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做梦的木头
韩三坪这会儿,激动的很。
《太空旅客》的票房可以让中影,在年末总局的会议上,稳稳压制其他所有国企。
再加上年初的《环太平洋》,他已经能想象到自己作报告时,任中伦几个人的脸色了,一定很好看!
“这就又杀进来一部大片?”
制片行业议论纷纷,抵触情绪十足。
早在戛纳电影节的时候,林楠就知道李鞍的电影在审核,只是迟迟没出结果。
这会儿电影局终于出通知了,一部纯正的好莱坞进口大片,被放进了贺岁档。
林楠肯定是没有什么太大反应,但其他电影公司就不一样了,全是反对和抵触的声音。
“林导,有阿里送来的宴会邀请函,指明了请您。”
“什么情况?”
林楠有点懵,请自己干什么?
“好像业内不少电影公司,都有收到邀请。”
助理将邀请函递给了林楠,随即退了出去。
林楠看了看上面的内容,有些忍俊不禁。
“《互联网时代+影视文化产业峰会》……”
一家互联网公司,请影视行业的人去开会,他们负责主讲,峰会内容是探讨影视行业未来的发展和走向。
这听上去,着实有点滑稽跟不合理。就像理科生要指导文科生,作文该怎么写一样!
林楠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位,一上来就亮肌肉,表现的这么强势……
“这是要为后面铺路了吗?”
……
第459章 结束
整个影视圈,好像没有哪家公司拒绝阿里的峰会邀请。
都知道这是个财神爷,大家无论出于什么想法和目的,都来捧场走了一趟。
林楠承认,自己第一次听到这么“浅显易懂”的,对影视行业的分析。
在这位马老板的嘴里,好似什么都能用公式去套,包括拍电影。
他还举了不少国产电影成功的例子,听得不少人一愣一愣的。嗯,有点道理!
坐在林楠边上的,是王常田。
“阿里这是要跨行过来了?”
“从当初投资华亿开始,应该就有这个想法了,不过暂时应该不会直接过来。”
林楠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
王常田点点头,没再言语什么。
上面的马老板还在侃侃而谈,掷地有声。
“阿里目前还没有经验,也不会莽撞地进入影视文化圈,但我们有资金。
都知道影视项目非常耗钱,尤其是大制作。阿里愿意提供投资,参与电影出品,而不干预项目制作和运营……”
这话说出来,着实让制片公司们心动,好事儿呀!
不少电影公司的人,已经准备在会议结束后的宴会上,好好聊聊了。
“参投,不干预?进而,主控,自己做!徐徐图之么?”
林楠轻声念叨着。可能在这位眼里,影视圈迟早是囊中之物。
“你说什么呢?”王常田看了眼林楠。
“没说什么,就是感慨别人财大气粗。”
“再有钱,又能如何。光线也是上市公司,拍电影不需要阿里的投资。至于你?你就更不需要了。咱们跟华亿那俩货可不一样。”
王常田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今天过来就是给这位面子,可没有想要合作的意思。
……
一上午的峰会结束,以华亿为首的大部分影视公司老总,已经围了上去。
马老板被围在中间,似众星拱月,好不气派。
林楠懒得动,自顾自地吃着东西,他这一趟来,只是来听吹牛逼的,没别的想法。
王常田跟几人遥遥举杯之后,也和林楠坐在一块,边吃东西边聊天。
“不知道阿里什么时候,会彻底进入影视文化圈呢?他们这体量,进来了就是巨无霸。”
“等上面下定决心,开始打击盗版的时候,它们应该就都会进来了。”
林楠轻笑一声,说了句。
王常田恍惚了片刻,露出笑容,“说的对,互联网企业,更怕盗版,呵呵……”
……
“王董,林导。”
林楠和王长田,聊的正尽兴呢,边上传来了轻呼声。
真是越不在意,别人越找伱。
“马董。”
说着话,对方就坐下了。边上其他人,都很自然地走开了。
“光线和林导几家的长期合作,可是让影视圈不少公司都很羡慕呢。刚刚华亿的王董,还有说起。”
“还好,也没什么。”王常田和林楠异口同声。
“阿里也在积极寻找可以合作的影视公司,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呢?”
“圈里公司很多,项目更是无数,大量优质公司都等着马董投资呢。”
还不待林楠婉拒,王常田倒是先开口了,意思很明显。
“但林导几次发起的项目,是目前影视圈最优质的,不是么?”
王常田和林楠都有点吃惊,要是换别人,这会儿已经告辞或者结束话题了。
只能说,不愧是做互联网的,脸上装了防火墙?
“暂时没有增加合作伙伴的想法,中影、万达、光线,还有西影、宁影,这些就够了。”
最后还是林楠说出了口,王常田跟着点点头。
“呵呵,也好。公司以后如果融资或上市的话,林导可以说一声。要多少钱,阿里绝对不还价……”
马老板离开了,留下林楠和王常田两个面面相觑,“又是个狗大户。”
下午峰会彻底结束,媒体开始大肆报道。
“阿里大手笔,与数家制片公司达成意向,将投资十数部电影……”
……
林楠本来以为拒绝了一次,就完事了。
没想到隔天,阿里那边就在问土豆的事情,万达挺激进的,第一个表态,严词拒绝。
“已经是优酷的股东了,还打土豆的主意?这野心,确实大呀!”
林楠挂断叶宁的电话,感慨了句。
从11月开始,国产片将进入混战状态,进口片数量极少,最显眼的就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太空旅客》确实跑不动了,10亿票房,绝无可能。
这时候,电影圈被冯晓刚的微博吸引了注意力。
这位业界的“广告大师”,第一次郑重地对外宣布:“《一九四二》,零广告植入。”
要知道当初的《大地震》,冯晓刚可都植入了不少广告呢。
这次居然会零广告植入?不少人都觉得匪夷所思。
“到时候,我带你去看看这部《一九四二》吧?”
“去电影院?”刘艺菲轻声问道。
“首映礼吧。华亿会给我们发邀请函的。
要是去影院,我怕你出洋相,被其他观众发现是‘刘艺菲’,那就不好了,哈哈……”
“我才不会呢。这部电影很好吗?”
刘姑娘疑惑地问道,她没看过原著。
“冯晓刚都零广告植入了,你就想想他有多尽心。”
“也是啊,那到时候去首映礼看看。”刘艺菲点着头说道。
“我会帮你带纸巾的。”
林楠小声嘀咕了句,没让刘艺菲听到。
……
时间一晃,来到月末。
“《太空旅客》正式下映,据中影发行公司数据,国内总票房达到9.52亿,为华语电影票房榜第二名……”
“中影数据,东南亚票房结算后,国内五家出品方,可得分账票房为2.96亿。”
……
“林导的电影,总算是全部下映了。再这样下去,其他电影公司真就没活路了。”
“什么时候,林导的电影,可以进贺岁档或春节档试试,应该会很精彩的。”
……
中影、万达、光线和林楠影业的微博,都是《太空旅客》的帖子。
这在业内公司看来,异常刺眼。
航天科技集团也罕见地发了一份通告:
“祝贺《太空旅客》票房取得佳绩。现在的星际移民和星际飞船是科幻,不代表未来也是科幻,航天科技集团始终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光发热……”
好家伙,人家这帖子瞬间就把逼格抬上去了,让人不自觉的精神一振。
……
那两人之间的事情,好像有了一丝反转。
男方晒出自身财务明细之后,大量媒体下场,将女方对男方的指控,逐条核实。
跑剧组、跑澳门赌场,甚至有资深的心理医生和刑侦专家都上场了。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女方对男方的指控,什么:嗜赌成性、巨额欠债、婚内出轨等,全都站不住跟脚,完全拿不出真凭实据。
可即使是这样,圈内大部分人还是义无反顾地站在女方这边。
也许这已经不是靠嘴能说清楚的了。
“可算是遇到个有脑子的了,比当初的印晓天有脑子。”
林楠坐在办公室,忍不住打趣道。
当初的印晓天,还是他在微博上说了句:“直接报警啊”,后面才去找了警察。
潘岳明这边的操作也很理智,不继续在网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反驳、自证清白了,因为知道无济于事。
而是选择直接起诉女方的经纪人和团队:捏造事实,公然诽谤侮辱、煽动舆论、网络暴力……
起诉的同时,还配上了一句话:一直忍让,只是为了顾及孩子。
“他那个经纪人团队还不错,续约合同都没签,就开始干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