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一边嘲笑着占了座空仓库的日本人,一边猜测着昨天还在仓库里的中国军人们是从哪儿跑的。
大多数人明显更倾向于是潜水离开,别看日本人在仓库两边放的探照灯明晃晃的照着,但人家就是本事高,一下潜个几十米,租界那边装作不知道,可不就逃出生天了?
其实,不光中国人是这么想,日本人那边也得出大致相同的结论,尤其是看到仓库里有两条挖通了苏州河的水渠之后。其工兵部队的中尉中队长就已经得出这个结论。
中国人早就给自己准备好了退路,那不光是为了仓库内不缺水源,更是为了能偷偷潜到对岸而不至于被探照灯发现。
毕竟,数十米宽的苏州河面,探照灯也需要一点点扫过去,有阴暗死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
而租界那边的西洋人,早就想让中国人开溜了,帮着打掩护也属于可以理解的操作。
至于说中国人为毛水性都这么好,那可能都是海军陆战队的吧!
该死的黄毛佬,日军军官们一边咒骂着凑不要脸的西方人,一边暗自窃喜。
还是跑了好。
背锅侠斯马莱特准将一脸懵。
难道,昨天晚上入睡前的祈祷,阿苏他老人家听到了?
第168章 绝笔!
11月1日这个淞沪的清晨。
对于这片战场上的所有人来说,无疑,都是心情极度复杂的。
日本人,喜悦中却又带着些许不甘。
中国人,悲伤中交织期望。
西洋人,悄然松了口气却有些茫然。
昨天还在死守的中国人跑了,除了租界,还能跑到哪儿去?关键是,做为主人,他们咋都不知道呢?
可不管各人有着怎样纷杂的心情,日军终归是占领了四行仓库,这也代表着,整个淞沪市区,彻底落入日军的掌握。
中国人没有离去,他们还在期待奇迹的发生。
指不定那些果军弟兄们就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给日本人来记狠的呢!
中国人能想到这一点儿,日本人当然不可能想不到,再如何脑壳有包,被仓库守军按在地上摩擦了这么多天他们也学聪明点儿了啊!
至少100名工兵进入仓库,他们的任务是搜查整个仓库,除了要找守军能跑到哪儿去的蛛丝马迹,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守军可能埋下的炸药。
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军专业级别的工兵们终于找到日军大佐所担忧的。
足足100公斤炸药还有五六箱手榴弹,就被中国人埋在大楼正中央的两根主承重柱下两米处。
中国人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们在那里堆放了大量的土豆,以为那样就能让经验丰富的帝国工兵忽略那个位置?
一楼都被炸成那个样子了,谁还会将宝贵的食物随意堆在那里?
本能觉得有问题的日军工兵中尉下令搬开土豆,那里知道就这些一看就充满种种疑点的土豆,也蕴藏着危险。
土豆堆里被设置了诡雷,搬动土豆的过程中,一枚夹杂于其中的手榴弹冒起了青烟,小心翼翼的日军工兵们虽然趴的足够迅速,但被手榴弹爆炸击飞的土豆依然可怕。
如果不是有钢盔护着脑袋,主导这一切的日军工兵中尉有理由相信,那绝对不是满头包那般简单。
两堆土豆里,竟然有足足四枚手榴弹,有一枚还是连环的,被炸飞了二十几米后才爆炸,把早有准备躲到二十米外的工兵们直接干废三个。
连续的‘轰轰’几声爆炸声把有些失落的中国民众情绪又给调动起来了。
想通了的西装中年男和黄包车夫也不走了,重新返回街口,翘首以盼等着奇迹重现。
日军步兵们早就根据军令撤出仓库等着工兵们清场,听到里面的爆炸声,纷纷头一次觉得自家大佐是如此的英明睿智。
提着脑袋给战斗兵们清除障碍的日军工兵在付出了两死一伤的代价后,终于找到用于爆破的电线,那也是深埋在土中一直延伸到仓库之外,直至河对岸。
那可能是中国人觉得用诡雷引爆深埋于承重柱下的炸药不够保险,所以额外用了这种起爆方式。
卑鄙的西洋人和中国人八嘎的果然合谋了,收到这个消息的胁板次郎在心里直接把日不落帝国女王给XX了。
这也从侧面再度印证了中国人昨夜潜水跑路到西方租界的事实。
中国人虽然犯错误让工兵部队找到炸药所在地,但人家放的百余公斤炸药和那上百枚手榴弹爆炸的威力,绝对能将四行仓库炸塌。
而之所以说没有装上更多的炸药像上次一样直接把一栋楼给炸飞,恐怕也是考虑到这里距离租界太近,两百米外都是他们自己人的关系,又或者说是战斗了这么久,炸药也已经用得差不多了的缘故,没看中国人连手榴弹都给用上了嘛!
虽然仓库内没人,甚至连武器都不见了这事儿还有待考证,但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搜查,又找出一间藏有十几箱手榴弹和损坏的马克沁重机枪、苏罗通机关炮的地下室,以及两条被经过精心伪装后的地道。
还有就是,仓库各处被泼洒了许多油料,有不易燃烧的柴油也有挥发性较高的汽油,显然,带不走油料的中国人企图让炮火引燃油料将仓库烧毁。
但他们的企图失败了,仓库坚固的外壳还是挡住了大量的炮火,除了几处靠外间的房屋有火头,但很快又被气浪卷灭。
已经渗入地面泥土里的柴油只要不是刻意丢根火把,并不是那么容易被点燃的,挥发性极强的汽油更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没有多少危险性。
只要没人在这里专门点火。
大日本帝国陆军都有手电筒,根本无需火把那种低档的照明物,这点儿无需太担心。
除此以外,工兵部队完全确认,仓库已经基本安全。
胁板次郎已经上报师团部,决定将此地做为第36步兵联队的联队部,并获得了批准。
收到工兵部队的检查报告后,胁板次郎意得志满的邀请木村少雄大佐一起进入四行仓库观看升旗仪式。
他决定,当着苏州河南岸还没走的上万中国人的面,升起代表胜利的联队军旗。
木村少雄大佐则以要立刻向旅团长和师团长汇报为由,婉拒了准备嘚瑟胜利的胁板次郎的邀请,带着自己的卫队离开。
而胁板次郎则带着牧野俊以及麾下两个少佐大队长进入四行仓库,只有被彻底抛弃的丰田秀少佐没有这个殊荣。
如此光辉的胜利,日军大佐希望能被足够多的人围观。
所有参与战斗的步兵中队,都被要求挑选二十名作战英勇的官兵进入仓库参与升旗仪式。
两个地道都是湿漉漉的,土墙上的水渍也显示着之前他们是被水充斥着,应该到昨天夜里才被排空所有的水,这让日军工兵们大致也明白前两天所谓的透水事故是从哪里来的。
那原来并不是自己倒霉挖通了地下河,竟然是被仓库守军人为的引水倒灌而导致的。
这让进入仓库的胁板次郎脸上一阵红扑扑,整了半天,自己所有的战术,中国人那边都有应对。
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留啊!日军大佐的好心情瞬间没了一大半。
至于说中国人为何切断水道排空地道里的水,恐怕也是尝试着从地道逃跑,但经过工兵敢死队爬下去勘探,里面除了深达过腰的泥浆,并没有半个人影,连中国人喜欢用的炸药都没找到。
想来也是,中国人又不是大日本帝国挖洞专业技术娴熟的工兵,挖个二三十米估计还成,想挖出几百米,先去学习个几年再说吧!论打洞,还得是咱大日本帝国工兵。
已经确定中国人不可能通过地道逃跑,那就只能是通过水道潜入苏州河再进入租界地界了。
没有证据,就是最好的证据。
胁板次郎心里已经有了腹案。
只有这样,他才可以向派遣军司令部申请武装进入租界追逃那些中国人。
这一次,那些西洋人就再也没有阻拦的借口了。大日本帝国陆军的血绝不能白流。
胁板次郎甚至已经想好,就算他们藏得足够好,那些天天在苏州河南岸观战替他们呐喊的可恶中国人也必须得为此付出代价,他说谁是,谁就是。
哪怕是随便抓上几百号人到这边予以枪决,也可以出口恶气不是?
当然了,在此之前,他必须得完成最重要的工作----升起联队军旗。
中国人撤退的无比仓皇,以破碎军衣为旗的布条还在旗杆上,做为联队长,他要扯下那条乱布条,然后,当着全体36步兵联队精锐官兵们和那些可怜中国人的面,庄重升起天皇陛下亲手赐予的联队旗。
12个步兵中队,3个重机枪中队,1个炮兵中队抽调出320人,加上联队直属步兵中队的护旗小队30人,算是36步兵联队剩下的1000多号人中的精锐和骨干,哪怕是楼顶早已被炮火炸得坑坑洼洼一片狼藉,他们依旧站得笔直挺立。
这些日军精锐的前方站着一名大佐和一名中佐以及两名少佐,所有大尉及以上军官都重新穿上了装逼三件套,白手套、长筒皮靴、指挥刀。
虽然刚经历过一场大战,无论是脸上还是军装上,都还带着硝烟与血色,但这,却给这群日军增添了些铁血之意。
“这是我所见过的最顽强的帝国铁血之军,虽然他们曾遭遇过失败,但中国秋天的阳光下,他们将自己曾经丢失过的帝国荣耀,又重新找回来了。”
正在楼顶上给这群铁血之军拍照的福山修一就是这么在随身的笔记本里描述的。
那这是这名随军记者最后一次记录。
俗称:绝笔!
。。。。。。。。。
第169章 天罚?
在数十米外中国民众深沉的悲哀眼神中。
胁板次郎‘嘡啷’抽出他的指挥刀。
那是胁板家族祖传一百多年的宝刀,雪亮的刀锋上还残存着些许黄油,只有这样锋利的刀,才能轻易砍断人的头颅。
胁板次郎满脸一脸狰狞的挥刀砍上那根被上十袋沙包簇拥着的破旗杆。
雪亮的刀芒闪过,粗如儿臂的旗杆被一刀两断,代表着中国军方的‘军旗’坠落。
日军的菊花条纹军旗已经被护旗小队平端着,迈着整齐的步伐向挥刀入鞘意得志满的日军大佐这边行来,用不了一分钟,第36步兵联队的军旗就将高高飘扬于四行仓库上空。
向全世界昭告,中国东南重镇,中国最繁华的金融中心,就像中国最大的北方城市---燕京一样,已经尽归日方之手。
苏州河南岸的中国民众难掩心中悲恸,纷纷加快脚步离开,不忍再看日寇在自己军人曾经奋战数日的阵地上显示他们的威风。
只是,谁也看不到。
中空的旗杆内部有一根透明细线,另一头吊着一块拳头大小的碎铁块,随着日军大佐一刀将旗杆连同细线砍断,铁块向下坠落,和已经被挖至中空楼顶的另一片铁皮相撞。
不过数十公分的落差,不会激起多大的声响,尤其是在旗杆被砍断之后,320名日军响彻整个战场的‘帝国武运昌隆’的欢呼之下,更是微不可闻。
就连距离最近的日军大佐都没听到,更别提喊得贼起劲儿的日军们了。
而这时,日军大佐已经满面肃穆伸手拿起菊花瓣状的军旗,猛然一展。
菊花围着太阳的军旗在灿烂的阳光下,‘王八’之气冲天而起。
“张先生,我们走吧!不看了。”黄包车夫跺跺脚,再也看不下去了。
“等等!”西装中年男却不走了,拉着黄包车夫,指着远方。“老乡,你看,仓库咋好像有火头呢?”
一团红光在一百多米外亮起,但因为是白天,并不是很显眼。
是的,铁块和铁皮轻微的相撞,声音不大,却是激起了火星,但就是这几颗小小的火星却是点燃了一团经过特殊处理的引火物,微小的火苗以极为夸张的速度向下延伸,一条火线沿着墙角,从楼顶到一楼。
经过硫酸、白磷、橡胶混合汽油制成的液体可成为人类无比惊惧的凝固汽油弹,用来做引火之用,绝壁是大材小用。
被火把和炸药摧残过的墙壁上出现乌黑的斑驳是最常见不过的事,日军工兵自然也不会对这些有过多关注。
其实,日军工兵已经很小心,为了防火,混合着油料的泥土和灰尘都被日军用工兵铲铲了起来。
只是,人类下意识的习惯害了他们。
四行仓库太大了,日军工兵也不能啥玩意儿都跑得老远将其丢在外面。
于是,这些有危害的泥土和灰尘,就被他们堆到了墙角。
很不幸的是,这条快速下行的引火线,就在墙角。
随着火苗逐渐增大,混合着汽油的柴油也被点燃,然后整个土堆都被点燃,整个墙角的火‘轰’的一声扶摇而起,将整个一楼照得无比明亮。
黄包车夫都还在顺着自己老乡所指极目远眺,火势已然腾起,灼热了他的眼。
还没来得及惊叹,可怕的一幕就发生了。
“嘭!”的一声闷响,仓库向四周猛然喷出火焰。
就像是喷发的火山,哪怕隔着200米,两人都能感觉到一阵灼热扑面而来。
也告诉所有人一个道理,火大了,跟爆炸是一样样的。
“咋回事儿?”两人呆立当场。
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中国人和西方人都呆住了。
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很难理解,刚刚还好好的四行仓库咋就成一头会喷火的巨兽了呢?
就算是里面堆满了木柴,也不可能只用了一瞬间就燃烧成这样吧!
他们当然不知道,这种在未来才被发现的知识原理本就不在他们的世界。
如果唐刀在这儿,倒是可以给他们科普一下什么叫‘粉尘爆炸原理’。
粉尘爆炸,指的是可燃性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高温),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