后面还挂着两个人像画,一个是在整个美洲大陆都大名鼎鼎的切·格瓦拉。而另一个则是之前自己看新闻报纸上认识的,他是中国的毛主席。

  说实话,希尔维托看到在场的这些人,还真的是看不出他们有多少学问的样子。

  因为在坐的人,有的穿着种植园里的农民的打扮,有的则是铁匠铺、炼铁厂的工作服,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希尔维托在克萨达的指派下,坐到了一个五十岁的老翁身边。对方一看就是在农场工作那种。

  老翁看见年轻的希尔维托,微笑示意:“年轻人,抽烟吗?”

  老翁从兜里掏出纸张和烟丝,看起来是现场卷烟抽。

  希尔维托摆摆手:“不会,谢谢了。”

  “第一次看见你,你第一次来上课?”老翁自己自顾自的卷烟。

  “是的。克萨达医生一般说什么课啊?”希尔维托很好奇。

  老翁道:“什么都说,很杂。每个星期都会有一些扫盲识字的课程。”(巴拿马官方语言是西班牙文)

  “除了扫盲识字,还有一些日常科学和基本卫生的常识。不过今天这种课,只有我们这样的代表可以参加。”

  “?今天有什么特别的吗?”

  老翁听到希尔维托的疑问,笑了笑:“你听了就知道了。”

  就在两人闲聊的间隙,克萨达已经用粉笔在讲台后面的小黑板上完成了自己的写写画画。

  他在黑板上的一边写着【我们的敌人是谁?】

  “大家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我的课了。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了很多关于我们现在生活处境的问题了。你们都是优秀的党员或者是预备党员,是民众的代表。”

  “今天我就想要问问大家,我们现在巴拿马,民众生活的艰辛辛苦。很多人半个月都吃不到一顿饱饭,更多时候是半饥不饱的状态下活着。在很多地方,我们党的医药和赤脚医生覆盖不到的地方,更多的老百姓都是强忍病痛,甚至直到死亡。小孩子没有书读,所以我想要问问大家,我们的敌人在哪里?”

  这话一说,希尔维托就来了精神了。因为他就喜欢讨论这些,虽然他在高中的课业成绩也不错,但是相比较来说,他更喜欢讨论这些爱国的问题。

  所以他第一个举手。

  克萨达笑了:“看来我们的新同学是最积极的,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新同学教叫希尔维托,是蒙托利亚介绍来的。大家欢迎一下。是个高中生,是我们巴拿马的高级知识分子呢!”

  在场众人都投去善意的目光,并且鼓掌。

  简单的欢迎仪式过后,克萨达示意希尔维托回答问题。

  受到鼓舞的希尔维托道:“我们现在最大的敌人是美国人,还有受美国人摆布的巴拿马政府。还有那些美国的大公司,他们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说完,希尔维托看向克萨达,希望他对自己的回答做出一个好的评价。

  克萨达没有回应,因为希尔维托旁边那个老翁一边抽烟一边举手道:“:我觉得希尔维托同志说的答案,对,但是不准确不完整,我想要补充几点。”

  希尔维托有些惊讶的看向旁边的老翁。只见老翁不紧不慢的说道:“这位年轻的同志,把现阶段我们需要斗争的具体组织列出来了。但是根据我们之前课上面所学的内容。我们都知道,斗争的形式是根据事物的发展而变化的。”

  “所以斗争需要从战术上具体到某一个人某一个组织,同时也要在战略上上升到某一个意志,某一种思想,某一种阶级。”

  “我们需要先确定,为什么美国人是我们的敌人。”老翁笑呵呵的看着希尔维托:“年轻人,你告诉我,美国人为什么是我们的敌人?”

  希尔维托脱口而出:“因为巴拿马运河。他们想要占据巴拿马运河!”

  “为什么要占据巴拿马运河呢?”老翁继续问到。

  “当然是因为运河收获颇丰。仅仅是过路费,每年就有十几亿美元,以后会越来越多,仅仅是运河的收入。都能让我们巴拿马渐渐富裕起来。”希尔维托理所当然的道。

  老翁却道:“不充分。巴拿马运河除了钱的收入之外,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它关系着美国货运安全。”

  “美国的商船从这边过,而且量很大。进出美国东海岸的货物全从这走。如果在巴拿马设一道卡,美国东海岸的货物将要多花一个月的时间,多花两倍的运费才能送达。”

  “所以,这不是简单的一场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场地缘政治和军事安全的斗争。”

  听到这个穿着种植园农民打扮的老翁一手拿着自己的粗劣卷烟,一边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希尔维托整个人都有些呆住了。

  这……这……这是一个乡下农民能有的见识吗?这老农不说,自己甚至都没有想到啊。这……他看向了克萨达,他突然明白为什么之前克萨达看自己的眼神,有一种看天真小孩的感觉了。

  只听老翁继续道:“所以,我们的敌人是谁?我继续补充。不仅仅是单纯的某一个组织。而是整个从巴拿马运河体系重获利的利益集团。而巴拿马运河所代表的政治、军事、经济价值,注定了其会被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给盯上。”

  “所以我们的敌人也就可以高度概括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买办阶级与极端民族主义。以此往下,在推到具体的组织与个人。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补充。”

  老翁说完,笑着坐下。然后继续抽了口烟。

  希尔维托有些呆住了。因为现在的他,有些在接受震撼教育。为什么?这一切是为什么啊?为什么乡下老农能懂这些啊?

  不过克萨达没有理会他的呆愣,而是继续讲到:“好,上一课我们分析过我们的敌人和我们的主义。今天我们就要讲讲,我们要怎么对付我们的敌人。有人有想要发表的意见吗?”

  有位壮实的妇女举手道:“应该要和他们战斗!”

  不过有人举手反驳道:“美国人的武器太厉害,军舰又近,武装反抗未必能成功。我们或许可以尝试以组织为脉络,争取政府该换,然后与美国协商解决。”

  那位妇女当即反驳:“你这是投降主义!克萨达老师的课上都已经说过了,仅仅依靠议会的斗争,是无法获得真正的革命的。前有中国的412清党。后有日本赤军的革命成功。不要忘记了,日本前共产党的议会斗争路线全面失败。是赤军的武装革命才取得了成功。”

  “巴拿马的情况更复杂。而且强调一遍,我不是投降派。”那人还在辩驳。

  “毛主席都说了,投降和妥协,是无法取得革命的胜利的。你看看卡斯特罗同志和切·格瓦拉同志在古巴的革命……”

  两人争的面红耳赤。

  导致了克萨达不得不拍了拍桌子,让他们安静下来。

  克萨达笑了笑:“课堂上,大家畅所欲言,但是不要闹矛盾,更不要上升到个人。在这里,我们搞革命,不管是什么样的革命路线。我们都要分得清楚什么是我们的敌人,什么是我们的朋友。”

  “敌人,我们已经讲清楚了。那么我们的朋友呢?”克萨达道:“切·格瓦拉同志这两年以及他的率领的队伍走访了巴拿马各个地区,深入了解调查了巴拿马整个国家的生态结构。写了一篇《巴拿马各阶级现状分析》。这篇文章,是需要交给我们党员。让我们认清楚谁是我们敌人,谁是我们朋友的。”

  “巴拿马现在可以分成农民阶级、工人阶级、买办阶级、小资本阶级、大资本阶级。其中以农民阶级为例,又可以分为失地雇农,有地雇农、自耕农、小地主。”

  “失地雇农生活是最为惨烈的。他们从前可能是有地雇农,或者是自耕农,乃至小地主。但是因为其土地被大资本集团看中而强行兼并。亦或者是被基层官员酷吏盘剥,不得不出售土地。以及家人或自己生病,无法负担高额的医疗费用,只能以地抵债。所以作为了全雇农。为大地主或美国农企工作。其基本生活往往得不到保障。每天辛苦工作至多十余小时,却仅能换来勉强糊口的食物。”

  “如若遇上病痛,往往一场流感就能夺取生命。如果在工作中受伤失去劳动能力,则会被雇主当成垃圾抛弃。只能自己艰难求存。而失地雇农一旦受伤被放弃,其生余下的生存时长也往往不会超过一年半。”

  “所以,这部分失地雇农的革命意愿最强烈,也是最想改变现状的群体。”

  希尔维托坐在那听着,看着讲台上的克萨达,只觉得如醍醐灌顶,三九天一盆冰水浇上来,那叫一个冻彻心扉。

第三十七章 醍醐灌顶(下)

  (对上一章的一句话进行修改,不该分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应该统称为无产阶级)

  “失地雇农是无产阶级,一旦失去雇佣,没有了经济来源,就会成为流民。因为知道了其本性的好拿捏,所以雇佣其的大地主与种植园,对失地雇农动则打骂。每年被地主、庄园主逼的喝药自杀、跳水自溺的失地雇农不计其数。”

  “如失地雇农情况的还有城市工厂里的无产工人与手工作坊里面的工人。其工作环境比种植园更加恶劣和严酷。虽然薪水会高上一些。但是因为繁重的劳作,所以进入工厂的工人即便没有受伤,也往往难以活过四十岁。他们都是被活活累死的!所以他们与失地雇农一般,都对革命抱有极大的支持。希望改变生活。”

  “而有地雇农情况虽然比失地雇佣农稍微好些,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克萨达还在继续讲着。

  希尔维托惊觉,周围的人都拿出笔记本和笔,开始在记录,而他也急忙找了本子和笔出来记录。

  “巴拿马经过多年的殖民与买办阶级的统治,掌握在真正巴拿马农民手上的土地是很少的。”

  “有地雇农往往手上只有三五百平米的土地可以耕种。因为买不起化肥,所以产量不高。种植小麦、玉米,家里田地一年的产出,尚且不能满足一家三五口人的基本口粮需求。”

  “同时还要应对苛捐杂税。除了政府摊派的税收之外,还有乡村部落里面一些长老摊派下去的事物。导致这部分有地雇农不得不在忙完自家农活之后,去参加种植园的临时雇佣劳动。”

  “而这部分雇农,因为和失地雇农不同,不是种植园的长期雇农。所以所获日薪甚至比长期雇农更低。给的粮食和钱作为糊口已经是不足了。”

  “所以有地雇农每天除了工作之外的时光往往要进林捕猎,下河摸鱼。才能勉强维持住一家的生计。”

  “但因为其手中尚有几百平米的可耕种土地,所以没有失去全部的指望。只是在绝望线上徘徊,尚未彻底跌落低谷义无反顾。可将其称为半无产阶级。”

  “而同为半无产阶级阶级的尚有在工厂里劳作的师傅,种植园里的工头,以及小贩、商店店员、小手工业者等。因其收入比一般种植园劳工或工厂职员的收入高。所以他们能余下些许钱财。或是于乡下盖房,亦或者是勉强在城内有一个栖身之所。”

  “但是其工作往往无法保证能否长久,所以此类人群总有朝不保夕的危机感。再加上他们与普通的农民、工人在同一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劳作。所以他们对改变现状,拥有长期稳定的工作与更好的工作环境有急切的需求。他们对革命是既怕又支持的。怕的占两分,支持的占八分。”

  “而即便是小资产阶级,他们的日子就好过吗?我的意思是不见得。”

  “小资产阶级,如自耕农、小手工业主、小知识份子、公司小职员、小律师、小商人、中小学教员、部分村落部落长老都属于这一个阶级。”

  “虽然这些人在经济地位上同属于小资产阶级。但是却有三个不同的地方。”

  “第一部分是每年都有剩余钱粮。既是用体力或脑力赚取了劳动所得。除了满足了家庭开销之外,每年尚有剩余。这种人对于向上爬,祈求更高的位置,赚取更多的钱财。置换更大的房子,有极大的执念。所以他们往往会费尽心机的巴结上司、示好上官。他们迫切的希望自望己能成为中资产阶级,或者是成为买办阶级。尤其是其接触的环境,往往能看见那些中资产阶级和买办阶级群体,他们往往是垂涎三尺的。巴不得自己也成为其中一员。这类人对革命是有怀疑态度的。而这部分人在小资产阶级是极少数群体,是小资产阶级的右翼群体。”

  “第二部分人和第一部分人虽然同处小资产阶级。但是每年所得却难以有多少结余。往往辛苦一年,混个饱肚,几件新衣,便是一年所得。他们想要发财的愿望不比第一类人小,但是运气和老天不让他发财。这些年,外国资本主义对本国越发压迫剥削。导致这些人要是如往常一般工作,往往不能维持生活,只能加紧多工作多加班。以维持生活。”

  “这些人一边骂外国资本势力为大吸血鬼,一边骂本国官僚为小吸血鬼。他们感受到了压迫和剥削的酷烈,但是对于革命和游击队是否成功却抱有怀疑态度,怀疑其未必能成功。理由就是美国人那么强,人家海军、陆军、空军都是世界强军,游击队和革命怎么成功?”

  “所以在多次接触下来,这部分人不肯贸然参加革命,但是又绝对不反对革命。采取了中立态度。这种人在小资产阶级中人数最多,占据一半。”

  听着克萨达在讲台上把切·格瓦拉写的文章一点点的念出来,希尔维托只觉得脑海中很多原本想不通的东西都在一点点的想通了,他迫切的希望克萨达继续讲,多讲一些。

  “而第三部分,则是生活逐渐下降的小资产群体。因为美国在内的国际资本集团对巴拿马国内的剥削越发的加重。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群体已经无法维持小资产生活。无论他们怎么努力,每年的收入都在结余,逐渐的开始向半无产阶级滑落。其内心惶恐不安极大。每日都在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每日都在怀念之前的日子。因为他们有一个从前和现在生活的比较,所以他们开始有了支持革命改变现状的想法。这部分人在革命中是非常紧要的。是小资产阶级中的左翼群体。”

  “而中产阶级,这个阶级代笔的是巴拿马国内为数不多的民族资本阶级。其所有者往往是巴拿马本国人。他们一般与巴拿马政府中的部分官员有所关联。他们一边要给巴拿马政府内部上缴利润,以换取官方保护。一边又要受到境外资本打压。所以其往往觉得痛苦。他们对国内革命抱有矛盾心态。被外资打压被官员剥削被美军欺负的时候觉得痛苦。但是革命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又觉着会威胁到其成为大资本阶级的发展。”

  “如巴拿马内政官员内斯德前些日子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我们国家既不能完全被美国资本主义掌握,更不能倒向苏中红色革命的怀抱】。”

  “这个阶级所图谋的目标乃是民族资本阶级统治这个国家,最后形成如美国一样的资本集团。但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现如今国际形势无非两种,一种是团结在苏中红色旗帜之下的无产阶级革命。一种是一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反革命。这些首鼠两端的中间阶级,要么幡然醒悟成为红色革命一员。要么并入美国资本主义旗下,成为其燃料。”

  “巴拿马国内中产阶级幻想的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独立革命思想,也仅仅只能是幻想。”

  “而巴拿马最大的毒瘤就是买办阶级与大资本阶级。买办阶级包括现政府内诸多以美国马首是瞻的官员。以及巴拿马运河两岸部分帮助美国维持控制的部落长老。以及帮助美国大资本阶级控制剥削本国人的各种企业高官、种植园、矿区主事等等。因为其人生依附于大资本主义,如寄生虫一般,是强依附性关系。所以大资本阶级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不敢有一丝丝的违抗。是彻头彻尾的反革命反动派。”

  “而以美国为首的大资本阶级,其一边控制着巴拿马运河,一边大肆侵占我国土地,开启种植园、矿场。将本国资源收入其囊中。同时控制本国铁路、公路、大医院、诸多学校等。将这一切列为其效力。”

  “而除此之外,还有数量不少的失去土地的流民,只能在城市中打短工糊口的流民。他们生活不安定,会成为土匪、帮会之类的组织。如何处理这一批人,将会是最大难题。这些人有血勇,却也有极大的破坏性。他们因为被欺压而被迫成为土匪、帮会成员,如果善加引导,也可成为一股革命力量。”

  “还有巴拿马运河沿岸的主要村庄、乡镇、城市,其中不论无产、半无产、小资等各阶级,都被驻扎在巴拿马运河的美军欺压乃至凌虐过,或许就有家人朋友死在美国人手中。他们对外国势力和大资本主义的憎恨程度也是最高的。他们也是我们革命的重要力量!”

  “综上所述,大资本阶级、官僚、买办、打地主,以及付属于他们为他们摇旗呐喊的反动知识分子都是我们的敌人。数量最多的失地雇农、无产工人是我们革命的中坚力量。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都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些摇摆的中产阶级,其中的右翼分子是我们敌人,左翼分子属于可以争取的对象,但是我们需要时刻对他们有所提防,不可让其扰乱我们的革命路线,窃取我们的革命果实!”

  当萨克达把整篇文章念完之后,希尔维托整个人都出了一身汗。第一次他的思维这么通透。他第一次真正的明白谁是自己的敌人,谁是自己的朋友了。

  再也不是从前那种,明明知道有敌人,但是却有一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觉了。

  这种通透感,就像是自己是个高度镜视眼,终于配上了一副合适的眼镜了,自己终于能清晰的看清楚这个世界的模样了。他看着台上的克萨达,又看看周围的同学。有老翁,有农民,有工人,有妇女。他们衣着简朴,但是现在希尔维托突然觉得,也许他们比自己的那些同学们更懂巴拿马,更懂要做什么。

第三十八章 准备时刻

  希尔维托觉得自己前面十多年受到的所有教育,似乎都没有今天晚上受到的一节课的教育多。

  明明克萨达讲课念文章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自己却获益良多。自己从前都没有思考过那么多东西的。

  现在却知道了很多很多了。

  从前那些不明白的事情,都想通了。

  尤其是和他一起上课的这些人,虽然他们大大多都是克萨达课里所说的无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他们的见识却一点都不少。

  或者说,他们对这些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实际经验。因为就在说了这些事情之后,他们就用自己身边的人或者是事情来举例说明。

  来验证了一下这套理论的真伪。比如说,他们就会好好的讨论一下自己在生活之中碰到的真人真事。

  比如哪个小学学校的老师正在抱怨生活越来越差了。

  有比如说某个工厂师傅说自己认识的一个小工坊老板已经快要撑不住,要变卖工坊,天天在那哀怨不已的。

  当然也少不了说一些人赚了钱,然后又怎样怎样的。

  这些都是切实的证据,也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有的时候还真的就由不得你不信了。

  反正希尔维托是信了,他突然觉得自己之前和同学们一起,在学校里聊的一切都有些坐井观天了。

  在这堂课的最后,克萨达补充了一句:“我们巴拿马的革命,其中还有一条和其他国家是最不一样的。那就是不管是巴拿马的各个阶级,无论是中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都希望能讲巴拿马运河收回。”

  “虽然各个阶级的诉求不同,对运河的需求不同,但是这不妨碍大家一起想要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愿望。”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我们可以争取的人数,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多一些。大家回到日常工作之中之后,要积极的传播我们的思想。”

  “尤其是要在种植园的雇农、工坊的工人之中传播我们的思想,加强建设我们党支部。让我们的党支部更多的深入民间。”

  “雇农听不懂什么大道理,也听不懂什么是阶级,那你们就要和他们讲。告诉他们是谁让他们过上现在这样糟糕的日子的。”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