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167章

作者:林悦南兮

  黛玉清声道:“这会子,好多了呢。”

  探春默然了下,说道:“林姐姐,方才可是担心老太太怪珩哥哥?”

  黛玉被看出心事,抿了抿粉唇,轻声说道:“是我体力不支,凭白扫了大家的兴,再因此牵累了珩大哥被埋怨,心头就愈发过意不去了。”

  湘云捏着手帕,轻笑说道:“林姐姐自来是个多心的,也没见哪个埋怨呀。”

  探春道:“云妹妹,林姐姐也是一番好心。”

  然后看向黛玉,轻声道:“珩哥哥那边儿备的有跌打药酒,等回去要一些,涂抹涂抹罢。”

  黛玉点了点螓首,应了一声。

  探春笑道:“林姐姐该多出来走走才是,前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

  黛玉点点头,说道:“以前倒不曾留意,这景致竟有这般不同。”

  事实上,黛玉除却五六岁乘船上京都外,一直就是在贾府那小小的宅院居住,眼前就是宝玉等一应兄弟姊妹,根本看不到太多外间的繁华世界。

  所以,没有观过世界,哪来的世界观?

  姐妹三人说着话,及至傍晚时分,贾府出行车队重又回到宁荣街。

  宁国府中,斜阳晚照,脉脉余晖落在屋脊梁檐之间,为这座百年公侯之府披上了一层金色纱衣。

  书房之中,贾珩端坐在红木书案之后,垂眸看着先前从兵部借阅的东虏与大汉九边的资料,主要记载着关于金国崛起,辽东沦陷的细情。

  自隆治二十七年,辽东失陷,天下震动,已经有二十余年,但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隆治十八年女真诸部的统一之战。

  彼时,在赫图阿拉城的女真,已整合除叶赫部外的女真诸部,叶赫求援于汉,时太上皇诏旨辽东诸卫、镇出兵,但陈汉兵将无能,屡战而不能制。

  五年之后,奴酋起兵反汉,之后抚顺陷落,神京震动,彼时,太上皇信重时任兵部尚书谭缙之言,御驾亲征,坐镇北平,由谭尚书调五路兵,二十万大军,齐发赫图阿拉城,之后就是一场惨不忍睹的大败。

  越明年,东虏先后陷开原、铁岭,二年之后,又陷辽阳、沈阳,至此,关外等广袤疆域不复大汉所有。

  “虽其上没有明言……这段时间,恐怕朝局风雨飘摇,沸反盈天。”贾珩凝了凝眉,继续往下翻阅着,看到下面一行惊心动魄的文字,“赵王督师十三万,由邯郸至北平,遏敌南进,周王领兵十四万镇守洛阳,屏藩西京。”

  “是了,辽东陷落之后,天下震动,太上皇威望受损,甚至帝位都隐隐觉得不稳,一位帝王若是感受到宝座不稳,君臣相疑……如果没有猜错,这就是一废太子的起因了。”贾珩看着其上文字,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推断着。

  因为隆治帝在位时长达三十九年,至隆治二十七年,尚富有春秋,但太子及壮,麾下自然有不少文武拥护,又逢辽东失陷这样的大败仗,文武百官岂能不群情汹汹,人心浮动?

  “是不是如此,或许可以试试旁敲侧击下那位单亲妈妈……晋阳长公主?或是晚上问问西府的老太太,再是在后宅中大事不出,也不可能不听得一星半点儿。”

  当然,贾母见识有限,估计说不出太多门道。

  问晋阳长公主,又担心犯了别人的忌讳。

  贾珩正自思忖着,听到脚步声,抬头看向秦可卿,温声道:“西府那边儿,都送过去了?”

  “送过去了。”秦可卿迈着盈盈步子,行至近前,柔声细语道:“夫君,三妹妹丫头侍书还在内厅,问你这有没有跌打酒?”

  贾珩闻言,怔了下,清声道:“药酒倒是有的,她这会儿人呢?”

  情知是为黛玉而要。

  “就在内厅呢。”秦可卿温婉一笑,略有几分吃味说道:“夫君陪她们爬山了?”

  贾珩笑了笑,说道:“就在后山凉亭上坐了会儿。”

  说着,起身在书柜抽屉中取出药酒,看向秦可卿,温声道:“平时习武,自己配一些,这会儿倒是用上了,待闲了,咱们也去赏玩下神京城内外的景致。”

  “嗯。”

  秦可卿欣然地点了点头,柔声道:“我将这药酒给她罢。”

  贾珩笑着拉过秦可卿的纤纤玉手,轻声道:“一起去好了,忽然想起,一会儿政老爷的门生傅试过来拜访,等下去外间花厅见见。”就随着贾珩出了内书房,来到内厅,见到侍书。

  秦可卿也不再说什么,随着贾珩向着内厅行去。

  将药酒给了侍书,叮嘱了几句,然后坐下品着香茗,夫妻二人就是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刚坐下没多大一会儿。

  及至傍晚时分,外间仆人来报,“傅通判还有二老爷一同过来了。”

  贾珩闻言,就是一怔,暗道,这傅试竟还请了贾政为中人说和。

  想了想,看向秦可卿,说道:“我去前面看看。”

  前厅之中,傅试已是坐在花厅中,其人一身便服,面色强装镇定地与一旁的贾政说着话。

  贾政本来不愿过去,但傅试以学生之礼,带了妻子、妹妹先去拜访了荣国府的贾母。

  贾母喜那傅秋芳的品格,留着在一旁说了会儿话,让贾政跟着过来看看。

  一见贾珩从后院而出,傅试面色一变,就是站起身来,行礼作揖道:“傅试见过珩大爷。”

  以官场上下品级见礼,但称呼却有意亲近。

  一旁的贾政,也是笑着站起,说道:“子钰,去清虚观打醮可还顺利罢?”

  “多谢二老爷关心,还算顺当。”贾珩冲贾政点了点头,寒暄两句,然后看向傅试,语气转而就有几分冷漠,说道:“傅大人,无需多礼,坐罢。”

  分明是对傅试的套近乎不以为然。

  而后,贾珩落座在一旁的椅子上,这时,就有粗使丫鬟给三人奉上香茗。

  傅试面上挂着谄媚的笑意,说道:“久闻大人年少有为,如今一看,当真是仪表堂堂,气宇轩昂。”

  贾政在一旁听着也是手捻胡须,面上与有荣焉。

  贾珩抬眸打量着傅试,语气平静无波道:“傅通判过誉了,听二老爷说,傅大人寻本官有事,如今厅中也无旁人,不妨直言。”

  对傅试其人,他也隐隐有所了解,这人善于投机钻营,为官估计也谈不上什么廉直。

  虽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陈汉官场,贪腐更是蔚然成风,但他也不是什么人都接收。

  能不能帮这傅试,帮到什么地步,还是取决于傅试自己,有没有价值是其一,身上干净程度是其二。

  傅试陪着笑说道:“不瞒贾大人,下官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托东翁的面,冒昧来访,特有一事相求。”

  贾珩面色淡漠,托着小几上的茶盅,拿起盖碗,拨弄着茶沫,并不言语。

  傅试抬头打量了一眼贾珩,整理了下思绪,小心翼翼说道:“先前,贵府赖升触犯国法被下狱论死,当时,赖家托了东翁的名,过来攀缠,让下官为其引荐京兆衙门的司狱,似是欲行不法之事,下官当时就抹不开面儿,无奈之下收了他五千两银子,本来是事后至东翁处分说,不意京兆案牍公文劳碌,一时忘了此事,昨日都察院的于御史着小吏问询,下官方猛然想起此事……”

  贾珩呷了一口茶,道:“傅通判,本官记得初至京兆府时,就和你有言在先吧?”

  傅试心头一凛,急声说道:“珩大爷,下官纵是有十颗脑袋,也不敢放走赖升啊,这是朝廷钦定的要案,下官岂敢从中作梗?”

  傅试心头懊恼不已,暗道,悔不听小妹之言。

  “那你向都察院,如实道明,想来以于御史之方直,也不会冤枉了你。”贾珩面色沉静,说道。

  傅试面色微变,道:“珩大爷,于御史那边儿……这毕竟是触犯《风宪宏纲》的事。”

  一旦自认,那他头上的乌纱帽保不住不说,说不得还要入狱。

  凡事不上秤四两,一上秤千斤都打不住。

  贾珩放下茶盅,问道:“那你现在求到我门上,是想让我为你说情了?”

  傅试苦笑道:“珩大爷明察。”

  贾珩冷哼一声,锐利目光投向傅试,沉喝道:“那你可知,赖升与贾珍二人,曾勾结贼寇害我?”

  贾政面色顿了顿,想要说什么,但终究叹了一口气。

  傅试闻言,面色变幻,忽地离座起身,“噗通”跪下,说道:“珩大爷,下官……绝不敢给珩大爷作对啊。”

  贾政见得此幕,迟疑了下,说道:“子钰,傅通判他应不会有此心。”

  傅试闻言,如聆仙音,转头看向贾政,说道:“东翁,学生就是再胆大,也不敢帮助朝廷要犯逃脱啊。”

  贾珩面色淡漠,沉吟不语。

  傅试这时膝行几步,面如土色,说道:“珩大爷,还请救下官一救。”

  贾政看着这一幕,都是觉得心神剧震。

  虽傅试是贾政的门生,但这种奴颜婢膝的样子,贾政还是第一次见。

  贾珩道:“我却不知如何救伱,都察院那边儿若是拿了你什么贪赃枉法的证据,那谁也救不了你。”

  於德是韩癀一党,他为傅试说话,于德肯定卖他面子,但他这是要欠人人情的。

  不过京兆衙门,的确需要一个他的自己人。

  但傅试这厮,过往如何,他并不知晓,还需要着人暗中察访下。

  傅试脸色已苍白一片,道:“珩大爷,都察院那边儿只是想查,还未有实据。”

  贾政在一旁劝说道:“子钰,傅通判这些年还是为府里帮了不少忙的。”

  贾珩目光清冷,心头哂笑,若是什么帮助贾赦草菅人命的忙,那这就不是帮忙,而是助纣为虐。

  念及此处,看向傅试,道:“傅通判,你在京兆府,为官也有近十载了吧?”

  傅试抬头,心头惊惧,应道:“堪堪九载。”

  “那你应该知道,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你若是做一些丧尽天良之事,本官就算救得了你一时,也救不了你一世。”贾珩冷声说道。

  傅试面色微变,急声道:“珩大爷,下官对天发誓,绝对没有做过那等丧尽天良之事。”

  贾政这时连忙说道:“子钰,傅通判在京兆衙门的官声还是可以的。”

  贾珩想了想,淡漠道:“看在二老爷的面上,本官给你支个招儿罢。”

  傅试闻言,心头一震,道:“还请大爷明示。”

  贾珩道:“你说什么向都察院递话,本官可递不了,不过,你可将收的银子退回西府公中,然后就说一早儿退了西府,并告知了西府的二老爷,都察院应不会来问,其他的,如果让都察院查出别的贪赃枉法事来,本官也无能为力。”

  让他给于德递话,恐怕正中于德下怀,人家正愁没处欠人情,为傅试,不值当。

  而解释了五千两银子的去路,以于德精明,可能连来贾府问都不会问。

  傅试闻言,心绪激荡,千恩万谢说道:“多谢珩大爷,多谢珩大爷高抬贵手。”

第229章 紫鹃:这珩大爷,真是可敬呢。

  见着傅试奴颜卑膝的样子,贾珩心头多少有些不喜,但也知道这是这时代的特点,哪怕后世,何尝不是如此?

  “傅通判起来罢。”贾珩目光清冷,缓缓说着。

  其实对傅试,如果按着红楼原著的记载,此人攀龙附凤的毛病外,似乎没有做什么大恶,但这是前八十回,后文……不知。

  在名字上就有体现,傅试者,趋炎附势也,秋芳者,秋天的芳草。

  而据原著所言,傅试藏有一桩心事,就是想将自家妹子许给宝玉,故而,让两个婆子过来查看宝玉之品格。

  “感觉红楼梦中,只要是个女的,都和宝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有妙玉……竟也喜欢宝玉?将自己平常喝水的杯子给宝玉用,可书中明明……都没有铺垫。”贾珩面色幽幽,心头生出一丝古怪。

  见厅中气氛沉闷,贾政就在一旁试图出言转圜、活跃着气氛,笑道:“子钰,方才老太太还说,让你晚饭时,一同去荣庆堂用饭呢。”

  贾珩想了想,也有意伺机寻贾母问一问前废太子之事,点了点头,应道:“二老爷先去,等我沐浴更衣之后,就过去。”

  傅试这边儿得了贾珩的“提点”,就是面带谄媚的笑意,拱手道:“那就不打扰珩大爷了。”

  贾珩面如玄水平静,道:“傅通判去罢。”

  傅试又是行了一礼,说话之间,就是和贾政一同离了宁国府。

  望着其人离去背影,贾珩神情默然,目光渐渐幽深几分。

  而在这时,珠帘“哗啦啦”响动,却是晴雯从帘后款步走出,行至贾珩近前,俏丽玉容上若有所思,樱唇翕动道:“公子,是不喜这人罢?”

  贾珩转头看向晴雯,打量着少女,着石青色对襟褙子,下着素白色百褶裙,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觉得小姑娘又婉丽了几分。

  贾珩道一语双关说道:“有的人,哪怕是穿着朝廷六品命官,但骨头比奴才都软,但有的人,哪怕身为丫鬟,但骨头比公侯千金都硬,丫鬟身,小姐心。”

  傅试此人,论起品格,还不如晴雯。

  晴雯闻言,情知是夸自己,一颗芳心又羞又喜,俏脸上爬上一抹绯色,嗔恼道:“什么丫鬟身、小姐心,公子是夸我,还是损我呢?”

  贾珩目中带着盈盈笑意,道:“你说呢?”

  晴雯扭过螓首,腻哼一声,那张稚丽初成,已见狐媚的瓜子脸上微微泛起红晕,铰着手,轻声道:“公子这话……我听不出来。”

  贾珩笑了笑,上前拉过晴雯的小手,轻声道:“那就别寻思了,陪我洗个澡去。”

  话中之意,自是让晴雯伺候着沐浴,但落在晴雯耳畔,却是曲解了意,只觉一颗芳心乱颤,身子都酥了半边儿,霞飞双颊,雾气在明眸上泛起,轻轻应了一声“嗯”。

  她从清虚观回来,也还没沐浴呢……

  行至厢房,不提主仆二人如何沐浴。

  却说傅试离了宁国府,行至廊道之上,转身朝贾政郑重一礼,说道:“东翁,方才,学生还要多谢东翁从中说和。”

上一篇:谍海王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