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967章

作者:汉唐风月1

  李九斤也是很快回过味儿来,知道这是蔡大刀在悄悄提醒他。

  四行团目前光是4个步兵营,总兵力都超过5000人,更别说还有炮兵营、防空营、骑兵营、辎重营和几个直属连,在场的八个连长,恐怕最终能跟着团长离开的,不会超过三分之二。

  一语惊醒梦中人!别说李九斤反应过来了,被李九斤刻意用口水喷了一脸的赵大强和钱大柱对望一眼,纷纷竭力将自己从震惊和无所适从的状态中拔出来。

  军政部的调令已下,再如何不舍,分兵也已成定局,那他们这些主力步兵连长现在应该考虑的事怎样继续跟着团座长官走。

  眼见着几个主力连连长都蠢蠢欲动起来,唐刀摆摆手,示意所有人不要急,不疾不徐的说道:“战区司令部鉴于我四行团走后,晋东南和冀南兵力不足,特成立一个由冀南行署直接统领的守备旅,我冀南行署副专员的头衔也还保留,该守备旅自副旅长以下、团、营、连长皆由我四行团团部推荐,兵员由地方部队中抽调。

  另外,晋东南这边经过我的努力,严长官也同意成立一个黎城、涉城、长治三县保安营,由八十集团军总部代管,驻地就设在大口子洞镇。

  关于谁跟团主力走还是留在华北的问题,这个团部自会有分配方案,但我首先阐述一个原则,无论在华中华南还是华北,都是抗日战场,从没有说那里更安全那里更凶险。

  华北战场现在看似是稳定,我中国之军和日军处于相持状态,但实际上日本华北方面军新上任的司令官冈村小次是日本侵略军中我认为的最难缠的几名将领之一。

  我团留在华北的官兵,或许面临的战场将会比我们初至华北之时还要严峻。

  毕竟我们刚来之时,日本华北方面军方面可没把我们区区一个步兵团放在眼里,但现在打我们主意的时候,动辄一到两个常设师团,3月份的时候,甚至连他们历史最悠久的第1师团都出动了。

  所以,我的想法是,4大步兵营12个主力步兵连,防空营、炮兵营、骑兵营及辎重营等,至少要留一半在华北战场上,以应付未来更险峻的对日作战形势。

  尤其是冀南平原,要更坚决的同日军针锋相对作战,绝不能葬送过去一年多来我团和八十集团军官兵们用牺牲换来的大好形势。”

  得,这一下就只剩6个名额了,在场的8个步兵连长们个个面露苦涩,都将目光投向坐在最前面的各自营长。

  都是跟了唐刀近三年的老部下,他们如何不知道唐团座的脾气,他说要留一半,那就说明他已经精心盘算过,搞不好现在心中已经有人选了,能不能继续跟着长官走,他们这些上尉、少校再怎么争也没用,还得看各自营长们的。

  殊不知,四大步兵营长各自心里也在犯嘀咕。

  或者说,可以称之为纠结。

  刚刚唐刀说的他们也都听明白了,留下的部队,虽然转变为地方性守备部队,但级别将会提格,一个旅下面将会设两个步兵团,那很有可能意味着营长会变团长,连长会变营长,一下就解决了很多老牌连长只能晋升军衔而实职无法晋升的窘状。

  这恐怕也是团座长官利用这个调令为弟兄们争取来的福利。

  比如说二营长郭守志,他晋升陆军中校已经有快3年了,就差一脚就成为陆军上校,这次若他能选择留下,以他在四行团的资历,这守备旅两个步兵团团长之一,非他莫属。

  只是,一直渴望衣锦还乡的老郭虽然瞬间想明白了许多,但一想到自己如果做出这个决定,或许就再也不能于唐刀麾下作战,和那么多朝夕相处的战友分离,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四行团里的二号人物雷雄也拧着眉头,他也是四行团内粗中有细的战将,当唐刀说将成立守备旅的时候,他心里就咯噔一下。

  他历来很清晰的明白自己在四行团的位置,只有唐刀不在的时候他才会展露自己的锋芒,唐刀若在他只会做好自己副手的事,但唐刀很少独断专行,但凡有大事基本都会和团部各主官协商,使得四行团团部的几名主官们在上下属关系和亲密战友关系之间平衡的极好,雷雄对目前的位置也很满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雷雄更愿意去做个战将,唐刀的指挥刀指向哪儿,他就率部杀向那里,而不愿意成为一个时时刻刻要关注全局脑力都快耗尽的军队主官。

  刚刚唐刀虽然没有看向他,但雷雄分明能感觉到,这个副旅长貌似就是为他准备的。

  雷雄飞快的在脑海中计算着,思来想去,只能将目光投向夜承桓和上官云两人,整个四行团能和他相提并论的,恐怕只有这二位了。

  可夜承桓能在683旅号称文武双全,那脑袋瓜子可也精明的很,面对雷雄瞟过来的眼神,直接无视。

  在御林军中锻炼过五六年的参谋长上官云更是深谙为官之道,就低着头看着手里的茶杯,仿佛茶杯上那朵牡丹花美的不求行。

  “团座,斗胆问一嘴哈!那个守备旅的旅长是王专员兼着?那我看副旅长人选必须得是个心胸开阔点有涵养的才不容易起争执,可别弄个狗脾气的去上任,闹得军政不和是小事,影响冀南抗战形势是万万不成的。”雷雄见那二位同僚不接自己眼神,最终只能咬着后槽牙先主动出击。

  一帮军官们被雷团副这个不要脸的模样给雷的外焦里嫩,您这就差报自己身份证了好嘛!为了躲这个差事,您堂堂四行团二号人物也真是豁得出去,狗脾气都秃噜出来了。

  看了腆着脸的老搭档一眼,唐刀也想擦汗,想了想还是只能叹息着告诉他实话:“旅长之位空缺,由副旅长代为指挥全旅,守备旅为地方部队,人事权归冀南行署负责,战区司令部不会插手。

  严司令建议我,担此大任者,必须为有着十年军龄以上老兵,并且在三年对日作战期间,担任过营、团级军事主官并拥有足够战功者,且最好军衔不用晋升,属平级调动。”

  好家伙,敢情副旅长就是实质的最高指挥官了。

  至于说那个空缺的旅长,那还用说吗?在四行团军官眼中,除了自家长官,再无人能坐上那个位置,不用想,那自然是第二战区那位精明的司令官为合适时机再调回四行团留下的后手。

  当然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唐团座这话同样差点儿没报身份证了,这一系列条条框框下来,四行团除了雷雄外,谁还有资格去担任此职务?

  “这......”万般不情愿的雷雄听唐刀就此一说,一时间气苦至极,却偏偏再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没成想他这个二号长官竟然成了必然被留下的那个,虽然副团长变成副旅长,连跨两阶军职,还又掌握实权,但他却是压根不想啊!

  哪怕他知道,这其中有着唐刀对他绝对的信任,才放心将留下的几千弟兄的性命交付于他的手上。

  坐上什么样的位置,就会担负什么样的责任,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那我推荐夜主任,他从军十余年,作战经验丰富,也有当过一团主官的指挥经验,并且,无论在晋东南还是冀南战场,我团最重要的友军就是八十集团军,论熟悉程度,我团谁也比不上夜主任。”雷雄干脆也不藏着掖着了,也算是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在升官这个问题上,雷团副秉持着一个‘升道友不升贫道’的原则,且他推举的这个人,无论资历还是能力,都不弱于他。

  “那可不成,雷副团长在团内声望仅次于团座,我团可皆是精兵悍将,我夜承桓也算是自负之人,但和雷副团长尚有不小差距,若因统帅力不足导致战斗力下降,那对于冀南人民是极其不负责的,我认为还得是雷副团长担此大任为佳,上官参谋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夜承桓连忙摆手拒绝,甚至还拉上上官云。

  望着雷雄灼灼看过来的目光,上官云仔细想了想,同样觉得是‘升道友不升贫道’为好,终究是点点头附和了夜承桓。

  “上官,你好样的,‘出卖我’!”雷雄气得白眼直翻,连出卖字眼都用上了。

  “雷副旅座,我只是坚持真理罢了,若我上官云留在守备旅,你不是副旅长,我可是第一个不服。”上官云笑道。

  上官云也是瞬间想通了,雷雄留下成为四行团在华北之军的最高指挥官是最合适的,夜承桓虽然指挥能力不弱于雷雄,但他毕竟属于半路加入四行团,在平衡四行团内各派系上可是差了雷雄不少。

  透过唐团座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就已经知道唐刀最属意的守备旅主官是谁了。

  换成别的军队,为了升官,大家伙儿是挤破头,甚至不惜恶语相向,但在四行团这边却是反过来,一个堂堂副旅长之位,四行团几个主官互相推销对方,竟然没有一个想当的。

  不能说是奇迹吧!也是极为罕见的了。

  说明在这个烽火遍地的混乱时代,这些在战火中幸存下来的中国军人们足够纯粹。

  至少在他们的心中,战友情要远比官职更重要。

  这一点令唐刀大为欣慰,在升官的诱惑面前,他的这些战友和弟兄们没有让他失望。

  “行了,夜主任近三年来对我团政治、人事、军官培训等方面居功甚伟,此次我团主力出击华中战区,少不得还得劳烦夜主任,你雷老兄是去是留也不是我一言而定,守备旅主官一事等会儿会由团部扩大军事会议举手决定。”唐刀主动暂停了由雷雄主动发起的‘不升官’议题。

  “现在,团部各主官和所有营长留下来开会制定具体分兵之策,其余人回到连队,可将此次团部军事会议精神向官兵们进行口头传达,不管是走是留,所有人都要继续保持高度警惕。

  另外,告诉弟兄们,不管在那里,我们都是中国军人,为保卫这个国家和人民而战!”

  “是!”所有连级军官站起身立正,并迅速拿起自己的军帽戴上离开会议室。

  这场军事会议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漫长。

  从晚间11点半一直开到凌晨,中间炊事班还专门给每人一碗葱花面,直到天边朝霞已经出现,会议室的门才打开。

  具体的分兵之策还没派发至各营各连,但冀南守备旅以及驻守大口子洞保安营的各主官已经定好。

  守备旅最高指挥官雷雄,那已经是铁板钉钉,做为四行团仅次于灵魂人物唐刀的二号人物,无论是能力还是威信,他来做副旅长,各营从营长到上等兵,无人不服。

  守备旅是标准旅的编制,下辖两团六步兵营,旅部和团部都有各自直属部队。

  上官云成为守备旅参谋长兼守备1团团长,郭守志如愿以偿晋升陆军上校,并担任守备2团团长,6名步兵营长,皆由原4大步兵营所属的6名步兵连长担任。

  为保持守备旅战斗力,4营整建制转至守备旅,另外再抽调3连、6连、8连3个步兵连进入守备旅序列,6个主力步兵连原本正式兵员都在300左右,各连预备役班转入现役后可达400人,再从新兵营中挑选新兵,将兵员扩充至600人,直接成为步兵营。

  原本这六位连长只有像石豪、唐隶这样的少数晋升为少校,这次算是完成了从尉官到校官的跨越,军衔晋升为少校,更是成为实职营长。

  各营的连、排、班长则从各连原有官兵中就地提拔!

  经过三年作战,四行团再不像曾经那样缺乏基层指挥官,各排、班都有战斗经验足够丰富的老兵,甚至有的步兵班有四五个上士中士,别说当班长了,就是当排长也足以胜任。

  这也是唐刀敢以一个步兵连为基础组建步兵营的底气,或许在很久之前,他就已经未雨绸缪为这一天而着手准备了。

  这也是到守备旅编制方案发到每名连级军官手中后,他们才恍然大悟的。

  。。。。。。。。。。。。。。。。

第1405章 分兵(下)

  除六个步兵营外,守备旅旅部也有自己的直属部队!

  原保安营营长老黑率保安营1连转至守备旅成立警卫营,军衔晋升为中校。

  防空营1连连长莫松子晋升为少校,并率原炮兵营、防空营一部转至守备旅成立炮兵营,拥有重炮连、防空连2个连。

  重炮连和防空连的编制都不小,各拥有兵员近500人。

  重炮连装备150榴弹炮8门,还有6门150榴弹炮将会被拉回大口子洞镇成为保卫驻地的重器。

  而另外14门150榴弹炮则属于交换,将由战区接收并以此成立一个重炮团,抠门老汉也承诺这14门重炮不会放在他处,必然放于中条山前线。

  防空连则装备了苏罗通20毫米双联装机关炮、四联装的12.7毫米重机枪以及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兼顾高、中、低空防御。

  原本唐刀为了加强守备旅炮兵营的机动性,打算将自己此次带回的吉普车分5辆给守备旅,但此建议却被雷雄和上官云两人给坚决的拒绝了。

  他们知道,守备旅好歹是在熟悉的地方作战,而四行团主力却要行军超过2000里,多一辆可以拖动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的车辆,就为主力多一份防空保障,那指不定就还有机会再见好多弟兄。

  75毫米山炮和150毫米重迫则被配属至两个守备团,两团各成立一个团部直属炮兵营。

  山炮其实在冀南几次防御战中的战术被弱化,但随着冈村小次的战术变化,守备旅必然不会只是被动防御,还要对日军未来的碉堡深壕战进行破袭,自身炮重不大却威力不小的山炮战术作用注定会增强。

  所以,每个团属山炮连将拥有四一式山炮8门,博福斯山炮4门,两团共计能达到24门山炮,加起来的话足以和大半个日军炮兵联队抗衡了。

  150重迫则成为团属炮兵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射程不远但威力足够大,对于防御战来说尤为重要,一个重迫连将拥有12门150毫而米重迫,一轮齐射就能让日军体会到什么叫山崩地裂。

  到了步兵营级,由于原来四个步兵营装备的3门8毫米榴迫炮都要交由四行团主力带走,营级炮兵支援火力则主要由缴获的70毫米步兵炮和82迫构成,这样步兵营级的火力支援连将拥有4门70毫米步兵炮和8门82迫。

  这样守备旅就构成旅属、团属、营属及班排属四级重火力支援,仅从重火力支援上来说,600人级的步兵营,远强于一个日军步兵大队,2500人的标准团,可以吊打一个日军步兵联队,而整个守备旅所拥有的重火力,就算是遇到第1师团这种得到105榴弹炮和150榴弹炮加强的甲种师团,也能与之抗衡。

  说白了,来自未来同样被传染了火力恐惧症的唐团座依旧是以重火力为核心在构建守备旅。

  再加上骑兵营、辎重营、工兵营等配属部队,守备旅的兵力可达到7500人,几乎就是一个万人级乙种师的兵力,再依托辛苦一年多在冀南构筑的各类工事和收拢的民心,守备旅至少可以抵御一个甲种师团的攻击。

  若是配合在冀南的4万八十集团军和正在蓬勃发展的民兵部队,除非冈村小次有足够魄力调集4个师团以上的兵力进行大规模扫荡,否则冀南无忧。

  一个守备旅,解决了原四行团内大部分拥有战功的老兵军衔和军职的晋升问题,也算是此次接到调令的意外之喜。

  大口子洞镇原四行团驻地方面,由于四行团已经调走,这里就不能再被称之为四行团驻地了,而是改成为晋东南三县保安营驻防处。

  还在大兴土木的华北最大型野战医院被保留,拥有接收轻重伤员可超过4000人的野战医院将成为晋东南乃至冀省战场中方官兵们最可靠的保障。

  为此,抠门老汉也专门给这座大型野战医院批了正规编制,医院级别为副团级,并交由驻守晋东南的八十集团军总部代管。

  八十集团军方面则回电称除了派了一个副团长级别的军官来野战医院担任政治处主任外,其余人事安排都由四行团决定。

  在四行团军事会议纪要中,将由澹台明月少校出任太行第一军事医院院长,二丫中尉担任院长助理兼医院护卫连副连长,连长则由从7连调过来的屠运生中尉担任。

  以屠运生的战功,早就可以担任主力排排长了,只是他一直不愿意离开他的4班,所以才没安排合适的位置给他。

  这次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唐刀否决了冷锋想在7连内提拔屠运生为3排排长的提议,直接将其晋升为中尉连长。

  刚成立的医院人员众多,护卫连担负的责任重大,没有一个勇敢智慧且有足够战场经验的人来当这个连长,唐刀也不放心。

  7连连长李九斤再如何舍不得心腹爱将,看在团座长官和澹台明月的面子上,也只能龇牙咧嘴的放人。

  拥有200残疾退伍老兵和800新兵的医院护卫连或许将成为四行团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连级部队。

  不过,别看护卫连的人员远远超编,却并没有违反规定,因为护卫连人员大部分编制并不计算在医院正式人员内,除了几位连、排级主官外,百分之九十的人员划为三县保卫营编制,军饷也是由海外那家捐资建设该医院的公司发放。

  这也算是唐刀在探索一种新的对日作战人员序列,雇佣型作战。

  同时,在夜承桓的建议下,医院也开辟了一项新功能,就在医院内部成立一所军医学校,培养战争需要的医生和护士。

  并由那位国际红十字会支援来的白人医生担任军医培训学校教务长,制定学员培训教程,医生学制为两年,护士学制八个月。

  但夜承桓或许并不知道,正是他这个建议,使得这所就在野战医院内部成立的军医学校,经过数年发展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军医学校,并在未来成为中国规模极大的军医大学。

  成千上万的军医和护士从这里走出,奔赴华北乃至整个中国的各个战场,许多人还走入那块冰原。

  虽然到未来为了发展的需要迁入大都市,但位于太行山深处方圆不过10亩地的老校园一直被保留着。

  立于木制校门前的那块以太行石为底的石头墙上,刻满了战争时期每一个毕业生离开母校时留下的一句话和署名,他们中的许多人的名字上,都被学校画上了方框。

  密密麻麻的方框,让密集恐惧症患者会产生一种被称之为战栗的感觉,但实际上,那是所有人都会油然而生的冲动。

  战争时期,该校培养了3300多名医生和护士,牺牲者超过三分之一!

  这块远古时期掉落于此的巨大岩石,成了该军医大学的圣地,每一届毕业生离开母校前往部队报道时,都会来到这里,学着先辈的模样,在这里刻上一句话,并郑重的署上自己的名字。

  中国军人的精神传承,永不会断绝!

  。。。。。。。。。。。。

  原属四行团军械处下属的兵工厂也改名为太行兵工厂,将整体移交给八十集团军,原四行团军械处处长澹台云舒中校将成为太行兵工厂第一任厂长,小何老师为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军工厂护卫工作则交由八十集团军负责。

  据说八十集团军那位副总司令官收到四行团电文后,怔了许久之后才莞尔一笑。

  唐团座真的是玩的好一手移花接木,没有人可以拒绝这样一座可以月产数千杆各式枪械以及25万发子弹,甚至还拥有足够研发能力的中型兵工厂,正缺乏这些的八十集团军更不可能拒绝。

  为了这个宝贵的兵工厂,别说派出一个营了,就是一个团也值得。

  那正好是唐团座要的,唐团座不用一人一枪,就保障了兵工厂安全,以前八十集团军撬点铁轨强抢点日军物资拿给四行团,就能换回军械,现在倒好,自己当爹了,各种制造的原材料可都得靠他们自己供给了。

  而且,他们费心费力不说,还留在晋东南和冀南的四行团所属若说需要弹药、军械补充,兵工厂那边还能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