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王牌 第616章

作者:岩隐士

  前者,道路宽阔。首先一点,如果有人要对付自己的话,那你的选择也多。路面宽,敌人就算想堵住你可能都比较费劲。另外,就算是真发生了什么事,你也可以从旁边绕过路障,又或者是接住宽阔的路面,有一些闪转腾挪的机会。

  而后者呢,狭小的空间,瞬间你可能就会成为瓮中之鳖。你连腾挪的空间都没有,哪一旦发生什么事情,危险性可就会非常之高。

  这算是心理学上的一种,换位思考。而范克勤就是代入到了符合鹤田安全之人的身上,从“保护”鹤田一郎的情况揣摩的。另外,范克勤认为,就算鹤田一郎有可能从别的路走,但是从这个大路走的几率也会非常高。你偶尔走几次小路,可能会迷惑敌人,但小路这么危险,你敢变成常规的路线吗?

  是以,鹤田一郎偶尔走一次小路是可能的,但肯定更多的是走这种大路。

  伏击的时间也很好确定,那就是“随机”。但这个随机不是说扔个骰子,说几点就是几点。而是看鹤田一郎,什么时候从驻军司令部出来。毕竟这个老鬼子去驻军司令部里面是办事的,或者是开会的,几点结束谁能说的死死的啊。因此,就要看鹤田一郎回来时是几点了。

  具体行动的枪手,三个。但是眼睛,却有四个。他们就分散在那条大路之前的几个分叉路之上,只要发现了鹤田一郎的车子回来,就立刻通知三个枪手准好准备。要不然,车子这东西速度很快,光是靠枪手本身判断,说不得车子到跟前才能确定,再动手可能会错过最佳的时机。

  计划很快被白丰台落实下去,枪支弹药这东西他们不缺。不过找那个大路具体合适伏击的地点还是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具体选择的是……

第2357章

  具体的伏击地点,是这条大路中段,靠鹤田机关的那一侧,也就是稍微靠点东侧。这个地方,是个十字路口。虽然说车子如果到了这里,有可能转弯什么的。但基本上没有关系,因为车子如果真要到了路口转弯的话,转弯的时候,车子是必然有个减速的。

  而速度降低的车子,反而更加容易被射击集火。那说鹤田一郎的车子要是直走呢?直走也没关系。因为采取的是三角伏击阵型,所以,可以说是车子无论怎么开,都有至少一把枪,甚至是多把枪,存在锐角或者是垂直射击角度的。

  这个方案被很快的安排下去,具体的由白丰台负责。因为范克勤还另外有事要办,是关于小鬼子从本土来这里,平息汪兆海死后汪伪正府乱局的古谷团队。

  就在昨天,筱田岁三,昭仓大翔以及在码头工作的内线,几乎是同时报上来了一条线索。今日有一艘来的海轮,很可能里面就有古谷团队。

  不过至于说那一艘船,几个内线都没有说明。显然是因为他们也并不清楚。至于具体的时间,几个内线也一样不知道。但是从他们接触的工作推测,应该就是今日了。

  所以范克勤现在要亲自负责盯着这个古谷团队。这个鬼子的团队是过来让混乱状态的汪伪,恢复原先的情况的。虽然说即便是他们成功了,鬼子也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如果范克勤能够从中破坏呢?会不会让这种混乱更加长久一些。从而让鬼子和汪伪的损失更加巨大呢?

  因此,范克勤不可能看着古谷团队过来,什么都不做的。不过他肯定没法亲自侦查,是以,他主要是等着收集各方的信息。比如说在码头上的线人,反馈回来的信息。

  其实在码头上,不光是有范克勤吸纳到自己情报网络中的线人。还有跟着范克勤过来的一些安全局的特工,码头可是需要很多工人的。

  而且码头上的还有不少流动性非常强的临时工,这一点,日伪都没有办法。甚至是他们也一样会大量的使用临时工。比如说到了一艘船,里面东西比较多,码头上的有组织的那种工人不够了,那就不可能让船在那等着啊。所以这时候就需要大量的临时工来帮忙干活。

  范克勤看这种情况是个机会,是以,在得知古谷团队可能要过来的时候,就往几个临时工等活的码头聚集地,派遣了安全局的特工。

  鹿书文就是被范克勤派来码头的一名特工,他是随着范克勤来上海,随时待命的特工之一。只是他来的时候,自然不可能告诉他,你是来接受范克勤指挥的。只是告诉他,你要潜伏进入上海,等有人按照约定召唤你,你就听对方的命令行事就好。

  鹿书文潜入进入上海后,掩护的身份就是打零工的。今天帮着报社送点报纸,明天又在某个场子当个临时的服务员什么的。这样的人,在上海很多,便于隐藏自己。另外一点就是工作时间可以自由的安排。如果一旦收到了上线的命令,他可以随时行动。

  就在昨天晚上,他从某个居民区的隐秘之地,发现了没有动静的死信箱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命令。是以今天鹿书文起了个早,来到了码头上的临时工聚集地开始等活。

  等活的时候,他不用太积极,正常表现就行。毕竟他得到的命令,是注意今天某一艘到来的轮船,是否有不一样的情况。

  就这样,每当有人过来招揽他们帮忙干活的时候,鹿书文都跟在临时工的人流里面往前上,但是却不向别人一样拼命的往里挤。但看起来也像是争先恐后的想要挣一分糊口钱,只是因为有时候反应慢了点,总是抢不上去。没说的,影帝级别的。其实呢,他是故意的,反正他也不差那两个钱,只要是在码头上,能够侦察到情况就行。

  就这样,鹿书文总早上一直混到了中午,跟旁边的很多工人都一样。找个平整的地方,将随身带的吃食拿了出来。他带的是两块贴饼子,还有一块腌制的芥菜。吧唧吧唧的正在吃着呢,旁边同样在吃午饭的一个工人跟他搭讪,道:“哎,兄弟。今天活好像还挺多,怎么样?上午打了几个快钱?有三个吗?”

  快钱,是临时工人自发的行话。就是短平快,一般这种情况都是一些私人,或者是某些歌在上海的小公司什么的,再船只到了后,有一些货物,不多,但是自己搬运还费劲,所以就花点小钱,请几个工人帮忙搬上车子之类的。

  这种快钱,在大多数情况下,活都不重。虽然一次挣得可能少点,但是时间也短啊。如果运气好的,一天好几个都是这种短平快的,那钱来的也还算可以,还不怎么累人。是以,码头上这些等活的临时工,都比较喜欢这种赚快钱的活计。

  鹿书文他虽然不是总在码头上讨生活的临时工,所以一些工人里的行话,他肯定是不知道。但是快钱,这东西从字面上也能够猜个八九不离十。是以,他咽下一口嘴里的食物后,喝了点水壶里的水,道:“没有,我上午反正是没强上槽啊。”

  “哦?”旁边的这个工人呼噜呼噜的往嘴里扒了两口粗粮,点了点头,道:“那我运气还行,我抢上了一个。那可能是大户人家自己运的东西,我就帮着往车上转运了几大包行李,时间也不多。而且那个少爷出手还挺大方。要是下午也能有这么一趟活,今天就基本拿下了。”

  说着,又在往嘴里扒了两口,不过他吃的有点急,明显有点噎住了。这家伙身边还没带着装水的容器,一般他喝水都会去码头上的那种水房,喝两口凉水就算完事。

  不过他现在要往水房跑,还有点犹豫。噎的虽然难受点,但是感觉应该不算是严重。是以,正在犹豫着呢。

第2358章

  鹿书文一看他,被噎的好像眼睛有点发直,赶紧把自己的水壶递上去,道:“赶紧喝点。”

  这个人也没客气,点了下头接过水壶,灌了两口把食物冲了下去。口中“哎呀,舒服了。”把水壶抵还给鹿书文之后,又道:“谢了兄弟。”

  呼噜呼噜的又猛扒了两口饭,鹿书文在旁边见了,道:“你就不能吃慢点,回头再噎着。”

  “没事。”这个人笑道:“我吃饭从小就这样,吃的慢点还不舒服呢。”顿了顿,问道:“哎,兄弟,我听你的口音是北面来的?是东北那面吗?”

  “北平。”鹿书文啃着饼子答道:“我说话有东北味吗?”

  “有点吧。”这个人说道:“具体的我也分辨不出来,不过你说抢不上槽,这好像就是北方话。”

  “啊,对。”鹿书文笑道:“这话好像很多地方都说,也不知道究竟是那的话了,但肯定是北方的。不一定就是北平的。”

  其实鹿书文是地道的南方人,不过他是故意隐藏的口音。是以他要是开了口基本上你很难听出来他是那的人,因为他天南地北的一些方言,俏皮话什么的,说话的时候都带着点。这种情况其实在这个年头也有不少,因为难民潮,南北地人混杂在一块的情况非常多。是以,口音相互学上两句,说话用对方曾经用过的一些方言词句,那也正常的很。

  两个人一边吃喝一边聊着呢,等吃完了鹿书文基本上已经知道对方的大概情况了。此人姓祁,也不是上海当地人,不过来上海已经快有两年了。到了这里后基本上都在码头上干活,没什么门路,也不愿意被人“抽水”所以肯定进不去码头里面当正式的工人。

  不过临时工运气好的话,也能挣点钱。再加上他都干出经验来了:什么样的人往这面一走,就是过来招人的,什么样的人只是路过,他基本上一眼就能够看出来。所以,“抢活”的水平算是比较高的。

  吃完饭,暂时也没什么活,两个人正聊到姓祁的可以帮忙,带鹿书文抢活的时候。对方微微一怔,道:“哎,那是来军队了?”

  其实,两个人在吃饭的时候,鹿书文就注意到了一些情况。因为码头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来了不少的便衣。不过鹿书文没有动,毕竟他也没犯什么事,就算被盘查也没事。是以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不过这肯定就是上线给自己的命令了。因为要找什么码头上的不同寻常的情况嘛,肯定就是这个事了。所以鹿书文就注意上了。

  鹿书文朝着姓祁的目光,也忘了过去。之间,从公路另一头已经转过来了一列车队,大概能有将近二十多辆汽车。其中有六辆车都是那种军队的卡车。到了码头口子哪里后,纷纷停下。

  很快的,从上面就跳出一个个带着钢盔的小鬼子士兵来。还有几个军曹以及军官,在指挥他们列队,并且说了着什么。

  另外,车队里其他的都是那种黑的轿车了。这些轿车也在码头口子那里停下了四辆,从上面下来了不少穿着便衣的人。另外的十来辆则是直接从码头口子那里,开了进去。

  姓祁的说道:“这是……抓人啊?”

  其实他也不是再问鹿书文,就是自言自语。鹿书文说道:“谁知道呢。现在有一点了吗?”

  姓祁的摇了摇头,道:“这不清楚,我没有表。但差不多了吧。”说着,他转头喊了一句,道:“李头,现在几点了?”

  “一点过五分了。”那个李头掏出一块旧怀表看了眼,答道。

  这个李头就是码头上这些临时工的工人,当然啊,也是临时的。后世,在横店之类的影视基地,每天都有不少群演,这些群演也都是临时性质的,在某个地方等活干。然后那个剧组有戏,要招人了就跟着去扮演个鬼子兵啦,演个死尸什么的。但是他们一样也有群头。而现在的这个李头,就是这个意思了。

  鹿书文现在的掩饰身份是打零工的,勉强有个房子能够遮风避雨的还行。但是他身上要是有手表这种高级货,那就会可疑了。所以他自然没带表。不过他也有办法,以为码头上的调度室之类的,是有钟表的。

  所以他要是想确定精准的时间,记下一些特殊情况发生在几点之类的,他是可以到这些地方确认时间的。不过现在有了李头的答复,倒是可以让他省了点事。

  一帮临时工都在看热闹。所以鹿书文也在一起转头,大大方方的看着。只见那帮小鬼子并,在军曹和那几个军官训完话之后,立刻开始行动起来。很有组织的,那几个地方,守着几个人。另外一批,又在哪里站岗什么的,都各自分开,或在外面,或者是在码头里面驻守开来。

  而那几个便衣也基本是如此,不过他们的动作更加随意。如果不是一开始就跟着车队过来,还以为是码头上的普通人呢。

  等完事后,就看一个鬼子军曹,带着几个鬼子兵,大步向着鹿书文所在的临时工人等活的地方而来。

  到了跟前,鬼子很蛮横的让他们集中到了一起。鹿书文快速的自我判断了一下,自己肯定是没有露出什么马脚,所以鬼子接下来就算采取任何行动,肯定不是冲着自己来的。所以自己要稳住了。

  暗暗提醒自己的鹿书文,就看那个李头还有点胆量,笑呵呵的上去,点头哈腰的给那个鬼子军官递烟。不过鬼子军官却没有接,直接用比较生硬,但是却也能让人听懂的中文说道:“你是他们的工头?”

  “是,太君。”李头依旧面上带着笑容,说道:“我已经在码头上干了好几年了,太君是有什么活要我们干吗?没问题,我们手脚都麻利的很。”

  “我问你。”这个鬼子军官说道:“你叫什么名字?这些人……”

第2359章

  鬼子军官接着问道:“这些人你都熟悉吗?”说着,用手指了指鹿书文他们这些临时工。

  “小的叫李佳群。”李头答道:“这些人大半我都比较熟,不过太君,您也知道这是码头临时工等活的地方,有不少人干不长远,就去找别的活计了。每天也有新来的加入。所以有一部分我还真不太熟。”

  鬼子军官面色严肃的点了点头,道:“把这些人全都登记一下。”说完他不再理会。而他手下的几个鬼子兵立刻开始行动,有的拿出纸笔,有的则是维持秩序,让他们排好队,拿出随身的证件。

  鹿书文排在队伍当中,就在姓祁的临时工后面。前面还有几个人,到他们还要稍微等会。所以鹿书文立刻在心里开始盘算,自己一会是否要正常的登记,就按照现在的掩饰身份来。还是说在编一个瞎话。

  不过很快的,鹿书文就决定实话实说,因为他现在本就是掩饰身份。如果自己再次瞎编一个瞎话,对方如果真的在事后核实的话,那么他掩饰身份可能也会出问题。而自己现在的这个身份是经得住至少二级侦查的。

  鹿书文判断,现在码头上的临时工人可是不少啊。鬼子就算是查,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查的那么深。再加上平时,自己确实总是再打个零工什么的,那出现在码头上,找个临时的活干,也是非常正常的。可自己一旦说谎,要是被查,那怀疑度,必然是更加的严重。反而会被鬼子彻底的盯上。

  心中打定了主意后,鹿书文正常的排队。前面姓祁的临时工,回头说道:“兄弟没经过这种场面吧?我曾经又一次也被登记过,一会人家让怎么登记咱们就怎么登记就行。”

  “啊。”鹿书文说道:“我……倒是认识两个字,但是要让我写什么的,我还真未必写的了啊。也不知道他们让不让人代笔,兄弟,你帮我写行不行啊?”

  “嗐。”姓祁的临时工说道:“你好歹还认识两个字,我这除了我得名字知道什么样外,剩下的那是斗大的字都不认识半个的。还让我帮你写?不过你也不用担心,你没看见吗,他们自己写。你只要他们问什么说什么就行了。挺简单。咱们又不是什么抗……反日恐怖分子。不用瞎担心。”

  “那就好,那就好。”鹿书文说道:“我就不担心了……”

  正说到这里呢,就听那个鬼子军官,大喝一声,用有点夹生的中文,道:“不许相互之间说话,老实排好队!”

  鹿书文立刻露出老实的样子,连忙点头,乖巧的站好。前面的老祁也是一样,他赶紧冲着那个鬼子军官露出个笑容,转回头,面朝前好好排队。

  其实,这个鬼子军官,这样做在鹿书文眼里,可能不是一般的鬼子军官。而是从事过特种行业的,又或者是本身就是今天过来,有什么正式的事情,所以这个鬼子才今天穿上了军装。

  因为这个鬼子军官让他们不许交头接耳,其一,可能是处于本能的维持一下秩序,从而提高震慑性。但还有第二点可能,那就是这个鬼子在用特种思维,在下意识的,或者是有意识的,防范万一。即:队伍里面要是真有什么地下特工之类的人,防止他们相互之间紧急的商议,或者是串供之类的。

  也就三分来钟吧,已经到了老祁那。鹿书文在后面依旧老老实实的,但实则是听鬼子怎么问老祁问题,从而登记。为的就是在心里有个数,万一某些问题不好回答呢?那么自己也可以早点准备。虽然这个早点准备也只是一点点时间,但有一点点时间总比被对方突然袭击的好。

  不过负责记录问话的那两个鬼子,提的问题,鹿书文倒是没发现什么太过于古怪的,无非是姓名,年龄。早码头上找活多长时间了?在码头上都认识些什么人啊?码头管理处上的负责人是谁?知不知道?在本地住在那啊?有什么亲戚朋友啊?类似的这些。

  这些问题,看起来是比较常规的,但却比较详细。如果真要是耍滑头或者是准备不是太足的人,被这么一问,其中几项还真不太好回答。就算是现在回答了没什么事,但是过后,万一有个排查呢?那可能在某一个环节就出事。比如说,你什么时候来的?你在本地有什么亲戚朋友。这种问题看似很简单,但你回答的时候,一旦不慎,反而可能就要出事。

  老齐登记完毕之后,和之前登过记的人一道,被安排在了另一面的空地。鹿书文也“老老实实”的开始登记,不过他是第一次来码头,也没什么亲戚朋友。还是引起了登记人的注意,于是明显的增加了好几个比老祁多的问题。

  你邻居有谁?曾经在那做过工?当时给你发钱的人叫什么?你的房东叫什么?一个月多少钱?

  鹿书文依旧按照自己的掩饰身份,一一回答。看见了吗?这就是掩饰身份准备充足的好处。你要是认为,我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又或者是我的回答你们根本查不了,比如说我老家遭了灾,镇上的人都走了,我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亲戚了。

  这种回答看似对方确实无法查证。但无法查证的东西,本身在专业人士的眼里你就是有问题的。是以,有时候你觉得你编造的东西,无法查证,似乎无懈可击。但不好意思,其实在专业人员的眼里,你的问题大了去了。

  鹿书文老实的回答:“在报社送过报纸,是本地的生活晚报。呃……发工钱的具体叫什么我不清楚,但是都叫他老季。邻居挺多都不算太熟,但是有几个也知道叫什么……”

  这里面的回答也是有学问的。首先你不能对答如流,如果对答如流,你把街坊邻居叫什么,有个多大的叫什么的孩子……

第2360章

  在某个别的小区还有个老父亲。又或者是,给你发钱的人,叫什么,什么职务,多大年龄,跟你一起干活的那些人的名字你也都知道……如此详细的回答了。

  不能说你肯定有问题,但是,有问题的可能性却会变大。为什么?就是因为你的对答如流。太像是准备好的了。如果碰见特别严谨的人,尤其是专业人士。那么你的嫌疑一样会提高。说不得就会去真的一一核实。

  像是现在鹿书文的回答,其实才是好的。寻常的小老百姓,老实巴交的登记。干活,出力拿钱,尤其是打一些很临时的工,谁知道给你钱的人姓什么叫什么,多大年纪了?比如说后世就有日结工,站在某个等工的街道的某个区域。老板开着车子过来了,说:来五个人,分拣货物,或者是装卸货物,大概要干一白天多,做完为止,干完结账每个人两百八。

  等你干完,在人家老板给你发钱的时候,你都未必知道人家老板姓什么。因此,鹿书文在回答这种问题的时候,稍微有点犹豫,好像还仔细回想了一下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符合情况的。

  果然,回答完毕之后,那个问问题的,中文非常流利的鬼子不在追问其他了。而是指了指做过登记的老祁等人的位置,道:“完成了,过去吧。”

  “哎,是是!”鹿书文赶忙点头,走到了老祁这边。

  要知道,这些临时工人可是不老少的,得有三十来号人。当然,不是说整个码头就有三个临时工过来找伙计。而是说这一个“站点”就有三十来号人。要是整个码头来说,临时工的“站点”其实有不下于十来个。

  鹿书文判断,可能自己这个“站点”登记,并不是唯一的。要不然,鬼子不可能一上来,就问李工头“这些人熟不熟悉,有多少人”的这一类问题。

  也就是说,其他的几个“站点”肯定也有鬼子过去作登记。要知道,这个动作可是非常严格的一种先期排查了。本身码头可是很大的,过来找生活的人那可是不少。鬼子他们进行如此的登记在册的动作,那可是要耗费不少时间和人力的。

  等全都登记完毕,已经是二十来分钟之后了。那个中文特别流利的鬼子,和那个夹生中文的鬼子军官相互之间小声的说了一会话。那个军官点了点头,又跟他说了些什么。

  然后那个中文特别流利的军官,从登记写字的那个鬼子手里的公文包中,掏出了一叠好像是火车票一样的小纸片。

  招了招手,把李工头叫过来了,说道:“这是已经登记完毕工人的临时活动证件。你给我记住,没有这种证件的,不允许你私自接受工人在这里等活打工。要是发现了,后果你来负责。”

  “是是!”李工头,点头哈腰的说道:“太君放心,要是没有这种活动证件的,我这里肯定不在收人。不过……现在也刚刚过了中午,没准一会还会来一些人。太君,不瞒您说,有一些我认识的,总在这里打工的工人,喜欢下午过来干活。现在天热,有一些活计的东家看我们可怜,可能干完活还能多赏点钱。是以,您看,要是这些人下午过来干活怎么办?我直接让他们回去?还是……”

  这个鬼子明显是来之前就有了这方面的预见和准备,道:“你只要告诉他们,没有这些活动证件,谁要是偷偷的在码头打工,活动的话,被我们抓住了,后果非常严重。如果想要干活,就主动去管理处,哪里我们有一个登记点。让他们主动过去进行登记。”

  “明白。”李工头道:“明白了。我一准跟他们说的清清楚楚的。太君放心,放心。”

  几个小鬼子立刻转身而去。鹿书文明白,既然他们现在正在这么干,他么也就是说,正事应该是还没看开始呢。因为他们现在做的这些登记工作,属于是预防,先期的手段。不可能说,正事都开始了,然后才这么干。那可能都晚了。

  就是这样,鹿书文有了“码头活动证”之后,跟着老祁,混在这个站点的工人里面。一直带着。小鬼子虽然来了码头,但是一些本来就有的活动,是并没有制止的。比如说货运船只的上下货物,客船的乘客什么的,自然也有鹿书文他们这种临时工的工作。

  这也许是因为上海是经济之都,毕竟太重要了,码头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直接停摆,可能会让本就混乱的局面,更加雪上加霜。这是小鬼子也绝不愿意看到的。

  到了下午,情况也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了。鹿书文也跟着老祁混了一个给富贵人家,装卸不少行李的活。活不大,一共十几件箱子,一会就能够干完。不过在干活的时候,不免要跟着人家来到了船旁边,从码头上别的区域经过。

  鹿书文看见,码头上,只要有个转角啊,大门啊之类的地方,基本上都有至少两个鬼子兵在那杵着站岗。不过这些鬼子兵虽然也都挺警惕,每次经过他们把守的地方,都会要求你出事那种小纸板做的证件,但是有了这玩意之后,倒是不过过多的盘问你了。

  一下午的时候,鹿书文跟着老祁混了两个活。还行,不算累,但是在码头上倒是等于侦查了一圈,一些地形,哪里是什么部门,什么地方有鬼子的岗哨之类的,他心里也大概有了数。

  不过却一直没有再见到其他的事。但就在傍晚六点来钟的时候,鹿书文和老祁两个正在码头上帮人卸车装货收尾阶段时,再次开来了一艘海船,这艘海船跟中型的近中海客货两用轮船没什么区别。但是,这艘船在进入码头停考之前,竟然跟着两艘炮艇。

  鹿书文对正规的海军不能说太精通,特工也不是什么都行的。但是他就算再不精通……

第2361章

上一篇:从囚徒到司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