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890章

作者:汉唐风月1

  在冀南所有县城,都发展了至少两处情报站,以防止一处被毁,整个县城都陷入情报空白。

  虽然也有像松北有纪部分散出城偷袭潘寨这样的侦察情报没有及时传送的漏洞,但像63步兵联队这样毫不掩饰的大规模集结出城,却是瞒不过城内的情报站的。

  “命令全连,不管用什么方式,迅速向潘寨集结!发电营炮兵连,我连需要重火力支援,下午5时前,我要看到80毫米榴迫炮投入战斗!通知八十集团军广平县分区首长,我部需要他们全力协助!并告团座长官处!”位于广平县乡下一个平原村庄的卫东来在收到来自于广平县城内紧急情报后,立刻下达全连总动员。

  收到连长电令的各排部,立刻命令通信员跑步口头通知自己步兵排所辖的各村乡,不用和排部会合,直接赶往潘寨!

  八十集团军广平分区辖有两个步兵连外加一个县武装大队,正规军兵力达1200人,除去已经赶往潘寨的两个排,尚有800余人,也在各级军令下达后,不到2个小时时间,都开始列队跑步向潘寨进发。

  一时间,各条简陋的村道上,不时的会看到全副武装的灰色军装们埋头赶路。

  整个广平县,就像一锅开水,瞬间沸腾了。

  仅从正规军而言,中方有大约1500人,日军同样有1500人,如果再加上一个治安军步兵营600人的话,日军自然要更占优势。

  毕竟,治安军的军械装备至少和中方一个乙种师打平,比只有鸟铳、梭镖的中方民兵可是不知强哪儿去了。

  距离广平县大约70公里远的唐刀在收到卫东来电报的那一刻迅速做出判断,上千名鬼子好打,但日军恐怕还有后续增援。

  广平县左近的李九斤部和蔡勇冠部虽然也能相机支援,但不能排除日军来一招‘围魏救赵’,若是让那两个县城的日军给偷了家,那才是战略上的失败。

  “命令,山地步兵连龙岩的1排,侦察连沈老六的3排、警卫连秦五郎的2排全速支援潘寨!”唐刀看了下手表。

  “告诉他们,除作战之必要的武器弹药等装备,其余个人辎重全部丢在驻地,不是我需要,而是2连的战友们需要他们在10个小时内赶到潘寨战场!”

  “另,令护卫营杨小山的1连,全连协同重迫连1、2排,防空营莫松子的1连、辎重1连赶往潘寨战场,全军无须隐蔽行踪,以全速前进,我会电告八十集团军冀南军分区,沿途全力堵截日寇!”

  10小时重装70公里,这绝对是对四行团三个最精锐特种连队官兵们的最严苛的考验。

  要知道,曾经时空中,进入冰原战场的中国军队那个一举闻名于世的步兵团,也是用了14个小时在崇山峻岭中狂奔了72.5公里!

  大致相同的距离,唐刀却生生将这个时间缩短了4个小时。

  虽然这其中有超过40公里不是在山间的优势,可三个特种步兵排的单兵负重也远超过了那支步兵团。

  自从彻底淘汰了日式掷弹筒用上了唐团座魔改后的60迫,步兵班级火力是得到了极大增强,但相应的,60迫8公斤重的炮身和1.1公斤的炮弹重量,也是大大增加。

  幸好,得益于MG42和MG34这种通用机枪的出现,四行团关于轻重机枪的区别就在于是使用三脚架还是两脚架,哪怕是用上用于稳定弹道的三脚架,整套机枪重量也不超过20公斤,机枪射手和副射手再加一个弹药手就能负担起一个重机枪小组的大部分负重,不然的话,光是机枪这一项,就能把士兵们累吐血。

  但就算如此,抛掉单兵粮食和被褥、个人换洗衣物等辎重的士兵们单兵负重也在15公斤上下。

  如果他们能在规定时间抵达,必然又创造一起战争史上长途野战奔袭的奇迹。

  唐刀的判断是对的。

  到了下午4时,抵达潘寨周边山区的日军主力连续冲击中方明显是仓促布设防线而不进时,坐镇广平县城的第10师团第63步兵联队的菊川次郎大佐感觉到了危机。

  仅是一群‘土八’和地下武装反抗人员,是绝不可能阻挡得住他千余正规军的冲击的,能挡住,那就说明不是一般的中国军队。

  难不成,中国人除了八十集团军那群土包子,竟然还有精锐正规军进入了冀南?

  一想到这个可能性,菊川次郎顿时心中一惊!

  菊川次郎算得上日军中高级军官的异类,是典型的四平八稳个性,一感觉到危机,也顾不上什么面子不面子的,立刻向坐镇邯郸的自家旅团长求援。

  一听说自家属下出动1个半步兵大队外加一个治安军步兵营,都还没法保证胜利,甚至还有被吃掉两个步兵中队和一个炮兵小队的风险,坐镇邯郸的日本陆军少将也有点懵。

  咋的,他这不是在自家占领区而是在中条山和晋东南前线吗?

  懵逼之后却又是大喜,原本他对方面军司令部这种以甲种师团扫荡中国贫瘠农村、完全就是拿大炮打蚊子的战术就有所不满,这时候竟然还能碰到中国人正规军这种大鱼,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战功。

  距离广平县最近的两个县城各派了大约2个步兵中队、一个重机枪小队外加一个炮兵小队共约1200人,浩浩荡荡的杀向潘寨。

  仅此一下,出动的日军正规军就达到了2500人,如果加上坦克、火炮等辅助兵种,实力堪堪一个步兵联队。

  按日军各级指挥官的理解,就是面对中国一个正规步兵师,第10师团的帝国勇士们也丝毫不惧。

  可惜,他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缩减版的四行团。

  虽然正规步兵的兵力不多,也就是一个300多人的步兵连和3个特种步兵排,顶破天也就530人左右。

  但该有的大口径重迫和防空高炮却是一样不少,其对地对空火力其实已经超越当年在泌河伏击第14师团一个步兵联队需要全力出击的四行团全团。

  就在这个下午和晚上,中日双方都有援军源源不断抵达!

  双方都打着一举把对手干掉的打算!

  但不管双方指挥官怎么想的,位于包围圈内最中心的松北有纪大尉到傍晚才发现,菊川次郎阁下定下的‘瞒天过海’战术很好,但真的求他以后别用了。

  阴险的中国人竟然还藏着炮,虽然是小炮,但噼里啪啦就跟下雨似的一波几十发炮弹这么砸下来,谁也受不了啊!

  跟中国人的小炮比起来,那两门达220公斤重的步兵炮,就像个铁憨憨一样,毫无机动力可言!

  啥叫被吊打,已经被炸成两个废铁坨子的步兵炮用惨痛现场摆事实证明。

  八嘎!敢情不管最终战局怎么样,他这个‘饵’都属于要没了的那种。

  看着仅存不到100人的麾下,看着遍地的伤兵,松北有纪大尉蛋蛋很忧伤。

第1312章 皆是笃定!

  说白了,到了黄昏时分,战场已经完全出乎日方的预料!

  不仅是山区中国人的防御越来越坚决,在日军周边,也不断出现穿着灰蓝色军服的中国军人的影子。

  这导致63步兵联队第2步兵大队长黑田三郎少佐根本不敢轻易将所有主力都投往攻破中国人简易防线上,至少动用了一个步兵中队和重机枪小队来防御自己的侧翼和后翼。

  而那个兵力高达600人的治安军步兵营,出于天然的对中国人战斗力的不信任,黑田三郎根本不敢让他们守住自己大军的后路。

  日军主力无法突破防线,那可不轮到位于包围圈中心的松北有纪部倒霉了嘛!

  老算盘会合最先抵达的两个步兵班,三门60迫集火砸过去,直接把山窝窝里藏着的松北有纪给干懵逼了。

  数量并不多的中国人竟然有炮,还是战场上极其稀有的小口径迫击炮,这简直是我勒个擦。

  但凡给松北有纪一道正规战壕,历经过徐州会战、华中会战的铁血陆军大尉都不得怕。

  可松北有纪部现在偏偏啥也没有,顶破天就用随身携带的单兵工兵铲挖了简易个人掩体,那玩意儿挡挡子弹还行,挡炮弹?那简直是想太多了。

  两门疯狂还击的70毫米步兵炮成了中国人首要打击目标,火炮开炮时腾起的硝烟实在是太明显了,几名士兵推动沉重的炮身又跑得太慢,在中国人疯狂的炮弹雨下,两门步兵炮相继被炸坏,炮兵们更是死伤一片。

  松北有纪不是没有企图改变现状,当机立断动用两个步兵小队之力向右翼炮火最炽烈的山岭狂攻,还命令陷入雷场的那群倒霉蛋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负责牵制,那意思是不管踩不踩地雷你们这帮完蛋玩意儿也得给老子上,不然大家伙儿迟早都得被中国人弄死。

  另外,还命令位于最前方的水谷中队派出两个小分队,杀往潘寨村方向。

  松北有纪战场经验足够丰富,听到千米外的枪炮声隆隆,知道中国人定然也是来了不少增援,主力要向攻进来也需要时间,但留给他和属下的时间可不多了。

  他的生路不在这片山间,而是在已经空无一人的山村里。

  只要让他进入山村,必然能坚持到援军抵达。

  然后,松北有纪这才知道中国人竟然又又隐藏了实力。

  这一次,中国人竟然一直隐忍到他的士兵抵达阵地前沿60米,才疯狂开火。

  一名日军军曹勇敢的站起身,正以身作则打算率领着最前沿的30几名士兵发起冲锋,只需要5秒钟,他们就能抵达投掷手榴弹的距离。

  但一挺位于中国人阵地上方大约60米的机枪突然开火了。

  “噗噗噗!”的连续射击声犹如撕布机,300多米外拿着望远镜观战的松北有纪肝胆欲裂。

  那绝对是他在战场上从未见过的一种新式机枪,几乎就是一瞬间,就倒下两三人。

  可显然,位于战场上的士兵们还没意识到他们面前有着什么样的敌人,他们还在奋力向前,但机枪的嘶吼不停。

  用时任3班机枪主射手的那位陆军中士的原话:“那一刻我感觉弹带都在冒烟!”

  那可不得抡冒烟嘛!

  最高射速可达1500发每分的MG42在6秒钟的时间里,生生扫出去140多发子弹。

  因为射速太快,以至于MG42只是当场扫倒了12名日军,但每名日军身上少的中了五六发子弹,多的却高达十发。

  几乎就是一瞬间,人就被打成了筛子。

  关键是,除了机枪,还有冲锋枪呢!

  4杆MP38也在这几秒钟内相继打空了32发的弹匣,数秒钟就倾泻出近300发子弹完全秒杀日军火力的3班还不罢休,自觉火力不足丢掉步枪的几名步枪兵一口气抡出十几枚手榴弹。

  站直冲锋的日军别说冲到中方阵地30米范围了,那名最勇敢的日军军曹甚至都还没跑过两米,就被机枪像割草一样击倒。

  30几名日军步兵,最终能活下来的,绝不会超过10个。

  就这一波,已经彻底打跪了日军的锐气!

  松北有纪已经不再对攻上山岭有所指望,他所有的宝都押在冲出雷区去往山村的方向。

  但残酷的事实是,中国人早就料到了日军会以此为突破口。

  早就有6个步兵班近百人的八十集团军正规军提前运动至潘寨村村口!

  那里拥有早就挖掘好并足够完善的战壕、掩体工事,再辅助以日军根本无从判断的雷区。

  用以突击的一个步兵小队日军花费了近半个小时,付出了一半伤亡,狼狈不堪的退了回来。

  眼瞅着夜幕逐渐降临,松北有纪只能做出就地防御的决定,重新将生的希望寄托于山外边的主力。

  说实话,战争初期日本老兵的战斗力绝不是盖的,尤其是像第10师团这样的老牌师团,别看松北有纪现如今手下就不到100人的步兵,若是让山岭上的四行团几个步兵班和八十集团军一百多人下山来歼灭他们,付出的代价也必然不会小。

  最稳妥的方式莫过于像老算盘那样不断地对其兵力进行消耗,再以优势兵力围歼。

  可若是给松北有纪一个晚上的时间,指不定他们就能借助复杂的地形构筑出一套完整的防御工事,那同样会让人头疼。

  曾经的关家垴战场,八十集团军可是动用了一个主力旅,也没能将500多日军完全吃掉就是很能体现日军土木工程作业能力的一场仗。

  所以,亲自抵达潘寨的卫东来收到包围圈中的战况后,立刻调动刚赶到战场的3门80毫米榴迫炮,对包围圈中的松北有纪部进行集火。

  5门60迫也迫不及待的加入其中,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竟然像松北有纪部所在区域投掷了不少于300枚炮弹。

  就这个火力密度和强度,几乎已经达到日军一个炮兵大队半个小时的火力覆盖了。

  松北有纪如何还有活路?

  悲剧的日本陆军大尉甚至都没来得及下令向联队部发出玉碎电报,就被一枚从天而降的1.1公斤迫击炮弹给轰飞。

  因为缺乏足够的掩体,百名日军在这轮疯狂的炮击中伤亡超过百分之八十,失去指挥的20人负隅顽抗了不到10分钟,就被兵力远超他们的中国军人们用围猎的方式给一一击杀。

  当场击毙日军达300人之多,剩余接近200的日军伤兵,老算盘也没让兴奋涌过来的民兵们处理,而是一再勒令他们投降,不投降者将予以击杀。

  赶来的八十集团军包括打扫过战场的川子对日军伤兵的疯狂也是见过的,对老算盘的命令很理解,除非是重伤昏迷的,任何一个还有清醒意识的伤兵都是巨大的潜在威胁。

  果然,有不少日军伤兵手中一直藏有手雷,直到发现中国军人很警惕自己无机可趁,只能绝望的引爆手雷。

  爆炸声和枪声在战斗结束后的10分钟内依然此起彼伏,也是给跟着正规军后打扫战场的民兵们好好上了一课。

  这就是两个民族鏖战的战场,除了残酷和死亡,再无其他。

  不过,也还是有想活着的,顺从的听从劝降命令伸出双手的日军同样不在少数。

  最终,就在这片山坳里,被民兵们五花大绑起来的日军俘虏也高达80余人。

  经过仔细清点,被格杀的日军和俘虏的伤兵,达458人!算是半个步兵大队交待在这里。

  川子兴奋中带着一丝忧伤,兴奋的是他亲身参与的第一战就打了个大胜仗,算盘大叔已经承诺了,此次缴获的所有武器弹药,都归他们所有,那可是300多杆步枪,装备完赶来支援的那些战友们,剩下的也足够装备完他所在的步兵连了。

  另外,他还射杀了3名日军,不算地雷干掉的,他8班12个人,总共也干掉了20多名日军,这战绩可是辉煌的很。

  忧伤的却是,这次他8班牺牲了一人,光荣负伤4人,有一人还是胸部中弹,不知道能不能挺过去,相当于一仗打完,他的8班也打残了。

  “嗨!川子哥,都打赢了还苦着个脸搞锤子,那个兄弟的伤你也别担心,我们2连连部有军医和护士还有药,我等会儿陪你一起把那个兄弟送到连部那边去治疗,保证过段时间又活蹦乱跳的。”土豆走过去安慰蹲在伤兵身边伤感的川子。

  土豆别看如今已经是军士军衔,但其实比川子还要小快两岁,川子对这个拥有四行团特等功勋章的小兵很是佩服,而土豆也同样佩服这个小小年龄就能当班长带十几个兵的小哥哥。

  于是,两个年龄相近的年轻人在这一个半月的合作时间里,很理所当然的成了好朋友。

  “那真的是谢谢,谢谢兄弟了!”川子感激的不行。

  “把伤员和俘虏都交给老周他们,其余所有人,随我一起支援前线!”老算盘和另外两个四行团班长以及八十集团军的一名军官简单商量了一下,就做出决定。

  原本几人商量的是两军会合一起组成一个轻步兵连,统一指挥作战,八十集团军领队的那位是个少尉排长,应该是他做指挥官,可当听说老算盘是四行团的军士长,少尉立刻把指挥权交给老算盘,让他来带队。

  没想到这位对四行团的编制还这么熟悉,一问才知道,这位以前是772团的一名班长,和四行团配合作战可不是一次两次了,自然是知道老算盘这样的老士官在四行团是什么待遇,军饷都抵得上一个上尉连长了。

  况且,四行团在这里的5个步兵班,就拥有5挺机枪和5门60迫,火力强悍到不像话,他手下倒是有120多人,哪怕刚刚装备上缴获的8挺九六式轻机枪,但其实也是打辅助的。

  谁牛逼听谁的呗!而且从分区到连队,首长们都一再强调,四行团这支友军和其他部队不一样,两军亲如兄弟,那这位少尉还有什么心理负担,直接转移指挥权。

  这时候也不是谦让的时候,老算盘算是以一个班长之职成了这支临时组建的轻步兵连最高指挥官。

  很自然的,这边的仗打完了,山那边却还是枪炮声隆隆,自然是来支援的连长他们和敌人接上火了。

  老算盘还是在黄昏时分才知道,他们原本打的这场‘小仗’,竟然已经演变成一场广平县中日所驻兵力的决战。

  甚至还不止广平县,远在紫山的团部也派出援军,日军也必然不甘示弱,整不好会打一场几千人的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