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960章

作者:汉唐风月1

第1394章 将军家事

  唐刀终究是没能赶上大哥葬礼。

  那位为彰显对牺牲将领敬重,极其罕见的亲至机场,扶棺椁痛哭,并亲自与张军长那位老上级冯玉将军一起扶灵至北碚双柏树暂厝。

  停灵2日后,为张上将举行了盛大国葬!

  那位亲笔题写了“勋烈常照”的挽词,冯玉将军的挽联是“抗战来建最大功劳正气千秋死无遗恨,从戎后同半生患难国仇初雪恸失元良。”

  唁电从国内外纷纷发往国内,在安延城的那位领导人也托八十集团军驻山城办事处送来‘尽忠报国’的挽联!

  而更让云集将军葬礼现场的中外记者们震惊的是,听说张上将出殡,山城竟然有十几万百姓涌上街头,将北碚至青木关梅花山公路两侧站满,形成了一条令人难以置信的立体通道。

  而如果有飞机从山城上空飞过,完全可以很轻松的看到公祭地点,因为,由无数的人成群结队还在从山城各处涌向那里。

  幸好,政府和军队也做了预案,在各路口设置了警戒部队和路障,向赶来为将军送行的民众进行说明和劝返,若是再进入哪个地区,不用日本人丢炸弹,自己人都能把人给生生挤死。

  彼时的山城可是日军轰炸的重点,尤其是这样重要的时刻,日本机群前来轰炸的概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

  记录如此大的事件是他们的工作,他们前来时可是连遗书都准备了的,可这些中国老百姓又是为什么呢?为了纪念一个人,宁愿丢掉自己宝贵的生命,很多西方记者是很难以理解这些中国人的想法的。

  那是因为西方从未懂过中国,懂过华夏民族!

  这个有着数千年传承的国家和民族,无论是动荡纷乱年代的叱咤风云,还是繁盛勃兴时期的埋头苦干,总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万世师表孔子、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三闾大夫屈原、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亚圣孟子、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刚正不阿的司马迁、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才高八斗的曹植、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关心人民疾苦的诗圣杜甫、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正公范仲淹、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气浩然的文天祥、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不惧牺牲的林则徐、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光明磊落的谭嗣同......

  他们就像大文学家鲁迅所说的“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引领着整个中华民族,哪怕是长夜漫漫,也坚定前行,华夏风骨从未因为什么崖山之战就此断绝。

  此前不会,此后亦不会!

  在葬礼上,由那位亲自领读了将军在战前所书写的两封信,一封为告全体官兵书: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另一封却是写给自己的部下,时任第33集团军副总司令冯志安:“仰之吾弟如晤: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从两封信中已然看出,将军在此战之前便已抱有死战之意,当场之军民无不掩面而泣,但台下军民更知道,当下更为悲戚的当为张家二子一女。

  不仅是父亲已经战死于前线,也不仅仅只是母亲也因为病入膏肓还在医院,更因为临别之时,将军竟然没给家中留下只言片语。

  但张家长子却在这一刻仿佛成熟起来,此后张家祖训中留有三句话:“祖祖孙孙莫忘七七!祖祖孙孙莫忘七二八!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皆是出自这位已经三十而立的男子。

  在将军葬礼这一天,日军破天荒的没来骚扰,不是因为他们什么良心发现,也不是山城做好了倾尽全力还击的准备,而是唐刀率领的两个防空连隐忍到极致才爆发的那一击,真的是把驻扎于江汉机场的日本海军航空队给打残了。

  总共就来了16架零式战机,一天之内就被生生干下一半,剩余的8架战机飞行员也再无先前自信心满满的气势,认为中国人已经获得米国最新战机的情况下,仅他们8架战机,实在无能卫护轰炸机编队的安全。

  憋屈的不行的日本海军第二航空队只能继续请求增援,至少补齐16架甚至24架战机后再继续对山城进行轰炸。

  等唐刀抵达山城,已经是4天之后了,唐刀深夜拜访张家,虽然唐刀的年龄比张家长子还小了五岁,但那位张家长子依然率领弟妹三人执子侄之礼以对唐刀。

  他们早就在其父于徐州会战之时发回的书信中就知唐刀这位小叔叔的存在,虽然唐刀和将军从未搞烧黄纸拜把子那套,但其实在将军心中早已认了唐刀这位小兄弟的存在。

  将军次女和幼子对唐刀多有好奇,他们见父亲的时间不多,但却知自己父亲是如何的伟丈夫,竟然能将一个小他岁数一倍的青年视为兄弟,可见唐刀过人之处。

  尤其是知晓唐刀之名后,报纸上也多有对唐刀及其所部的报道,在北方战场上对日作战几乎是百战百胜。

  “小叔叔,我同学说你身高一丈,腰围八尺,每天吃日本鬼子的肉十斤,喝血十斤,每每和日本鬼子开战,一声大吼就能吓死上百日本人!”年龄还未过十岁的将军幼子见到传说中的小叔叔,终于忍不住好奇询问道。

  “身高一丈,腰围八尺,那不就是个大号油桶?以后啊!如果还听到有同学如此形容你叔叔,卫国记得一定要上前揍他,一边揍还要一边告诉他,你叔叔才是油桶,你全家都是。”唐刀蹲下身微笑着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礼物放入幼童手中。

  那是一个由子弹壳组成的野猫战斗机,是唐刀提出设想后,由陆军中尉和沈崇海两人在船上耗费了将近三天的功夫才做好的,也着实难为那两位中国陆、空杀敌眼都不眨一下的糙汉了,那属实是他们平生头一遭。

  听唐刀说的好笑,17岁的少女丧父的悲戚被冲淡不少,圆圆的眼中涌起笑意。

  “叔叔你知道我的名字?”幼童看着有着和父亲差不多气质的唐刀,极为惊讶。

  唐刀当然对大哥家中之事无比清楚,时年将军长子廉珍30,三女廉云17,幼子卫国方9岁,还有一子于廉静青年时殁于伤寒之症,那也是将军多年无比郁结之事,若此子尚存,此时也定然在军中继承将军衣钵。

  幼子恰出生于1931,正是九一八事变之际,故和其兄姐名字不同,取名卫国。

  “我当然知道你,大哥和我虽徐州一别再未相聚,但多有电文来往,你是他最心爱之幼子,光是听你的名字,我的耳朵都已生出老茧。”唐刀温和的笑道。

  “父亲.....”17岁少女听到唐刀再谈及父亲,眼中不由自主涌出泪花。

  她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还是七七事变后的九月,那次父亲匆匆归家,只在家中吃了一顿饭,就在暮色中离开了。

  父亲走的那天,14岁的少女就趴在窗台上看着,直到父亲高大的身影消失很久了,她才依依不舍地抹着眼泪离开了窗台。

  没成想,此一别,就是永远,17岁的她,在这天永远没了父亲。

  看姐姐这么一哭,幼童不仅有些慌了,上前抱住姐姐,虽然小小的身躯一点也不强壮,但他仍然竭力用自己的方式安慰姐姐。

  “唐叔,实在抱歉,家母病重在医院,为怕加重她病情,至今还未敢告诉她父亲战死噩耗,故不能.....”张家长子已经30,虽未继承将军之雄伟身材,但也是谦逊有礼,一看就受过良好教育。

  “大嫂竟然病重在床?”唐刀一脸惊诧。

  他来自后世,只是知道些大概脉络,其中细节其实并不清楚,这一问之下才得知。

  原来后世传言中将军遗孀听闻将军战死噩耗,绝食七日而亡纯粹是以讹传讹,将军遗孀早在数月前就已然病重在医院救治,张家到如今都还将消息瞒着,张家三子去医院看望时都还得脱下孝服,要哭也只能在家中哭泣。

  “再厉害的病症,那也得治,钱和医生以及药品都不是问题。”唐刀听说病情之后,眉头紧锁之下立刻做出决定。

  也直到这时,张家才知道眼前这位年龄不过25,军衔也不过是陆军上校的叔叔能量有多大。

  就在张家,一个电话打出去不到半个小时,山城那座只为西方人看病的医院就打来电话表示愿意接收病人入住,并表示会为病人从米国国内运来最新的药物,而且还会有一个医疗团队从米国前来。

  甚至,如果病人情况稳定,还可以用专机将其运往米国本土救治,所需费用更是不用担心,全由在米国的一个华裔公司担负。

  要知道,先前可是由军政部一位副部长上将级将领出面协调,那家医院也就派出一个医生前往中方医院参与会诊,和现在这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

  “廉云已经17,正是求学的年龄,如果你愿意,可以陪着大嫂一起前往米国,既可以照顾大嫂,也可以求学,西方传承虽然不比我中华悠久,但其西方文化也有其特色,可以取其长补我短嘛!而且西方于科技一道当下的确领先全球。

  在那边的生活和学习所需的费用都无需担心,会有人帮你们安排好的。”唐刀说道。

  唐刀知道将军三子在未来之生活状况,三人因父亲是抗日英雄的缘故,在未来倒是都衣食无忧,其后代子女或从教或从商,也都是精英级人物。

  但相对于将军用牺牲给予当时整个中国的震撼,终究还是少了一些。

  一名上将级集团军司令官,亲自持枪站在一线和麾下官兵共同冲杀,这对于当时的中国军人激励有多大?对于当时甚嚣尘上的投降派们打击有多大,那并不是用什么数字能说得清的。

  为什么历史将汪逆牢牢的钉在耻辱柱上,犹如大宋朝的秦桧夫妻在岳武穆的墓前一跪就是800年而不得人恕,那都是因为他们,一个民族就差一点儿跌落万丈深渊。

  一名将军用他的牺牲,让投降派在相当长时间内噤声,使主战派的声音再度传遍全中国,这是怎样的一种功劳?

  唐刀不知道这样会不会对少女的未来有所改变,但他相信,有大哥的光环保护,有出国学习的加成,少女的未来绝会比曾经时空中要强。

  最小的卫国,唐刀的记忆中他会和那些将领之子们在抗战胜利后送到毛熊国去学习,这次有他在八十集团军中的影响力,父亲的名望和他这个还活着的小叔叔罩着他,未来的他也绝不会差。

  至于在家中已是顶梁柱的老大,他也有自己的路要走,唐刀就不再横加干涉了。

  唐刀算尽了现在和未来,却没料到他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BUG,他这个有着幼童记忆中伟岸身材一般的叔叔一出场就把母亲的治疗问题给解决了,却是彻底俘虏了不过9岁的幼童的心。

  最终,17岁的少女听从唐刀的建议,在一个月后带着张氏家族中同龄几人陪着母亲远赴海外治疗。

  将军遗孀在得到最好的治疗后病况本已有所好转,却因为丈夫牺牲心病难医,一年半后病逝于海外。

  但少女和家族中人却因为太平洋战争彻底爆发空中航道和海运彻底关闭,不得不在米国滞留,于是选择了长达8年的求学之路,在米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在中国战争结束后的前一个月,在洛克菲勒公司的帮助下,怀抱着母亲遗骨返回中国,将母亲与父亲合葬于梅花山,完成了母亲心愿。

  一个受过严格教育的工学博士,对于当时极度缺乏人才的中国来说,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本来国家已经打算请她回燕京大学担任工学讲师,谁知少女却毅然决然的要求进入已经由大口子洞镇迁至原城更名为太行军工厂的兵工厂担任工程师。

  少女心中一直有个极为难过的坎,她认为父亲之死就是因为火炮不利,导致被日寇切断退路,她要为中国造出令敌人胆寒的火炮。

  终究,她成为日后成就中国第一名女院士的小何老师最好的学生和搭档,为中国的国产机枪家族和国产榴弹炮家族做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并在70年后最著名的那次大阅兵中,走上城楼,看着中国最精锐的士兵和最新的武器装备,整齐列队走过广场。

  站在那里已年愈百岁老妇人,或许她已经浑浊的目光中,尽是80年前父亲消失于暮色的背影吧!

  而9岁的幼童,却因为父亲和猛然闯进他视野里英武不凡的小叔叔,以及那个由两位糙汉手工打制的野猫战斗机,拥有了一个军人和飞天梦。

  他这次依然出国了,但学的不是普通学科,而是靠着自己考上了飞行学院,并在冰原大战后的第2年,就驾驶着毛熊国卖给中国的战机,回国参战。

  等到战争结束,他的胸前已经挂上了“一级战斗英雄”军功章!

  只是,他没机会和他姐姐一起在那届大阅兵中走上城楼,身中十几枚弹片的经历让他在西南丛林战争完全胜利后的第3个年头就与世长辞。

  他的墓就在距离父母合墓的左侧99米,或许,年幼失怙的中国英雄最大的梦想依旧不过是依偎在父母的怀里,做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吧!

  只是,战争让他提前长大了。

  而他奋尽全力在胸前挂满了军功章,不过是希望再见父亲时,父亲拍拍他的肩夸一句:“小子干的不错,没丢你爹的脸!”

  每个人的人生,都希望活出属于自己的,但其实有些潮湿,一直都存在着的,哪怕有足够漫长的人生去疗愈!

  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唐刀,在抵达山城后的第三天,就做为中国接收装备团的团长,亲率108名中国最顶尖的飞行员,在史迪威将军的陪同下,飞往阿三国。

  。。。。。。。。。。。

第1395章 提前一年的雇佣军!

  因为此时滇缅公路还没有被日军截断,所以飞机并不用飞越曾经无比艰难的驼峰航线。

  加之负责运送装备和人员的3架C-47航程那真的不是一般的远,3架运输机根本不用经过昆城机场,直接飞往缅甸,加油后再飞往阿三国东部。

  在阿三国那座小型机场接收战机和已经用海运运抵的40毫米高射炮远比想象中要顺利的多。

  这回可再也没有任何人因为瞧不起中国飞行员进行刁难什么的,唐刀一问才知道,那可不仅仅只是和他随行的史迪威将军将会从这里坐专机去往菲律宾行使他远东司令部参谋长职务,而是米国那家华人公司为了这批装备能顺利运抵国内,开出了近乎天价的运输费。

  光是那3架负责帮着从空中走廊运输40毫米高射炮的C-47运输机,每天的租金就高达3000美刀每架,飞行员每人每天补贴200美刀,地勤人员100美刀。

  那也意味着,3架C-47飞机和机组人员在中国停留一个月,给米国海军提供的经费就高达27万美刀,而飞行员们出这趟外勤,每个人都可以挣上千美刀。

  要知道,在当时的米国,一个新兵的基础工资不过50美刀,加上其他各种补贴,也不过100美刀,像斯科特这样的中尉级飞行员,薪水也不绝不会超过300美刀。

  出外勤不过一周,就能挣半年的工资,那家华人公司妥妥就是财神爷啊!

  在任何时代,或许有人会对金钱不屑一顾,但更多的却是对金钱趋之若鹜,尤其是当钱多到一定程度,那身上简直就是发散着令人仰视的金光。

  而且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不知还给负责运输的海军高层送了多少,傲慢的米国人,也被金钱砸得低下了头。

  不仅痛痛快快的将100架战机全部交付给了中方,甚至在唐刀提出希望就在该机场对战机进行适应性训练,需要教官和足够的航空燃油,米方也欣然应允。

  当然了,这里也有随队来的斯科特中尉的作用,中国飞行员在夷陵上空以6架对4架,干脆利落的干掉3架日机,表现出的飞行技巧和战术执行力令人叹为观止。

  那还真不是日本人不求行,日机在中空中所表现出的速度以及小到令斯科特中尉心慌的拐弯半径,都已经让斯科特中尉意识到,就算是他在天空上,也无法比中国飞行员做得更好。

  甚至,在对对手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他会失败。

  3架C-47战机来来回回在山城至阿三国机场的漫长航线总共飞了近7个来回,花费了足足10天,才算是把剩余的170门40毫米高射炮给运回山城。

  那还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拥有这样的待遇,装备都是靠大型运输机空运,而不是走陆路,等待的时间无比漫长不说,风险还极高。

  他们不知道,为了这200门高射炮能顺利运抵国内,唐刀成立的那家公司,足足付出了各种费用近60万美刀,买野猫战斗机都能买上20架。

  10天的时间,也足以让抵达该机场的100多名中国飞行员们熟悉野猫战斗机的各种性能了。

  那个小型机场或许从未如此繁忙过,几乎是从晨7时到太阳落下地平线,战机不间断的起飞降落从未停过。

  以4个航空大队少校大队长为首的100多名中国飞行员如饥似渴的熟悉着自己操控的这款新型战斗机的性能,并在空中不断演练着曾经在夷陵上空出现过的‘剪刀’战术。

  “这将是各位最有可能熟悉野猫战斗机性能的10天,等返回国内,恐怕等着各位的就是一场恶战!

  前些日子,日本人在夷陵一战中吃了大亏,日本海军必然遭到了来自陆军方面的疯狂嘲弄,日本海军想拿回丢掉的面子,就一定会主动来次大行动。

  有情报显示,日本海军正由淞沪外海的航空母舰上不断派遣零式战机飞往江汉。

  什么样的行动需要数十架零式战斗机护航?各位应该心里有数,光是靠地面上的高射炮群,恐怕不足以保证百万山城军民的安危。”唐刀在飞往阿三国的飞机上,就开门见山的将这些中国飞行员们必将面对的恶战摆在他们眼前。

  巨大的压力面前,中国飞行员们选择了用争分夺秒来面对,除了保证体能和注意力的7小时睡眠,他们不是在飞机上,就是在战术教室里演练战术。

  “这是一群面临死亡,却企图冲破死亡的人,这样的人在中国,却比比皆是!”斯科特中尉再度被这群异国飞行员们给震撼了。

  “唐,你知道吗?我刚刚做了件很疯狂的事,我的妈妈玛利亚若是知道,一定会拿起她的拖把在花园里疯狂追打我。”在适应性训练的第10天结束的晚上,斯科特中尉找到了已经开始收拾行囊准备明天上午就启程回国的唐刀。

  “难不成斯科特中尉爱上了一个棕色皮肤的姑娘?那我得恭喜你,混血儿历来聪明漂亮,如果你生下一个女儿,我又恰恰生下一个儿子,我们可以接个娃娃亲什么的,不过这得先征求我夫人的同意。”唐刀看着眼中还满是纠结的斯科特中尉,咧咧嘴笑了。

  他在临行前还专门给澹台明月发了电报,解释了自己违背‘3月必归’承诺的事,他不能眼看着数千山城民众在日本轰炸机投下的炸弹中哀鸣。

  但唐刀心里依然充满着愧疚,妻子的预产期就在8月底,他这个做丈夫的却没法陪在她身边,哪怕那里有岳父陪着,有整个晋省最好的医生守护着,但也没法弥补他这个当丈夫和父亲缺席如此重要时刻而造成的遗憾。

  “我一切安好,你在外务必小心!小小唐不会怪你!”澹台明月回复的电文很简单,却让唐刀能安心去往近3000公里之外。

  虽然斯科特中尉曾经刁难过中方,但唐刀却对这个米国飞行员很欣赏,此次接收装备之行如此顺利,少说有一半的功劳得归功于他,而且听说这家伙家世其实很不错,是典型的米国精英家庭,给唐山河找个这样的米国老丈人,以后想去米国留个学啥的倒也方便。

  别看10年后的中国和米国恨不得都拔刀活捅了对方,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真的是微妙的很,因为有毛熊这个共同的威胁,曾经打生打死的两国没用多久,就令全世界猝不及防的度起了蜜月。

  “NO,NO!玛利亚这方面是很开明的,我的爱情和婚姻她是不干涉的,只是,她绝对会为了一个海军飞行员不想为自己的国家服务了,而大动肝火的。”斯科特连连摇头。

  “什么意思?”唐刀也忍不住一呆。

  “我在半个小时之前,向我的直属上司路易斯中校递交了退役申请,就是这样!”斯科特看到唐刀面露惊疑表情,脸上露出微笑,耸耸肩两手摊开。

  “为什么?难道是斯科特中尉你感觉到战争即将来临吗?”唐刀眉头忍不住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