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悦南兮
……
大明宫,含元殿,内书房
崇平帝躺在铺就着厚厚被褥的床榻上,身上盖着鹅毛被,殿中地龙燃得热气腾腾,然驱散不掉崇平帝身上的冷意。
“戴权,楚王来了吗?”崇平帝的声音中气不足。
戴权近前而唤了一句,说道:“陛下,楚王殿下已经在路上了。”
崇平帝有气无力地摆了摆手,柔声说道:“再去派人催催。”
戴权白净面皮微微一变,似是轻轻应了一声。
就这样,在午后时分,却见一个身穿王者袍服,腰系犀角玉带的青年王者,举步迈入殿中,通明澄莹的地板闪过青年的身影,明暗交替之间,青年王者长驱直入,绕过屏风。
楚王陈钦举步行至近前,压抑着内心的激动,行以大礼参见,声音中带着哽咽,说道:“见过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平帝语气淡淡,说道:“楚王平身,戴权看座。”
“谢父皇。”楚王陈钦开口说道,然后在戴权搬来的一方绣墩上落座下来,虽然崇平帝不能视物,但楚王陈钦仍是身板笔直,面色恭谨,不敢有丝毫怠慢。
崇平帝一时间陷入沉默,开门见山说道:“楚王,朕龙体有恙,不能理政,为大汉之社稷,为国祚绵延,欲拣选皇子入主东宫,监国天下,楚王以为如何?”
楚王陈钦只觉额头覆盖着细密而晶莹的汗水,小心地斟酌着言辞,柔声道:“父皇雄才大略,如今龙体欠安一时,如欲拣选皇子,入主东宫,辅理国政,倒也可行。”
崇平帝却又是问道:“楚王觉得以何藩为嫡,才能统御天下?”
楚王此刻一时语塞。
这般直接相询,要他如何回答?
难道毛遂自荐?
崇平帝默然片刻,道:“朕先前也思量来回,这是祖宗的基业,牵涉亿万黎民苍生,朕需要慎之又慎。”
楚王点了点头,轻声说道:“父皇所言甚是,是得选德才兼备者。”
崇平帝忽而追问道:“如是你为东宫,乃为后世之君,当如何施政?”
这个时候也不用藏着掖着了,直接相询。
楚王闻言,心头莫名一惊,情知这是存着考较之意。
连忙整理着思绪,或者说回忆着当初在辽东之时与贾珩的对话。
楚王面色一肃,整容敛色,开口说道:“父皇,如今东虏虽然平定,然西北尚有准噶尔蒙古为祸,藏地仍有和硕特为祸,我大汉外患未曾扫清,海贸广兴之后,仍需筹建海军,以海关税银奉养天下臣民,而新政得推广全国之后,当不遗余力推行,刷新吏治,与民休息,如是十年八年,我大汉将成鼎盛盛世。”
崇平帝点了点头,赞许了一句,说道:“你能如此作想,朕很欣慰。”
楚王看向面容瘦削、气色萎靡的崇平帝,轻声说道:“这些都是父皇行之有效的治政之策,儿臣不过是萧规曹随。”
这就是摆正了自己的心态,四个字,萧规曹随,亦步亦趋。
崇平帝虚弱而中气不足的声音当中,带着几许考较之意,问道:“楚王即位之后,打算如何用贾子钰?”
楚王闻言,心头莫名一惊,这还没有成东宫呢,就考虑即位的事儿,是不是有些大逆不道了?
“父皇春秋鼎盛,儿臣不敢设想。”楚王声音中带着诚惶诚恐,连忙说道。
崇平帝不以为意说道:“朕赦你无罪,但言无妨,今日无君臣,只有父子。”
这位帝王此刻在生命衰微的最后关头,放下帝王的猜忌,决定将考较进行到底。
楚王定了定心神,斟酌着言辞,说道:“父皇,卫郡王乃当世人杰,文韬武略无一不精,只是风流了一些,前些时日,听说又纳了三方妾室,皆是贾府女眷的内侄女,可见少年慕艾,风流成性。”
崇平帝闻言,面色微顿,感慨说道:“贾子钰是要风流成性一些。”
楚王道:“父皇,贾子钰如今封了郡王,功业之心已熄,也有悠然林下、含饴弄孙之心,儿臣以为,不如索性成全其心,也不负父皇当初对其知遇之恩,当为后世佳话。”
崇平帝默然片刻,说道:“贾子钰才略惊人,如是容其青壮荣养,未免是我大汉社稷的损失。”
楚王闻言,道:“那就用其才略,辅弼左右,咨以国事。”
“既用其才,也要保全,如今朝堂上李高两人,皆为馆阁强臣,皇儿监国之后,当谨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之道。”崇平帝顿了顿,提点说道。
这是这位中年天子在给楚王传授帝王心术,即制衡之道。
内阁制衡贾珩,贾珩同样可以制衡内阁。
楚王闻听提点,心头已是被惊喜充斥,连忙说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父皇这般一说,大位几乎招手可得。
崇平帝又叙道:“贾子钰谋略过人,可咨以军机,但不可再让其领兵,切记切记。”
楚王心头轻快几许,开口说道:“父皇,儿臣也是此理,贾子钰前几年一直南征北战,估计也厌倦了战场厮杀,如今能够回府休养,与亲眷工叙天伦,倒也彰显天家体恤之意。”
崇平帝感慨道:“如是这般下去,等一二十年,朝堂新人更代旧人,以后再用其智略,也就水到渠成了。”
楚王面上现出认同之色,说道:“父皇所言甚是。”
崇平帝默然片刻,忽而猛地开口说道:“楚王来日打算如何对待魏梁两王?”
楚王闻言,心头一惊,连忙说道:“父皇,魏王弟同样是经国济世的贤王,儿臣认为留魏王弟在军机处辅政,倒也可助其一展才智,我等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楚王巴不得将魏王赶回就藩之地,但在这一刻为了在崇平帝跟前展示兄友弟恭,却只要说违心之言。
崇平帝不以为然说道:“此取乱之道也!”
可以说此刻的崇平天子,将冷酷的一面展示的淋漓尽致。
楚王闻言,面色不由一顿,目中似有几许不解之意,压低了声音问道:“父皇的意思是?”
崇平帝默然片刻,沉声说道:“魏王前去封地就藩,梁王在京侍奉太后,如此而已。”
楚王剑眉之下,目光明晦不定,心头生出几许欣然之意。
看来父皇还是比较清醒的。
的确不能再留魏王在神京城,甚至梁王也得想法子赶回藩地,全部监视起来,纵然是留一子孝顺太后,也得是幼子的陈洛。
……
……
第1480章 宋皇后:怎么都不行是吧?
荣国府,平儿所在院落——
窗外,可听到寒风呼啸而过,嶙峋丛立的山石,冷白之色交相辉映,炽腰人眸。
贾珩这边厢,倚靠在床榻的一侧,垂眸看向平儿。
丽人青丝如瀑垂下,沿着一侧玫红气韵的脸蛋儿。
平儿性情无疑是温柔和平一些,对他的要求可谓百依百顺。
另一侧的鸳鸯,那张鸭蛋儿脸上的神色,分明就有些害羞,扭过一张俏脸去,丰润微微的脸蛋儿浮起浅浅红晕。
平儿这个小蹄子,平常怎么没有看到这些?
贾珩此刻眉头时皱时舒,目光幽远几许,心神一时杳渺难测。
丁香漫卷,倏而如狂风骤雨,倏而如微风细雨,实在让人心驰神摇。
这会儿,贾珩拉过鸳鸯的纤纤素手,剑眉之下,目光温煦如初冬暖阳,柔声说道:“鸳鸯,宗人府那边儿玉谍名册都报上去了吧。”
鸳鸯点了点头,瞥了一眼那秀美如瀑的螓首埋将而下,水润杏眸中沁润着柔波潋滟,道:“珩大爷,先前已经报上去了。”
王爷是怎么做到,一边儿在不停忙碌着,一边儿和她说这些正经之事的。
贾珩点了点头,温声道:“等过二年,你不想在老太太身边儿伺候了,就到园子里去。”
鸳鸯眉眼之间,似有羞怯莫名,抿了抿粉润微微的唇瓣,柔声说道:“珩大爷,我这都习惯了。”
贾珩轻轻拉过鸳鸯的纤纤素手,凝眸看向那张带着几颗零星雀斑的鸭蛋脸面,抚过少女的肩头,凑至那莹润微微的唇瓣,一下子噙住下去,攫取着甘美芬芳。
“唔~”
鸳鸯秀挺、高挑的琼鼻之下,腻哼一声,那张白腻如雪的鸭蛋脸蛋儿,酡红如醺,似蒙上一层绯红如霞。
旋即,少女顷刻之间,就已经沉浸在那蟒服少年鼓荡而起的江河洪流当中。
贾珩轻轻抚住鸳鸯的一侧圆润香肩,然后,凝眸看向为爱低头的平儿,温声道:“好了,别忙活了。”
平儿这会儿,抬起螓首之间,修眉之下,明眸莹莹如水,可见媚眼如丝,似有江水涟漪清波。
说话之间,拉过平儿的一只胳膊,一下子拥将而来,凑到丽人耳畔低语几句,顿时引起平儿的惊讶:“王爷,这……岂不是乾坤失序?”
贾珩道:“先前你又不是没有看你家奶奶。”
平儿垂下青丝如瀑的秀美螓首,那张粉腻脸颊白里透红,轻轻应了一声。
鸳鸯听着一旁两人话,暗暗啐了一口。
平儿那张白腻玉容红晕团团,娇羞不胜,白皙、柔嫩的纤纤素手引剑还鞘。
贾珩剑眉挑了挑,目光凝眸看向粉鬓云鬟的丽人,正是居高临下,一步三摇。
贾珩这会儿看向一旁的鸳鸯,柔声道:“鸳鸯,过来了。”
说话之间,轻轻拉过鸳鸯的一只胳膊,捉着鸳鸯,问道:“方才在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没想什么的。”鸳鸯那张生着几颗雀斑星子的鸭蛋脸儿上,可见淡淡酡红红晕氤氲浮起,将一颗秀美螓首依偎在那蟒服少年的怀里。
这还是金鸳鸯头一次和自小一同长大的好姐妹,共同侍奉一个男人。
饶是以鸳鸯明朗、大气的心性,这会儿,倒也难免觉得害羞莫名。
此刻,庭院当中,一股股刺骨呼啸的寒风轻轻吹动着嶙峋山石之间,不时发出阵阵曲折回环的呼啸之声。
而廊檐下的一只只灯笼轻轻摇曳不停,发出阵阵沙沙之声。
也不知多时,贾珩剑眉之下,目光温煦地看向已经瘫软成一团的鸳鸯和平儿,汗津津的脸蛋儿上也涌动着欣然之色。
金鸳鸯和俏平儿,的确是难以言说的组合。
“大爷,天色不早了。”平儿此刻那张丰腴娇躯瘫软成泥,那张肌肤莹白的脸蛋儿彤彤如霞,一开口,声音酥媚而柔糯,尽显莺啼婉转的娇俏之意。
贾珩抬眸看了一眼外间苍茫的道:“天色是不早了,等会儿该吃午饭了。”
说话之间,贾珩起得身来,看向一旁的金鸳鸯那张白里透红的脸蛋儿,起得身来,然后换上一身崭新的衣裳。
……
……
暂且不提贾珩与平鸳在后宅叙话,却说神京城,陆宅——
这是翰林掌院学士陆理的宅邸,前厅后院,四周遍植翠竹,虽是初冬时节,但却青翠欲滴,黛郁生烟。
翠竹秀丽笔直,节节而升,作为文人,最是喜爱这些梅兰竹菊不过。
外书房当中——
陆理一袭蜀锦斑斓长袍,落座在一张梨花木靠背椅子上,那张沉静、白皙的面容上,满是凝重之色。
下首的一张梨花木椅子上,户科给事中傅绍箕,脸上满是忧心忡忡之色,说道:“陆学士,天子废嫡立庶,实在取祸之道,陆学士,我等圣人门徒当规劝天子,以维护纲常才是。”
陆理面容上现出思索之色,说道:“魏王无子,传承既无统绪,委实不利社稷,圣上以长而立楚王,也有一定道理。”
江西道御史顾起元,眉头皱了皱,低声说道:“那还有梁王,圣上此举让人费解。”
陆理点了点头,道:“不仅是梁王,八皇子陈泽乃是贵妃之子,天资聪颖,敏而好学,我看圣上完全可以立八皇子为嫡,何至于此?”
顾起元眉头紧皱,朗声说道:“八皇子毕竟年纪尚幼,未必能驾驭得了如今的朝局。”
“只要选好顾命辅臣,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陆理浓眉之下,目光炯炯有神,开口说道。
他为八皇子的老师,来日就是一位帝师,未必不能入内阁秉政。
这是这个时候文人的最高梦想,那就是入内阁,宰执天下。
顾起元点了点头,说道:“陆学士,难道我等递进奏疏,请八皇子陈泽入主东宫?”
陆理柔声道:“此事暂且不好操持,但是可以让科道广上奏疏,试探一下宫中的动静,如今坤宁宫两边儿不靠,未必不会乐见此事。”
此刻的八皇子陈泽已经十二岁,严格来说不能算是幼童,已经具备了肩挑江山社稷的资格。
几人纷纷应是。
于是,就这样,在之后的几天,京中的科道御史纷纷上书,这一次相比魏王无子这一致命点,八皇子陈泽倒是全无可攻讦之处。
其人之母是贵妃之女,出身上也比楚王显贵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