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834章

作者:林悦南兮

  贾珩目光恍忽了下,也将昨日的荒唐和旖旎从脑海中驱散,低声道:“先起来吧,我洗个澡,等会儿去江南大营。”

  说着,贾珩起得身来,穿上衣裳,与晋阳长公主沐浴过后,前往后院内厅一同用着早饭。

  此刻咸宁公主,清河郡主已经等候了一会儿,倒是没有见着元春,显然昨晚的龙王已经羞的不行。

  咸宁公主迎了上去,明眸中流溢着惊喜之色,说道:“先生。”

  目光忍不住往一旁扫了下,见得容光焕发,脸蛋儿白里透红的晋阳长公主,不由压下心头的异样,问道:“先生,今个儿要去江南大营吗?”

  贾珩点了点头,轻声道:“派人通知你堂姐,等会儿去通州卫港。”

  咸宁公主清声道:“先生,我也过去吧,衣服我都准备好了。”

  在这里反正怎么也是没有她的事儿,还不如随着先生一同去,就如在河南时候一样,朝夕相随。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今天不打仗,就是过去看看情况,你跟着过去也好。”

  这时,晋阳长公主落座下来,听着两人叙话,柔声说道:“好了,吃饭吧。”

  贾珩“嗯”了一应,然后洗了洗手,拿起快子,开始用着早饭。

  用罢早饭,与换着飞鱼服的咸宁公主,前往江南江北大营,调集了一支兵马,前往通州卫港与水师汇合。

  甄晴与甄雪一同前往宁国府寻找贾珩,自是扑了个空,听说贾珩前往长公主府,如何不知去见了咸宁,丽人气的不行,然后就势在宁国府陪着甄溪说了会话儿。

  整个金陵城也传开了贾珩返回金陵的消息,整个金陵城中惶恐的人心渐渐安定了一些。

  贾珩在锦衣府卫的扈从下登上一艘船只,前往通州卫港,正是深秋时节,南国秋雨连绵,冷意渐至,目之所见,可见树叶枯黄,一派萧瑟之景。

  船上,贾珩立身在舱室中,挑开着竹帘,眺望着远处向后而行的江岸,思忖着对敌之策。

  陈潇正在不远处整理着舆图,说道:“李述他们前天到太平府了,按照行程,三天后就能到金陵。”

  贾珩道:“三天也不短了。”

  正在说话的功夫,咸宁公主进入舱室,清丽如雪的玉颜肌肤上见着关切之色,柔声道:“先生,该用午饭了。”

  旋即提着两个食盒,放在桌子上,从中取出一些盛放菜肴的碟子,一一摆放好。

  贾珩行至近前,面带笑意,赞道:“看着挺丰盛,你做的?”

  “以前闲暇无聊的时候,跟过御厨学烧了几个菜,许多年不曾做着了,手艺都生疏了,也不知合不合先生的口味。”咸宁公主扬起妍丽的脸蛋儿,清笑说道。

  贾珩拉过咸宁公主的素手,轻声说道:“看着色香味俱全,应该挺可口,你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也不好经常做这些。”

  “我是先生的妻……亲兵,这些原也是我该做的。”咸宁公主低声说着,玉颊微红,看了一眼陈潇,连忙改口道。

  先生昨她年岁不小了,也该娶着她了。

  陈潇放下手中的舆图,听着两人的对话,又是丰盛可口,又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又是妻……

  不知为何,心底涌起一股没来由的烦闷,瞥了一眼咸宁公主,在那某人常说的像极自己品貌、气韵的清丽眉眼上盘桓了下,清声道:“亲兵是要上阵杀敌的,端茶送水的是丫鬟。”

  咸宁公主:“???”

  堂姐今天怎么了?好像在针对着她?刚才她过来的时候,就说前线战事太危险,让她赶紧回去。

  贾珩抬眸看向陈潇,轻声道:“潇姑娘,过来吃午饭了。”

  上阵杀敌的亲兵?嗯,潇潇的心理活动应该是……她才能担当重任。

  听着耳畔响起的萧姑娘,陈潇秀眉下的清眸幽晦几分,走将过来,低声说道:“你非要带咸宁过来,咸宁武艺稀松平常,如是遇上什么危险,还需得分心保护她。”

  陈潇比咸宁公主大上两岁,咸宁公主从小就是跟在陈潇身后玩着。

  贾珩抬起眸子,目光定定看向陈潇,直将后者看的有些不自在,这才轻笑说道:“这不有你在,你照顾好她,再说这次只是视察,我又不带她往前面去。”

  陈潇抿了抿唇,听着少年亲切自然的话语,落座下来,拿起快子,安静下来。

  她刚才是怎么了,不该摆着姐姐的姿态才是,好像心底有些不喜咸宁跟着一样。

  念及此处,少女心头一跳,眉头蹙了蹙,连忙将心湖中骤然而起的涟漪抚平。

  咸宁公主盈盈坐将下来,拿起快子,转眸看向低头扒着米饭的陈潇,倒是不疑有他,好奇问道:“潇姐姐,你随先生去了濠镜,那红夷的火器如何?”

  陈潇调整了心态,声音虽然一如既往的清冷,但却没有了异样心思,说道:“红夷火铳射程较远,于火器制艺的确有独到之处,这次引进过来,于海战应该能起到奇兵之效。”

  贾珩夹起一块儿肉,放到咸宁的碗里,轻声说道:“咸宁你也吃点儿。”

  咸宁公主清眸宁静如水,轻笑道:“先生我不大饿,你和堂姐吃着就好了。”

  贾珩轻声道:“你这手艺不错,虽然不如潇……你堂姐她能做好几种菜系。”

  许是他以往“踩一捧一,菀菀类卿”多了,潇潇潜意识中已有些排斥咸宁,需得往回拉拉。

  咸宁公主轻笑说道:“堂姐她做饭才好吃,我当初也是小时候跟着堂姐学的。”

  陈潇夹起一快子鸡蛋放在碗里,看向咸宁公主,轻声说道:“止儿妹妹的厨艺比小时候有长进多了。”

  咸宁公主轻轻叹了一口气,低声道:“你走了以后,我平常做饭也少了。”

  陈潇一时默然,并未接着咸宁公主的话。

  待吃罢午饭,咸宁公主收拾好碗快,然后提着两个食盒出了船舱。

  贾珩抬眸看向陈潇,走到近前,轻声道:“咸宁这些年还是惦念着你的。”

  “我知道。”陈潇默然了下,轻声道。

  贾珩端过一杯茶,递将过去,温声道:“上一辈的恩怨,不管如何,还是不要绵延到下一辈上。”

  陈潇接过茶盅,轻轻抿了一口,看向贾珩说道:“原本也没有,我和咸宁从小一同长大,我一直当她是亲妹妹。”

  贾珩接过茶盅放在一旁,看向对面的少女,忽而拉过的手轻轻一带,揽住陈潇腰肢,拥入怀中,问道:“那刚才……就是吃醋了?”

  陈潇闻言,芳心一跳,恍若“吃醋”两个字被戳中了心思,那张清冷如雪的脸蛋儿绯红如霞,黑白分明的清眸对上那少年炙热的目光,压低了声音说道:“你,你放开我,咸宁一会儿该过来了。”

  咸宁如果这时候进来看到她和他……好像也没什么吧?

  嗯,念及此处,不知为何,心底的烦躁好像散了许多?这?

  “你,唔~”陈潇凝眸瞪大,然后却见那温软袭来,原本看了不知多少,以为早已心如止水,不想轮到自己之时,仍觉得手足无措,似乎那暗影凑近,根本躲都躲不开。

  过了一会儿,贾珩凝眸看向目光失神的陈潇,问道:“还好吧?”

  方才仅仅是浅尝辄止,但却让他欣然之处在于潇潇并非迟钝到毫无知觉,方才那种羞恼和躲闪虽然轻微,但却真真切切是这个年龄段儿的表现。

  陈潇此刻目光复杂地看向对面的少年,脸蛋儿两颊浅浅酡红未曾褪去,低声说道:“为什么?”

  贾珩愕然片刻,不确定道:“可能是……怕你以后做饭醋放多了?”

  其实就是想盖个章,先前在粤海就有此念,只是觉得时机可能也不大合适,他不想潇潇抬手一个巴掌。

  陈潇柳叶眉下的冷眸眯了眯,幽声道:“你就不怕我告诉咸宁?”

  贾珩面色顿了顿,低声道:“她说不得…觉得更有趣也不一定。”

  以咸宁的性子,可能偷偷躲在衣柜里,脸颊酡红,细细端详?

  陈潇:“???”

  以少女的心智,稍稍疑惑片刻,旋即明白过来,芳心难免羞恼道:“你……你。”

  这是将她和咸宁当成甄家的两位妖妃了?

  贾珩轻声道:“别你了,我什么样你没有见过,大惊小怪的。”

  说着,来到舆图那边儿,看着海门周围的地形,思忖着海战的布置。

  陈潇这会儿也平复了心绪,来到贾珩近前,看向一旁的舆图。

  镇海卫的参将韦彻以及节度判官冯绩,还有留镇水师的几位将校,见那蟒服少年到来,连忙迎了上来,见礼道:“卑职见过永宁伯。”

  贾珩目光逡巡过冯绩等一众将校,道:“都免礼吧。”

  旋即,沉声问道:“这几天战况如何?”

  冯绩回禀道:“回大人,朝鲜水师今日在海门邀战,我部与其初步交手,互有胜负。”

  江北江南大营水师加起来有着一万来人,虽说没有直接与朝鲜水师大举会战,但双方在江口也试探性交手。

  贾珩道:“朝鲜水师战力怎么样?”

  冯绩看向一旁的参将韦彻,问道:“韦将军先前领兵与朝鲜水师交过手。”

  “水战精熟,小股精兵的战力不在官军之下,甚至还在官军之上。”韦彻面色凝重,低声说道。

  贾珩沉吟道:“这两三天,先与朝鲜水师以小股兵马缠斗,等太仓、苏州府等地,我军不宜与敌寇大范围会战。”

  如果不清理太仓、苏州等地官军的侧翼攻击,多铎绝对不敢自海门而犯金陵,因为狭长的江口,容易被关门打狗。

  冯绩提醒说道:“但也拖不了太久,如是彼等分兵,一路抵挡苏松等地的官军,一路自江口直抵金陵,这一战终究难以避免。”

  贾珩沉声道:“先拖延着时间,再做计较,时间在我,等福州水师一来,我们胜算也能够足一些。”

  冯绩见此,也只得点头应是,不好多说其他。

  等到晚上时分,松江、太仓等地传来消息,朝鲜水师与海寇登岸与松江府上海县的官军交手,当地的府卫伤亡惨重。

  一时间,整个松江府和嘉定、上海等地处处战火,而官军受挫的消息,自是传到金陵城中。

  多铎自知远洋而来,需得速战速决,就派了水师直逼江口,但两岸都有陈汉的步骑把守,也不能长驱直入,故而分兵自上海、嘉定登岸,牵制陈汉官军。

  金陵城中见贾珩坐拥水师而不出战,暗流涌动,这次终于得了攻讦机会,弹劾贾珩的奏疏如雪片一般,以六百里加急递往京城。

  大意是为何水师不出战?任由海寇劫掠松江、嘉定等地?!

  事实上,当南国有警的消息也早在不久之前,传至了京城,而彼时贾珩还未返回金陵,整个大汉朝的目光再一次瞩目于东南之地。

第799章 崇平帝:这番薯如此高产,俨然天赐大汉之神物!

  神京,大明宫,含元殿

  巍峨伫立的大殿庄严肃穆,偌大的宝殿中一片安静,今日又是大汉朝的一次朝议。

  此刻距贾珩返回金陵已经过去三四天时间,随着金陵方面的弹劾奏疏迅速递来,再次将江南战事的焦灼情况,展现到大汉群臣面前。

  殿中内阁、六部,军机处、科道御史等大汉官吏济济一堂,除却军机大臣施杰的声音清朗响起,再无其他杂音。

  崇平帝听完军机处通报江南的军情,面色平静如水,沉声道:“海寇再次席卷而来,永宁伯可回了江南?”

  施杰回道:“禀圣上,永宁伯已在三日前返回金陵,布置防务,但如今并无新的军报传来。”

  贾珩返回金陵以后,同样写了军情急递向神京禀告,还给了崇平帝飞鸽传书,通报了女真这次的战略部署。

  祸乱陈汉江南,以图北方用兵。

  这时,南安郡王严烨,手持象牙玉笏,出班开口陈奏道:“施大人,不是吧,这几天松江府、太仓府沿海诸县遇敌寇登岸劫掠,杀我士民,这如何是没有新的军报?”

  此言一出,施杰面色顿了顿,一时语塞。

  而随着严烨的率先开口,殿中一应众臣也都纷纷议论纷纷起来。

  刑部侍郎岑惟山手持笏板,出班陈奏道:“据微臣所知,通州卫港的水师只在海门布置,不敢出海与敌寇决战,坐视海寇劫掠太仓、松江府下诸县,不知是何用意?”

  这都没有直接说弹劾贾珩,但朝堂众臣都是心知肚明,因为南省官员弹劾永宁伯的奏疏已经将通政司摞满了。

  崇平帝面色澹漠,目光投向施杰,问道:“永宁伯的奏疏怎么说?”

  施杰道:“永宁伯说,已从江南大营抽派了骑军,前往支援松江府、苏州府,驱逐登岸劫掠的海寇。”

  这时,礼部尚书庞士朗说道:“圣上,永宁伯坐拥水师,却不敢与女真所部交战,微臣以为当下旨申斥!”

  此言一出,大殿中的群臣脸色微变,暗道,这齐党是图穷匕见了?

  施杰面色顿了顿,沉声道:“江南江北大营水师方练,与来犯的朝鲜水师战力相比原就相形见绌,况贼寇来势汹汹,永宁伯已调登来、福州等地水师相援,微臣以为战机之事,尤在前线将校随机应变,不宜贸然催促进兵。”

  崇平帝闻言,面色顿了顿,说道:“诸卿如何看?”

  “等两地水师赶来,贼寇不知又劫掠了多少府县。”庞士朗毫不退让说道:“以微臣所见,永宁伯避战不出,分明是生了怯战之心,听说女真这次来了五万水师,江南大营江水师不过万余新募之兵,永宁伯担心出战必败,这才畏而不前。”

  崇平帝目光不为所动,看向下方一众面色幽沉的群臣。

  岑惟山拱手道:“圣上,永宁伯累受皇恩,却畏惧不前,微臣请另派良将南下,督军与敌寇决战。”

  因为这位刑部侍郎岑惟山就是松江府人,见得家乡遭遇战火,而江南江北大营水师避战不出,心头愤怒可想而知。

  这时,一些掌道御史开始纷纷出班,附和岑惟山之言。

  崇平帝眉头皱了皱,看向内阁的几位阁臣,杨国昌、韩癀、赵默三人都是面色澹漠,脸上似是现出思索。

  礼部尚书赵翼皱了皱眉,出班道:“岑大人之言,老朽不敢苟同,就在一个多月前,女真大军进犯江口,永宁伯领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痛击来犯之敌,何言惧战?”

  崇平帝听着下方议论纷纷的群臣,目光落在军机处的几人身上,问道:“军机处与闻枢密,怎么看?”

上一篇:谍海王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