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329章

作者:码字手痛

第448章 商道

  帮天京股票交易所的建造平整了土地之后,下午周铁衣来到了望洛园东南商会的驻地,与他一起来的,还有冯子宽,梅清臣两人。

  “我等拜见周侯,见过冯公公,梅从事。”

  钱光运带着另外几大商会的领头人上前拜见,因为周铁衣现在是实实在在的侯爵,另外几个领头人就想要大礼参拜。

  周铁衣瞥了一眼另外几个人的表情,就知道对方为什么要这么做了,于是冷笑道,“免了吧,在我这里,这些虚礼可换不来银子,还是先将正事处理完,再讨论虚礼的事情!”

  钱光运神色平静,早有预料,拱手道,“是。”

  另外几个商会会首神色略显尴尬,对视了一眼,也连忙说道,“是。”

  周铁衣已经来过望洛园几次,对于这里的一切基本上已经熟悉,一马当先,走向议会花厅,此时百花虽然凋谢,但是奇松古柏,翠竹皑雪,别有一番滋味。

  下人们上了茶水,周铁衣看了一眼茶,没有动,先是开口道,“让你们统计的账呢?”

  众多商会会首看向钱光运,钱光运示意下人们将账册搬了上来,那海量的账册不一会儿就堆积在十丈宽的花厅前,垒成八座小山。

  周铁衣这才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热茶,“我丑话说在前面,账目亏空大家可以想办法解决,但如果有人这个时候还瞒着我做假账,那就是让我解决不了问题,你们知道结果是怎么样的。”

  对于周铁衣现在查账的习惯,大家都已经了解,而且墨石案也给了这些商人一个敢和周铁衣报真账的底气。

  毕竟墨石那么大的亏空,虽然太行山各大世家被搜罗了一遍,但至少底子保住了,而且账也在周铁衣的经营下,有了解决的办法,所以大家与其说是信任周铁衣的人品,不如说是信任他解决问题的能力。

  钱光运连忙带着几位大商会的会长站起身来,“我等哪有本事敢瞒着您的眼睛。”

  周铁衣这才点头,看向梅清臣,“这账你找人过一遍,总结一下,再交给我。”

  “是。”

  周铁衣重新看向钱光运,“说吧,你们八家各家虚发了多少银票出来。”

  现在整个大夏的银票系统虽然蕴藏巨大的风险,但还没有到爆发的时候,所以周铁衣不能够直接将各家钱庄的银票直接宣布作废和无效,他只能够将这八个大夏最大的商会钱庄银票体系纳入整个中央银行的范畴,一步步收拢银票,如同新币换旧币一样,最终将所有的银票都换成中央银行统一的银票。

  只有等八大商会的钱庄稳定,覆盖了大夏主要的商业城市之后,才能够慢慢收拢处理各个地区的小钱庄发行的银票,这样才能够将金融动荡减少到最小的范围。

  其余七人不敢回答,只能够再看向钱光运,昨天得到通知之后,他们回去将账目整理出来,连自己都吓了一跳。

  钱光运神色平静,“东南商会如今虚发银票400万两有余,北省商会虚发银票400万两有余,其余西南,洛中等商会虚发银票总共1000万两有余,合计1964万两。”

  还没有等周铁衣说话,一旁的冯子宽尖声尖气,“你们好大的胆子!”

  冯子宽是真的气,一方面是大夏如今正是在用钱的时候,哪里想到商人们居然还暗中留了这么大一个窟窿!

  眼前还只是主要的八大商会,大夏大大小小发行银票的商会至少有几十家,这加起来不是又一个墨石案?!

  另外一方面,他本来觉得自己跟着周铁衣是来分功劳的,但现在先要替这些大胆的商家扛上几千万两亏损的锅,这让他这个总管太监哪里受得了。

  按照他平日里的做事,知道这种情况,直接将眼前这群人的家抄了都是轻的!

  梅清臣听了之后,轻轻一叹,各大商会肯定牵扯朝廷大臣,各部堂官,他以前是知道里面猫腻的,但没有想到单单只是虚发银票,就大到了这种地步。

  周铁衣放下茶碗,瓷碗与木桌之间发出一声清脆的碰撞,而后他面带笑意,“不错,没有想象得多。”

  听到周铁衣不仅没有责骂,反而一副游刃有余的样子,众多商会会长现在心里已经恨不得将周铁衣的牌位放在家族祠堂供起来,给立个长生祠了!

  “东南商会,北省商会的账虚发这么多,是我和左将军的原因?”

  周铁衣直接开口问道,今年东南商会钱光运在他指示下,收拢了那么多天京商人的铺面,产业,还要在报纸,铁矿等事情上额外支出,所以动用储备银,再多虚发银票完全可以理解。

  毕竟钱光运也不可能直接变出钱来。

  而同理北省商会的后面是左将军府,今年前线打仗,左将军又要大修铁路,军队修铁路可不像自己这么精打细算,还要挑盈利线路修建,北边五省道修铁路,现在能够不亏已经算是烧高香了,而且修的过程中,一群军队的人不上下其手才怪,北边五省道可没有自己在威慑,而左将军也只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理论上那边修铁路,每里的造价贵个两三倍周铁衣都不奇怪。

  北省商会的会长钟书良连忙站出来,“周侯明鉴。”

  周铁衣点了点桌子,“告诉你们后面的人,这次的账我负责消了,但之后银票的发行要统一收归大夏中央银行,他们若是再敢伸手,那就不要怪周某刀利了!”

  众多商会会长昨天也与后面的大人物们通过信了,大人物们也知道里面窟窿大,周铁衣愿意补窟窿就是最好的事情,至于后面还怎么弄钱,大人物们自然另有办法,毕竟几年的时间他们等得起,先将眼前的难关渡过再说。

  “我等谨遵周侯吩咐。”

  各大商会的会长们连忙站起身来。

  周铁衣摆手,示意他们坐下,“账虽然我要消,但并不是说你们就没有惩罚了,各家虚发的银票会以你们以后的盈利分红来找补,只不过时间线帮你们拉长,让你们不会那么难受罢了。”

  而后周铁衣看向冯子宽,“冯公公,昨天我与你交代的事情处理得如何?”

  冯子宽笑道,“咱家虽然不像周侯您一样神通广大,但是处理这些小事还是轻而易举的。”

  说罢,他从怀中掏出一摞纸。

  上面分别是大夏银票一两,二两,五两,十两,二十两,五十两,一百两面额的模板,还有大夏铁路专项债券,天京火车商会股票。

  内务府印刷局本来就管着朝廷的印刷事务,以前都管理着最精密高端的印刷技术,就比如圣旨,所以对于银票这种防伪印刷轻车熟路,反倒是之前周铁衣印刷报纸的时候,印刷局降低成本反倒是让他们苦恼了几个晚上。

  周铁衣拿起裁剪好的精美纸张微微点头,同时将样板纸交给在场的商会会长们。

  他并不担心这些银票在流通的过程中被大量伪造,这个世界有着修行手段,所以刑侦手段堪称是神鬼莫测,只要中央想要查,绝对会水落石出,而小规模的伪造,用抄家灭族来震慑就行了。

  “等会儿冯公公将样板交给你们,你们手底下的人先在天京试着发行,从此天京一山四城只准发行中央银行的银票,不准你们私自再发行各自钱庄的银票,回收的各自钱庄银票一律兑换成中央银票。”

  众多商会会长在心里一叹,从今之后商会一条赚钱的路子就被收拢到周铁衣手中了,而且以周铁衣的能力,他们是绝对夺不回来的。

  一位商会会长小心翼翼地说道,“周侯,这新发行的银票百姓们不愿意拿该怎么办啊?而且银票本身发行也已经饱和,除了需要跨地交易的行商或者家族子弟,普通百姓们也不愿意将银子放在钱庄里。”

  周铁衣笑道,“我自然有办法让百姓们心甘情愿地买,而且你们也不用担心以后没有这条赚钱的路子,中央银行只管发行银票和监管你们,你们以前通过钱庄放贷这些盈利手段只要合法同时纳税,那还是由你们赚这笔银子,大夏朝容得下我,自然也容得下你们。”

  听到周铁衣这么一说,在场的商会会长们心里面懵懵懂懂,不过还是连忙拱手道,“是。”

  他这句颇有深意的话冯子宽倒是听懂了,这句话周铁衣说出来,就是要通过他传递给大夏圣上的,如果有一天大夏容不下周铁衣,那么眼前的一切,包括这么巨量的债务就会在一瞬间爆发,所造成的威力足以撼国!

  剩下具体的发行事宜,包括准备金的收取和利息厘定,这都需要根据社会实际发展运行状况来一步步实践,所以周铁衣只是将大概的理论整理了一下交给钱光运和梅清臣,让两人一步步确定。

  十一月初三。

  自从周铁衣回来之后,天京百姓们普遍感觉整个天京又‘热闹’了起来。

  虽然周铁衣离京的这段时间,铁路,工厂,报纸都在诸子百家的推动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总的来说都是在周铁衣定下的框架里面进行着,没有产生新奇的玩意儿。

  但昨天《天京报》上面刊登了股票这个新奇的东西,大家还在打听怎么购买股票,今天就又有新的消息传出来。

  “号外,号外,股票具体交易细则出炉,天京股票交易所建成之日起立即实施!各大商会会长发声,这将是普通人一辈子难得一次的赚钱机会!”

  没有什么比赚钱更让普通人疯狂的了,所以今天的《天京报》彻底卖疯了,有种重归当初《天京报》初次售卖,天京纸贵的场景。

  各大茶馆之中,大家拿着今日份的《天京报》认真读了起来,只不过这次的报纸比以前晦涩了不少,又因为股票是朝廷的政策,所以这次的股票交易细则直接占了‘奏疏’‘商业’两个版面。

  其中奏疏详细写了具体的规则,而商业附带了各大商会会长对交易规则的解读和吹捧。

  除了各大茶馆之外,今天扶摇山脚下的虎威兵坊,火车商会总部也人潮如浪,大家都想要看看究竟是哪两个幸运儿会被周铁衣收入门下。

  火车商会的办事楼早已经扩建为一座四层高的三栋连体式钢铁水泥建筑。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周铁衣在山铜府推行新的住宅楼的时候,知道消息的火车商会就开始在天京建一模一样的楼,不仅是火车工人们的员工宿舍这么建,连办公地方也这么建。

  办公室内,周铁衣看向郝仁,自从得了炎黄通宝这件神器,获得了相应的神道符诏,郝仁就顺利迈入了商道六品‘搬运’,而商道六品‘搬运’最核心的修行就是对于财运的理解和感悟。

  如今手握火车商会,在郝仁的总领之下,天京—开平火车线贯通两地,让商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繁荣起来,随着火车项目的顺利进行,郝仁一个想法,就已经可以决定接下来的火车线路该先经过哪座城市。

  在他产生这个想法,并且进行规划的时候,他就清晰地感觉到财运的浪潮从四面八方涌向自己,自己轻易一个念头,就可以决定几百万两,乃至几千万两的银钱流动,并且通过这些银钱,影响无数人的命运。

  这可远比普通商道修行者用一座座店铺,一座座酒楼积攒几十年的财运还要多得多,所以郝仁的修行自然也一日千里,速度之快让他都有些害怕,他能够隐约感受到,当火车线路真正以他的规划确定的一瞬间,他就可以完成六品‘搬运’所有的修行。

  “这段时间商会在你手中管理得不错,证明我将商会交到你手里这件事是对的,以后商会的发展我也可以放心了。”

  “大人。”

  郝仁已经略显消瘦的脸庞露出惊讶,连忙想要表忠心。

  周铁衣摆了摆手,笑道,“你自己修行的时候也发现了,终究要你自己决定商会的发展,你才能够真正修成商家之道,我只是给你提了一条路,走完这条路还要靠你自己,我希望你能够走出属于商道的一品道路。”

第449章 再次收徒

  已经了解到了这个世界的本质,周铁衣明白,所谓的修行,都是以强观测作用决定未来的走势,所以他如果像提线木偶一样操纵郝仁,郝仁即使能够分一杯羹,但对他三品以后的道路是有害无益的。

  反倒是他已经将整体的地基搭建好,以后的道路由郝仁自己推演最为妥当。

  “对了,那两个小孩呢,带进来。”

  “是,大人。”郝仁明白周铁衣这是真的将商会的权力放给他了,所以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多说。

  他走出办公室,到会客厅找到两个正在等候的小孩,用羡慕的语气说道,“两位,请跟我来。”

  他对两个小孩是真心实意的羡慕,用一步登天来形容毫不为过。

  这两个小孩昨天还是碌碌无名之辈,但今天之后,必然要成为天下势力的座上宾,连他这位大人真正的亲信都要客气几分。

  毕竟这个世界,徒弟的含义有的时候要远大于父子。

  他本来想着让自己的孩子拜入周铁衣的门下,虽然这几个月,自己已经顺利完婚,妻子也已经怀上孩子,但要等孩子生下来,还需要十月,所以即使他有心运作自己的孩子拜入周铁衣门下,但现在还急不得。

  不过他倒是可以为自家孩子提前铺路,这两人以后是自己孩子的师兄,提前处理好关系准没有错。

  见平日里需要自己仰望的商会大管事都语气和蔼,再加上从昨天周铁衣宣布收徒之后,他们两家的门槛直接被蜂拥的礼客踏平,两个少年也越发感觉到周铁衣徒弟的份量有多重了。

  其中一个少年衣着锦衣,满脸红光,眼中精光四溢,肩膀宽阔,手臂壮实,已经入了武道九品。

  在招收工人的时候,周铁衣承诺过,凭借技工升级体系,等级最高的工人们可以成为周铁衣的徒弟,当然这份恩泽也可以让渡给后代。

  公输盛离开天京之后,周铁衣也离开了天京,要说对火车商会贡献最大的两人,除了管理整个商会的郝仁之外,就要数公输盛的徒弟,整个火车体系现在的技术总管孙仲。

  从最开始找廉价的铁轨配方,到后面蒸汽机运行时候的调整,速度的优化,这些都是孙仲在操持着,所以即使用最公正的技术晋升评分来计算,也是孙仲作为现在火车商会品级最高的技工。

  前天周铁衣回来的时候,郝仁率先让出了这次的名额,虽然他家里面母亲哭着求他将名额要回来,给自己大哥的孩子,但郝仁还是坚定的拒绝了。

  开玩笑,如果这次将名额给了大哥的孩子,他孩子以后还怎么拿名额,他又不是傻,所以宁愿将这次名额让出来。

  孙仲则是扭扭捏捏,一方面他真的很想要这个名额给自己的孩子,但是另外一方面又知道这个名额关乎火车商会发展,所以不敢妄言。

  最后周铁衣拍板,既然整个评分程序公正,那么就直接公布给整个火车商会,该怎么录取就怎么录取。

  相比于这位孙家子,另外一位少年穿着一件干净的打着补丁的棉布衣,皮肤带着常年奔波地深棕色,五官只能够用不差来形容,唯一让人注意的就是一双灵动的眼睛。

  “谢过郝管事。”

  孙乘龙用小大人的样子,给郝仁回了一礼,旁边的少年邓学虎连忙跟着一礼。

  跟着郝仁上楼的时候,邓学虎小声问道,“等会儿见了大人,我们应该要小心什么事情啊?还请管事告知一二,免得冲撞了大人。”

  孙乘龙也连连点头称是。

  郝仁见到两人笑道,“两位,进去之后你们就该称呼大人为师父了,至于该小心什么事情,那是你们与大人之间相处,我又如何知道呢?不过我与大人相处这段时间,自己倒是有一些感悟,但也只是对于我自己而言。”

  孙乘龙赶忙说道,“郝叔叔,您提点我们两句得了。”

  郝仁轻笑一声,孙仲的子女不少,自然不可能将蠢货送给周铁衣当徒弟,不过眼前这小子毕竟年龄小,即使装作大人的模样,也沉不住气,反倒是不如旁边的小子。

  他想了想回道,“少耍小聪明,多学,多看,当个对百姓有用的人。”

  说完这句话,他就加快脚步,不一会儿就将两人带到周铁衣的办公室前,敲门进入之后,郝仁就先退了出去,并且关上门。

  孙乘龙和邓学虎连忙跪下,先三叩行礼道,“拜见师父。”

  周铁衣坐在位置上,坦然接受了两人的行礼,面前这两个少年,孙乘龙的年龄稍微大一点,已经十五岁。

  孙仲是公输盛的徒弟,所以孙乘龙小的时候就心慕兵修之道,有不错的根基,得知他拜入周铁衣门下之后,有人送了孙家一枚三品‘小周天丹’,这小周天丹能够补益人体周天穴窍,清理后天浊垢之气,即使无法一步登天,让人成为先天之人,但也是修道练武最好的筑基丹。

  当初梅俊苍漏了心神之后,董行书就用这枚丹药给梅俊苍吊命。

  至于邓学虎年龄只有十二岁,家境贫寒,也有人上门送礼,不过听说邓学虎代替他父母做出决定,将礼物都退了回去,并对客人说,即使要贺喜,也应该等他被收徒之后,送到老师那里,而不是送到他们家。

  “起来吧,今天是收徒礼,平日里倒是不用行此大礼。”

  “你们一个叫做乘龙,一个叫做学虎,倒是有意思。”

  周铁衣琢磨了一下,看向两个少年头顶的云气,那孙乘龙头顶的云气从大赤之色到拜他为师后,急剧转向青紫之色,只见青紫色种两种雷霆之力交错纵横,一道化作锁链,一道化作剐龙台,周围隐隐传来万千龙族哀嚎之声,让四周泛起腾腾血雾,从外不断包围而来。

  只不过刚刚看到这里的时候,周铁衣就再难望孙乘龙的气了,相者不相至亲,因为这直接牵扯到自身的命数,就像观察者确定了之后,只能够确定一个固有的未来,所以相者如果能够相至亲,在相到这变化的时候,他就会跳转到未来相应的时间点,当然也不排除他的相术并不准确,无法引起这种时间上的变化。

  相较于孙乘龙以后和龙族纠缠的命数,邓学虎头顶的命数更加凶恶,那磅礴的血气从四面八方而来,竟然直接演化出金戈铁马之相,一道道狼烟冲天,径直搅乱天空中垂落的青紫气运,让命数的变化复杂无比,甚至让他看不见邓学虎的本相是什么。

  周铁衣看到这里,微微皱眉。

  两个少年顿时惴惴不安,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刚刚还语意带笑的师父突然之间就皱起眉头,但联想到自己以前听闻的得道高人可以窥探天命,他们瞬间明白这是师父已经看到了他们某一段的命数。

  周铁衣皱眉只是一瞬,转而笑道,“既然你们拜我为师,不知道想要从我这里学些什么?”

  “听从老师吩咐。”

上一篇:诡鼎/紫鼎仙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