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这一点头不打紧,敢情不是长官要给大家伙儿私发福利,而是要靠自己去挣的。
唐刀通过31团团部的那个简易沙盘以及31团陆团长的介绍对日军布防地形及兵力有大致的了解,和石大宽一样,看上了那个仅有一个日军步兵小分队驻守的小高地。
大过年的,31团那位陆团长想到的祭奠自己战死麾下的供品是饺子和烟酒,而被两位大佬勾心斗角设计很想宣泄负面情绪的唐团座此刻想的却是鬼子人头。
新鲜人头!
所以,警卫班被勒令原地待命,两名军官被唐团座‘胁迫’着进入战场,根据战术计划,庞子龙负责远处狙击掩护,曹英冲用半自动步枪火力掩护,唐团座则要摸入堑壕对鬼子进行暗杀。
换成是别的团长,两个侦察连军官又不傻,这让长官去虎口冒险妥妥是掉脑袋的活儿,唐团座再如何‘一手遮天’他们也不得干这个蠢事,但唐团座是谁?
那是团里第一高手。
而且这个第一高手可不是因为他是团长,大家伙儿捧的,那是实打实的战场和训练场上打出来的。就连一把大剑尽斩日军30多人的狠人明心都承认,在战场上遇见唐团座,他几乎没有存货的机会。
而且就这样跑去摸日本人战壕的事儿唐团座自己可不是第一次干,四行仓库之战他干过,晋东之战他干过,紫山之战他也干过,被他亲手用那把三棱军刺放过的日本人的血,累积起来估计都能让一亩水稻田的秧苗茁壮成长。
再说了,15名小鬼子可以换那么多牛肉罐头和香烟,侦察连的弟兄们一定很开心,两个侦察连的军官同样也抵不住这个诱惑。
这不,3人就潜入日军阵地前200多米,就等着午夜后潜入日军阵地收割人头来的,没成想,这块‘香饽饽’竟然也被人惦记了。
三个愣头青就这么从他们潜伏地点爬过去,一口气潜伏到距离日本人阵地不到30米的区域,看得胆大如曹英冲都替他们担心。
“长官,这咋整?”曹英冲哭笑不得的低声问道。
“既然31团的弟兄想抢食,那我们身为主家也不能太小气是不是?”唐刀看着漆黑一片的对面,眼中难得的闪过赞赏。“我们给这三个小兄弟掠阵好了!”
四行团这样的战例不少,那是因为有他这个未来小蝴蝶根据这近百年来无数场成功战例做印证的指导,尤其是有西南十年战争期间的大量经验,而对于这三名11师的小兵来说这种战法几乎就是一个全新模式。
但这三名中国士兵竟然在没有任何指导下全凭勇气开启了这种创新,这让唐刀极为欣赏。
曹英冲对那三个不知姓名的中国士兵简直是羡慕到不行,能抢了唐团座的活儿还能让他亲自为他们掠阵保障他们安全,这在四行团内恐怕都不多见。
四行团自家官兵都没几人能享受到的待遇,偏偏就被11师这三个小兵给撞见了,这祖坟冒的青烟怕是十几里外都能看得清吧!
石大宽那里会知道后面有个陆军上校在默默的关注他,他现在就在草丛里默默等着日军进入梦乡。
少年兵虽然很年轻,但逐渐隆起的弘二头肌和唇边的青涩绒毛无不显示着他正在接近自己体能的巅峰,而23日高家岭一战更是使得他的战斗意志和精神彻底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鲜血和死亡再也不是让少年兵浑身寒毛直竖的恐惧,那甚至会让他进入一种极其兴奋的状态,就如同现在,他的人虽然像一条狩猎的野狼一样伏在草丛中,但他体内每一颗细胞仿佛都在欢呼,为接下来的鲜血淋漓的战场欢唱,眼神里更是满目皆是掩饰不住杀戮的欲望。
报答团长给自己战死弟兄的饺子是假,希望用更多日本人的命祭奠自己战死的弟兄们才是真。
那一刻,石大宽甚至忘记了还在山城翘首以盼等着自己归家的母亲和妹妹,忘记了他若死,全家将会失去唯一生计。
他只想,血债血偿!
终其一生,他也休想忘得了班长跪地手握日军穿透胸膛刀刃冲他狂喊那一幕。
“杀!”
石大宽将头埋进草丛,整个山坡上宁静的掉根针都可以听见,但内心中的那一声只有他听得见的怒吼声却是震耳欲聋。
时至深夜,还在低声说话的日军终于沉沉睡去,石大宽和两名士兵就像是从冬眠中醒来的龟,开始慢慢地在草丛中向上爬行。
三人的速度极慢,足足半小时,他们才爬行了30米,距离日军的战壕仅有一步之隔。
“检查枪支,准备!”石大宽冲另外两名同伴打着手势,自己却是扳开了驳壳枪的保险。
驳壳枪是连长留下的遗物,由团长亲自交给他手上保管,这几日石大宽用了两个弹匣做实弹训练,团长还专门派了警卫班长给他当教官,虽然不能保证20米外百发百中,在这种战壕环境下,一梭子子弹扫中十几米外的敌人他还是有足够把握的。
深吸一口气,石大宽就准备发出进入战壕命令。
就在此时,异变突起!
“轰!轰!轰!”
轰然巨响连绵不绝响彻天际。
火红的亮光,照亮了半边天空,三名蓄势已久杀机满怀的小兵呆若木鸡的脸在火光中无比显眼。
“这三个倒霉蛋!”200米外的曹英冲拿望远镜看着石大宽张大的嘴巴,只能给出这样的评价。
不过,曹英冲倒是想知道,暗袭已是不成,这三位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第1443章 幸运小兵(中)
那阵突如其来的炮火,正是33团那个步兵营对日军那处高地发起的炮击。
只是这种秘密军事行动,该部可没有通知其余各部,连唐团座都不知道,日军自然更不可能有防备,这才具备突然性。
但这个突击却是害苦了在日军战壕下方发呆的三名中国小兵,两名警卫班士兵都将目光投向石大宽,别看石大宽年龄比他们小,刚晋升的中士军衔可比他们高,而且他是这次除夕夜袭杀日军的领导者。
石大宽同样也有点懵,剧烈的炮击倒是可以遮掩住枪声,可沉睡中的日军也被惊醒了,难度可比之前要大上好几倍。
不过,几日前那场血战已经像一块磨刀石般将这名小兵的意志和勇气打磨至不同往日,仅仅只是呆了一两秒钟,石大宽迅速镇定下来,眼神中满是杀气,率先做出战术动作,一手提着驳壳枪,一手攀上战壕前沿,一翻身就滚入日军战壕!
“砰砰砰!”驳壳枪声连响。
一名因为炮击声惊醒正提着枪向这边蹿过来的日军被先发制人的石大宽用一梭子撂倒。
虽然距离不过1300米外的炽烈炮火惊动了这块的日军,但得益于冲天火光,战壕里的能见度在某个瞬间甚至能达到三四十米远,这也给了有备而来并先发制人的石大宽足够击杀日军的条件。
远方观察着这一切的曹英冲和庞子龙看着三名小兵在其中一人的带领下仅迟疑数秒就选择了继续进攻,眼中皆涌出欣赏。
因为,换做是他们,也会做出同样抉择。
这不是勇敢和懦弱的问题,而是当前最正确的战术选择!
被炮声惊动的日军第一选择就会扑上战壕对自己阵地前沿进行观察,甚至有的还会打出照明弹,不管你是选择继续潜伏,还是迅速撤离,都会有极大的风险,被日军步兵击杀的概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此时最好的战术选择反而是立即杀入对方战壕,用手中的冲锋枪和驳壳枪这种极利于近战且火力输出强大的武器对日军进行打击,哪怕对方人多势众,也要争取把水搅浑,再考虑撤退的事情。
当然了,如果你是想死,那又另说。
“敌袭!”本就紧张兮兮的日军听到清脆的驳壳枪声,更是直接炸窝了,撕心裂肺的喊声甚至传到了200米外。
“趴勾儿!”日军的三八式步枪开始射击。
“哒哒哒!”11军中装备的MP28花机关也同样开始进行反压制。
“那里打起来了?是鬼子来了?”喝了二两小酒刚合衣躺下没一个小时的31团陆军上校被炮声惊醒没几秒钟,就被不远处响起的枪声给惊动了。
仔细聆听之下,竟然有他很熟悉的花机关冲锋枪的枪响,本能的就认为是鬼子夜袭。
“团长,不是鬼子夜袭,是鬼子占着的3119高地上打起来了。”一名少尉参谋喘着粗气从战壕的另一面跑过来汇报。
“带老子去瞭望哨看看,老子瞅瞅谁特么大年三十晚上跑去找鬼子麻烦!”陆军上校也是个聪明人,脑子一转就想到可能是自己麾下执行唐刀下达的全员‘冷枪冷炮’行动去挣奖励去了。
你要说气吧!也不至于,主要还是担忧。
对唐刀搞的这个‘冷枪冷炮’,他也是支持的,这两天甚至还专门派出了10个精锐小组对日军进行袭杀。
只是,和其他几个团比起来,力度就小多了,实在是如今他31团家小业弱,经不起损失了。
如今他31团还能作战的就这700号人了,满员2500的步兵团战损达百分之七十还出头,就算重新再补充兵员,没有个半年一载也休想达到战前的战斗力,现在别说损失一个连、排了,就是一个两个,都能让他心疼得打哆嗦。
。。。。。。。。。。
“咚!咚!咚!”三枚照明弹从3119高地山顶以及两侧日军占领的高地打出。
三枚照明弹就像是三颗缓缓坠落的流星,将不大的山头以及山坡照得雪亮。
三个背后和头上都插着枯草树枝的深蓝色身影落入日军的视线,也落入正好赶来前线瞭望哨的陆军上校望远镜视野里。
“我入你良!石大宽你个狗日的!”陆军上校愤怒的大爆粗口。
那个提着驳壳枪正靠在战壕壁拐角和日军对射的小小身影除了石大宽外,还特么能是谁?
这个混球,怪不得吃完饺子就跟自己说想要去睡觉,敢情是瞒着自己去偷袭日军。
这下好了吧!偷袭不成变强攻了。
正在这时,小山头两侧相距不过300多米的日军眼瞅着已经蠢蠢欲动,陆军上校一咬牙:“重机枪,给老子封锁住3119高地两侧山地,不让有小鬼子给老子过去;迫击炮班,给老子盯紧高地,如果鬼子人多,就给老子轰他个狗日的,注意,可别打到自家人了;另外,警卫排给老子派两个班,去接应那三个混蛋回来。”
“团长,您不是说非必要不得强攻嘛!我们的炮弹剩的可不多了,师部答应补充的还没送到。”一个作战参谋结结巴巴的问道。
“现在特么的不必要什么时候必要?告诉迫击炮班,老子不要什么节省,只要精准,执行命令!”陆军上校脸色冰冷,目光凝视着照明弹和炮火辉映下偶尔出现于视野里的自己麾下三个士兵。
谁也无法揣测这位目前的心情,但谁都能从语气中听出他对这三个傻大胆士兵的关爱。
3挺重机枪和6挺轻机枪开始怒吼起来,疾飞的子弹在黑夜中划出数条赤红色的弹痕。
“团长命令火力掩护了!刚子,二楞,干死狗日的,还差三个。”石大宽看着不远处划破夜空清晰可见的弹痕,更是勇气十足。
日军很狡猾,利用堑壕拐角和拥有绝对优势火力的中国士兵进行对抗,在这狭窄的战壕里虽然三八大盖的威力大幅度削弱,但由于日军还有甜瓜手雷,这种偏防御性质的手雷破片极多,在这种半密闭空间杀伤极大,短时间内,竟然抵挡住了三名中国士兵的弹雨。
不过,他们也付出了代价,两名倒在战壕里的日军尸体清晰可见。
只是,夜长梦多,他们一旦被牵制在这里,上方的日军支援下来,那可多达十几人了,要说石大宽不紧张不急切,那可是假的。
可关键是,日军打出了照明弹,三人根本不敢轻易翻上战壕,从山坡上去给鬼子致命一击,上方日本人的枪可不是吃素的。
更要命的是,他们不敢轻易出战壕,日本人却可以,他们三人必须得有一人负责防御,时刻提防着有人从上面给他们投下手雷。
“砰!”一声枪响。
战壕内的三名士兵因为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太过嘈杂无法听到,只有那名冒险翻上战壕不断弯着腰着朝三名中国士兵所在战壕区域前进的日军惊恐的看着自己肋下的巨大创口。
他中枪了。
射杀他的人,来自230多米外的灌木丛!
四行团可以排名前五的狙击手压根没继续看被自己击中的猎物,而是将瞄准镜移往他处。
他瞄准的位置,虽不是心脏和头颅这种一击必杀的要害,但经过特殊改造的子弹,会撞断肋骨条后迅速翻转在猎物体内形成一个巨大空腔,肝肾遭受重创的猎物基本都会瞬间失去行动能力,最终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
日军发射的照明弹的光芒下,任何暴露在战壕外的人体,都会成为他猎杀的目标。
“中国人摸进一线战壕了,速度增援。”位于山头一线堑壕里的一名日军军曹脸色难看的下令。
能被大队长亲自任命为一个高地的指挥官,并苍井大男可不是那种普通的军曹,他在整个231联队都是数得上的标兵、精兵。
苍井大男军曹别看从军仅3年,但于射击和刺术上都有着极高的天赋,在去年的枣宜会战中,有着在400米外击杀中国军人的记录,且进入中国后苍井大男军曹一共有4次白刃战的记录,却拥有当场刺杀17名中国军人的骄人战绩。
这也是苍井大男军曹为何短短三年就从一名二等兵晋升为下士官的原因之一,石牌之战后准尉甚至少尉已经是稳稳到手。
可现在,这名农家子弟的梦碎了,从山田正吉到最低级的二等兵,231步兵联队上上下下都知道,他们基本已经是回不去故乡了,想活下来恐怕只有投降一条路走。
但他们更知道,除非是上面脑袋坏了,否则绝无可能下次军令,而如果他们敢擅自投降的话,还在本岛的家属就会被牵连,那倒还不如英勇战死的好。
不过,早死和晚死也是有区别的,越晚死越有可能等来转机,这世上从没有绝对的绝境。
苍井大男军曹就是这么想的,所以这几日他都是无比小心谨慎,尤其是到了夜间,更是15人的小分队分为三班轮换渡过漫漫长夜,但中国人终究还是盯上了他这个小小的阵地。
虽然眼中满是苦涩,但苍井大男军曹还是迅速做出决定,立即增援一线战壕,留下2名步兵和机枪手及掷弹筒手4人留守二线战壕,苍井大男端着步枪,亲自带着5名士兵通过交通壕向一线战壕运动。
照明弹的光芒下,苍井大男军曹眼中寒光闪动杀气森然,他不仅要把入侵一线战壕的中国人给赶出去,还要杀死他们,把中国人的尸体吊在阵地上以震慑对面包围他们的中国人。
“砰!砰!砰!”曹英冲开火了。
在看到山顶上日军的身影在灌木丛中开始闪动后,他手里的半自动步枪毫不犹豫的将十发子弹打空。
日军有交通壕做隐蔽,虽然很浅,但已经足以遮掩大部分身形,这注定做为火力支援手的曹英冲不可能像庞子龙那样精准狙击,他只能靠火力来弥补射角的不足。
半自动步枪充沛的火力终是有收获,一名被跳弹击中大腿的日军惨叫着向下滚去。
别看是跳弹,对躯体的破坏力甚至比子弹直射还要更大一些,杯口大小的血洞在大腿上清晰可见,接近十级的疼痛倒也罢了,真正致命的却是被子弹破片截断的动脉,不用三分钟,恐怖的失血就会要了他的小命。
“对面有敌军的射手,机枪手,掷弹筒手干掉他!”苍井大男军曹反应极快,在交通壕中将身体伏得更低,拼命大喊。
“咚!”一发照明弹重新射上高空,将高地前300多米的坡地都照得雪白。
“哒哒哒!”日军的那挺96式机枪不断对曹英冲大致方向射击,扑簌簌的子弹最近的位置仅落于曹英冲隐蔽处不到20米。
两发榴弹也一前一后在山坡上爆炸,腾起两股硝烟。
曹英冲躲在灌木丛中一动未动,他知道日军只能通过刚刚他的弹着点判断出他所在的方向,但对于距离却是一无所知,机枪和掷弹筒只是试探性攻击。
但这也意味着在照明弹光明散尽之前,他没法再对支援二线堑壕的鬼子进行攻击了,否则,用不了三秒钟,一直严密监视着这块区域的日军机枪手和掷弹筒手会真的确定他的位置,那就轮到他要夺命而逃了。
躲在另一侧的庞子龙早已把枪口瞄准日军机枪手,只是灌木丛遮挡住了96式机枪喷射的烈焰,他也无法判定射击孔的具体方位。
因为日军机枪手也不是把机枪就架在战壕沿上射击,几个沙包堆起来的工事,露出了一个仅青砖大小的射击孔,而且射击孔前方还有些灌木挡住。
从上而下不是很挡日军射手的视线,但从下往上,就很难看清该射击孔的所在了。
可见苍井大男军曹在防御上也是做足了功夫,他也是接受了这几天大队各部都有士兵被中方藏匿的精准射手射杀的经验。
两名日军步兵也悄然将枪口对准了对面的灌木丛,以他们精准的枪法,一旦发现目标,不比机枪和掷弹筒的杀伤力要小。
就靠着压制对手的这30秒钟,苍井大男军曹终于带着剩余的4名士兵进入二线堑壕。
但他显然来得晚了一些,因为己方轻重机枪的怒吼,重新充满勇气的石大宽竟然在3枚手榴弹和一挺冲锋枪扫射的掩护下,在战壕里匍匐了十几米,将拉响了弦的手榴弹放在手里足足四秒,才丢向战壕拐角两名日军固守防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