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岩隐士
而疑难案件,之所以是疑难的,那难度本身就高,甚至有时候,比间谍案的难度也不怎么低。甚至是更难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毕竟间谍案,难的,是找人。而疑难案件,难的也是找到人。是有一定共同性的。而且疑难案件有时候的情况反而复杂,因为这种案件行事,涉及到的面更广。而间谍案,可能涉及到的面,反而会窄一点点。
当然啊,总体而言,间谍案肯定是难度要高一些的。可是个别的疑难案件,侦破的难度也不一定就比间谍案低就是了。
比如说一个老手,专门抢劫。那有很多时候,就是比一个刚刚发展成为下线的,间谍案的新手,侦破难度高。抢劫的这个老手,什么踩点啊,抢劫的手法啊等等,全都有了自己的经验总结,是以你要想抓住人,在这个年头来讲,那真是难度非常高的。
可是有的刚刚被策反,发展为下线的新手间谍,反而有点蒙。他甚至都不知道怎么避免危险。只是上线要什么信息,他就直接传递什么信息了。如此,反而一下子就被抓住了。所以,总结上来上,间谍案,并不一定所有的,都一定比其他普通案件难度要高。有一些,难度甚至还要比普通案件低上不少呢。
因此,在华章的带领下,特调科的经验,蹭蹭的往上涨,能力自然也在不断的提高。是以,现在这种经验就很好的避免了被宁元忠发现。
宁元忠溜达了一个多小时后,心中总结了一下。嗯!挺好,没发现什么事情。这是个好现象。等他在心中肯定之后,开始迈步,朝着最终的目的地走去。
有时候人力,真的是弥补不了科技上的差距。就好比现在,宁元忠自己根本不知道,他出现在这里之后,就被好几部,带有长焦镜头的照相机,拍摄了下来。
第2408章
侧面,正面,走了哪条街,宁元忠都已经被清晰的拍摄了下来。而且是长焦镜头,距离是比较远的,人的肉眼根本发现不了镜头的存在。你在街面的这一头走着,结果街道的尽头,某个窗口里有一部长焦镜头对着你,你能耐再大你也发现不了。除非你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或者是克拉克肯特的超人视觉。
宁元忠迈步走向了最终的接头地点,当然,他肯定不会出面,跟对方真正的会面。宁元忠认为,自己的存在,尽可能的不让任何人看见,哪怕是自己人的面,也不要露面,那才是最保险的。是以,他只是写了一封信,用这种方式和对方联系就好。只是这种方式可能会效率比较慢,不过反过来说,自己却不用露面。到最后,即便是这些人真的被某个反谍组织抓住了,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长什么样子。如此的话,自己一样是可以安枕无忧的。
这个地方是个小跨院,距离不算太近,宁元忠心里算着地址的具体门牌号,就知道了那个地方,才是自己要找的确切地点。
是以,最后的这一段路,宁元忠开始观察起那个小院来。从总体这面的环境而言,这个小跨院的民宅,并不算是起眼的。因为这周边不少都是这种带跨院的民房。而且这个地方怎么说呢,挺杂。
两旁是民宅么,中间一条人走的路。但是两边,各种杂物。放煤的,自己砌的煤围子。甚至还有破椅子,烂凳子,还有一些用破布盖的,看不见的一些杂物,都在各自家门口堆着。
这个环境,宁元忠看了之后,在心都不由得赞叹一句,选的好。因为这种很杂的环境,非常有利于隐藏。而且有时候,出现个什么特殊的事,甚至还可以利用这种很杂的环境,给抓捕的人,制造一些非常大的麻烦,从而增加自己脱身的几率。
因此,宁元忠在看完之后,在心里觉得,这一次总领事馆给自己派的这些死士间谍小组,还是很有两下子的。不错!
但他不知道,这其实就是华章和施传德玩的一手心理陷阱。所谓心理陷阱,就是让对方看了某个东西,或者是某个环境后。潜意识中,觉得这事,或者是这东西,嗯,很好,很符合自己的预期。能够答道降低对方警惕的目的。
就像是现在,宁元忠看见后,觉得自己这一次合作的死士间谍小组,能力还是不错的。而他之所以会这么想,从更深层的分析,第一,是他更加认可这里应该就是死士间谍小组和自己的接头地点了,没有什么作假,才会这么想。
第二,那就是这个死士间谍小组能力既然不错,那么自己这些天,明里暗里调查的那个印币工厂的消息,应该就是自己判断的那样,确实被拿下了。只不过,被封锁了消息。
这就是华章和施传德,给宁元忠下的心理陷阱的作用了。华章虽然没有到具体的什么地方学习过心理学,可别忘了,她一直跟着范克勤。而范克勤又那她当成自己的“嫡传弟子”一样,毫无保留的交给她自己的所有学问。而华章也确实有天赋,自己也努力学习研究,在前不久,终于感觉自己学有所成了,是以,华章其实自己可能都不知道,她自己的心理学造诣,在这个年代来讲,不敢说是拔尖盖帽的,也绝对已经是第一流的高手了。
而施传德就更不用说了,本身就是情报学专家,而且在这个年代,把心理学和情报学结合,可谓一个非常大的创举,可以说他本来就是这个年代稍有的心理学大专家了。
是以,他们两个联手研究后,能够设下这种心理学的陷阱,也就不足为其了。
现在的宁元忠就被套个正着。而且由于他观察着那个目的地小跨院,就更不可能注意到,在这个两旁是民居,中间一条小路上的尽头处,一个普通民居窗口的相机,正在咔擦咔擦的,对他不断的拍摄相片。其实他身后进来的时候,一间民居内也有长焦镜头的相机,在对着他拍照。他一样没有发现。
等还差十来步,就要到了那个小跨院的时候,宁元忠做了个摸了摸自己裤兜的样子,然后减慢速度,掏出烟来给自己叼了一根,然后又掏出了一盒火柴。
但是在点烟的时候,好像是自然而然,双手捧着火,找被风的方位,左右转动身子和头部,以便更好的给自己顺利点烟。
实则,宁元忠这是在做最后的观察,找被风的方向,来给自己点烟,这是每一个烟民正常的动作。可是到了他这里,就可以让他看起来非常正常的转动身子,以便获得更多的角度,观察身前身后的情况,比如说有没有人跟着自己。这个人不一定就是尾巴,也可能是路人。
但他马上就要扔信了,所以即便是路人,宁元忠也要背着点才行。接着点烟的功夫,观察到,挺好,此时正好这个地方,没什么人。
于是宁元忠,一边抽着烟,一边把火柴揣在兜里,然后脚下迈的很有规律。正好到了目的地的小跨院门口时,他已经顺利的把火柴放在兜里,并且从里面拿出了自己的信件。然后迅速的一弯腰,把信从这个跨院的门底下缝隙中,快速的塞了进去。
而后宁元忠马上恢复了正常走路的样子,没一会就离开了这里,来到了旁边的一条街道上,准备开始回家。
“拍下来了吗?”华章本人,就在刚刚那个民宅小路的尽头的监视点里。旁边的一个负责拍摄的特工立刻回道:“放心科长,拍的很清楚。”
华章一笑,道:“很好。”说着话,伸手抄起电话,这个电话也是之前隐秘拉的一条电话线。本来这个屋子里是没有的。
拨了个号码后,华章很快的就和另一头的监视点通了话……
第2409章
没什么废话,华章直接问道:“拍下来了吗?”
“拍下来了。”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华章立刻挂断了电话,再次拨了一个号码,这一次没多长时间,施传德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怎么样?我看见他出来了。”
“顺利,可以抓捕了。”华章回道。
“好极了。”施传德说道:“你直接按计划行动吧,他就交给我。”
“好的。”华章说了一句后,挂了电话,摆了摆手,道:“走!都去上车。”
目的地自然就是宁元忠的家里。其实,按照华章和施传德这段时间的侦查,宁元忠的家里人,大概率是没什么问题的。不过,不管有没有问题,宁元忠的家里,肯定是要检查一遍的。而且现阶段,也不用怕泄密不泄密的了。毕竟宁元忠送信的相片,已经被拍下来了,这就等于是铁证,抓他一点毛病没有。
那说,不就是相片嘛?我就是来这里,往里扔了一封信,怎么的?又不犯法,你管得着嘛?
说类似于这种话的,其实已经是在狡辩而已了。没有什么用。因为之前,这个地方只是在晨报哪里,用特殊的方法刊登上来的。你凭什么就来啊,你凭什么就往里面送一封信啊。就算你写的信,里面看起来什么毛病都没有,也一样没有用。
将怎么抓捕那五个死士的,死士的头头丁心元又怎么交代的,用晨报联络的方法。然后又用这个方法,怎么刊登的启示。你还真就来了,并且准确的往里投递了一封信。这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你再会狡辩,可得有人信啊。
你要是上峰的话,看了这个过程,你听了宁元忠要这么说的话。是认为这个人是在狡辩,还是感觉他是无辜的啊?其实只要有正常的判断能力的人,就不可能认为宁元忠是无辜的。
这就好像是很多后世的一些犯罪分子,总是在被抓后,各种狡辩,即便是看了监控,有视频作证的情况下,也会说:哎呀,当时那种情况,我是真的以为那个钱包是没人要的嘛,谁知道这个钱包就是他的嘛?我又不是神仙,我真的就是捡的嘛。
说这种话有用吗?你要真是在法庭还这么说,你认为法官会对你这番话有什么样判断?是感觉你在狡辩,还是说的真话?你不知道你越是狡辩,就等于一点悔改之心没有吗?反而会在最终成为抗拒从严吗!这只会对你自己不利的东西,明明都有了视频铁证,你还在那满嘴瞎掰呼,不从严判你,你好像自己都不答应,你可真聪明啊。
现在宁元忠就是这样,你狡辩当然可以。但特么你越狡辩,反而会让人越明白,你特么就是有问题。
华章带着人,快要到了宁元忠的家时。施耐德那面,也几乎是同时动了手。之所以,他没有和华章通完话立刻就动手。是因为,他和华章选择的那个地方,确实有点不利于抓捕。
环境那么复杂,没准抓捕宁元忠的时候,就被这个小子利用了那个地点的复杂情况,从而有着一些逃脱的可能性呢!虽然这个可能性真的比较低。毕竟施传德他们带的人很多。而且是布置了一张大网,就算能力超强,在提前知道他是谁的情况下,宁元忠想要跑,那确实是非常困难的。
只是施耐德本身就是严谨的性子,所以,他立刻从宁元忠走路的方向,在前方,设了一个埋伏圈。是一条大街上。
这个大街比之前的诱饵地,那可是宽敞多了。一宽敞,人手就能够施展的开。不像是小胡同什么的,你可能一次最多就面对两个人。但是现在呢,地方宽了,那你前后左右,四面八方,可能要同时面对人。那个处境更困难啊?
宁元忠走上这条街后,就变成了跟路人没什么两样,都顺着往前走。等走过了这条街后,他打算在转个弯,然后走过去再转个弯。连续变换了几个街道之后,应该就没问题了。然后自己在打个黄包车回家。
打定了注意的宁元忠,迈着正常的步子正在往前走呢。不过,距离前方的那个路口,还有五、六十米的样子时。前方来了好几个人。对着他迎面走来。
这些人也一样是路人的样子,不过,基本都是二十和三十来岁的壮年汉子。这些人穿的衣服各异,虽然是朝着宁元忠迎面走来,可宁元忠还真没有第一时间觉得他们有问题。
毕竟此时大街上往前,或者是往后走的行人,还不算太少。走在街面上的二三十岁正当年的男人,也是不少。你还能都认为是冲你来的啊?
而且这个时候,你自己首先不能慌。为什么?因为如果对方要不是冲你来的呢?你要自己首先慌了的话,比如说转身就跑。我操,那不用想了,你没问题也肯定有问题了。要不然谁的第一反应是慌里慌张的开溜啊?
这就好比有警察在街面上,例行巡逻,检查一下证件什么的。人家就是例行检查,结果警察刚刚朝你敬了个礼,跟你说,同志,请出示一下证件。
谁的第一反应是转身就跑啊?就算你有疑问,你也不可能直接慌慌张张的,直接开溜,或者是满嘴跑火车吧。你要是这时候突然转身就跑。你要是警察,我就问你,你追还是不追?你肯定要追啊。因为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可疑的。
如果追上了,经过调查,证明你真的没问题,那是个误会,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可是要不是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是百分之百要先追上你再说的。
宁元忠本身就是个行家,他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吗?是以,虽然他没有第一时间觉得对面来了个几个壮年的汉子,跟他迎面走过来有问题。可是他却充分的知道,自己此时,即便是真遇见了什么情况,首先自己必然是不能慌的。也不能有开溜,或者是逃跑……
第2410章
如果此时有,他逃跑等等可疑的动作,那就是百分之百的引火烧身!而自己不动的话,那没准还有一定几率没事呢!
宁元忠确实是有两下子,对面那几个壮年的汉子,虽然看起来是正常的路人。可是,在来到了还剩下几步路的时候,依旧被宁元忠看出来了:这几个人,肯定不简单。而且很像是冲着自己来的。
人如果想要在这短短的几吸之间,有这样清晰的一个判断,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不是凭空的瞎瘠薄猜,而是观察和判断力。这几个人在之前,宁元忠虽然因为他们的穿着,以及走路的姿态,没怎么注意。
可是宁元忠毕竟是面朝前的,前面的情况,他还是能够看见的。所以之前这个几个人的位置,相互之间比较分散。可是随着,距离自己越走越近,这几个人相互之间的位置也在相应的变化。
虽然这些人的走路姿态,以及神情依旧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要是两个人距离自己越来越近,他们也相互之间越来越近,那还没什么毛病。可是四个人,全都是这种情况,宁元忠在心里几乎是肯定,这些人绝对是不简单的。
而自己现在旁边的行人,也没看出什么问题来。那么这几个壮年的汉子,就基本可以肯定,是冲着自己来的了。
这些人走路姿态,穿着打扮,甚至是眼神看的方向,都没有任何问题。可是这却又恰恰说明,对方是非常专业的人士。
是以宁元忠的心,有点往下沉了。就算他再优秀,能力在高,在这么短短一瞬间,能够想到这些已经不错了。在思考如果真是朝着自己来的,那对方要是动手,自己要不要反抗呢?
要知道,如果反抗了,一样是一个结果。反抗等于你也是专业人士。可不反抗呢?不反抗要是有一些机会,可是对方究竟是掌握了多少情况呢?自己平时可是非常注意的,自问过往应该是没有犯下过什么错误。
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了,对方必然是冲着今天这事来的。而如果是冲着今天这事来的,那对方反而还有一丝可能,是自己的那几个死士同伙。但另一个更大的可能性,就是自己的同伙已经全部被抓,而且是秘密被抓,自己这段时间才没有听见一丝风声。如果是这样,那真是要完了。
这么短的时间,宁元忠当然不会想的像是以上这么具体。但潜意识里的判断,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却没有什么出入。
而能够有这种判断,已经完全能够说明,宁元忠确实能力非常高超,你换一个人,可能连发现那几个壮年汉子都未必,就更别提短短时间能够思考这么多了。
可时间终究是不等人的。对方那几个壮年的汉子,也不是易与之辈。就像是宁元忠看到的那样,他们无论是穿着打扮,走路的姿态,甚至是眼神等等,全都没有问题。这也是宁元忠在他们走近之前,根本没有觉得他们有什么问题的原因。
而他们这几个壮年汉子,和宁元忠是面对面相互迎着走。在宁元忠发现了一些不妙后,他们已经相聚只有十来步了。而相互迎着走,其实双方,只要各走五六步,也就能够到了交汇的点。
五六步的距离,用正常的步伐走,一共才多长时间啊?两秒?三秒?四秒?也就这么几秒钟呗。你别跟我说你一秒钟才迈一步啊,这里说的是正常人的正常步幅,没说你散步时的样子。
宁元忠还没等思考出最终的对策呢,迎面的几个壮年汉子已经就到了跟前。而到了跟前之后,他们几乎是瞬间变换了姿态。饿虎扑食一般,全都直直的扑向了宁元忠。
这一下也不用再有什么思考了,宁元忠没动,不过紧跟着他知道,自己不能一下子都不动。因为普通人遇见这种事,都会有一个反应。不可能说一动不动的跟这个木头桩子似的跟那站着。如果是的话,那不是等于说,自己心里早就知道对方要抓自己吗?不是间接就承认了,自己是有问题的吗。
所以宁元忠虽然没有采取反抗的动作,可是也一样双臂较力,面上带了惊讶,不知所措的表情,大喊:“哎!你们要干什么……来人啊……救……!”
一句话没说完,宁元忠就说不出来了。前面的几个壮年汉子,拉胳膊的拉胳膊。抱腰的抱腰,瞬间就将他完全锁死了。可是让他说不出话的,并不是这几个人。
而是他身后,宁元忠没有发现的另外几个壮年汉子。同样的路子,直接锁死四只,躯干。而后方中间的一个人,双臂较力,死死的锁住宁元忠的脖子。宁元忠刚开始喊“哎,你们要干什么。”这几个字的时候,其实已经就出气多进气少了。除了哎这个最开始的喊叫外,其余几个字,已经含糊不清了。甚至后面“来人啊,救……”这几个字,更是憋在嗓子眼里,根本没有喊出来。
人的大动脉,被完全压住,不用多,几秒钟肯定会晕。你多壮都没有用。你说你曾经坚持过十来秒,那是因为对方没有真正的压住,锁住你的颈项两侧的大动脉。或者是没有完全的成型。要不然,动作完全的到位,真正的锁住了两侧大动脉的话,谁来都没用。肯定会晕死。
宁元忠就是这样,本来他也没想反抗。因为事情到了这一步,他已经知道,反抗其实没有什么用了,现在只剩下了一条,就是对方没有掌握自己的确切证据。要不然,自己一反抗,反而会将事情推向更加糟糕的方向。
但自己要是表现的很正常呢?而且对方要没有掌握证据。或者就算是发现了自己送那封信,可是谁证明是自己送的啊?你们自己光靠说啊?那不行啊。就算是军统这种强力部门,可能办别人不需要证据,但是想办自己,那可是还差点!
第2411章
是以,宁元忠此时自然就没有反抗。当然了,他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想反抗也没什么用了。这又不是拍电影,全都是专业的人士,八九个人对你一个人。而且都挂住你,锁住你了,你特么能耐就算再大,想反抗也反抗不了。
锁晕了宁元忠之后,众人一起动手,检查的检查,上铐子的上铐子。那面车子已经开过来了,直接拉上车里。很快就离开了事发地。而一些路人刚刚还在惊讶,不过前后总共可能一分多钟,事情就完结了。是以,在现场的不少人,甚至都没反应过来,是什么情况呢。
一路匀速前进,二十分钟左右,车子已经驶进了安全局的大院。那面施传德让人立刻去加紧洗相片,然后把宁元忠扔进刑讯室,准备审讯。
华章还没回来呢,不过施传德肯定不能再等,这种事宜早不宜迟。所以施传德就在刑讯室旁边,等着特调科的人将宁元忠准备好,直接走了进去。
所谓的准备好,就是将对方的衣物什么的都扒下来,然后再次,细致的检查一下对方的周身,比如说头发,口腔之类的地方。毕竟抓捕的时候虽然也当场检查过,可是当时那个环境,必然无法那么细致。现在不同,现在已经到了安全局了,那一定要细致的在来一次,更加保险。
施传德带着一个书记员,走了进去。里面还有一个专门负责用刑的人,在旁边候着,只要一声令下,他就会开始对进来的人动刑了。这个人的存在其实很多时候是不用真的用刑的,只要往那一站,就起到了心理震慑作用。所以不少人进来后,根本没用这样的人出手,就已经问什么便老实回答什么了。
施传德和书记员做好,由于宁元忠这样的人有一定的特殊情况,所以施传德为了保险,把录音机也弄过来了。
朝着书记员点了下头,后者立刻开始转动按钮,打开了录音机。施传德看了看宁元忠说道:“宁元忠主任,不用继续装晕了。我知道你的想法,装晕,以便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思考时间。但一路过来,已经超过了二十分钟,无论如何你其实都已经醒了。”
果然,听见这话后,确实在装晕的宁元忠,反而没有在装。而是直接张开了眼睛,道:“你们把我弄到这里,是什么个意思啊?你们是那个部门的?”
施传德没有回答,毕竟是我问你话,不是你在问我。所以说道:“宁元忠,说说,今天你都干什么了?”
施传德的问话方式,跟范克勤还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的。范克勤在德国留学期间,曾宁根施传德就探讨过审讯的一些技巧。他们全都主张,问问题的时候,非到必要之时,不要问的太过于具体。
比如说,什么你到了某某河边,曾经租过一个老头的船,对不对?又或者,在某某时间,你在张三的办公室里,拿没拿过一个文件?
看见了吗?这就是具体的问话。具体的问话,虽然会更加精准。但是呢,同时也会给自己一定限制。而且还会给对方狡辩的机会。他可以直接回答,没有啊。没拿过。虽然最后很可能依旧会被你揭穿,但是你也确实给他否定你的机会了。
而范克勤和施传德他们,都同意,如果问的不那么精准。比如说刚刚施传德问的:说说吧!你今天都干什么了?而不是说刚刚几点,你去了连山小区,你去哪送了一封信,对不对。给谁送?信的内容是什么?是不是你写的?
如果是后者,就等于一下子把话题限制住了。对方就算配合,也只是围绕这几个具体的问题来答复。可你要是让他自己说,今天你都干什么了?那他回答的面虽然会更广,但不用怕,他如果云山雾罩的,别忘了,录音机可录着呢。
他越是跟你瞎绕,就越说明有问题。比如说,对方开始回答,没事啊?我啊,今天早期之后,在家的洗手间里,洗漱了一下,然后才擦了点雪花膏。然后出来,把昨天晚上做的,没吃完的鱼香肉丝重新热了一下,然后配着一个自己发面做的馒头吃了,跟着……
宁元忠要是这种回答,看似再拖时间。可是,施传德反而会故意让他这么说下去。因为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我就问你一句话,你要是上峰,在录音里听见了施传德这么问,然后宁元忠却所答非所问,回答的时候,满嘴这种鱼香肉丝的话,你是什么感觉?
是这个人心里有鬼,有问题,在故意玩路子,避免回答主题?还是这个人本身就是这么啰嗦,即便是身处刑讯室也不改自己的说话风格?我想答案一定是前者。
这就是施传德问话的厉害之处了。看似给了对方发挥的空间,但只要对方玩路子,云山雾罩的,上峰一听,我操,这个人肯定有毛病啊,行,最起码你们没有抓错人。然后安全局,把拍摄的照片,以及近期的所有调查一递。那对于宁元忠来说,不是死,也得死。
另外,这么问话,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对方可能会交代出其他的问题。你要是问的太具体,那就有了限制。可你要是这么问,对方最起码是有可能在说的时候,把他犯的其他事说出来的。要不然,对方听你具体的问“偷没偷张三家的钱?”行,我就说张三家的,之前我还偷过李四家的,那我就不说了。因为你没提啊,所以你可能是不知道我在李四家也犯过事的。
宁元忠此时,听施传德问自己今天都干什么了。他可是看见了录音机的,所以好似倒霉一样的,满脸委屈,道:“不是,兄弟,你们到底是那个部门的?这里面肯定有误会,抓错人了吧?啊?”
“没错。”施传德说道:“请回答我,宁元忠先生,你今天都干什么了?”
第2412章
宁元忠声音依旧有点显得很焦躁,道:“我能干什么?我上班下班呗,我干什么了。那多少人都能够给我作证。”
“讲清楚。”施传德的声音还是不骄不躁的,说道:“讲清楚都干什么了?”
“那我能告诉你吗?”宁元忠道:“我跟你说啊,你们知道我的名字,也应该知道我在那上班。所以你说我能告诉你我具体干什么工作了吗?你少在这里跟我扯淡。你们要干什么,跟我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