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1155章

作者:林悦南兮

  兵部侍郎施杰拱手道:“圣上,微臣以为也是此理,上次女真数路入寇,神京城中留守兵马皆为京中精锐,这次西征,也能成全彼等将校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拳拳之心。”

  崇平帝沉吟片刻,说道:“两位爱卿说的在理,京营不是一路兵马,而上次出征北疆的兵马,这次也要休整。”

  南安郡王闻言,心头虽然失望,但也不好多说其他。

  好在京营二十余万兵马,还有其他兵马可以调拨。

  “此次发兵多少为宜?”崇平帝紧接着问道。

  “圣上,微臣此次扫平青海蒙古,平定西域,至少需十万兵马,同时那红夷大炮也应该拉上。”南安郡王高声道。

  不等其他臣子出言,崇平帝已开口说道:“这次主要是遏制青海蒙古,收复西域要与和硕特蒙古,准格尔全面开战,我大汉如今正值内修兵政之时,不宜即开国战。”

  南安郡王闻言,拱手相请说道:“是臣考虑欠妥。”

  李瓒道:“圣上,既是统合宁夏,甘肃、西宁等地兵马,朝廷兵马也不宜派的过多,否则辎重军需也供应不及,微臣以为五六万足以济事。”

  “五六万。”崇平帝思量了下,颔首道:“五六万统合宁夏、甘肃、西宁三地兵马,也有二十余万也足用了。”

  宁夏、甘肃两镇原本就屯驻有十二三万兵马,如果再加上西宁的十余万兵马,兵力的确是够用。

  崇平帝沉吟片刻,道:“军需之事,谁来操持?”

  这时,从户部尚书齐昆伸手越出一人,身形肥硕,一晃三摇,拱手说道:“父皇,儿臣愿帮着大军押送粮秣。”

  崇平帝打量着那面庞胖乎乎,一副慨然之色的陈澄,说道:“你?”

  “上次在太原,儿臣就已押运过粮秣,如今也算是轻车熟路。”陈澄肥胖面容上带着憨厚的笑意,趁机相请道。

  崇平帝默然片刻,说道:“那就由齐王陈澄押送粮秣。”

  上次齐王的确没有出什么纰漏。

  楚王这时眸光闪了闪,想了想,终究没有拱手出班。

  看卫国公的意思,似乎不大看好这南安郡王领兵,他是不是应该再等等?

  对了,南方不是子钰要和北静王清剿海寇,他掺和着那桩事儿也就是了,一样能立着功劳。

  “军机处拟旨,以南安郡王严烨为征西大将军,掌金印,节制宁夏、甘肃、西宁等军镇兵马,领兵六万前往西宁,点齐军将,择日出征西北。”崇平帝沉吟片刻,说说道:“以仓场侍郎陈澄为粮秣转运使,供应大军军需。”

  严烨闻言,心绪激荡,面颊潮红,拱手相拜道:“微臣定不辜负圣上信重,为圣上荡平青海胡番。”

  柳芳、石光珠等人也都纷纷拱手应是。

  至此,就这般事情定下。

  崇平帝又是看向那面色沉静如渊的蟒服少年,出言安抚道:“子钰也收拾收拾,前往江南督问军政,海关和江苏、河南的新政,还有海师筹建事宜,这些都需子钰操持。”

  贾珩拱手道:“微臣遵旨。”

  一场朝议渐渐散去。

  几乎一阵旋风般,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神京城,由南安郡王严烨领兵六万,前往西宁,征讨青海蒙古。

  贾珩则是离了含元殿,沿着朱红宫墙高立的宫道,向着宁国府快步行去,有些心事重重。

  此战不知要损伤多少无辜将校的性命。

  南安郡王此刻则留在了内书房,由崇平帝面授机谊。

  柳芳与石光珠、马尚、陈瑞文则是随着三三两两的文武官员,向着殿外行去。

  瞧见前方不远处快步行着的少年,柳芳故意高声道:“这下王爷一去青海,灭了青海蒙古,到时候再收复了西域,这可是拓边开荒之功,不是那些依仗着火铳利器侥幸大胜的人可比的。”

  马尚众人有说有笑,只不过目光多是留意着那前方昂然而行的蟒服少年。

  贾珩乜了一眼柳芳,目中冷芒闪烁,旋即,暗暗摇头。

  死人而已,不用多做废话。

  “卫国公留步。”就在这时,身后一道清朗洪亮的声音唤住了贾珩。

  贾珩面色微顿,转过身来,凝眸看向来人,其人面容俊朗,器宇轩昂,拱手说道:“楚王殿下。”

  楚王笑了笑,说道:“卫国公,小王刚刚向父皇求了差事,过段时日就前往江南兵部查察军器,同时也是去看看王妃,王妃再有三四个月也该生产了。”

  因为贾珩当初一场大战,不仅是齐王陈澄吃到了红利,由郡王升爵为亲王,楚王也以勤勉而为崇平帝夸奖了不少次,近来可谓春风得意。

  而且,还有一件事儿,让楚王心头暗爽,那魏王妃肚子至今没有动静,宫中那位宋氏已经决定为魏王纳妾了。

  说着,楚王似乎为了拉近关系,笑了笑道:“听说卫国夫人也有了身孕?”

  贾珩道:“是有着,年初时候有的,如今胎儿也有四五个月了。”

  楚王似是开着玩笑,又似是试探说道:“还真是巧着,这就差了一两个月,如果王妃和尊夫人各自生了男孩儿和女孩儿,我与卫国公还能结个儿女亲家了。”

  贾珩:“???”

  楚王这是什么话?

  这怎么能行?两个孩子都是他的种,怎么结亲家?这简直是人伦惨剧。

  见贾珩愣神,楚王心头也觉得这不无实现可能,笑道:“卫国公觉得如何?咱们两家不妨定个娃娃亲。”

  贾珩连忙收回心神,连忙说道:“王爷说笑了,天潢贵胄的亲事,岂能草率而定?再说王妃那边儿也未必喜欢。”

  如果甄晴知道这一茬,估计能气的一磨盘坐死他。

  楚王闻言,心头虽然有些失望,但面色不露分毫,俊朗的面容上笑意热情不减,说道:“卫国公,王妃那边儿未必不许,不过这次南下以后,还望卫国公多加照拂甄家。”

  贾珩道:“王爷客气了。”

  “卫国公,柳妃听说甄家两位妹妹在府上,就想邀着两位甄家妹妹一起到府上用个饭,卫国公可否赏光。”楚王趁机相请说道。

  贾珩道:“此事……”

  楚王道:“正好也是为卫国公践行,卫国公先行一步,这边儿还有一些军械督造的手尾,小王正好还有一封书信,可由卫国公转送给王妃。”

  分明是担心贾珩不许,楚王就找了个送信的由头。

  魏王陈然此刻在不远处行着,见得贾珩与楚王叙话的这一幕,眉头皱了皱眉,心头有些不喜。

  一旁的礼部侍郎周廷机察言观色,笑了笑问道:“魏王殿下,可是有什么不妥?”

  “没什么。”魏王陈然眸光深深,低声道:“周大人继续说。”

  周廷机叙道:“殿下,这次新科科举,按圣上的意思是由柳大人主持,殿下可有什么主张?”

  眼前这位皇后元子,礼贤下士,待人接物让人如沐春风,真不愧是天潢贵胄。

  魏王陈然沉吟片刻,说道:“柳大人学识渊博,德高为范,由其主持科举,孤在一旁协助,也能学一些东西。”

  这柳政是楚王兄的岳父,先前的科举舞弊案,竟然没有牵连不说,还因为耿直方正而升迁至礼部,以其清流身份,将来入阁也不一定。

  贾珩与楚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应了其相邀之宴,而后向着宫门走去,待出了宫门,翻身上马,说道:“楚王殿下,告辞了。”

  “卫国公慢走。”楚王陈钦笑了笑,然后在仆人的陪同下上了轿子,瞥了一眼不远处的魏王,心头冷嗤。

  他方才就是故意给魏王看的。

第1031章 南安:这有没有喜和江南人杰地灵,

  南安郡王府

  “哈哈。”严烨以及柳芳等人落座在厅堂之中,厅堂之中顿时响起一阵哈哈大笑,真应了一句话,弹冠相庆。

  “世伯,你是没瞧见那贾珩小儿的脸色,一张脸都青了,一句话都说不出。”柳芳笑了笑,幸灾乐祸道:“估计都想不到,朝堂上下都不想让他去西北。”

  石光珠道:“他想领兵前往西北,什么功劳都让他揽了,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陈瑞文点了点头,道:“这就是贪心不足,哪怕是开国时候,也不是说谁能打,就将所有战事包揽在身上的。”

  马尚等人连连点头。

  否则,四王八公之中,就属北静王水家先祖最为能打,难道功劳让他一人给立完?那当朝天家岂不姓水了?

  严烨笑过之后,沉吟道:“也不能大意,这一次是我等开国武勋一脉的机会,定要扬眉吐气。”

  马尚唏嘘感慨说道:“世伯,孝昱兄弟这场仗败的冤,三万兵马让人给包了饺子,连自己都战死沙场,壮烈殉国。”

  “本王刚才听着,孝昱固守海晏,独木难支,这就是犯了兵家大忌。”严烨目光灼灼,手捻颌下黑须说道。

  就在众人议事之时,一个丫鬟说道:“王爷,太妃来了。”

  众人心头就是一惊。

  而说话的功夫,只见一个满身绫罗绸缎的老太太在一众钗裙环袄的搀扶下,来到厅堂。

  “见过母亲。”严烨起得身来,向着南安太妃行礼拜见。

  在场众武勋同样纷纷行礼说道:“我等见过太妃。”

  “烨儿,你们是刚从宫里回来?老身怎么听着金家出事儿了。”南安太妃眉头微皱,白净面皮上满是忧切。

  说着,在几个嬷嬷和南安王妃罗氏的搀扶下,来到梨花木椅子上落座下来。

  严烨道:“回禀母亲,孝昱贤侄在西北为和硕特蒙古所败,三万兵马尽殁于海晏,不幸罹难,宫里为这事儿愁的不行。”

  南安太妃闻言,叹了一口气,说道:“孝昱那孩子是个好的,老身也见着几回,你们都坐吧。”

  严烨道:“儿子已经在今日朝廷会上向圣上已经请战,圣上已经下旨允准了。”

  南安太妃目光关切,道:“烨儿,你这次领兵前往西北,有多少把握。”

  可以说,相比严烨因为领兵而大喜过望,南安太妃还担心着自家儿子领兵出征,步了牛家的后尘。

  南安郡王一脉,世袭罔替,如无必要,能不出去打仗就不出去打仗。

  “回母亲,儿子有十二成的把握!”严烨面色豪迈,说道:“大汉京营军力全复,在今年春发生在宣大的战事已经证明,我大汉军卒只要操演不辍,军力回复只是时间问题。”

  南安太妃闻言,拧起得眉头舒展开来,说道:“这样一说也是。”

  严烨道:“母亲放心,此战定然马到功成。”

  “你有把握就好。”南安太妃点了点头说着,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其实老身还有另外一桩事儿要和你说,就是以柳。”

  严烨皱了皱眉,问道:“以柳她怎么样了。”

  这时,柳芳与石光珠对视一眼,连忙拱手说道:“王爷,太妃,时间已至午时,我等先行告辞。”

  接下来就是人家的家事,他们就不好听着。

  严烨点了点头,唤过一个老仆,送着柳芳等人离去。

  待几人离去,南安太妃对严烨说道:“这不是她一直没有孩子,宫中的皇后娘娘就想为魏王纳着侧妃,说是人都选好了。”

  严烨眉头凝重,问道:“这怎么回事儿?儿子忙于军机枢务,尚不知还有此事,以柳她……”

  南安太妃叹了一口气,道:“人家天家注重子嗣传承,我们也不好说什么的,只是可惜了以柳啊。”

  严烨脸色就有些不大好看,本来是为了押注魏王,将来女儿的儿子能够立为太子什么的,现在过门一年多,竟然连个动静都没有。

  南安太妃轻声道:“老身听说南方金陵城有一位妇科圣手,想着让以柳去金陵老宅,派人瞧瞧这位郎中。”

  同为四王八公,南安郡王一家自然在江南有着老宅。

  严烨眉头微皱,低声道:“以柳去金陵?”

  南安太妃柔声说道:“不然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儿啊,如果一直没有孩子,以柳以后怎么办?她小时候我就和你说,不要让她接触那些刀枪棍棒,你非要让她从小如男孩子一样爬高上低的。”

  说到最后,语气渐渐有着埋怨。

  严烨道:“母亲,和这些没有关系的。”

  南安太妃道:“总之,老身不管,她好不容易嫁给了皇后元子,现在落得如今,得想个法子诊治一番才是,前日北静太妃过来找我说话,那甄家的姑娘好像也有了动静,原本一二年都没有动静,这去了江南以后,现在有喜也快半年了,许是江南人杰地灵,也未可知。”

  严烨:“……”

  这有没有喜和江南人杰地灵,有何干系?

  南安太妃道:“你也不能这么说,这些年北方连年干旱,西北更是夏热冬冷,这医书上说……”

  严烨一个头两个大,说道:“好了,此事我和以柳说说,需得魏王殿下应允才是。”

  南安太妃白净面皮上见着笑意,道:“这就是了。”

  说着,将一双慈和目光投向严烨,问道:“烨儿,你要领兵前往西北,那贾家的那小子这次不出征了?”

  严烨冷声道:“他刚刚立了一场大功,朝廷也不可能一直用着她。”

  南安太妃点了点头道:“也是,哪能得住一个人用。”

  “这二年,可将贾家轻狂的不成样子,我上次去着荣国府,不想荣国太夫人都告病不见。”南安太妃眉头挑了挑,恼怒道:“原是想着那姓贾的小子在北边儿打仗有些险着,去宽慰几句,不想直接闭门不见。”

上一篇:谍海王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