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码字手痛
用报纸拉拢他们商家的支持,都算是旁枝末节了。
这手段真是高啊。
看懂了这《天京报》的一部分内涵,钱光运越发不敢小瞧周铁衣,在心中对这位将军次子的评价再拉升一个层次。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稍微施展手段,就可以搅动天下局势的绝代弄臣。
有圣上,天后,三司之一右将军的加持。
就算三司另外两位大佬,法家的司律青空规和儒家的司民董行书联合起来,也绝对压不住这份报纸的发行!
这就是合纵连横之术。
“这是应该的。”
钱光运打断周铁衣的话,他不想要听周铁衣具体怎么安排。
因为听得机密越多,自己越有可能出事。
别看他掌握东南商会,本身还是四品修行者,但是上面那些人物真的斗起来,就算他身后利益攀枝错节,甚至家族内有三品修行者支撑,但终究是一枚可以舍弃的棋子,甚至他被抹杀了也掀不起多少风浪来。
他现在只想要肯定八版中有一版按照这上面写的做。
剩下的,就是他们商家要付出多少代价,让周铁衣不变卦了。
周铁衣笑了笑,也没有继续说剩下的排版,“我今日来,有两件事,需要大家帮忙。”
这次不仅是钱光运,而是在场所有会首,松了一口气,恭敬地说道,“周总旗请吩咐。”
“一件自然是这版面的内容,你们按照我的想法,每三天整理几份底稿,送到我府上《天京报》主编胡文郎那里,他再挑选整理,递给内务府印刷……”
说到这里,周铁衣看向冯子宽,冯子宽明白这是周铁衣再一次给自己面子,自然不会拒绝,笑道,“周总旗是主办,咱家只是督办,就按周总旗说的做。”
花花轿子人人抬嘛,现在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阶段。
在看到具体的利益,但却没有分配到具体好处之前,大家都很和睦,因为有奔头,所以喝口水都是甜的。
只不过等好处到手,看到别人拿的更多,才会有人心里不服气,开始挑事,因为人心沟壑难填,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也是很多人可以‘同吃苦,不能共享福’的原因。
周铁衣继续说道,“但这《天京报》毕竟不能够只发行天京一地,我准备着刊印天下,所以需要借助商会的渠道,至少能够像小说家的《天下事》一样,发行到四十九州的主府。”
“我想的是,头一个月先试试水,每三天,天京发行三万份,整个天下发行十万份,诸位觉得如何?”
周铁衣没有夸下海口。
先一步步来。
到时候就算天京三万份没有完全发行成功,也可以交给商人们,分摊到整个天下的十万份之中,绝对可以消耗得了。
虽然这近乎掩耳盗铃。
但却有一个明面上的巨大好处。
那就是自己可以做一本好账给圣上看!
这《天京报》是给圣上发行的,圣上才不在乎亏了多少钱,他在乎的是能不能够广开言路,扼制儒家,法家在天下人中的话语权。
所以他才赐下那件白虎斗麒麟的锦衣,让自己去扼制儒家。
而三万份报纸明面上成功发行,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到时候自己再让在场的商人们消化十万份报纸,发行天下,别管普通百姓买没买,反正这十三万份报纸是印刷出来了,也卖出去了。
这对于圣上,就是喜事,自己也足以邀功,圣上就算再厉害,难道他真的去追查每份报纸到底卖没有卖到普通人手里?自己不说,商人们不说,都歌功颂德,扩张到整个天下,圣上也只会听好话,只听得到好话。
甚至就算他知道报纸的数量差一些,但只要不是大失败,他就会当做大成功来奖赏自己。
为什么前世各大公司喜欢做明面上的账目?
因为有些账明面上大家都好看,里子是怎么样大家都清楚,但只要不出大问题,从上到下都不会愿意去追究,因为谁追究,谁解决,即使对于圣上也一样。
所以小问题才会越滚越大,直到无法解决。
这套路,自己熟得很。
十三万份!
还只是初步计划!
在场的商人们脸上的喜意都快要遏制不住了。
即使只有八分之一的版面,但这对于商道的好处也无法言说!
“现在第一步的问题是价格。”
周铁衣说出了今天来的第二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借助商人们的渠道,给报纸增加发行渠道。
商人们本来就擅长卖东西,在这一点上,就算是掌管《天下事》的小说家也远远比不上。
第二个目的自然是让商人们承担发行成本。
内务府支持报纸初期的每天一万份,每三天三万份的亏损已经让冯子宽皱眉了,当然不可能再填上这十万份的窟窿。
“总旗的意思是?”
钱光运知道这是他们商家该付出代价的时候,不过正是需要自己等人付出代价,这件事才显得正常。
不然周铁衣光给他们好处,他们还不敢接呢!
“我的想法是每份报纸的成本在三十文,卖给普通人五文。”
在场的商会会首们神色微变。
这亏损可不小。
不过他们不像是小商人一样只看眼前的利润。
相比于话语权带给商道的变化,这种程度的亏损他们甚至敢直接认下,只要周铁衣不变卦,不会删减内容,也不会加数量。
现在最怕的是周铁衣以后想要增加数量,那样亏损就会大到商会也不敢认的地步。
周铁衣没有解释后面的计划,而是笑着说道,“当然这是第一步,等稳定了这十三万份的销量,之后我们再慢慢谈其他的事情。”
钱光运和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出了画外音。
不过光是这第一步带来的成功,就足够让商人们付出上百万两来尝试了,每年盐商给各部的孝敬,都不止这个数,在场的众人摊平一下,再加上内务府摊了每三天三万份的亏损,甚至大家感觉还很赚!
钱光运看了看左右,大家都微微点头。
然后钱光运起身,对着周铁衣认真一礼,“我等领命,自然不敢让内务府亏着,这十万份报纸,我们商会愿意以每份三十二文购买,再以每份五文卖给百姓,算是为国分忧,为民谋利。”
周铁衣也没有拿大,起身扶起钱光运,“您老是商道魁首之一,我刚好有件私事想要请教您。”
重头戏来了。
周围的商会会首们露出秒懂的神色。
先都是正事,他周铁衣可是一份好处都没有拿。
为圣上办的事情,周铁衣可以吃亏,但是为自己办的事情,他绝对不会吃亏,还需要在场的人吃亏。
周铁衣看了一眼郝仁,郝仁立马拿出准备好火车商会入股草案,一共十二份,递给在场的十二人。
这份草案,不仅确定了股权的定义,确立了董事会和董事的名称,明确了责任和义务,规定了股权持有者的分红权,建议权,赋予了周铁衣绝对的决策权,自查监督权,同时还附带了其余股权的持有者名单。
右将军府尉迟敬,司律府青空命,二等飞熊将军府申屠元……
几乎白虎城大大小小叫得出名号的武勋家族,都参了一股。
不仅如此,更让大家在意的是领头参股的两人,尉迟敬,青空命!
刚刚那份《天京报》,已经说明了周铁衣有能力瓦解三司,将已经得罪了的右将军再次拉到自己阵营之中。
而这份《火车商会股权书》更甚!
虽然没有圣上和天后落笔,但周铁衣能够拉拢来司律府!
商人们可不会管周铁衣如何做到的,他们只看到了一个事实。
今天周铁衣拿来了两份纸。
一份得到了天下最有权势的五个人中三个支持,另外一份得到了五个人中的两个支持。
而且顺序是《天京报》在前,《火车商会股权书》在后。
是不是可以默认为,《天京报》在给《火车商会股权书》背书?
他周铁衣,今天就是要以势压人!
在场商会会首们当然看出了这是两件事,但就算是两件事,也不能够单纯当两件事来看。
不然周铁衣凭什么敢当着冯子宽的面,将两件事拉到一起说。
要知道冯子宽代表着圣上,今天的事情也会传到圣上耳中。
钱光运忍不住多看了冯子宽一眼,想要从这位内务府总管脸上得到一些暗示。
冯子宽虽然对周铁衣突然拿出一份叫做什么《火车商会股权书》的东西惊讶,不过这个时候他可不会拆周铁衣的台。
首先,大家是政治盟友,之前的相处还算是愉快,周铁衣也不是蠢货。
自己这个时候拆台,没有好处,只会得罪人。
第二,这件事本来就不关自己的事,自己不用回答。
下面的人怎么猜,是对是错,都不是我冯子宽的错。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冯子宽凭什么为了你们在这件事上出力?
于是他端起茶水就喝,茶碗遮挡住表情,一句话都不说。
“我这火车商会虽然看起来小,但也是为了国朝之事,利国利民,若真的办起来了,我也要上书圣上,让圣上广而推之!”
别管在场人信不信,反正我周铁衣话说在这里,这东西也是要圣上背书的!
若是其他人说这话,商会会首们会嗤之以鼻,你以为你是谁,随便弄个商会,就能够让圣上背书,这怎么可能?
但周铁衣不一样,他已经拿出了成功的案例,也拿出了实际的行动方案,甚至可能连时间都已经确定好了。
以势压人,算无遗策啊。
现在整个天京,最有权势的五个人,只有儒家的董行书反对。
但就算儒家的董行书再厉害,也独木难支,能够挡得住这汹汹大势?
钱光运在心中无声的叹息一声。
再次将周铁衣拔高一个档次。
如果说之前,他只是认为周铁衣有能力借助圣上的荣宠和儒家掰手腕。
现在,他不得不说,周铁衣已经占据上风了,若儒家还不拿出切实的手段,这天,恐怕要风云色变了!
甚至他心中产生了一个和竹青衣一样的怀疑,是不是道家的气运已经开始转移了?
想到这里,他心中又是凛然,对啊,到现在为止,周铁衣还根本没有动用他们家在道家的话语权呢!
钱光运放下手中的文件,肯定地说道,“我东南商会愿意认购十万两白银的股份……”
他没有提股份多少,反正这都是周铁衣一句话的事情,只要‘利国利民’,这钱他们得出,就算是为了上面落笔的人名,这商会只是一个空壳子,他们也得认!
十万两,买个太平,太划得来了。
周铁衣端起茶水,笑着喝茶,没有回答。
我弄这一圈,武勋加在一起,都认购了十万两,你东南商会就只认购十万两,是什么让你们觉得自己可以和白虎城的武勋平起平坐的?
是不是觉得我周铁衣年轻,好糊弄啊。
见周铁衣没有说话,也没有放下茶碗。
钱光运心里咯噔一下。
周铁衣这胃口和他的能力真是一样大啊!
于是再试探地说道,“我刚刚又想了想,既然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东南商会自然不能够落后,等会儿我去商会中问问其他的同行,他们肯定踊跃参与,估计还能够认购十万两的股份。”
一下就拿出二十万两买一张纸,这已经不少了。
而且薅羊毛要慢慢来嘛,不能着急,把羊都吓跑了,自己到哪里去薅羊毛啊。
周铁衣笑着放下茶碗,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响声落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