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24架杀入战场的日机就像是嗅到血腥味儿的鲨鱼,不断做着各种机动俯冲着接近2号防空垒。
而8门40毫米高射炮对其接近完全视若无睹,就追着远方的97重爆揍。
“八嘎!加速,炸死他们!”时任3号编队指挥官的第1飞行联队小栗旬大尉回首看着在炮火中风雨飘摇的1号编队战机,眼神中涌出浓烈悲伤,狠狠压下自己战机的方向舵。
只要再前进1000米,他就可以丢下机腹下挂载的重磅航弹,没有任何工事可以在这种航弹下幸存。
当然了,做为陆航飞行员,他也知道,从超过1500米高空中投弹,在没有轰炸瞄准镜的前提下,他能精准命中目标的概率不超过百分之五。
可围攻而来的96战机高达24架,只要有一枚航弹命中即可。
甚至,不用直接命中,只要在目标周边50米范围内,可怕的气浪也能将中国人简陋的工事像推积木一样吹成各种碎片。
只是,小栗旬大尉根本没想到中国人会如此‘变态’!
6门20毫米双联装高射炮突然齐齐射击的枪口烈焰瞬间刺痛了还带着防风镜的小栗旬的眼。
和40毫米高射炮一样,苏罗通机关炮全部换装开花弹,数十朵略小的弹花瞬间密布天空,两架96战机冒出浓烟。
“下降高度,继续前进!”感受到威胁,小栗旬大尉肾上腺素迅速飙升之下,不退反进。
那一刻,小栗旬感觉自己就是传说中的骑士,手持长枪,勇敢无畏。
这,或许才是身为飞行员最荣耀的一刻。
被自己勇敢给感动到的小栗旬一直冲到距离2号防空垒1000米的位置,投下那枚承载着希望的重磅航弹,这才松了一口气。
一边猛打方向舵准备转向离开,一边看向目标,或许几秒钟后,他就能看到目标被摧毁的凄惨模样。
但悲剧的日本陆航大尉看到的是数不尽的烈焰。
8座4联装12.7毫米重机枪开火了!
那完全是类似于未来战舰近防炮的火力设置,随没有金属风暴的可怕射速,但4联装型的12.7毫米重机枪依旧能形成一道金属弹丸屏障。
他们的有效射高,可达1200米,而日机96陆战组成的机群,为了航弹能更精准命中目标,高度已经只有千米左右。
可怕的近防高射机枪群,一秒钟就喷射出数百发子弹!
小栗旬的战机上,一瞬间就出现了十几个孔洞。
撕心裂肺的剧痛袭来,小栗旬知道自己中弹了,但他并没有第一时间看向自己胸前的创口,而是依旧死死的盯着不远处那座在喷吐着致命烈焰的工事。
“轰轰轰!”连续数声巨大的炸响传来,至少有6颗航弹在山中炸响。
其中有一枚就在距离2号防空垒不足百米的位置炸响,从千米的空中看过去,那和直接命中也差不太多。
“哈哈!最终还是帝国赢了!”小栗旬一边喷着血一边笑着。
可下一刻,小栗旬的目光凝固了。
那个工事中的炮火,依旧没有停歇不说,甚至没有丝毫减弱,似乎根本没有受到冲击波的丝毫影响。
这不可能!小栗旬睁大眼睛,企图看清真相。
但天照大神没有继续再给他探寻真相的时间,心脏主动脉被弹片击穿造成的大脑缺血,使其眼前蒙上了一层黑纱。
而后,头颅缓缓垂下,直到寂灭不动。
失去操控的96战机,一直在侧转,在划出一个大弧线后,因为无法回正失去升力,战机侧倾着呼啸而下,一头扎进山林,炸成一团火球。
此时,24架96陆战受损3架,4架被击落,但依旧保持着足够战力,17架战机中还有15架没有投出炸弹。
“沿着前辈的光荣,继续前进,帝国万岁!”不知是那个混蛋在无线通话器中高喊起了口号。
至少在佐佐木大尉的眼中是这样。
面对一个重磅航弹都无法摧毁、一个拥有十几门高射炮和几十挺高射机枪、就像一头披上铠甲的豪猪一样的坚固防空工事,竟然还要俯冲轰炸的,不是混蛋就是蠢蛋。
于是,战场上令日军步兵们极为战栗的一幕出现了。
先前投入的24架战机编队加上后来加入的12架帝国战机,抛开战损的7架,总数量超过28架,就在这片半径不过2000米的空域盘旋,就像是找到偷了蜂巢的狗熊一样,上下翻飞着舍命攻击。
然后,被位于山峰上的中远、中、近程防空火力一一击落。
整个战斗过程,持续了将近8分钟,直到空中的轰鸣声稀稀落落。
因为,28架战机,最终有24架被击落击伤!
他们不是没有成果,投出了至少有19枚航弹命中那座山峰,其中4枚还成功命中山顶,但没用,那座不断喷吐着致命烈焰的防空工事,就像是被天使亲吻过,火力从未有过削弱。
日机终于绝望的远遁。
战后的2号防空垒,满地都是滚烫的弹壳,密密麻麻的连脚都没法落地。
一直站得笔直的莫松子,却是一屁股坐在还滚烫的弹壳上,原本冷静的脸上,满是再也压抑不住笑容。
耗费了不知多少弹药,但他终于打赢了这一仗,而且,全连官兵,仅伤8人,无人战死,身为前线指挥官,他当然得笑。
是役,日本华北陆航军团由西北进击的48架轰炸机机群,被击落36架,12架受创远遁,3架坠毁于返回途中,最终只有9架战机成功返场。
该机群也成为日本华北方面军陆航军团受创最大的,另外两个机群见势不妙,纷纷在战场边缘丢下炸弹得以减轻负重,虽也有损失,但和已经战死的宫野真受率领并近乎全军覆没的机群比起来,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最终,日本华北陆航军团以战损58架战机,接近投入战机总数目一半的损失结束了这次耻辱的空中支援战。
。。。。。。。。。
第1351章 就算打偏了也能揍你!
紫山战区地对空的战场过后,除了坠落战机在丛林中烧的噼啪作响的声音,至少有两分钟,中日两军是鸦雀无声的状态。
怎么说呢?
从心理状态来分析的话,至少有一点双方步兵是完全相同的。
震惊!
别说日军从停留在12公里外的冈部三郎中将到下等兵看着威风赫赫而来却被揍得稀里哗啦的机群呆若木鸡,就是钻出坑道观看空战结果的四行团步兵,也一样是满眼的不可置信。
屠运生知道防空营的实力很强,但日机可是浩浩荡荡一百多架,那是2年多战争期间以来别说亲身经历了,就是听都没听说过的规模。
先前在坑道里感受到山体都在剧烈震动的惊悚,足以说明防空营已经尽力,却依旧无法阻止日机编队对前沿阵地的轰炸。
但万万没想到,等自己冒着危险钻出坑道仰望天空之时,却已然演变成己方彻底吊打对方之势。
这个反转,着实来得太过猝不及防了一些。
直到残存日机拖着长长的白烟远遁,由坑道钻出的中国军人们这才终于确定,防空营在这场地对空大战中,赢得了胜利。
“防空营万岁!”屠运生伸出拳头,对着蔚蓝的天空奋力高呼。
“防空营万岁!”山野中处处都激荡着步兵们的激烈欢呼。
在山谷间回荡着的胜利欢呼,震耳欲聋,一直传到3里之外的日军步兵耳中。
日军步兵面色入土,士气更是一落千丈。
原本还指望着空中机群能直接把中国人前线阵地给轰平,他们步兵直接上去捡人头,这下可好,不仅美梦碎了一地,阵地上的中国人士气高扬,接下来这仗还咋打?
第一师团可也不是菜鸟,诺门坎之战时因为第4师团的调离,他们也是在战争的后期实打实的和毛熊军干过一场,虽然没干过,但也没有像另外两个师团一样大败,自然也是知道士气在战场上的作用。
早知道陆航军团会这么拉胯,还不如不让他们参战了!这恐怕是战场上不少日本基层军官此时的想法。
但或许只有宫内良夫这样倒吸一口凉气的高级军官们才知道,他们得感谢陆航飞行员们的牺牲,如果不是这帮死鬼们拿脸去探草丛,他们怎么能知道中国人竟然会有如此坚固和完善的地面工事?
是的,宫内良夫知道,此次陆航机群之败,并不是他们不够勇敢,也不是中方防空火力太可怕。
真正的原因还在于中方修筑在山顶上的那座防空堡垒简直太坚固了。
绝对超过20颗重磅航弹都在一座山峰上炸响是什么概念?站在宫内良夫这个从军近20年的老兵的角度,就算是拥有可防200毫米重炮的永固工事,在这种大号航弹面前,也会被摧毁成一片废墟。
可中国人的防空堡垒,竟然撑过了这种近乎可以摧毁一切的气浪,难不成那座工事是用钢铁浇筑的不成?
中国人能花费大力气做成重磅航弹都无法摧毁的工事,他们难得就不能把这种技术应用到前沿工事上?
宫内良夫将目光投向已是被炮弹和重磅航弹轰炸的一片狼藉的山坡和山岭上,只觉得浑身一片冰寒。
那里,仿佛是一头沉睡着的噬人怪兽,一旦惊动它,不知道会有多少帝国官兵血染疆场。
宫内良夫大佐的猜想是正确的,哪怕遭遇了近十枚重磅航弹的轰炸,李九斤的七连没有减员一人,仅两人因为坑道剧烈摇晃一个不小心撞到坑道壁上引起擦伤。
中方表面阵地上最大的损失是两个由半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构筑的机枪暗堡被150榴弹炮给摧毁,其余都是堑壕被炸塌。
这点工程量,对于守军来说算不得什么,只要晚间日军步兵不进攻,半个晚上就给重新修复了。
空战失利的冈部三郎决定还是靠自己,整个下午,日军的各种口径火炮又朝着中方阵地上一通狂轰乱炸。
不过这次庞大海也不惯着他们,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12门博福斯山炮和28门150榴弹炮以及12门150重迫全部掀开炮衣,在这个午后给第一师团展露出四行团炮兵营最锋利的獠牙。
除了28门150榴弹炮是对日军105、150远程榴弹炮进行彻底压制外,另外24门火炮皆是瞄准距离前沿阵地千米外的日军阵地。
四行团官兵除了极少数观察哨躲在拥有大半米厚的永固工事里观察战场,其余官兵基本都进入坑道休整,该吃吃该喝喝,像老算盘这样的老赌棍甚至又手痒的开盘,赌日本人什么时候停止炮击。
你别说,这种赌对战场形势判断的赌局,可吸引了不少人参与,甚至连卫东来都丢了10块大洋,赌日军最多坚持3小时。
卫东来可不是像大部分基层官兵那样瞎基霸猜,第一师团从师团长冈部三郎到各旅团大佐联队长的从军经历到个性的情报在昨日就由团部下发至各营、连,卫东来是结合冈部三郎的性格特点和目前战场形势得出的判断。
龚少勋领导的情报部门在过去的一年里因为充足的资金注入得到长足发展,不仅在冀南,还在津城、平北城拥有几个地下情报站,最远甚至将情报触角伸到了华中和华南。
当然了,他们还没牛逼到能收集华北日军各将领乃至到陆军大佐的个人资料的程度,第一师团各级指挥官的情报多来自小洋妞儿以及唐刀对曾经时空中发生过的历史记忆的综合。
小洋妞儿为了自己极为欣赏的辣个男人,也是豁出去了,竟然用金钱贿赂了驻日本大使馆的武官。
而此时日本虽然也是紧锣密鼓的筹措对东南亚战事,几乎和高卢雄鸡以及日不落帝国撕破脸,但由于还需要米国的钢铁和石油等进口资源,依旧竭力和米国维系着关系。
米国牛仔虽然也对野心勃勃的日本提高了戒心,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军火贸易中占了大便宜的米国此时的国策是: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再大赚一波!
所以,对日本这个大客户依旧保持着口头上谴责,暗地里照样是大量货船将物资运往日本,而后带走大量黄金和白银。
正是在这种貌合神离却又不得不相互依存的关系下,驻日本大使馆对日军将领的个人资料的收集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卫东来判断,冈部三郎此人性情坚韧,尤其是在空战失利后,他必须也只能用猛烈的炮火来重新激起整个师团步兵的士气,哪怕遭遇还击,三个小时的炮击是他的底线。
卫东来的精准判断为他赢得了30块大洋的资金,而跟着卫东来下注的土豆和杨必成也一人从眼泪汪汪的老算盘那里拿走30大洋,再加上其他人的下注,差点儿没把老算盘给赔破产。
但比老算盘悲催的大有人在,比如仅有战壕蔽体的日军步兵。
真理,就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在中国北方3月的春风中,日本第一师团的步兵们充分领略到了这个道理。
只是,那是用鲜血和死亡换来的。
推出坑道的博福斯山炮在前线的炮兵观察员的指挥下,炮弹就像长了眼睛一样落入日军步兵阵地,日军仓促完成的不过1.6米深的野战战壕在6公斤重榴弹的轰炸下,根本撑不住。
150重迫那更不用说了,3000米射程内,威力比105榴弹炮还要大。
很多日军不是死于炮弹爆炸的气浪和弹片的威力下,而是被变形的战壕给挤死或者坍塌后掩埋窒息而亡的。
战后据统计,仅是开战后第一天下午的双方炮战中,前线3个步兵旅团总计达21000名日军步兵就死伤1800余人,占了总投入步兵兵力的近10分之一。
而除了步兵的惨重伤亡,炮兵那边也没好到哪儿去。
不过,受损最严重的反而不是12门150榴弹炮,而是拥有12门105榴弹炮的炮兵大队。
因为是平原,该炮兵大队有了昨日的教训,专门将各炮位间的距离拉大到200米,这可是远远超过了陆军操典上规定的40米间距。
虽然这大大增加了卫护他们的两个步兵中队守卫难度,但在宝贵的生命面前,一切都是值得的。
至少在那位已经不幸在炮击中殒命的炮兵少佐看来是这样的。
日本人已经做了他们该做的一切,可就像他们曾经常挂在最边上的,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都是虚妄。
在该炮兵大队领命向中方阵地卖力炮击1个多小时后,一个原本在2公里外潜伏的侦察小组冒险抵达该占地约0.2平方公里的炮兵阵地左近。
两个步兵中队人数并不少,但用来护卫如此庞大的炮兵阵地,却又太过稀少了。
导致该侦察组抵近到甚至都能用冲锋枪解决掉正在卖力搬炮弹的日军炮兵,也无人察觉。
好在该侦察小组虽然拥有明心这样的狠人,在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该日军炮兵阵地实在是太特么大了,就算他们神挡杀神遇佛杀佛,也没法干掉这里的日军炮兵,若是被日军步兵包围,在这种平原地带更是完犊子定了。
于是,他们做完定位后,就拍拍屁股跑路了,一口气跑到1500米之外,藏到一个废弃的地窖中,这才用单兵电台向炮兵营发出该炮兵阵地的坐标。
他们的决定很正确。
庞大海也是个狠人,在收到侦察兵们发来的坐标定位后,立即命令已经彻底露出獠牙的28门150榴弹炮向该坐标区域集火。
博福斯150榴弹炮是很牛逼,近15000米的射程和100米的误差值,绝对吊打中国战场上任何一款远程重炮,但你别忘了,四行团的炮兵们也是第二次操作这个大家伙。
昨日那一波突然集火把一个日军辎重中队干了底朝天,那是运气加火炮精度以及日军毫无准备的结果,三者缺一不可。
深知自身缺点的庞大海干脆来个乱拳打死老师傅,十拳只要一拳打到就行。
于是,28门重炮就这么铺天盖地的砸过来,第一波炮弹落在距离日军炮兵大队左翼大约1000米的位置,最近一颗炮弹距离明心他们只有3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