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947章

作者:汉唐风月1

  说道这里,王助脸上虽是笑容不减,但眼中却是情不自禁的涌上一片苦涩。

  国家何止是不给研究经费,他这次来军政部要钱,只要到了39年下半年的人员薪水,40年眼看都已经过去一半了,也不见半毛钱,这是全所研究人员家中老小吃饭都成了问题。

  唐刀亦是默然。

  科学家也要吃饭,若是吃饭都成问题,那还研究个锤子。

  当年大西北苦不苦,全国闹饥荒,但就是这样,也要保证科学家们一天一个鸡蛋,有蔬菜吃,不然那里来的国之重器。

  其实在昨夜,王助这个名字就一遍又一遍的滑过唐刀的脑海。

  当唐刀走下飞机凝视漆黑一片的城市,想起曾经时空中那被迫承受狂轰乱炸的五年,数万在轰炸中死去的民众,数千失去父母的孤儿,唐刀从未如此强烈的渴望战机。

  战争永远都是立体的,失去制空权,不仅仅是付出多少牺牲的问题,而是无法获取胜利的关键问题。

  或许是老天感受到了唐刀的渴望,王助就这么出现在唐刀的世界里。王助是何许人也?

  王助的生平很简单,1909年8月,王助奉派赴日不落帝国学习。1910年先入日不落帝国阿姆斯特朗海军大学就读,又进维克斯工厂实习。1916年6月成为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第二期毕业生,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这个时候,还只是一个高材生的既视感,看遍整个中国,不多见却也不少见。

  毕业后的王助,进入一家名为太平洋航天器材公司,这家公司名字倒是很响亮,其实在当时是一家只有20多名员工的手工作坊。

  那么王助为什么会选择这家公司呢?因为是他好朋友兼师兄推荐的,这位师兄名叫乔治.韦斯特维尔特,他也是麻省理工学院航天工程首批硕士生,王助是二期毕业生,两人拥有共同的导师。

  乔治有个合伙人,叫威廉.爱华德.波音,两个人共同创建了“美国太平洋航天器材有限公司”。

  刚开始他们模仿马丁飞机,他们研究它的缺陷并重新设计,并以两人的名字命名为“B&W”飞机。

  但这款飞机却达不到米国军方的标准,起飞与降落效率太低,根本卖不出去。这时候,乔治又被征召去战场服役,眼看公司即将破产,韦斯特维尔特不忍看到这一幕,就向好友推荐了王助。

  王助在原来飞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良,分析“B&W”飞机的性能及缺陷,解决了下落机翼的涡流问题,包括国定翼导致飞机飞行不灵活的问题,成功设计出Model-c飞机。

  这款飞机一经推出,深受米国军方的好评,成功拿到米国军方52.7万美元的订单,这是该公司赚的第一桶金

  王助的到来,如“天降神兵”,挽救濒临倒闭的小作坊。王助就这样顺理成章地成为该公司第一任总工程师,那年才24岁。

  而这家公司在日后的名字,叫做波音。

  如果说矢志报国的王助在1917年底就辞职离开米国回到祖国,和这家航空业巨头的公司其实牵扯算不上大,王助在国内带着一群研究人员研发组装共200多架战机投入对日作战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的话,那他曾经教导并引荐去米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的一名学生,却最终成长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科学家。

  仅此一条,他就足以名垂青史。

  但其实唐刀知道,这位在飞机制造上的能力,远远超过他目前所达到的。

  这一切,皆因为一个钱字。

  给航空研究所的经费是个秘密,唐刀不得而知,但堂堂一个研究所所长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却只求得赖以生存的薪水,这个经费或许还没有唐刀在那座富丽堂皇的大酒店住一个月来得高。

  “这是五十万法币的提款凭证,算我四行团捐助给航空研究所的经费,请贵所同仁早日研发出可在我蓝天上翱翔的战机,以慰我挚友。”唐刀沉思片刻,将刚刚拿到的盖有两个印章和签名的凭据放在桌上。

  “万万不可,这是你全团将士拿命拼出来的经费,将士们的家属没了亲人,如何能再失去抚恤,万万不可。”王助无比感动之下,却是坚决摇头拒绝。

  无论唐刀好说歹说,恨不得就说自己现在日进万金,压根看不上这种在华北流通不畅的法币,拥有学者特有固执的王助却是死活不肯收。

  在他看来,这钱就是牺牲将士的命,能使用这些的人,只有是家属。

  虽固执,却有着足够让人心生尊意的品格。

  “我已经两次听你提起挚友,不知他是怎样战死沙场的,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他应该是我中国空军。”王助主动岔开话题。

  “他叫乐以青!为我川人,说是与其把酒言欢,其实我并没有那个机会,但我,与其在战场上并肩作战过却是真的,我相信如果有一天我能和他喝上一口二锅头的话,他一定会说,好男儿就当喝如此烈酒的。”唐刀目光露出沉痛。

  那日他在地面,乐以青在高空,双方配合默契共同伏击日寇陆航,杀得日寇屁滚尿流,中国江南大地之钢盔名不虚传。

  唐刀依旧记得,在战斗结束之后,仅存的数架战机在那位的带领下高速呼啸着掠过战场,相隔着数百米的距离,地面和高空中的中国军人互相行军礼致意。

  他和乐以青虽然都看不清对方的脸庞,但并肩作战之谊就此结下。

  可是,历史那条该死的车辙总是那般顽固,在一多月后的金陵保卫战中,整个飞行大队仅剩下两架战机,面对日寇十几架战机机群对防线的狂轰乱炸,乐以青和自己仅存的僚机出战。

  自此,再未归来。

  直至那次唐刀扶陈怀民灵柩回江城,才从空军们那里获悉其战死消息,深以为痛。

  只是唐刀将这个心痛一直藏在心中,直到王助这个可以制造飞机的高级研究员甚至可以称得上国内最强飞机设计师出现在他面前,唐刀才又被勾起隐痛,连续两次提及。

  从心理学的角度,这其中亦有怨气,对中国航空业落后的怨气。

  如果战机足够多,何至于那些优秀的年轻人热血洒尽碧空,那张在未来出现过的杭城笕桥航校十二期47名学员毕业照,狠狠击痛中国人的心。

  毕业时英姿飒爽的47名优秀青年,至抗战结束,45人的头像被画上黑框,仅存两人。

  听到唐刀说出的名字,王助看向窗外,已是人近知天命之年的中年人却是满眼热泪。

  同为中国人,他如何不懂唐刀的意思?心痛之余,更多的却是无奈!

  “总会找到办法的,战争,还有很久......”唐刀点上一根烟,若有所思。

  。。。。。。。。。。。。

  “唐刀昨日和航空所长王助偶遇,今日又在军政部相逢,两人前往酒楼?其外有其随从把守,所谈及内容不详?”浓眉中年男看着秘书拿来的今日关于唐刀情报,浓眉狠狠皱起。

  “一个落魄的研究人员,一个注定无所成的航空研究所,怎么会得唐刀关注,我不信他们昨日是偶遇,以前定有接触,告诉沈队长,给我查王助这几日行踪,我要知道他都接触过什么人。

  还有,告诉他们,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得动航空研究所的人,否则,唐刀那厮发疯,我可救不了他。”

  证据,才是事实!身为中国情报机构第一人,浓眉中年男可不会只被表面欺骗。

  唐刀当然知道有些人会因为他们二人的碰面而上蹿下跳,但他不在乎。

  他顶撞第二战区司令官以及初至山城的混不吝,就是唐团座的金字招牌,也是他最好的保护色。

  谁想惹他,就要先试试他的刀够不够快。

  和王助的意外相逢,却给他打开了一个新思路,国有没钱,那公私合作行不行?

  大不了国有控股就是,飞机可以跑,技术这玩意儿可跑不了,将核心技术人员发展成自己人就成。

  。。。。。。。

第1379章 从不虚度时光!

  等待的时间远比唐刀想象的还要长。

  这一等竟然就是足足半月。

  唐刀不明白那些大人物的心思也不想知道,反正这半月间他倒也没有太过虚度时光。

  唐刀老父亲唐吉利派的人在唐刀抵达山城的一周后也赶到山城。

  唐刀在密电中已经说了自己赶回陪都述职,不过这是军事机密,老两口竟然强忍着看一眼儿子的迫切之心,没有自己来,而是派来了家中亲仆阿根。

  “少爷,你可回来了,老爷、夫人想你想得人都瘦了好多。”阿根看到唐刀那简直激动得不行,一改往日木讷个性。

  “这是夫人让我给你带的翡翠挂件,说是给小小少爷或是小小姐的。”阿根还从怀里掏出唐吉利老两口送给自己孙子孙女的礼物。

  “来,阿根,这是我给你找的师傅,还不赶紧去拜见。”唐刀笑着收下父母给的礼物,径直拉着阿根的手走到脸上浮起惊奇的老韩大叔面前。

  唐刀当初的承诺中可没说给他找徒弟。

  这也就算了,老韩大叔家学渊源加之自创太极八极拳,实是国内有数的国术宗师,对亲传弟子的要求高到离谱,这么多年下来其实能做为他亲传弟子的也不过三五人罢了。

  在四行团,老韩大叔也不是没有收徒弟的心思,只是一来四行团连年作战,广大官兵们所学的都是速成的杀人之术,他结合古代枪法总结而出的拼刺术以及唐刀的徒手杀人术才是官兵们最需要的,没几个人能静下心来研习太极和八极奥义。

  这是现实情况所逼,不敢掉敌人,自己就没法活。

  其次是老韩大叔对徒弟本身的资质要求也是极高,四行团倒也不是没人入他的眼,比如唐刀和明心两人就是习武的好苗子,但两人各自有传承不说,对于国术更是都已经到了和他足以比肩的武学境界。

  所以老韩大叔选择了稍微次一个等级的龙岩,只是这货现在已经是一排之长,天天忙的不行,加之身体底子好,对于练武之道不是那么热衷,让老韩大叔好一阵唏嘘。

  说龙岩如果能静下心来跟随他练习,有个三年五年,以他的天赋必然有机会成为仅次于唐刀和明心的国术高手。

  可老韩大叔也知道,现在山河破碎,驱除鞑虏才是首要选择,中国现在需要的是能杀倭寇的战士,不是什么国术高手,他的愿望注定是无法实现的。

  眼瞅着这些习武的好苗子就这样消逝于炮火,老韩大叔如何能不心痛,从现役退下来,其实有无奈,更多的是心境破碎,他也需要修复自己的情绪。

  毕竟,他已是花甲老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唐刀就能随便给他找个弟子。

  “拜见师傅!”阿根却是个实诚人,听自家少爷这么一说,立刻双膝跪地,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老韩大叔磕了个响头。

  “唐团长,这......”老韩大叔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不光女人不喜欢霸王硬上弓,男人也不喜欢。

  “韩大叔不忙先拒绝,您可以先看看我给您找的徒弟根骨如何,您如果看不上,那就还让他在家中做那些粗浅活计就是。”唐刀却是无比自信。

  “哦?”老韩大叔眉头一掀,带着狐疑站到阿根面前,伸手抚摸向阿根粗壮结实的肩膀。

  “咦?”随着老韩大叔口中发出轻咦声,双手不停,径直按向阿根的脊椎、腰以及手臂等关节处,脸上也露出微微喜色。

  要是放在未来,摸同性身体各处不说还带上这个表情,那妥妥就是个老玻璃。

  幸好,这是民国,而且围观的除了庞子龙这个小白,唐刀和明心可都是有数的高手。

  他们都明白老头儿在摸什么,那可不是算命先生的摸骨,而是在摸韧带。

  所谓练武的天赋,其实就是肌肉纤维和韧带和常人不同。想爆发出更强大的力量,肌肉纤维需要更紧密更长,而想做出常人无法做到的技击动作,那就得看关节韧带的强度了。

  而唐吉利从外面捡回来的阿根,竟然就具备这一切基本条件,而且他的手臂奇长,站直垂下时手指能过膝盖,双拳更是大如钵盂。

  这样的大拳头,若是习得技巧,一通狂风骤雨般砸过来,那画面想想就很惊悚,简直就是天生的拳手。

  唐刀上次归家的时候就已经看出,只是他没时间教他,再看明心还传了些练武技巧,只要他刻苦练习,打个基础是没问题的,正好这次老韩大叔要去家中坐镇,唐刀可不得给自家这位忠仆找个好师傅?

  阿根足够强,父母更多一分保障不是。

  “阿根自小就在我唐家长大,人是稍微木讷些,但品性却是极为端正。”唐刀说道。

  在真正的武学宗师眼中,习武之人,根骨其次,品行唯上。唐刀简直将老韩大叔的心理拿捏的死死的。

  “哈哈!好,这个徒弟我收下了。”老韩大叔听完后心中再无疑虑,少有的放声大笑。

  “多谢师父!”阿根练武这一年多,竟然貌似把脑子也练活络了不少,再磕三个响头,算是把师徒的名分给做实了。

  被老韩大叔搀扶起来后,还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将里面装的10块现大洋递给自己师父,说是这他多年积蓄,做为拜师礼。

  老韩大叔在四行团中领的是少校级军饷,那里会看得上这10块大洋,但徒弟能如此懂事,做师傅的哪能不高兴。

  从中取了一块现大洋当做拜师礼,剩下的却是装回小包重新塞进关门弟子怀中。

  这是老韩大叔自己说的,那意思自然是会将一生所学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

  “长官,你说阿根大哥木讷,我看您是有什么误解吧!”庞子龙见看着老实巴交的阿根竟然如此简单的用一块大洋就俘获了国术宗师的心,不由打趣道。

  “哈哈!子龙说得好,他人说我弟子木讷,那是他不懂我这弟子忠厚外表下藏着的慧根,眼拙尔!”老韩大叔已经进入护犊子的老牛角色。

  扭头看向唐刀,更是满满的自信:“阿根应该跟团长你练习过一段时间,这基础已然极为扎实,给我两年时间,不说其他,单说拳术,必直追你和明心两人。”

  “师父,我这一年多练的都是明心小弟教给我的,他很厉害的,我比不过他。少爷更强,那个两百斤的石碾子他都能丢着玩儿。”阿根小心翼翼的解释。

  “我说你行,你就一定行,两年后你们就知道了。”老韩大叔一瞪眼。

  唐刀虽然用的也是太极八极拳,但为在战场上更高效快捷的杀人,又糅合了泰拳、自由搏击、柔术等技巧,在老韩大叔眼中就是有些不伦不类。

  明心师出道门,主杀伐道,一把大剑挥起来也是杀机盈野,也不是老韩大叔的菜。

  他新收的这个徒弟,拥有极佳的习武底子,一定会将他改良的拳术练至更高境界,绝不输两人。

  老韩大叔可能没想到,他悉心教导两年的弟子在日后走上战场,那一双疯狂出击的大拳头的杀伤力,绝不亚于明心那把重剑。

  连日军装备的钢盔,都是一拳而瘪!

  。。。。。。。。

  送走喜滋滋的老韩大叔师徒俩,小洋妞儿那边也终于得空。

  两人不仅毫不避讳的相携游历缙云山,更是在小洋妞儿的引荐下,去了米国驻华大使馆。

  在哪里,唐刀竟然遇见了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史迪威将军!

  刚刚从驻华武官离任并晋升陆军少将即将回国担任第7师师长的史迪威对唐刀的来访表现出极大的善意。

  或许这善意的来源是因为这位是中国通,也或许是因为洛克菲勒家族的关系,但令这位日后出任中、缅、印战区米国陆军司令兼中国战区参谋长的意外的是,头一次见面的唐刀却是给了他一记大大的惊吓。

  “史迪威将军,关于欧洲战场,我不是很了解,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贵国将会因为贵国的傲慢,在战争初期付出极大的代价。”

  两人落座寒暄未久,只是史迪威礼貌性质的和唐刀探讨一下目前世界战争形势,唐刀就开门见山的来了个这。

  这一句话,就连小洋妞儿都有些坐不住了,不停朝着唐刀使眼色,示意他可以寻求米国军方帮助,但别用这种踩别人的方式来找存在感。

  米国现在的国策是可以结盟,但不参与战争,反而越来越炽烈的战火会让他们工厂里源源不断制造的飞机、大炮变成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