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咋样?零伤亡,韬娃儿,我川军是不是不比什么中央军差?”意气风发的有些飘了的老王冲唐刀和雷雄嘚瑟。
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理补偿。
43军响应政府号召抗击日寇,从贵川两省交界地数千里行军而来,八月启程,十月抵达,其中至少有一个半月纯粹是靠铁脚板走路,加上原本装备都不咋样,那军容军貌那能好?说他们是双枪军的还是好的,甚至有些人直接称呼他们‘乞丐军’。
还未进入淞沪战场,就被各军鄙视的不行,尤其是装备最好的中央军,更是白眼连连,这种屈辱,其实也是43军26师一上战场就豁出命和日本人干的原因之一。
别人想证明自己,付出努力就行了,但对于他们而言,要用命。
虽然最后他们成功了,成功的证明了自己,但那是将近六千川军子弟的命。
连写下那句“死后愿为沙场鬼,生前不做故乡人”诗篇的解固基解团长,都尸骨无存。
这口气,其实一直堵在老王的心口。
所以,情不自禁的想对隶属88师的雷雄显摆一下。
“营长,我营此战轻伤三人,有两人是于山间奔跑时不小心扭伤脚踝。”通信兵二丫眨巴眨巴眼,小声汇报。
老王......
好心塞。
当然了,那只是一瞬间的糟心,一仗干掉400余日军,哪怕是对方毫无战意,但己方却是无人牺牲,那都是值得庆贺的事。
这边欢声笑语,收拾好所有战利品向26师驻地进发,但已经撤至距离淞沪市区六十公里外的淞沪战区司令部,却已是一片慌乱。
日军,凌晨五时许,于金山卫滩涂阵地上开始登陆了。
第193章 噩耗终至
据前线电报。
日军光是放下登陆舰在滩涂上建立阵地的,都已经超过5000人,而远方停留在海上的巨型运输舰更不知有多少。
可当日奉命驻守金山卫海边的兵力,因为军令传输不畅的缘故,竟然只有可怜的两个炮连和一部保安团士兵。
不用说那些将军,就是司令部里随便挑个勤务兵,也知道,金山卫是守不住了。
脚步匆匆走进司令部的陆军将军们脸上皆挂着寒霜。
日军再度增兵在金山卫登陆,可不光是意味着淞沪会战的彻底失利,来自侧后翼日军的兵锋虽还未露出狰狞,但已经让他们感觉到森然寒意。
日本人这是想前后夹击,将沪西前线的数十万将士包饺子,真是好大的胃口。
只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当前他们面前的20余万日军已经让他们难以招架,突然从侧翼再来两三个师团,当前辛苦维系的均势将会被彻底打破。
那位中国最顶尖大人物数日前还飞抵前线激励全军将士顽强抗敌的誓言言犹在耳,但在当前日军登陆金山卫的现实面前,却显得无比可笑。
立刻全军撤退,在日军还需要时间将兵力由海上投放于沪西左翼之前。走进战区司令部的中国陆军将领们极为难得的没有争吵,近乎一致的提出了这个建议。
甚至已经有人在走入会议室之前,就已经命令自己的副官带上自己的手令去通知麾下各部,收拾物资,做好后撤的准备。
由沪西去往金陵,只有一条公路,五六十万大军全部拥挤其上,头顶上还会出现日机轰炸,那将会怎样的悲惨,这些将军们比谁都清楚。
但没有谁想走在最后一个,这也是人性。
位于金陵的统帅部同样灯火通明,只是,安静的出奇。
几名跺跺脚小半个中国都能晃上一晃的大人物呆立在大幅淞沪战区地图面前。
相对于前线将领们的慌乱,城府更深的这几位显然更沉得住气。
只是,他们的心情远比看似平静的表面要来得糟糕的多。
前线战败对于将士来说,是丢一条命,但对于他们来说,经营半生的身家少说没了一半。
为了这次淞沪会战,粤军、滇军、湘军、川军、桂军、中央军......,除了提早开战的中国北方,中国东部和南部几乎所有省份是精锐尽出,几位大佬在民意沸腾之下,那个不是咬着后槽牙拿出自己的底牌?
倒不是说他们都是好汉,关键是在这节骨眼上还敢藏着掖着的,那位带头大哥看你不爽给你送顶‘抗战不力,畏战不前’的大帽子激起民愤,脑袋再大也遭不住啊!
可如果咬着牙拿出来的这些底牌一战打没了,他们还拿什么在自己的地盘上当老大?
要不是带头大哥这一战也投入了他麾下最嫡系的中央军精锐,从教导总队到御林军三个师再到十几个整编师,估计这几位都得跳起脚骂人了。
饶是如此,会议室中的气氛也近乎凝固,一边负责记录会议的校官连呼吸都不敢了。
带头大哥同样脸色凝重,盯着地图久久没有发言。
他这个时候已经顾不上心痛,而是终于意识到自己错了,犯了个天大的错误。
日本人,根本没有把他寄予全部希望的国际联合大会放在眼里,这几天在联合大会上的示弱只不过是拖延时间,是典型的战略欺骗。
是的,与中国军方如雷轰顶的反应正好相反,位于淞沪市区的日本淞沪派遣军司令部里收到第十军开始登陆的消息后,已是一片欢腾。
中国人不光是战略上被大本营于外交上的示弱蒙蔽,在战术上也被彻头彻尾的骗了。
在金山卫登陆,其实也是大本营的一次冒险。
金山卫宽阔的滩涂本不适合大规模登陆战,水深不够的海岸导致大型船舶根本无法接近岸边。2000吨的驱逐舰甚至都只能停在距离海边三公里的水面上。
如果不能快速的投放兵力并在滩涂上构筑对守军造成压力的阵地,极有可能将一场规模宏大的登陆战打成自杀战。拥有工事的守军能轻易的用机枪将在滩涂上迈着沉重步伐行走的步兵射杀。
所以,从10月份开始,淞沪派遣军就刻意忽略了松江地区,将所有进攻方向都放在淞沪以西,将已经逐步撤出市区的中方主力压制在沪西一带。
甚至,也没有派出侦察机侦查金山卫一带,只是派出些许长期在中国居住的情报人员前往侦查。
现在看来,他们成功了。
中国人忽略了这片原本不适合大规模登陆的海岸线,于当地驻守的兵力规模绝不会超过一个营。
可能,因为地势的原因,他们只能使用添油战术投入兵力会付出不小的伤亡,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场登陆战必定成功。
对于这位淞沪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来说,伤亡数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金山卫登陆战的成功,可以一战将中国最精锐的数十万大军覆灭。
那已经不是一个会战级别的战役胜利,而近乎是决定两国国战的战略性胜利。
中国这个已经衰弱至极致的巨人,还有机会再训练出这般精锐的数十万大军吗?显然,从北方和东南两条战线已经投入五十万大军的大日本帝国陆军不会再给他们这个机会。
开疆扩土,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眼前,这位日本陆军大将怎么不能笑逐颜开呢?
这个清晨,对于心态迥异的中日双方来说,无疑都是煎熬的。
一方是必须得做出是战是退的决定,一方是希望自己悄悄挥出的左勾拳一下就能把对手打晕,而后可以将其肆意宰割。
唯有唐刀这个小蝴蝶知道,中方终于决定撤退,而日方也差一点点就成功了。
事实上,不管这里成功不成功,最终他们的目的都达到了。
参与此战的数十万中国精锐虽然没有尽墨在淞沪,但在某些上层人物的愚蠢操控下,终还是在一月后的金陵之战中被榨干了最后一滴血。
只是,松井石根的野望依旧没有实现,没有了精锐,那就二线兵上,二线兵没了,那就壮丁上。
中国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一个不投降的中国,就是不可战胜的。
那当然还是未来的事儿,当前唐刀要面对的,是是否随26师南往松江的选择。
‘淞沪战区司令部令,43军26师即刻进驻松江县城,死守三昼夜!言退者,杀!’战区司令部的军令就在43军军长郭中将面前无比简陋的办公桌上,
先前获知闻名全军的四行营营长竟然是自己麾下,并得唐刀赠送一车牛肉罐头的喜悦早已荡然无存。
郭中将从电令上移开,将目光投向站在面前的唐刀,眉头紧锁。
他不是在等待唐刀率领只有一百人的四行营随他南下松江,而是,正在试图劝说唐刀离开。
“唐营长,你和四行营走吧!由此地去白鹤港,通过大桥离开,我43军200余伤员,就拜托给你们了。”郭中将长叹。
即将来袭日军超过五万人,而他却才区区七百,用脚指头都能算出的结局。
26师已是必死,又何必再将这一百铁血之军置于死地,想来,这应该是这位陆军中将当前最简单的想法。
第194章 互相说服
这并不是正式的军事会议。
简陋民居充当的43军军部,只有唐刀和这位43军中将军长两人。
这是在唐刀抵达43军26师驻地不到半个小时后,开完军事会议的中将军长要求和唐刀单独谈谈。
没有多余寒暄,脸色原本就有些灰败的中将军长几乎一上来就直奔主题,简单描述当前形势后,就让刚刚受到隆重欢迎的四行营全体离开。
“不,我们四行营决意和长官您同赴松江。”唐刀迎着这位陆军中将有些悲壮的眼神,摇头拒绝。
“你这又是何必,我43军收到死守松江军令,你四行营可没有,没必要去白白送死。”郭中将顿足长叹。
“哎!淞沪这一仗,已经是彻彻底底的输了,你我再如何不惜命,也改变不了结局。”
这也就是唐刀,虽然现在摇身一变成了战区直属四行营的中校营长,但毕竟也是从26师出去的,这位陆军中将才说这样的大实话。
这实际上也是他对坐在最高位置的那位的吐槽,不是他今天说战明天言退后天又忽悠全军还可以再战的一通骚操作,数十万精锐怎么可能落到如今要争先恐后逃命的境地?
让他700人去死守三昼夜,搞笑呢!以为松江是四行仓库?日本人小炮打不动,重炮不敢用,当然可以以寡敌众可以硬抗几天。
可松江就一座小城,人家日军几万人冲上来一人一口口水都把他700人给淹死了好吧!
在这位心里,就算还有个松江保安团,他们合起来两三千人能守半天就是奇迹,全军大溃退就在眼前。
当然了,郭中将之所以为了劝唐刀不去也不惜说大实话的目的,唐刀也很清楚。
26师全体受困于军令,不得不去松江这个死地绝地,他不希望唐刀去送死,有惜才之意,其实更多的还是托付。
26师的兵基本都是在唐刀家乡周边几个县招募来的,亲戚朋友结伴成伙来参军的多的是,战场上血肉模糊谁不怕死?可看到自己的堂兄表弟早上还冲自己笑眯眯,中午就变成冰冷尸体,谁眼睛不得红?
川人既讲义气又讲究脸面,对裙带关系尤其看重,不然的话也不会出那么多势力了。
这一拼命起来可不就不惜命了,只在淞沪打了一仗,就生生从8000多人打成了700人,袍哥弟兄从不拉稀摆带的名气是打出来了,可命也丢得差不多了。
就这,700多号人还抬着200多还能抢救一下的重伤员离开战场,走哪儿带哪儿。
黎明的时候,刘公笃和老王两人带着唐刀和四行营归来,以军长之尊亲自迎出驻地的郭中将与其说是看重唐刀答应送给26师的两门山炮和一车肉罐头给养,倒不如说是唐刀送的大量药物。
那才是26师最急需的,没有那些药,那些重伤员能有三分之一活着就是奇迹。
可一纸军令传来,43军26师仅有的700多人要立刻赶赴即将挡在登陆日军必经之路的松江城。
他们死了也就死了,不负川军之名,可这200多重伤员怎么办?
指望别人?连唐刀这样有他这个陆军中将亲自打招呼的有功之臣都被丢了,郭中将还敢指望谁去?
现在还完好的700人是不得活了,但43军的番号可不能丢,这200多号重伤员可是日后43军重起炉灶的种子。
思来想去,郭中将只能将希望放在唐刀身上,希望他看在曾属川军一脉的份上把这200多号重伤员给带走。
曾经的时空中,没有唐刀也没有四行营,做事并不迂腐的郭中将可也动足了心思,把700多号人分出一大半带着重伤员们撤退,自己就带了100多人赶赴松江,既没有违背军令也打算以己身报国,却也给43军留下了复苏的种子。
那知道,唐刀像是打仗打坏了脑子,明知道是死地绝地也要愣头青一样陪他硬闯,这如何不让郭大军长郁闷的干脆据实已告?就差拿着手指头指着唐刀大骂:你个瓜娃子是不是脑壳坏了?
“长官,松江也不一定就是死地绝地。”唐刀突然石破天惊的说道。“我们可能打赢不了这场仗,但守个三天三夜还是没问题的。”
这不是唐刀毫无根据的吹牛逼,曾经时空中,松江守军虽然伤亡惨重,但的确硬生生的在松江这个小城挡了日军第十军三天三夜,若不是如此,数十万大军根本不用等到金陵之战,这一仗就消耗殆尽了。
“唐营长,我也知道你有四行之战以数百挡数千的经历,但你知道的,松江不是四行仓库。”见唐刀油盐不进还有点自持战功开始吹牛逼的意思,郭中将也忍不住有些怒了。
“长官,我说守三天三夜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三点理由。”唐刀却是毫不畏惧一名陆军中将的怒火,伸出三根手指。
“行,我给你五分钟说服我,不然的话就带着你的人给老子滚蛋,200伤员你愿意带就带,不愿意带,老子自己派人送走。”郭中将眉头一掀,语气更是重了几分。
从拿到军令开始,他和26师师长两个中将以及麾下一堆少将挠破脑壳,都没想出一个可以守住三昼夜的理由,可唐刀倒好,一张嘴,就是三个。
难不成,他们都是蠢货?
几个将军都是从小排长一路干到将军戎马数十年的强人,论能力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蠢自然是不可能蠢的,只是他们身在局中,自然是不如来自未来无数次研究过这盘棋局的小蝴蝶那般对此战的理解。
“一,登陆金山卫的日军虽然来势汹汹,但其在金山卫滩涂阵地上必然遭受前线将士阻击,想在短时间内就全体登陆上岸也只是他们的想象,这最少替我军争取了半日时间。
二、滩涂阵地连行人都困难,各式重装备就更别说了,日军就算能上岸的也必然以轻装备为主,想兵贵神速,从金山卫抵达五十公里外的松江,他们就得轻装前来,在战斗早期没有重炮支援的日军,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唐刀收回第二根手指。
这同样不是唐刀瞎扯,曾经时空中的日军第十军第114师团和第六师团一部就是这样一头撞向松江的,没有150口径以上重炮最多只有75口径山炮的日军在松江城撞了一头的包,只能眼睁睁看着沪西数十万中国精锐撒丫子跑路。
“第三条呢!”陆军中将的眼睛已经有些亮了,迫不及待地问道。
“三,奉命驻守松江的,绝不止我26师和松江保安团,那一位虽然指挥大型会战的能力不足,但眼光还是有的,松江这种关系到数十万大军生死存亡的要地,他一定会有部署的。我26师或许不过是他安抚另一位将军的添头罢了。”唐刀微微一笑。
“好家伙,怪不得能成为名震天下的四行营营长,果然是有些本事的。”身在局中不知局,这会儿终于恍然大悟的陆军中将虽微微有些窘迫,但脸上终于露出欣喜。
这位大军长先前满脑子想的都是日寇势大,却忽略了己方既然想守住要地,也绝不会就派他这区区700人去,哪怕他43军26师在大场镇一役打出了让人刮目相看的战绩。
因为,真正左右松江之战的,是另一支强军。
67军,东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