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844章

作者:汉唐风月1

  虽然双方不过是第一次见面,但还冒着热气和鲜血的部件用剧烈的疼痛告诉自己的身体,它,是属于他的。

  但随后而来的剧烈疼痛和失血让两名弯着腰的日军步兵注定再也无法将这么多热腾腾臭乎乎的玩意儿塞回腹腔了。

  只是,在倒下的那一刻,他们的手依然坚定的捏着混合着血色的青白色肠子。

  仿佛,那是他们的命根。

  是的,他们的大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做出了极为正确的判断,很有逻辑。

  那一幕,纵算是再如何坚韧的人看到也注定会头皮发麻的不忍再看。

  手中已经没有枪的日军步兵也被如此惨烈的一幕给惊呆了,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雕塑瞪着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眼神中露出祈求。

  或许,他是不想变成同伴的模样。

  但巨剑上撩,锋利的剑锋从毫无躲避和防范的日军步兵脆弱的颈部掠过。

  一颗还戴着钢盔的头颅在剑锋和体内血压的力量下冲天而起,飞出足足五六米远。

  一道血柱更是飚向空中至少两米,就像是阵地上猛然开出一朵玫瑰。

  日本陆军少尉的一颗心如坠冰窖!

  “炸死他!”全身忍不住哆嗦的日本陆军少尉摘下胸前一颗甜瓜手雷狠狠磕向钢盔,然后抛向十几米外的弹坑。

  先前的惨叫和这颗飞翔的头颅已经证明,他的麾下全部遇害了。

  就算还没死完,但如果能拖上这个可怕的敌人一起死,那也是值得的。

  日军少尉的反应足够快,但依然没快过那条已然张开血盆大口的‘鳄鱼’。

  深蓝色身影在手雷还在空中的时间就已经翻身离开弹坑,并连续矮身疾蹿躲过日军步枪射击。

  高地上,日军惨嚎连连。

  但凡是被这条凶猛‘鳄鱼’接近的日军,无一人能抵挡一招,皆是见面即亡,甚至连拖延其2秒钟的机会都没有。

  不管是射击还是日军最引以为傲的刺术,在疯狂运动并挥动大剑输出的明心面前,就像是残血的脆皮面对开了大招的德玛一样无力。

  更要命的是,中国人可不止明心一人,被死死压制在高地一侧灌木丛中的40名敢死队员在失去足够火力压制后,终于可以大步向前冲。

  在付出不到10人的死伤后,32人冲进高地内。

  冲锋枪声和驳壳枪声彻底压住了日军的三八式步枪!

  在双方兵力近乎对等的情况下,白刃战的话日军妥妥占优,可若是单发步枪对冲锋枪,那妥妥的是被吊打。

  敢死队可是装备了足足30杆冲锋枪和30把驳壳枪,就是等着冲进阵地的这一刻。

  阵地上的日军抵抗不超过2分钟,随着最后几名日军连滚带爬的跳下高地,疯狂的奔向己方阵地,这场惨烈的高地反击战才算结束。

  是役,明心以阵亡48人,伤36人,高达百分之八十四的伤亡率赢得这场反击战的胜利。

  攻上高地的110名日军,无一生还。

  几名侥幸从高地上逃脱的日军步兵没有机会返回自己的阵地,不是重新占领高地的中方官兵用精准的枪法击杀他们。

  而是,木然放下望远镜的日本陆军少佐咬牙切齿的下令:“炮火覆盖敌方阵地,杀了他们!”

  三分钟后,由6门75山炮发射的炮弹重新笼罩在这个刚刚易手的高地上。

  几名侥幸逃脱的日军因为要躲避来自高地上的枪弹追杀,并没有逃得太远,不过50米的距离,实在是难以让他们逃过己方的炮火。

  至此,两个高地尽回,战场重归以往。

  但显然,这并不是结束。

  日军报复的炮火,再度在泗洲山各高地炸响。

  瞬间,硝烟四起。

  但这对于从高地上撤往山背面,已经满脸硝烟和灰尘的中国军人们来说,却是难得的休整时间。

  啃上口干馍,喝两口冰凉彻骨的清水,就是已经从心理到身体上都快麻木的新兵们最大享受。

  哪怕炮弹爆炸震来的灰尘洒在馍上,所谓清水更是早就漂了一层的浮土,但没人在意,顶多是在吃到一嘴灰后,狠狠的呸了出去。

  炮弹炸响的巨大轰鸣和默默坐在战壕里不发一言的士兵形成鲜明的对比。

  浓浓的死亡阴影的笼罩下,士气无比低落,哪怕是刚刚才反击重新攻占了两个失去的高地。

  没人知道日军的炮击时间会多久,也没人知道自己那一刻就失去自己走下阵地的能力。

  麻木,是此刻中方阵地上最鲜明的写照。

  但谁能怪他们呢?

  他们在几个月前还只是田间扛着锄头的农民,都还不知道步枪是怎么使用的。

  可现在,却来到这样残酷的战场。

  一个步兵排50多人,可能只遭遇一轮攻击,就减员成一个步兵班。

  那些人可不只是军中数月朝夕相处,有不少是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发小,甚至还有不少事堂亲,是表亲,但纵算是再亲,还活着的士兵们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只有亲朋在自己眼前成为一具冰冷的尸体。

  他们哭过吗?从昨日到今天,眼泪早已流干。

  到这会儿,他们甚至连悲伤的情绪都感受不到了,因为,脑子已经彻底麻木了。

  许多人甚至都是机械式的听着命令,上阵地,开枪,对着下方所有能看得到的人影开枪,直到自己死去,或者挨到下一轮。

  而进攻屡屡受挫的日军,显然也好不到哪儿去。

  这或许是105师团进入中国以来碰到的最硬的硬骨头,全旅团6个步兵大队轮番上阵狂攻两日,竟然除了将近2000伤亡外,一无所获。

  躲在战壕里呆呆看着被火光和硝烟笼罩着的山头,日军步兵眼里多是迷茫。

  他们不知道眼前的这个对手还能扛多久,但显而易见的,扛的越久,他们死伤的概率就会越高。

  甚至有不少的日军悄然生起一种期待,期待着他们的指挥官下令停止进攻!

  但那,可能嘛?

  尤其是对于进入华北以来一路势若破竹的‘钢军’来说,他们105师团虽然是‘钢军’的预备队,但不是钢也是铁吧!

  他们想认怂,可不代表那些只用拿着望远镜提着指挥刀偶尔吆喝几句的高层们会认。

  士兵,在他们眼中,永远只是一串数字!

  数字消耗多少,在勋章和战功面前,不值一提!

第1262章 逼出的灿烂光华!

  距离泗洲山不足800米的位置,一个被伪装网罩住区域,几名戴着钢盔的日军军官都拿着望远镜面色肃然的看向远方。

  军官们都没有佩戴军衔,但无论其身穿的深黄色呢子大衣还是高筒皮靴以及腰间挂着的图案精美的指挥刀,都已经显示着他们身份的不凡。

  或许只有日军内部人士才知道,站在这个小小前沿指挥部的五人,竟然有一个日本陆军少将和三名大佐以及一名中佐。

  少将是时任105师团第21预备旅团的山田清一,三名大佐是三个步兵联队长,中佐是该预备旅团的参谋长。

  可以说,这里站着的五人,就是泗洲山防线前日军排名前五的指挥官,若是一炮轰中这里,兵力已经达到1.4万人的日军瞬间群龙无首。

  “诸君,对面的中国人真是让我等刮目想看啊!虽然装备简陋,其兵员素养也一般,但作战意志堪称顽强!你们以为,我们是否还应该予以强攻?”身材矮小却很强壮、留着一小片浓密文明胡的日本陆军少将开口道。

  三名大佐竟无人敢轻易回答这位陆军少将看似随意的一个问题。

  眼前的这位陆军少将虽然挂着的是预备旅团少将旅团长的职务,但在座的三名陆军大佐可都知道,此预备可非彼预备。

  第五师团算是日军各师团中的特殊存在,日本陆军不少常设师团都有自己的预备师团,作战中有人员损失后随时可以从隶属于自己的预备师团冲抽调补充。

  而预备师团中可也不全是什么新兵,其中有很多都是退役后又重新征召的老兵,战斗力虽比不上其从属的常设师团,但也绝对不会差。

  比如第一师团,其预备师团就是101师团,第六师团的预备师团就是万家岭一战几乎被全歼的106师团,在日本发起对中国的全面进攻后,为保证有更多兵力进入中国,大部分预备师团都拥有了自己独立番号并独立成军。

  但唯独105师团,因为忻口会战的缘故,并没有和第5师团彻底分开,反倒是一直随着第5师团作战,所以第五师团编制表上是2.8万人的兵力,但实际上还有一个预备师团,全师团兵力超过五万人。

  105师团也一直长期在华北作战,历经一年有余,原本配备的不少新兵此时也变老兵了,战斗力比18师团这种新成立不久的甲种师团都不得弱。

  而且因为105师团一直没有独立成师团建制作战过,师团长一直由板垣四郎亲自担任,听说105师团一旦独立成军,这位山田清一少将就是内定的师团长。

  三名日军大佐倒是对官场很清楚,山田清一此人不仅个人能力不弱,其后台也很粗,不然在曾经的时空中会成为第五师团最后一任师团长,也是在第五师团投降前剖腹自杀的师团长。

  或许对于此时的第三军军团长板垣四郎来说,其麾下4个少将,中村正雄太过板正,国崎征又略显刚愎,另一个则机敏不足,唯有山田清一最具他的风范,勇猛刚毅且不乏头脑。

  就像现在,这位日本陆军少将甘冒风险将三名步兵联队长带至距离前沿火线仅800米的区域观察战场,其实不过是传达着一个无比强烈的信号。

  此战,他心意已决,任何敢于提出反对意见的,都会可能成为炮火中的一份子。

  三名日本陆军大佐也都是过了四十不惑的人,哪怕是那位从第3师团抽来的大佐联队长,都清晰的感觉到了这位平淡语气下蕴藏着的滔天杀意。

  “旅团长阁下,中村阁下在今日清晨就传令我等,对面防线一破,我战区即可全线突入,整个中条山战区亦可大获全胜,军团长阁下和杉杉元司令官阁下可都看着我等之表现。”陆军中佐见三名大佐都沉默不语,只能硬着头皮接话。

  “噢?河边君的意思是,我部还应该照此强度对中国人防线进行冲击?”山田清一不动声色的瞟了一眼站在自己最右侧脸色默然的陆军大佐。

  “水谷君,说说你的意见!”

  对于山田清一来说,他想敲打的可不是自己麾下两名大佐,那两人他很了解,哪怕麾下伤亡再惨重,但只要他军令一下,两人也只能照令执行。

  但由板垣四郎亲自电令负责配合他旅团作战的那位第三师团大佐可一定不会像手下那两位大佐一般听话,他必须在倾力作战之前获得该大佐的绝对服从。

  “山田阁下,我奉令配合105师团作战,自是以山田阁下之军令为重,我个人意见,无足轻重!”这位日军大佐也是个属泥鳅的,一番话说的滴水不漏。

  但这个时候,显然不是避重就轻的时间段,山田清一要的是明确的表态,目光陡然变得凌厉:“河边君既是如此说,那我命第7步兵联队负责敌防线整个正面战场,我预备21旅团主攻两翼,河边君以为何?”

  日本陆军大佐脸色大变,如果不是及时将眼睑低垂,恐怕这位眼神中闪烁的凶光就昭于所有人之前。

  正面战场,不就是他们停留的这块区域嘛!山坡上还遗留着来不及运回的帝国官兵遗骸无不昭示着战况之惨烈,让他一个负责协助配合的步兵联队打主攻,这是要把他第7步兵联队往死里坑啊!

  但这位陆军大佐也知道,如果山田清一真的如此下令,那他也无可奈何,只能照军令行事。

  如今的板垣四郎可是第三军军长,也算是他第3师团的顶头上司,他若违令,治他一个小小陆军大佐的办法不要太多。

  “一切以山田阁下军令为定,职下莫敢不从。”日本陆军大佐低下头,语气也变得更卑微恭敬。

  见自己的威吓起到了效果,山田清一也不再咄咄逼人,脸上泛起淡笑:

  “当然了,因第7步兵联队刚抵达战场不久,对战场不甚熟悉,河边君还是率部负责右翼战场好了。”

  “嗨意!”日本陆军大佐如蒙大赦,立刻弯腰低头。

  “但,河边君刚刚也听到水谷君所言,板垣阁下和杉杉元司令官阁下都在等着我等胜利的好消息。我决意继续强攻,正面战场、左右两翼三军均不得懈怠,任何一部攻击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将严惩不贷!天黑之前我要看到帝国军旗插上敌军防线。”山田清一脸上笑意随着自己说话声逐渐收敛,一脸冷然。

  “嗨意!”四名日本陆军大佐这次不再有任何迟疑,齐齐低头听令。

  哪怕他们此时内心已是一片冰冷,知道这位少将指挥官已经决定不再顾惜士兵伤亡,战后必然是一片哀鸿。

  但,这就是战场,再如何残酷的军令也只能接受。

  唯有希望对面的中国人已是强弩之末,到天黑前就已经扛不住。

  但显然,把胜利的希望建立在对手的孱弱上,是最不靠谱的。

  日军在自己最高层指挥官机构初步达成一致的指挥下,开始发动更为疯狂的进攻。

  唐刀这边没做具体统计,但日军那边的战报却足够详实,仅是1月12日这个白天,三个步兵联队,总共朝着泗洲山各高地发动大大小小攻击37个波次,在宽不过10里的对手防线上一次性投入兵力最多的时候高达4个步兵大队。

  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平均每个高地都有数以百计的日军步兵参与攻击。

  而此时的唐刀部,还能战斗的步兵只剩下不到3000人,用150人的步兵连来算的话,满打满算也就20个。

  唐刀在中午日军暂停攻击的时候做出决定,将所有被打残的步兵连进行重组,以辎重连军官和新兵连表现突出的老兵连长以及战斗中表现突出的新兵为基干,担任各重组步兵连的连、排、班长。

  并进行轮换制作战,每个步兵连在阵地上待两小时,两小时后就暂时撤下来休整,由新的步兵连上战场。

  为保证步兵连对战况的了解,上一个步兵连留下一个少尉排长担任下一个步兵连的副连长。

  正是这一决定,使得泗洲山防线在日军如此疯狂的攻击下,又奇迹般地坚持了一天。

  辎重连老兵和作战中表现突出的老兵、新兵拥有足够坚韧的意志,正是在他们身先士卒的带领下,士气已经低落的新兵们为了求活,竟然爆发出了自己都难以想象的灿烂。

  比如右翼战场上有个高地,第7步兵联队在其大佐联队长亲临一线的指挥下,玩了无比经典的一招‘火中取粟’。

  日军调集了5门山炮和8门步兵炮,却不是轰击高地,而是轰击左右山脊,彻底切断了该高地和左右两个高地的联系。

  这导致该步兵连防御的主高地上不仅无法向该小型高地派出援兵,甚至浓烈的硝烟使其都看不清高地上的状况。

  日军不仅投掷了开花弹和燃烧弹,甚至还有毒气弹,幸好庄师散一直保持着足够的警惕心,无论走到哪儿,防毒面具是必备之物,所有上了高地的步兵连官兵基本都有个防毒面具,不然的话,就这一轮毒气攻击,就能让高地上的士兵减员三分之一。

  但日军玩的这招炮火封锁战术却是很成功,这个被炮火切割开来的小高地彻底失联了。

  三个步兵中队500多名日军步兵围着这个犹如孤岛般的高地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