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岩隐士
但让范克勤看见之后,立刻注意的,是这个人,自己非常熟悉。正是那名安全局和军统内部代号为:“司机”的日本间谍。这个家伙一度是“汪宁”的副手。策反情报处行动队长楚天风,就是汪宁的手笔。其中司机,也是展露了不小的能力。
范克勤抬头问道:“这是徐世鹏新画的?怎么回事?”
“是徐世鹏画的。”华章道:“德川勇夫是疾风特工队的队长,卑职想着,既然他是一个头头,那么知道的必然比普通的队员要多一些。看他的年龄也有三十八了,所以德川勇夫加入小日本的特高课时间必然不短,肯定认识一些我们还不知道的间谍。于是这些日子一直在压榨他的剩余价值,我让徐世鹏配合我,也掌握了很多我们还不知道的一些日本间谍相貌。”
说到这里,华章见范克勤指了指椅子……
第907章
于是华章笑了笑,侧身坐下,接着说道:“就在刚刚,很是费劲的他又想起一个人,他跟我说,只是知道对方叫做藤原长英,真名还是化名不清楚了。但他们确实曾经见过面,还聊过几句……由于很长时间没见过了,所以经过几番压榨,现在才想起来。不过这个德川勇夫对于司机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因为他当初是请教对方问题。问的什么德川勇夫具体的有点忘了,但肯定是关于隐藏身份,或反跟踪技巧方面的。”
范克勤抽了口烟,道:“他……没说慌吗?”
“卑职感觉没有。华章回忆了一下,道:“这家伙这些天被我压榨的非常狠,说出一个他认识的间谍,才能得到一些休息。因此,这个司机被他说出来,是真实的面应该很大。毕竟到了这个地步,该交代的已经都交代出来了,他没有什么理由用这个事情骗咱们。”
范克勤点了点头,说道:“嗯,还说了什么?”
“没有了。”华章说道:“他开始说又想起来一个人,于是卑职让徐世鹏开始按照他的记忆画像,但没有画完,我看见后觉得是司机,便让徐世鹏先停下,然后把之前司机的画像拿了过来,问德川勇夫问题。他也比较诧异,但说:就是这个人。也就是他刚刚给徐世鹏形容的,和我拿给他以前的画是一个人。跟着我就问他问题,他就说了刚刚我跟您说的那些情况。于是卑职感觉,这事需要立刻跟您说一声,然后就过来了,还没来得及深入提问。”
“嗯。”范克勤再次看了看这张画作,然后起身说道:“走,我去汇汇他。”
“是。”华章答了一句,跟在范克勤侧后方,出了办公室。然后两个人直接来到了审讯室,进入了其中。
范克勤就看里面徐世鹏,还有一个很是沉稳,穿着西装的特工,正在抽烟。地当中还有一个已经穿上了内裤,看起来精神状态很差的三十七八岁的男子。
“处座。”徐世鹏和另一个沉稳特工挺身跟范克勤打招呼。
范克勤道:“好。你们先出去,我和你们组长要问德川队长一些问题。”
“是。”两个人麻利的走了出去。
范克勤来到了地当中的铁椅子前,细细看了看德川勇夫,对方态度非常好。虽然坐在了椅子上,精神状态也比较差,但仍旧低头鞠躬。
“德川队长客气了。”范克勤说道:“自我介绍一下,鄙人姓范。有些问题想要请教你。”
“范长官您好。”德川勇夫说道:“不敢当请教二字,您请问。只要我知道的,绝不会隐瞒。”
“嗯。”范克勤用手拿着那张肖像图,在德川勇夫的面前抖了一下,道:“看看,这个人你说他叫藤原长英?据我所知,藤原氏跟德川氏一样,在你们日本可是老派贵族啊,不管这个名字的真假,你当时知道对方的名字后,就没有一点怀疑吗?”
德川勇夫对中文非常精通,因此半点日本生硬的口音都没有,答道:“范长官明鉴,在下的德川氏虽然在日本非常荣耀,但经过了这么多年,多少代人的传承,姓德川的人已经不少了。因此有了很大的不同,我所在的只不过是旁支中的旁支,如果是正宗本族的德川氏自然在日本属于贵族。是以在下在得知对方叫藤原长英的时候,并没有往深处想,毕竟当时,对方也只是一名特工教官,我也不能多问对方隐私。那非常的失礼。”
范克勤点了点头,道:“你说对方是一名教官?”
“是的。”德川勇夫道:“那时候是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我刚刚被调配到中国不久,虽然在本土经受过训练,但是到了这里,会再有一次考核,其中考核的时候藤原长英就是考核我的考官,我记得我是因为一道关于跟踪还是……关于隐藏身份的问题,考核的并不太理想,所以在之后请教时,称呼对方为教官。”
范克勤问道:“考试的时候,是在哈尔滨那啊?”
“我们是在哈尔滨警视厅宿舍居住。”德川勇夫说道:“考试的时候有笔试和具体操作。笔试也是在警视厅成立的警官培训学校的教室里。具体操作就不一定了,教官会在考核时临时突击通知,你在下面几小时要干什么。我是被告知,相貌在三十分钟后会被长官们通知宪兵队,告诉他们说,我是中国的一名高级特务。让宪兵队对我展开搜查。而我只能在道里区内活动,并躲避四个小时才算过关。至于别人在哪就不太清楚了,但我想,哈尔滨那么大,应该每个人都会穿插开来,哪里都有吧。”
范克勤道:“这个培训并且考核你们的机构是属于那个部门的?”
“特高课。”德川勇夫说道:“应该是总课长成立的,总管东三省的机关。”
范克勤道:“它现在还存在于哈尔滨吗?”
德川听罢,问道:“您的意思是?这个培训机构还在不在哈尔滨?”见范克勤点头,于是他接着说道:“应该是在的,毕竟在东三省的特务机关才是最多的,根基也是最厚的。进入全中国的特工,基本绝大多数,都是来华后,在东北进行培训,然后才会输入给各个地方。”
这一点范克勤倒是知道,毕竟小日本鬼子首先是进入东北,然后才进入中原,是以在东北的日本特务机构,其实才是实力最雄厚的。
虽然后世总说上海,各国的特工交锋才是最多的。但那只是交锋最多,所以上海的谍战还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可要说小日本的特务机构在哪里的实力最厉害,就不能说是上海了,而是在东北地区。毕竟在侵略前,小鬼子就开始派遣大量的特务,进入东北开始布局了。这也是军统在上海能够闹出那么大动静,但是在东北地区,却有点束手无策的原因。
第908章
好在这一世,范克勤来了,先是派出狼群,后是培训大量的安全局特工,这才开始在东北打开了一定的局面。
范克勤从烟盒里拿出一支烟,道:“德川队长,你跟藤原长英在那之后,就再也没见过面了吗?”说着,将烟塞进对方的嘴里,并且帮着他点燃。
“谢谢。”德川勇夫,道:“请放心,我不会骗你们的。在那之后,我和藤原长英确实没有见过面。”
范克勤道:“那就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藤原长英的任何信息吧。”
“是。”德川勇夫再次点了一下头,而后细细的想了想,开始叙述了起来,道:“他是我的考核教官,考核的是反追击。因此我感觉藤原长英应该是反追击的行家。另外,在考核结束请教他问题的时候,他回答了一些很有实用价值的技巧。这就很能说明问题。虽然我现在根本想不起原话是怎么说的,但我当时确实收获很大。”
德川勇夫贪婪的抽了一口香烟,然后又道:“所以,我只知道他应该是一个名有一定能力的反追踪专家。其他的,并不清楚。”
范克勤道:“嗯,那就说说,当时你们的教官还有那些……”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范克勤和德川勇夫一问一答,将这个小日本知道的,关于那个间谍培训机构的情况,全都详细的了解了一遍。不过终究是年头太久了。即便是受过训练的间谍,在不特意去记的时候,也会随着时间过去,出现记忆模糊的情况。
所以总体而言,范克勤这次询问的主要目的,也就是代号司机,德川勇夫口中的教官藤原长英,并没有什么进展。只是从侧面证实了,对方确实是对于反跟踪,反追击之类的比较精通。
主要目的虽然没有太大进展,但是其他的方面,范克勤却收获了不少,比如说东北的一些情况,南京的一些情况,这些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够用得到。在走出审讯室之后,范克勤看着华章,吩咐道:“我觉得可以继续深挖他的潜力,让徐世鹏跟上,每当他回想起一个人,就让徐世鹏用画笔复原一个人的相貌。我打算建立一份日谍的影像资料库。其余的间谍也如此询问,只要能回想起来的日谍分子,全都建立影像资料。”
华章道:“只是徐世鹏一个人的话,工作量太大了……要不卑职再找几个精通素描的人过来?或者干脆让徐世鹏培训几个有底子的?”
“可以。”范克勤道:“你负责安排吧。也可以去艺术院校找找看,有这方面技能的,全都挖过来。以后但凡抓住的日谍分子,统统压榨潜力。然后画下来的画像,翻拍相片,保留底片,并且建立一份专属的档案资料。到时候由量变引发质变,除非是新入行的鬼子间谍,要不然,日谍必然会无所遁形。”
“是。”华章道:“我立刻就安排。”
“行。”范克勤道:“那你忙吧……哦,对了,去情报处的牢房里看看,没枪毙的鬼子也压榨一波潜力再说。总之凡是能够让咱们安全局联络上的部门,你都可以这么干。”
华章挺身道:“明白。”
范克勤回到了办公室后,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说的影像资料库。这个情况,是他以前就想要弄的。
那说他以前怎么不弄呢?因为他心里很有B数!
最开始他就是军统情报处下面的一个组长,后来是科长,这个级别你还想建立资料库?
之后,到了安全局,但安全局是刚刚成立的新部门,可谓力量有限,人力不够,全都忙的脚打后脑勺,所以尽快将安全局代入轨道才是正事,其余的都可以放放。
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人力资源不够。但现在经过范克勤的努力,已经启动了培训基地,效率很高的,可以说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培训出一批合格特工。因此现在来看,安全局的局面已经真正的进入了轨道。所有的骨架,血肉已经完全铸成。是时候往里面添加一些独特的思想和绝活了。
华章按照范克勤的吩咐,首先去了重庆的各大艺术院校,搜刮人才。不过光是会素描技巧,而且素描水准很高的人,未必就能达到他们的要求。
毕竟一个是有实物临摹,或者叫写生。但安全局的人物肖像图可是没真人让其照着画的,全都得凭着第三者的描述来绘画。
所以连续找了几天,在全市的什么艺术学校,绘画班之类的地方,只找到了四个符合要求的。
考核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让去到这些院校的招人的特工,现场描述一个人的样子,让对方画,如果能够达到七八分和真人相似,就算是合格了。
然后范克勤亲自跑了一趟郊外的培训基地,找了几个擅长内务处理的特工回来,在安全局调查处添加了一个下属的部门,影像资料组。
不过现在收集的资料毕竟有限,所以暂时只有三个人就可以了。他们的任务就是跟着审讯的特工同事们,在审讯室泡着,每挖出一个影像资料,就现场建立档案。别管对方的名字到底是不是假名或者化名,全都标注。而回忆起这些人的落网日谍分子,也不可能光是想起人,剩下的信息统统不知道吧。
就比如说是德川勇夫回忆起司机,对方那个时候用的就是藤原长英的名字,在什么时候见得面,做过什么事情,大概年龄等等建立一套独立的档案。然后存入资料库中。
然后呢,等收集的资料多了起来后,再由资料管理小组,将这些资料做出多分的拷贝,发往各地的安全分局。每隔一段时间,或者收集一批资料就会发一批。
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互之间的攀咬,只要资料上的人露了面,就可以直接抓回来再说。跟着再次循环,压榨其剩余价值。最终进入一个让小日本鬼子间谍,寸步难行的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第909章
这四个人经过安全局的初步调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其中有三个人,是跟父母一起在本地生活的,就凭着这一点,就几乎不太可能是日谍分子。
另外范克勤的这个计划,虽然在心里很久了,可是谁都没有对谁说过。所以这一次启动的是很突然的,就算是小日本鬼子派出的间谍,想要打入安全局内部,但如此突然,也根本来不及安排。
第四个人虽然不是本地人,在本地也没有什么家,但却是跟着他的老师一起逃难过来的。由他的老师作保,说这个人从十来岁的时候,就是自己的学生。长大后,又给自己当助教。然后父母也都认识,只不过他的父母和他们一起往后方逃难的时候失踪了,一直到现在都渺无音讯,多半可能是遭遇不测了。
而这个给他担保的老师,也挺不幸的,老婆在逃难的时候,也跟学生的父母一样,再一次躲避空袭的时候失踪了,这一点有不少同行的人可以作证。另外,他在国内的书画圈子里还是很有名望的,早年间就是新画派的新秀之一,而且也只是在书画圈子里呆着不参与任何政治,另外还有他不到十岁的小女儿也在身边,更不可能是间谍。
就这样,这四个“艺术家”或者说是画家,就这么直接摇身一变,当上了被原先艺术圈里所不齿的特务。
艺术家嘛,情感丰富,思维和常人不同,尤其是其中一个女的,叫姜思思的。第一次进了审讯室,明明是对日谍问话,而且还不是她问。结果直接被吓的花容失色。出来后眼泪直在眼圈里转悠,鼻子抽搭的那叫一个频繁,足足半个多小时后才好起来。
怎么办?做思想工作呗,再者说一个新来的,让其他人见到了这样也没啥,顶多一乐,包容度也挺高。但话说回来,要是过一段时间还这样,那就没办法了,只能把她调到其他的部门,浪费她本来的绘画技能,搞个文职了。
那说就开了呗?不行!安全局和军统一样,都是终身制职业,讲究的也是一个路子——竖着进,横着出。生了进,死了出!绝没有第二个情况。
好在他们的组长徐世鹏经过了这么多事,跟范克勤,华章,或者各个组长都打过交道。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是以能安慰就安慰,不能安慰,他亲自带着。经过三两次,表现最差的姜思思也有点适应了。
人有时候是很脆弱的,但是也有其强大的一面。尤其是心理方面的,有时候迈过一个坎后,真的会进入一种新的境界。是以姜思思适应了之后,效率竟然比其他的三个男的还要高。
是以影像资料小组的工作,很快就上了正轨,只是一个礼拜的时间,他们就整整画下了超过一百幅画像,并且全都建立了相关的资料。等到那批受伤没死的间谍,恢复过来可以审讯的时候,差不多会再次迎来一个收获高峰期。
范克勤感觉应该趁热打铁,不能放松,于是乎直接联系了自己的老哥钱金勋,让影像小组进入了情报处的牢房,再次开始收集起能够收集的日本间谍肖像。
就在范克勤这面忙着这些的时候,熊巴山和五名调侦老手,已经一路沿着宜昌,岳阳,武汉,安庆,马鞍山的路线,一路不停的潜入了南京城里。
熊巴山的代号为:铜像。化名:如。身份也已经在来之前就安排好了,是武汉人,在南京和武汉沦陷后,依旧两地跑生活,运送一些生活杂物。武汉那面早就有人安排上了。是以绝对符合二层的排查条件。
另外,他带着的五个调侦员也是如此。当然,这可不是说,有了身份后你就可以到处嘚瑟了,依旧要保持低调,尽可能的不要有出格行为。
在到了南京之后,熊巴山直接花钱包下了一艘中型的货船,就停在码头泊位上。他从船舱的窗户中往外看了看,南京城的码头附近人还是不少的,但各自都在忙活自己的事情,附近也没几个人。
于是熊巴山转头低声,吩咐道:“夫子庙附近,可是有不少做小买卖的人,你们一定要记住,按照计划那样去做,真实的联系咱们的生意。也联络几家有店面的铺子,这是保密和掩护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夫子庙距离目标可是不远的,你们溜溜达达,一边真正的去做生意,一边就能够观察目标的情况。要把街面上的巡逻规模,时间间隔。还有附近的警察局,巡查办等等的其他日伪机关部门也要记在心里。遇到了什么情况,不用逞英雄,也不要慌,正常的配合就可以了,你们都是老手,我就不多啰嗦了。”
其他几个人立刻点头回应,见此,熊巴山再次看了眼窗外的情况,说道:“行了,现在就去吧。”
五个人得到了命令,立刻各自带着几件锅碗瓢盆之类的样品,背着兜子,分批离开了船舱。等最后一个人出去后,熊巴山又等了一会,也从船舱里走了出去。没一会来到了附近的街道上,溜溜达达的往东侧的夫子庙方向走着。
差不多二十多分钟后,熊巴山没有直接去夫子庙,而是转了个弯,进入了附近的四山街。依旧溜溜达达仿佛街上的行人一样走了一会,看见旁边有个开业的灌汤包,直接进入了其中。
找了个能够看得见外面的桌子坐下后,直接要了一屉包子,又点了个小冷盘,一壶酒。等到了店伙计去后厨通知的时候,熊巴山点了一根烟,开始看风景一样,看着窗外的情况。
从店伙计离开,到上菜的这段时间,路面上过去了两个巡街的警员。这两个人背着半新不旧的长枪,一边欢声笑语的聊着什么话题,一边慢慢地走着,根本也不像是巡逻的样子。因为他们只顾交谈的话题,眉飞色舞的样子,也不知道是聊的什么,导致他们根本也没看街面上的情况……
第910章
看起来,巡逻的两个人,好似根本就没有什么巡逻的意识一样。不过也不能排除这两个人在别的地段可能是认真负责的。比如说在之前的路段他们聊的还没这么投入,然后渐渐的聊到了感兴趣的话题,等兴头一过,便会依旧把注意力集中在街面上也不一定。
上齐了吃喝,熊巴山夹起一个包子,不能太狠,怕把包子皮弄破了。放在嘴咬了个小孔,鲜美的汁液登时冲击着他的味蕾。嗯,美!
熊巴山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依旧仿佛看风景一样看着窗外。沾了点自己调好的酱油醋什么的,咬下了包子的一部分,再次充分的享受着美食。
如此,熊巴山用餐的时间就比正常的要慢不少,而且他扮演的还是好酒之人,“吱”的一口小酒后,慢慢的再来几口菜肴,那叫一个舒坦。
是以正常用餐差不多半小时以内必然完事,结果他连喝酒带吃菜的,弄了将近一个小时。不过再长就不行了,那样就可能会超出一个“正常”的范畴。万事过犹不及,可能会让他引起别人的注意。
他相信一个小时左右还是没问题的,毕竟这个馆子的生意还是不错的,和自己一样,喜欢喝两口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是以比平常多喝一会,就能多观察一会,还不会提高危险系数。
在这一个小时里,熊巴山除了最开始巡逻的那一对警员之外,还看见了两个便衣。这两人的跟平常人的穿着没什么区别,但是他们相互之间也不怎么交谈,慢悠悠的通过视线内的街道,明显也是寻街的意思。除此之外,就没有发现了。
熊巴山付了帐,出了灌汤包馆子,沿着街道往目的地溜达着,到了观园路上。熊巴山不再是溜达的状态,观察着街面行人的步幅,慢慢的将自己的步子,调整到跟绝大多数人的步幅差不多,然后往前走着。
嗯,徐世鹏画的极好,不用眼睛看,而是用余光数着旁边的街道号码。两侧的建筑和情况,画的还是很充分的,只不过没有现在自己到了这里,真实的看起来的那么细致而已。有什么建筑,大致的意思在画作中已经表达了出来。
在观园路往里走的时候,熊巴山没几秒钟就锁定了一个茶座,到了跟前后,也不往后面观察。那样反而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所以直接走了进去,来了一壶不好不坏的花茶以及两碟干果,瓜子什么的,上了二楼。
挑监视的地方,一定不要挑选正对面的。位置越正越容易被注意到,就仿佛狙击手一样,外行总是说在楼顶上,是,楼顶视线最开阔,但是你同样也会很显眼。
而内行呢,从来不会挑选一座楼的楼顶,除非是万不得已的情况。或者是不用顾忌什么,如这座城市是自己的主场,敌人已经龟缩在了某个建筑里,我要获得最开阔的射界,不用管敌人怎么想。这个时候,你在楼顶上是没毛病的。
剩下的情况,如你要在日占区刺杀小日本的某人,要是还在楼顶准备狙击。绝大多数情况下,你死了,你的目标都不会死。这种无脑行动,只会让人觉得白送命,而且并不能证明你的勇气,反而会很愚蠢。
熊巴山找的位置也比较讲究,只要能够看得到街面就可以了。不用非得靠近窗子,是以第二排第三个小桌的位置就很好。
上了楼只是略微一扫就确定了窗口和桌子的情况,再结合刚刚在下面观园路过来时,街道的情况。熊巴山几乎是没怎么停顿,很随意般的选定了位置。
此时这个茶座上还是有几个人的,毕竟不是大早上,而是下午了。所以熊巴山坐下后,打开报纸看了起来,然后喝上两口茶,嗑点瓜子并不显眼。眼角余光则是从侧面的窗口往外面看着。
果然,跟目前掌握的情报还是能够对的上的,二十一号,也就是小日本的前线情报本部就是个小二楼。整体是灰土墙,跟两侧的建筑色调都差不多,而且还连接在了一起。刚刚他在下面的时候就已经看见了,观园路上现有高楼,最高的一座是街口过来时的那座,是个四层。
顺着目光再往远处瞄了瞄,熊巴山发现在这条街的另一头,应该不是街口,距离二十一号的前线情报本部中间隔着四座建筑,是个三层的楼房。剩下的基本全都是二层了。当然,少数三两个一层的平房也有。
看清楚了之后,熊巴山不动声色的接着喝茶嗑瓜子,然后匆匆的扫了扫报纸的版面。大标题全都是日本亲善行为的报道,什么帮助汪伪在前线击杀多少,地方军阀的军队之类的。不用问就知道,自己手里的这张报纸的所属报社,肯定是汪伪和小日本的喉舌。
不过越是这样,熊巴山面上就越显出一丝欣慰,并且与有荣焉的笑容。装呗,看谁能装的过谁。
接下来,熊巴山再次将注意力放在了街面上,虽然他现在的位置不是紧挨着窗户,但街道的弯曲,还是能够让他看清前面一段路径的。是以,他将注意力转移过去,开始监视街面的情况。
他这一壶茶,喝了大概也有一个小时多些。这段时间,街面上再次过了一波巡逻的警员,不过便衣却没有了,其他的人员也没看见。因此现在初步的判断,一个小时,应该是巡警的每一波巡逻的时间。而那个便衣暂时还无从判断,也许只是路过,或者是还没到下一批巡逻时间。
就这样,熊巴山一连换了几个地方。晚上也在四个街区外的丰园街警察局斜对面,一家馆子开始吃了个晚饭,这才选择了一条没走过的街道,再次走回了码头。
他钻入船舱之后,放下顺道买的一些吃喝。点了根烟,抽了起来。此时的白天开始长了起来。不像是冬天晚上四点多,不到五点天就要黑了。
第9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