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862章

作者:汉唐风月1

  而且这枪一旦连射起来,那‘噗噗噗’的声响就像是撕开布匹,让人听着就汗毛只竖,那是MG34也不曾拥有过的。

  “撕布机!”这是亲自试射了500发子弹的黑子很形象的给这挺机枪取的外号。

  “这枪,将成为班用轻机枪!日常每挺机枪配弹2000发,战时每挺配弹3000发。每挺机枪配射手一人,副射手兼弹药手携弹1000发,其余子弹要由步兵班其余人帮忙携带。”看着各连长们爱不释手的样子,唐刀在训练场上就宣布了对该新型机枪的用途。

  “长官万岁!”连长们都像获得玩具的孩子一样欢呼雀跃。

  以前纵算有MG34,因为不够多,所以只能成为连排级火力,到步兵班一级只能使用捷克式轻机枪,遇到日军大规模冲锋,那种低射速轻机枪根本不能形成有效压制火力,还得靠步兵班里的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协助。

  可若是当步兵班伤亡过大,短时间内形成不了连续火力就指望轻机枪挡一挡怎么办?

  九龙山之战时,冷锋和上官云部伤亡过大就有这个原因,只要连、排一级的MG34机枪不能及时反应,靠人数堆的日军就有可能冲到阵地前沿,用手雷造成步兵重大伤亡,捷克式轻机枪显然已经不能胜任四行团目前需要。

  但有了“撕布机”,除非日军用火炮或是掷弹筒先把这种恐怖的火力点连同机枪一起炸成碎片,否则,人数再也不能成为威胁。

  龙岩那一战,就是最典型的战例,没有步兵炮的日军就像是排队被枪毙一般来送人头。

  这可能也是新年之前,各连长们收到的最美礼物吧!

  给全团带来惊喜的龚大参谋长也悲催的没能闲着,他既要把川军新兵团剩余的2000人分配到四个步兵营去,还要负责联欢会场地的选址和布置。

  两个活儿都不好干,这次四大步兵营和炮兵营以及辎重营都有损失,尤其是以三营、四营损失最重。

  虽说四行团内还有雷团副带来的家乡子弟兵可做为补充,但经历过泗洲山一战的川军新兵团剩余2000士兵现在可不是什么新兵了,近十日的生死战可是将他们都锤炼成了老兵,编入步兵营后,几乎不用怎么磨合就可以投入实战,那个营长不想要?

  打着许久不见旗号的营连长们差点儿没把龚大参谋长给喝死。

  好久不见对于战友们来说,除了喝酒吃肉还能干啥?难不成几个大男人抱着一起哭不成,那不能够!喝好了顺便讨论一下自己营连里的缺额,那不也是正常工作交流不是?

  在这一块儿,中国人几乎都是无师自通的。

  而相对于又忙又烦恼的雷雄、夜承桓、龚少勋几人,后勤处长庄师散负责的工作就要单纯一些,他要负责采买庆贺新年的各类物资。

  吃的还好说,大头兵们没别的要求,不管南方北方,中国人只要能吃顿饺子,就算过年了。

  米面四行团都不缺,可这肉,是真不好弄啊!

  唐团座要求的是军民大联欢,四行团全军加上军属还得加上镇内镇外来的百姓,再加上远道而来的客人,那随从人员少说也得超过3000,这里外里加一起,没三万也得有两万五。

  人均一斤肉,大口子洞镇又不是陕省,各县各镇凑一凑就30万斤肉到手,眼看年关将至,派出去的辎重兵都五六百人,却总共都还没买到一万斤肉,可把庄大主任愁的头发都白了不知道多少根。

  当然了,甩开同僚跑路的唐大团座可也没轻松多少。

  他不忙,但比忙还要令人烦恼。

  骑着青骢马,一身戎装腰杆笔挺的唐团座遥遥看着远方,脸上少有的有些紧张。

  一旁的澹台明月看着有些好笑,却是柔声道:“我阿妈是很好相处的,再说了,不有我在嘛!你怕啥?”

  更远处翘首以盼的澹台老帅哥暗自撇撇嘴。

  小棉袄早就漏风了这他早就承认了,但漏成这样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不知道老妻知晓后,会不会像自己一样痛心疾首。

  “老爷,夫人她们来了。”那边站在山岗上的老仆人一边跑一边喊。

  后边的夏大雨连忙跟上,如果这个兴奋的老头儿一家伙摔成什么样了,这个年他算是过不好了。

  唐刀连忙跳下马,本能的扯了扯军服。

  实在是,这前生今世,他都是第一次见丈母娘,根据常识,丈母娘可没老丈人那般好糊弄。

  如果可以的话,唐刀宁愿面对的是十名日寇,一通拳脚砍瓜切菜就完了。

第1283章 丈母娘看女婿

  三辆马车在一个全副武装的骑兵排的护送下,由山道缓缓进入山口。

  看到一身戎装的唐刀快步走来,领头的骑兵排长连忙跳下马,几个大步迎上前行军礼:“唐长官好!”

  “劳烦诸位兄弟远道护卫唐刀亲眷,唐刀在此表示感谢!”唐刀抬手还礼,并环顾一周。

  “职下职能所在,长官客气!”骑兵排长一脸惶恐。

  30多名骑兵不下马,却都是在马背上坐得笔直还礼。

  哪怕是唐刀已至,但这依旧是任务期间,骑兵们依旧人不下马,随时保持着警戒姿态,可见都是精锐。

  那是因为这个骑兵排隶属于17师师部,是白发将军最贴身的警卫部队,对唐刀也是较为熟悉。

  “阿妈!”澹台明月朝着走下马车的一个盘着发髻身穿淡蓝色袄裙的妇人扑去。

  “我的乖囡!”妇人一把抱着扑过来的澹台明月,泪眼婆娑。

  虽然一直都还能有女儿的消息,报纸上也时不时能见到女儿署名的专题文章,但做为母亲,哪有亲眼看到女儿并将女儿拥入怀中那般踏实?尤其是在这种战火纷纷的战时。

  “让我好好看看我的乖囡,变黑了,也瘦了!是不是在这里没啥吃的,阿妈给你带了你最爱吃的绿豆糕,阿妈亲自做的。”妇人摸着女儿的脸,心疼的不行。

  “哪有,我们这里别看是山区,但有菜有肉,伙食还是不错的,阿妈你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就知道了。”澹台明月哪能让母亲一来就有这个印象,连忙反驳。

  “对了,你阿爸那个老混蛋呢?走之前说好来给女儿送钱,结果倒好,钱送到了,这人也不回了,一大家子几百口人都丢给我,他倒是会偷懒。”妇人朝远方看看,没看到澹台老帅哥的影子,一双柳眉顿时倒竖起来。

  妇人其实眉目中和澹台明月有七八分相似,只是要富态的多,这一显出怒色,大家主母的气势却是尽显。

  不远处站着的某团座内心又是一紧,看这架势,未来岳母雌威很足啊!

  “咳咳!夫人,为夫在这儿呢!”澹台老帅哥搭眉臊眼的从马车的另一面凑过来,后面还跟着个一脸没睡醒的清秀少年。

  清秀少年的目光越过所有人,好奇的看向那边站得笔挺如松的唐刀,唐刀感应到少年好奇的目光,冲他遥遥微微一笑。

  军人特有的那种风姿,把少年直接震住了。

  这如果是小舅子,老子这一身打扮和气质应该还行,某团座在哪儿自我感觉良好。

  或许唐刀此时还没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古少年皆热血!

  “咦?乖囡黑瘦黑瘦的,怎么就夫君你白胖白胖的,你是不是没在女儿身边自己跑出去找你那帮狐朋狗友浪了?”妇人斜一眼凑过来的澹台老帅哥,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

  “哪能呢?夫人你不知道吧!我现在可是四行团军工处处长,前阵子可是带着兵去打过小鬼子的,不信你去打听。”澹台云舒叫起了撞天屈。“是不是,明月乖囡!”

  澹台老帅哥估计这惧内也是到骨子里的,一时间竟然没注意到澹台明月努力挤眉毛的提醒。

  原本只是担忧女儿一个,现在可是好家伙,父女俩都从军了,唐刀这未来丈母娘的心可是有得操了。

  “你.....”听到丈夫说竟然上了前线后,妇人果然脸色猛的一白。

  “夫人,有啥话我们回去再说,那边那个人模人样的就是我们未来女婿,也是我现在的上司,我所有都得听他的,不然军令一下就得掉脑袋,你先看看合眼缘不,你要说不行,我们现在换还来得及,明儿我就跟你回家。”澹台老帅哥指指几米外站得笔直跟见长官一样的唐刀,开始玩祸水东引那一套。

  澹台明月一双大白眼差点儿没翻天上去,早知道自己老爹竟然玩‘死道友不死贫道’那一套,她还提醒个毛,让阿妈晚上揪死他算了。

  “阿妈,我是唐刀,远道而来辛苦了!”唐刀压制住将自己那位急于自己脱身却不惜陷女婿于水火的未来老泰山一JIO踢飞的冲动,连忙上前问候。

  “呵呵,唐刀啊!好几次在报纸上看见你的照片了,但看真人还是第一次,果然是如同乖囡在信中说的一样,人中之杰!这次虽然是远赴千里,身体是有些辛苦,但看见乖囡和你,这点辛苦,不算什么!”出人意料的是,妇人对唐刀的态度却是格外温和。

  澹台云舒目瞪口呆,以他对老妻个性的了解,不应该是这样啊!

  对于抢走自己宝贝女儿的人,个性十足的老妻不应该先给个冷脸子表示一下心中不满吗?

  就跟他三十年前娶妻一样,老泰山和岳母才开始看他横竖都看不上眼才对吧!

  老澹台显然是有些想多了,他也不想想当年他娶亲之前的名声,那可是江南名门望族圈子里有名的风流人物,如果不是澹台夫人非要嫁,同样是大族的澹台夫人娘家怎会乐意?

  而唐刀这抗日英雄团长的名声和年轻时期的澹台老帅哥相比,那是一个天一个地,更何况,唐刀可是把工作先做到了前面。

  澹台家是个大家族,在淞沪会战开启之时,全族200余口人就从江南去到江城。

  唐刀和澹台明月互相表明心迹之后,唐刀就让澹台明月转告家中,江城也不保险,向南也不是最好选择,应该去西南。

  澹台明月对唐刀的判断素来信服,就去信让原本在江城已经购置房产的父母再去往西南,这种举族搬迁的大事儿那可能是澹台明月所能做主的?

  幸好,澹台老帅哥来到四行团后亲眼见识到了未来女婿一路战无不胜,什么诗词歌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军事才华无敌,当下就发电报让族人向西南转移。

  最终,澹台家族选择了榕城而非山城,这也是唐刀回家省亲也没去澹台家拜访一下的原因,不然的话,早就见未来丈母娘了。

  不过,当唐刀和澹台明月定下婚期并发电报给澹台家后,澹台夫人却是回电报表示无论如何都要来参加爱女婚礼,不然的话,她下半辈子肯定会遗憾。

  这倒也是可以理解,自从战争开始,澹台夫人已经有快两年没见过自己宝贝女儿了,结果女儿竟然要成为他人妇,这也就罢了,连丈夫都快一年没归家了,换成那个女人能乐意?

  这封电报一来,澹台父女两个都忍不住头疼,他们俩在军中自是知道此时尚处于战时,别说澹台夫人奔赴千里会有危险,如果战场陷入胶着,就连这定好于新年的婚礼能不能按时举行都还是未知数。

  而且,一旦越过黄河,就进入战区,这安全谁来保证?若是被日军偷袭,那父女俩这一生恐怕都难以走出。

  还是做为女婿的唐刀一锤定音,想来,那就来!

  不过,行程路线和护卫人员都得听他安排。

  澹台夫人从榕城出发,由22集团军司令官亲自发电下令,动用两个步兵排经川北至汉中,再抵长安,在那里,除去澹台家的几名家丁,主要护卫人员将由隶属于第十战区的第28师接手负责陕省内的安全保障。

  实际上12月初就从榕城出发的澹台家一行人,因为潼关之战不时有日机侵扰陕省,为保证安全,车队行进的极慢,等抵达长安时,已经是元旦后了。

  但那时中条山和太行山炮声隆隆,战事未明,潼关已经确保无忧的28师董师长亲赴长安款待澹台家一行人,以免澹台夫人焦急。

  那一等,就是20几天,感念唐刀相助之恩的28师不仅派出一个警卫排护卫澹台家一行人的安全,28师驻长安办事处的一名陆军上校更是经常陪着澹台家人游览长安诸多名胜古迹。

  这期间,不知把唐团长给吹成什么样子。

  等到中条山之战落幕,连第十战区司令官都派出副官代表他来送行,而且是用军用卡车一直送到黄河边,这才由早就等着的17师警卫营所属的骑兵排负责接手。

  抵达中条山后,别说什么旅长、师长,就连集团军级上将司令官澹台家都见过俩,唐团座在军中声望有多高,都不用人说,这一路上各军之重视已经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反正,这绝不是澹台家族的名气该有的待遇,以老澹台的声望,各地接待倒是会有,但军方绝不至于如此劳师动众。

  有了这个前提铺垫,澹台夫人这个唐刀未来岳母如果对唐刀的印象还不够好的话,那还真是没谁了。

  再加上唐团座这一身打扮也不是白来的,大家族出身的澹台夫人或许更看重才华,但个人相貌和气质也不是说就可有可无。

  唐团座今天可是穿了一身新军服,陆军上校的领章上的三颗金三角亦是被深懂母亲脾性的澹台明月花了半天功夫擦得熠熠发光,再加上唐刀一米八的大个儿往哪儿一站,军人特有的硬朗英挺体现得淋漓尽致。

  澹台夫人久居江南,什么样的才子没见过,那种文弱书生型的小白脸早就看得腻了,突然见到唐刀这种硬朗型的,自然感觉新鲜,外加女儿早已认定,嫁都要嫁了,那可能对未来女婿态度差了。

  17师这个骑兵排负责将要保护的车队送到距离大口子洞镇60里的这个山口后,就向唐刀告辞返回。

  唐刀也不留,让随行的龙岩给这个骑兵排送去牛肉罐头和马匹要吃的细粮后,就和他们行礼告别。

  白发将军是他这次婚礼的证婚人之一,明天就会启程向这里赶来,这个骑兵排恐怕也担负着沿路侦察的任务,绝不会在此多久留的。

  而四行团这次随他前来的,除了骑兵营一个排,还有山地步兵连一个排,又在八十集团军控制的地带,保卫力量已经足够了。

  若不是唐刀极力推辞,这会儿来的可还有683旅的一个步兵连,但就是这样,唐刀其实也知道,程大旅长为了保证自己岳母一行人的安全,早已派出772团一个主力步兵营远赴数十里外沿途布防,并随时以信号树的方式告知团部,不然的话,就连唐刀也不能精准的知道,今天早晨他们必然抵达。

  这个人情可不小,唐刀也只能收下。

  正好,此次四行团全部淘汰下的捷克式轻机枪高达128挺,外加新兵团带来的60挺民二十四式重机枪和数十门82迫,给683旅和17师分一分,这两位大哥应该会满意的。

  唐刀早已做好规划,MG42做班用轻机枪,MG34全部换成三脚架和长枪管,变成连排级重机枪支援活力,而12.7毫米重机枪则依旧划归营属炮兵连,既可以防空又可以平射做远程火力。

  这样的话,四行团在机枪支援火力方面,就可以形成三个级别,对步兵火力支援力度更可称之为质的飞跃。

  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费子弹!

  但小何老师如今的军工厂经过大半年的发展,可也发展成四大车间和一部及一个分厂。

  车间是火药车间、轻武器制造车间、弹药车间、机械车间,一部就是装备设计部,分厂则是钢铁厂!

  仅弹药车间,一月就可以制造各型子弹40万发,小口径炮弹3000枚,基本上可以满足四行团一次作战的需要。

  这还不算上邯郸那边的一号武器实验室,那里虽然是以格鲁诺夫主导的设计并试验制造唐刀提供的新式武器,但因为那边同样有不少克虏伯公司提供的机床和原材料,本着不浪费产力的原则,也是可以生产一些弹药的。

  这些产量基本都被八十集团军给消化了,他们负责提供原料,邯郸方面负责给他们一月提供15万发机步枪子弹和1000发小口径炮弹。

  当然了,为了这批弹药,八十集团军还长期动用正规军为从邯郸运往太行山的各类物资提供运输和护送,倒也不是纯纯白拿。

  光凭四行团自己,可是没有这样强大的力量的,这也是合作的重要性。

  这次唐刀的婚礼,八十集团军司令部为了避嫌,或许没有大人物亲自出席,但921师可是精英尽出,给足了唐刀面子。

  唐刀也做出决定,到时候会给他们一个更大的惊喜,除了那批轻重机枪以外。

  。。。。。。。。。

  澹台家这次来得人并不多,除了澹台夫人以及澹台明月的亲弟弟澹台明镜,也就是唐刀一眼就认出的那个少年。

  少年略显腼腆,不过对唐刀这个未来姐夫的表现还算大方,就是满满崇拜的眼神让唐刀有些犯嘀咕。

  这娃可别犯糊涂要加入军队,不然以自己这位未来岳母的气势,自己的日子一定不会咋好过。

  另外2人是澹台夫人的贴身丫鬟,还有4人是澹台家的护卫,人人别着把驳壳枪背着把窄刀,看着还是挺彪悍。

  人来得不多,但东西可不少,足足装了一整马车,虽然东西都是些江南地区常用的绸缎细软以及一些新棉花打得家用被褥,甚至还有景德镇的精美瓷器,不像什么大户人家陪嫁的金银珠宝,但这却能更能体现澹台夫人对女儿的用心。

  生怕女儿在这种大山中过得不好,恨不得把家用的一些器物都给搬过来。

  尤其是那件红色嫁衣一拿出来,澹台明月眼眶都红了,那可是澹台夫人亲手织并缝制的。

  自从去年收到女儿的消息后,老澹台是带着变卖家产的钱财去帮女儿,留守在家的澹台夫人却是把对女儿的思念变成了这一针一线,哪怕是因为战火,整个大家族都不得不向遥远的西南山区迁徙,整个1938年这一年都是动荡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