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小土豆,可别再和牛排长扯犊子了,你再多扯几句,你娃娃也是有侦察兵天赋的。”老算盘赶紧阻止自家小兵和这位侦察连神射手的扯淡。
这挖角也太赤果果了,还是他这个班长还在的情况下。
“嘿嘿,算盘大哥你别说,土豆的头脑和对战场局势的判断,真的挺适合当侦察兵的,就是身板还没完全长成,再过个一年半载,整不好吕连长真的会跑去找团座长官批条子要人的。”牛二却是笑起来。
“好家伙,想挖现成的不说,连一年后的目标都找好了。老实告诉你们几个,没门儿,我这个班长就是给土豆留的。”老算盘气哼哼的拿起自己的烟袋锅,狠狠吧嗒一口。
“叔,我不想当班长!”土豆罕见的有些扭捏。
“啥?”老算盘一呆。
“我以后想当团长,就跟团座长官那样!”土豆勇敢的说出自己的理想。
“好小子,有理想,有志气,不过我告诉你个秘密,团座长官说他就是从侦察兵干起的哦!”沈老六竖起大拇指狂赞。
“滚!滚!老子就说侦察连没一个好人吧!”老算盘恨不得一个烟袋锅砸过去,如果沈老六这货不是新郎官的话。
至于说沈老六的少尉军衔,那还真没被老算盘放在眼里,他如今的三级军士长军衔,见连长都可以不用先行军礼。
王小强目瞪口呆,这个年轻人是真敢吹牛逼!这样级别的射手,能出一个就不错了,四行团就有三个?
“牛教官你说的我团三个,让我猜一下。”没头脑却是一脸若有所思,将目光投向沈老六所在方向。
“团座长官和牛教官你算两个,剩下这一个,难道是......”
“梅老弟你别吓我,我可没法和团座长官、牛教官比。”沈老六连连摆手。
虽然本质上是个老六,但沈老六却是极有自知之明,他的射术是还不错,但在侦察连,他也就能排进前五,就连对上没头脑他都不能保证稳赢。
那个玄而又玄的所谓枪感,他也只是偶然几次对敌的时候拥有过,但事后再想找到那个感觉,却是千难万难。
“不是,我是说庞子龙!”没头脑却是很干脆的将手指向那边一直沉默的坐在那里观看比赛的炊事兵。
“那家伙,应该有着常人难以比拟的射击天赋,否则,绝无可能获得那样的战绩。”
“没错,团座长官前几天专门找到我,让我多带带他,说他在枪感上的天赋甚至还强过我,只要能在战场上过半年不死,咱们团就会又多一名超级狙击手。”牛二点点头道。
听到唐刀和那位特等功获得者的名字,王小强也只能承认,牛二是真没吹牛。
唐刀那一手枪法他是亲眼见识过的,真的是准到没边了,哪怕是500米外一枪毙敌,也不会让人太过惊讶。
庞子龙一个炊事兵,能裸眼击杀360米外的趴着的日军,如果不是有着极为可怕的天赋,那可真让他们这些在战场上浸淫十年的老兵们活了。
不过,王小强很快就释然了,不管四行团有多强,现在6师1团最牛逼的步枪射手荣誉应该是属于他921师的了。
因为,老兵裴天来的成绩已经出来了。
五环,除第一枪9环略微偏差红心一点点外,其余全部都是10环!
6杆新式冲锋枪,就这么稳稳到手了。
当听到这个牛逼闪闪的成绩,不仅场外921师警卫营的官兵们是一阵欢呼,就连其余部的官兵们都是一阵热烈掌声。
这是精兵对老兵的致敬,实在是太强悍了。
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排位几乎无人能够撼动,但等所有射手成绩出来后,还是有令人意外的地方。
6个步兵师外加四行团,其实在所有人心里基本有个实力排序,如果说四行团排在绝大多数人的首选第一,那排名最末的就是第22集团军的104师。
不是说对川军有偏见,抗日战争已经打了快两年,川军已经用鲜血和生命为自己正名,他们装备上是叫花子军,但精神上绝对是中国最强步兵之一。
但不得不说,川军的装备和兵员素质跟八十集团军、西北军、滇军、晋绥军比起来,还是要差一些。
这实在是和川省内战十年有着极大关系,那种今天你是老大明天我再卷土重来的内战消耗,不仅没有培养出精兵强兵,反而对川军是一种极大消耗。
这也导致川军但凡大战,就是生死战!
要不是川人有一口‘袍哥弟兄绝不拉稀摆带’之气强撑着,动辄就用整营整团全军覆没和小鬼子玩命,恐怕不仅战损大,败绩更多。
川军的战斗力,大多是用人命堆出来的。
可步枪射击的第三名,竟然是104师派出的一名年近30的上士,不过1.65米的身高,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脸,800米跑就超过白发老兵。
但这名上士的成绩,竟然也是恐怖的47环,同样也是第一枪8环,第二枪9环,后三枪每枪10环。
用的枪更是让瞠目结舌,上士用的还是川造七九式步枪,这种枪在22集团军出川时用的制式步枪,由位于山城的川军兵工厂自己制造的。
只不过这种枪的极限有效射程就是300米,还容易卡壳,性能还比不上老汉阳造,现在逐步换装的22集团军都已经将其摈弃了。
哪曾想,这个老兵竟然还用,而且还打出了如此恐怖的成绩。
事后,听说此事的唐刀专门送了一杆莫辛纳甘外加4倍瞄准镜给李师长请他转交这位老兵,不是看不起老枪,而是在战场上有了新装备更能如虎添翼对日军造成杀伤。
104师狠狠的露了把脸,但这一场却是把手枪赛获胜的晋绥军给按到最后的位置上。
实在是晋绥军的大哥们在抠门老汉的苦心经营下,装备可比其他几个师强多了,冲锋枪和驳壳枪大量配给警卫部队,强调的是近程连续火力,这步枪射击方面明显就差得多了。
不过好在已经有一个第一撑场面,101师在场的那位陆军上校团长也依旧还能谈笑风生。
重头戏机枪射击可是最刺激的。
这次的射击距离虽然依旧是300米,但靶子却换了,就是类似于成人大小的木头人靶,受弹面简直不要太小,届时也不会清数环数,而是以命中木头人头胸部多者获胜。
随机木头人靶子停留的时间给到了10秒,但举木头人士兵的靶壕却不是在一个水平面上,是有远有近,相当于模拟出敌人规模进攻的态势。
每名机枪手就一个20发弹匣,一共却有四个目标,靠概率的长连射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得要用精准的点射,才有机会全部打中300米外的4个木头人靶,还都要打在头胸这些致命部位才算成绩,堪称地狱级难度。
现场许多机枪手感觉自己能一波长连射过去,靠着概率上一两个靶子,就心满意足!
但更令许多友军军官们感到恐惧的是,这个射击场错落有致的靶壕绝不是最近才修建成的,显然四行团的射手们经常这样训练。
对于他们是地狱级考验,可对四行团的机枪射手们来说,就是日常训练,四行团强绝华北的战斗力显然就是这么来的。
可惜,就算想到了,稳重的771团徐团长也只能苦笑。
他们现在虽然弹药问题比一年前有了根本性改变,一场大战下来,平均每名士兵配弹量能达到80发,一挺轻机枪能配弹600发,重机枪能配弹1500发,但也绝不能像四行团这样,机枪手每天的日常训练量都能达到5个弹匣标准。
那完全在烧钱!
只是,这个机枪射击场一次只能供四名射手同时射击,于是,根据跑步速度来定射击顺序。
谁能跑到前三名,那就有充分时间休息,等到后四名射击完毕再进入射击位。
这很公平,残酷的战场上考验的除了你的射术,也有体力。
一名成熟的机枪手往往要扛着机枪跟着部队急行军,紧跟着就得投入战斗,敌人可不会管你是不是刚刚跑得要吐血。
龙岩在奔跑这一块果然是牲口级的,背着20斤重的石头,另外还扛着一挺捷克造轻机枪,甚至自己心爱的九黎族长刀都没舍得放下,比其他人多了5斤负重的状态下,硬是2分10秒救完成全程。
看得周围人一脸懵,这位在参军前不是搬运工出身的吧!
刘师长的秘密武器倒也不负众望,跑到第三,获得了宝贵的2分钟休息时间。
传奇机枪手更是在接下来的打木头人靶中,以无比精准的短点射,连续射中木头人靶,打出的20发子弹,位于木头人靶头部和胸腹的弹孔高达16处。
这也就是说,在300米外,这位机枪手一个20发弹匣,拥有着击杀数人的连续火力压制。
这几乎是将后座力极强的轻机枪当成了步枪在玩点杀,还是不用拉枪栓的那种,杀人速度不要太快。
面对这样一个机枪手,就算是有一个步兵排,也绝不敢轻易站直身子,还是趴着安全点儿。
若是换成未来00后新兵们,恐怕只能由衷来上一句“谁懂啊!家人们!”才能表达他们心中的震撼。
“尼玛,要不要这么牛逼?”曾经以一挺MG34机枪干掉数百人的龙中尉听到这个成绩,也不由张大嘴巴。
悲剧的四行团特等功获得者,这一波4个木头人靶子倒是都打中了,但命中头部和胸腹的弹孔加起来才5个,只有八十集团军那位的三分之一还带拐弯。
而其他几个师派出的机枪手,或许也是第一次用这个规则,成绩也同样惨不忍睹,12师的机枪手更是干脆有一个靶子都没打,直接摆烂式的一个长连射10发子弹对着第三个靶子一阵突突。
但不幸的是,这位运气好,10发子弹竟然命中4发,全在胸腹要害上,加上另外两个靶子上的,神奇般地超越了龙中尉一个致命弹孔。
好家伙,四行团的特等功获得者,有着‘机枪战神’美誉的龙岩龙中尉,竟然来了个倒数第一。
沈老六这个亲姐夫,差点儿没臊得找个地缝躲起来。
“有啥啊!我的特长是打活物,这些死靶子,不在我的世界!”龙中尉却是一点都不没觉得沮丧,反倒是安慰起脸红红的姐夫。“姐夫你就说吧!刚刚我背着刀扛着枪那一波跑,遥遥领先其他人,帅不帅!”
“帅是帅了,但你也不要这么玩这么大的反转嘛!搞个第六名,我这老脸也好看些撒!”沈老六唉声叹气,一脸忧郁。
龙岩得倒数第一,最丢脸的应该是山地步兵连的顾大连长,但他这个亲姐夫可要倒霉了。
刚刚他可是夸下海口,他这个憨批小舅子如果进不了前三,他晚上就请坐在附近的哥几个吃肉喝酒。
结果好家伙,憨批小舅子直接给拿个第七!
更关键的是,今天可是他的洞房花烛之夜啊!请人喝酒算个什么事儿?
怪不得刚刚坐那边的老婆扫过来的眼神都是冰冷的。
这是知弟莫如姐啊!知道当时战场上的龙岩之所以那么牛逼,纯粹是时势造英雄,被逼出了所有潜力,换在这种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他的水准能发挥出那个时间段的三分之一就不错了。
换句话说,不是命悬一线马上要完蛋大吉,龙岩就不会虎躯一震小宇宙彻底爆发,除了能跑能扯淡,其他就是个渣渣!
那你主动报个基霸名?想到这个茬儿的沈老六恨不得一脚给这个没脸没皮的货踹飞。
分会场三场比过,921师勇拿两个第一,成为最大赢家。
仅剩下掷弹筒射击,看另外那几家能争这个第一了!
这次规则就简单了,距离500米,掷弹筒的最大射程。
在山间密林中费老大劲儿才能看得清的五个用木头和沙包搭建的机枪工事,每人五发,没有试射机会,命中最多的获胜!
第1296章 军事大比武运动会(下)
代表四行团出战的是4营炮兵连的一名少尉排长!
在四行仓库之战时,这位是雷雄所属机炮连的一名中士迫击炮手。
在88师这种德械师中,能担任中士的,可都得有点水平,而这位叫郑先平的老兵就是524团第一炮手。
因为到后来已经是无炮可用,只能跟着团主力撤退至租界,后来则是跟着上官云等人来到太行山,并由上士晋升为迫击炮排少尉排长。
郑先平最牛逼的一个本事,就是不靠什么测距仪,单靠肉眼就能精准判断距离,而且仿佛对火炮之类的武器有种天然亲近,无论什么火炮,很快就能上手。
不是上官云和秦若愚强留,搞不好就被庞大海给挖到炮兵营当重迫连副连长去了。
日式50毫米掷弹筒在他手里,简直就跟个玩具一样!
上官云派他出场,就是要给四营狠狠挣个面子回来。
主要也是四营和其他成立已久的三个步兵营还有些差距,别的步兵营都有拳头部队,比如一营有卫东来的钢铁连,二营也有蔡勇冠的硬骨头连,三营有每战必当尖刀连的7连,就是他四营还没有能拔尖到有名号的。
所以,这次军事大比武其他步兵营都可以不夺冠,但唯独他四营的人不行。
这一派,就是整个四行团内数得着的神炮手。
果然,郑先平不负众望,四行团原本就很严格的体能训练让他跑了头两名,有足够时间调整好呼吸频率后的神炮手更是掷弹筒五发射击全部落在工事周边,偏离最远的也不超过4米。
在掷弹筒有效射程的500米超远距离,而且是没有任何试射的情况下,弹坑只偏离目标不到4米,绝对神仙级炮手。
这一次921师可就差了不少,派出的掷弹筒手跑步倒是跑了个第一,可射出的五发榴弹,有两发落空至20米外不计入成绩,3发在距离工事8米左右的位置。
这应该也和921师警卫营装备掷弹筒兵不多有一定关系,如今的921师在四行团的支援下警卫部队也全部换装德械装备,以冲锋枪和捷克式轻机枪为主,迫击炮也选择的是火力更为凶猛的82迫。
火力不足恐惧症对于八十集团军的将领们来说,其实还不是抗日战争遇上日军开始的,或许早在七八年前和某些人的抗衡中就已经深入骨髓了。
日式50毫米掷弹筒在早期自然是被当成宝,但随着新装备不断更新迭代,做为师首长手中最后的底牌,警卫营中自然是不装备了。
如果拉来772团和771团两个主力团一线部队中的掷弹筒手,恐怕实力就强很多了。
这种现象或许不仅在921师存在,101师、28师、17师都有,反观装备更差一点的12师和104师的表现却好很多。
掷弹筒兵在他们两个事,可是宝贝,纵算是警卫部队,也都大量装备。
104师李师长的警卫营装备可谓是五花八门,辽造十三步枪是主力步枪,MP28冲锋枪却也不老少,班、排、连长都佩戴着20响驳壳枪,日式掷弹筒却又是每个警卫班必备。
远、中、近程火力都有,还是中、日、德三国制造大杂烩,总让人觉得有点不伦不类,战场弹药补给也是个隐患。
可不得不承认的是,就这个原本是防御型的警卫营拉出去,随时可以成为一支攻坚型野战部队。
这恐怕也是22集团军在装备依旧缺乏下的一种无奈举措!
所以,104师在这轮比试中大放异彩,一举获得第二名,把在场的一个川军少将喜得不停摸脑壳:“个龟儿子的硬是要得,要赏!”
真的,在参加这次军事大比武之前,就连这位自家人知晓自家事的川军少将恐怕也做好了分会场四个项目全部垫底的准备。
那知道,竟然还意外的搞了个第二,5杆冲锋枪到手不说,输也是输给四行团。
四行团原本就是集团军直属步兵团,川军输给川军,这特么一点都不丢人,几乎相当于川军哥俩一起得第一。
好家伙,就冲这个貌似没毛病的自我安慰,川人的乐观属性真的是全国前三!
滇军12师表现的也不错,个头矮小只有1.6米的掷弹筒手靠着4发榴弹炸点距离工事只有6米,勇拿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