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815章

作者:汉唐风月1

  能从这场炮击里存活下来的日军倒是有近百人,但他们的精气神仿佛已经全部被这场恐怖的炮击给炸散了。

  他们的动作机械而僵硬,很多人甚至一反常态的站直身体端起枪怒吼着冲着树林里射击,直到被冲锋枪子弹扫中颓然倒下。

  没有什么重机枪、轻机枪、掷弹筒,那些玩意儿基本都在这场恐怖的炮击中给炸碎了。

  战场上就剩下一批已经失魂落魄浑身带伤的日军步兵,他们又岂是准备充分且拥有一名超级狙击手指挥官的60名中国军人的对手。

  面对这种近乎于白送人头式的英勇,唐刀的步枪几乎是弹无虚发,在不到3分钟内射空了将近40发子弹,那几乎就意味着一个步兵小队的日军丧生于唐刀的枪口下。

  整个战斗竟然持续不到15分钟,就彻底结束!

  山坡上四处散落着残缺不全的人体和各式武器的零部件,最后的呻吟声也随着数十声冷酷的枪响而消散于山风中。

  原本中国军人最喜欢收获的武器装备已经被士兵们弃之如草芥,他们看中的是日军随身携带的军粮。

  各式罐头成为他们的最爱,没有现成的袋子,那就用沾满日军血肉的军裤,从死尸上拽下来,两个裤腿一系,就是最好用的袋子。

  “这第六步兵联队不愧是第三师团主力步兵联队,打个仗竟然还带着茶壶?”龙岩从一具胖乎乎的日军尸体旁路过,很惊讶的看到一个精致的小茶壶跌落在泥坑里,一边吐槽着一边顺手捡起来当成自己的战利品。

  看着胖日军尸体身上还算干净,于是直接帮他脱了裤子做成一个新袋子,丢给夏大雨让其背上一堆铁皮罐头。

  主要是夏大雨嫌弃日军那些军裤太过恶心,宁愿自己受冷脱下军衣自己兜着,这会儿冻得小脸乌青终于是扛不住了,眼见龙岩给台阶,小勤务兵自然就接受了。

  两名中国军人可能做梦也没想到,他们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错过了这一仗最大的战利品---第六步兵联队第二指挥官片山聪中佐。

  这可能也是片山聪这一生所做的最成功伪装,简单打扫战场的中国军人硬是没找到一个有份量的日军指挥官,收获的最高军衔领章也不过是中尉。

  “八嘎!中国人这是在赤果果的羞辱帝国陆军,统统死了死了的。”

  下午四点,藤田进看着就穿着一个兜裆布光着两条粗短腿的片山聪的尸体,怒不可遏的一刀劈下。

  差点儿没把片山聪的脑袋给剁下来,如果刀再偏上20公分的话!

  但这一刀似乎也让藤田进变清醒了些,他知道,现在他第三师团最迫在眉睫的,已经不是那些时不时出来刺你一下的小蚂蚁,而是中国人抵达的重炮。

  那将是他即将发起第二次渡河强攻的最大障碍,那一炮下去,就算没正好命中木排,激荡起的巨浪也能将木排给掀翻,这样的天气,落水的步兵和被炮弹命中也没太大区别。

  “命令两个旅团长和所有联队长到师团部,中国人也有了重炮,我们需要制定新的战术!”藤田进脸色阴沉的返身走进师团部。

  接下来的两天夜间,日军的巡逻队规模骤增,尤其是炮兵、辎重兵、野战医院这些辅助兵种驻地,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都算是少的。

  而步兵驻地,更是达到了一半人睡觉还有一半人站岗值哨的地步,暗哨多的,用一名步兵大尉的原话是:“每走几步就要看看脚下,否则极有可能踩到一名趴伏于草丛中的帝国士兵”!

  藤田进用了最原始也最有效的人海战术,将夜间巡逻警戒的人数增加至6000多人,这是整个战争期间一个师团级部队动用警戒人数最多的一次,没有之一。

  就这种强度,别说唐刀不是神仙,就是神仙,也大抵是属于进得来出不去的结局。

  日军也是发了狠心,数以千人整夜不眠,或许这还说少了,哪怕是在战壕里休息的,也是瞪着个眼珠子握着枪,就等前几天占了便宜的中国人到来。

  只要敢来,哪怕拿唾沫喷,也能淹死他。

  可连续熬了两天,风陵渡镇的夜也是静悄悄,广大下定决心不睡觉也要‘打苍蝇’的第三师团官兵们除了喝上一肚子西北风,那是啥也没捞着。

  就像是一群中了情蛊的二傻子,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到来,结果心上人早就和别的野男人私奔去嘿嘿嘿了,压根就忘记他们了一样。

  唐刀溜了,带着一群扛着铁皮罐头的士兵们向距离风陵渡镇十几公里外溜了。

  倒还真不是唐团座能掐会算,知道接下来日军宁愿不睡觉也要和他对掐,纯粹是唐刀认为重炮已经来了,他还在这边大山里和日本人‘撩骚’意义已经不大。

  日本人不傻,他们也同样会打重炮的主意,还不如到河对岸去守株待兔,顺便让新兵团官兵们见见血,知道面对面的战场是怎么回事儿。

  所以,唐刀溜得贼快,而且为了防止被日军发现,他们一口气跑到距离潼关战场十几公里外。

  那里山壁陡峭,水流湍急并不适合大规模渡河,但几十个人还是可以的。

  唐刀还从日本人哪儿学了一招,砍伐木头做木排,周围再用携带的几个羊皮泡绑上增加浮力,一个这样简单的木排可以乘坐十人,再以两个渔民向导为船夫,渡过千米宽的黄河问题不是很大。

  在出发前,唐刀还和坐镇新兵团的吕三江发了密电,要求他只能带上最值得信赖的一个警卫排来指定地点接应,出发前也绝不能透露半点,28师那边更是必须保密,不得透露他要归来的消息。

  甚至直到渡河之时,唐刀也用连闪三下的手电筒亮光做了确认,才开始分批渡河。

  唐刀不是不信任28师的几位主官,而是对日本人的渗透能力一直保持着极高的警惕。

  如果有高级间谍潜伏于28师师部或是旅部、团部,一旦他要归来的消息泄露,日军派出汽艇潜伏于河岸各处,等他们行进到河心,那等待他和60名中国军人的,绝对是灭顶之灾。

  唐刀的谨慎救了他和士兵们,日军在随后的几天频频发起的袭击事件已经表明,他们对中方重炮阵地的位置竟然清楚的就像自家后院,除了有人泄密,再无其他可能。

  随后对28师师部和两个旅部所有可能知道此消息的人员进行一一清查,最终所有嫌疑指向的竟然一名上校级参谋官,那可是可以参加28师组织的高级军事作战会议的一员。

  两名陆军中将当时就惊出了一脑门冷汗!

  唐团座带着人马溜了,日本人却是不知道,这样强度的防御足足维持了一周,直到彻底确定那几只讨厌的苍蝇再也不会来了,才降低了一半的警戒强度。

  包括藤田进在内的所有日本人都下意识的松了一口气,虽然很多人为此感到有些羞耻,但相对于随时可能朝不保夕的小命,那点小小的耻感屁都不是。

  摆脱阴霾的日军接下来动作不断,一边厉兵秣马筹备着下一波大规模进攻,一边也玩起了新招数,那应该是从唐团座哪儿找到的灵感。

  对此,唐团座只想说,关公面前舞大刀,你们就是坨粑粑!

第1229章 想作妖也得有那个实力

  日军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总共派遣了6支人数大约为2个步兵小队规模的袭击部队。

  因为黄河河岸线足够长,再多的守军也没法覆盖数百公里的河岸,只能是在一些容易大规模渡河的地方遣重兵布防。

  而对于日军来说,黄河对岸的中国军队拥有十几万兵力,别说偷运过去一个步兵大队,就是一个步兵联队或是一个步兵旅团,在没有后继兵力跟上的情况下,那也是肉包子打狗白送人头的战术。

  所以,攻占对岸一个有效渡口,而后源源不断投送兵力才是正道。

  只是藤田进这些天来着实被唐刀给教训狠了,竟然从中悟出一个道理,你能来骚扰我,难不成我就不能来骚扰你?难道我堂堂大日本帝国陆军还不如你们这些孱弱的中国军队吗?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老奸巨猾的藤田进以麾下6个步兵大队为基础,抽调了12个精锐步兵小队,组成特攻队,在漫长的河岸线上寻找缺口,渡过黄河!

  之所以只是6个步兵大队,那是因为仅存数百人的第六步兵联队基本上已经彻底失去战斗力了,原本兵强马壮的第三师团现在能用的步兵也就2个步兵联队和师团部直属的一个步兵大队,可用之兵不足7000人。

  而且,这些分批潜伏过河的日军所领受的任务还各有不同,有的是根据情报朝着中方重炮阵地潜行,有的则是行使破坏、袭扰之功能!

  目标对准重炮阵地好说,那是企图和唐刀所率领的警卫排一样,炸毁那几门对日军威胁极其重要的重炮。

  一周以来,4门重炮可是每天都开火让日军如鲠在喉!

  别看中方才区区4门重炮,又同样都是150MM,但真的打起来,日军才发现自己被日耳曼那些金发碧眼看着挺实在的毛子们给骗了。

  日军的150MM重炮其实用的也是来自日耳曼帝国的技术,但射程不过11公里,但中国从克虏伯公司进口的S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的射程却高达13公里。

  可别小看这2公里的射程差,这意味着中方的重炮完全可以在日式火炮的射程外对日方重炮阵地实施吊打!

  至于说还存在的那门280MM榴弹炮,这一周来压根都没敢开火,这玩意儿是炮弹重火力猛,但其炮身太过沉重,只能当做炮台来使用。

  而且射程比150MM榴弹炮还要近,一炮打出,那腾起的硝烟就和自己被轰了一炮一样浓烈,而那一周时间天气又极为晴好,视野极好,若是被中方炮兵观察手看到具体位置,那炮台可没法跑。

  所以,这一周双方炮战下来,中方不过4门的重炮,竟然奇迹般地对日军还拥有的8门150重炮形成压制,更确切点说,到后来日军仅余7门,有一门重炮在双方炮战对射中因为一发炮弹在其40米外爆炸而损毁,只能拖运回平北城维修。

  日军对中方这4门重炮也是想尽了办法,除了地面用重炮群对准情报中所说的那一片区域狂轰,另外还动用轰炸机空袭投弹超过30余架次。

  可惜中方早就对此做了足够预防,重炮阵地不仅做足了伪装,而且还有足够坚固的掩体,那可是在山体内用爆破的方式挖出的二十多米深的岩洞,需要开炮还击的时候用牵引车将其从洞中拉出来,防空警报一响,就又再拉回去,整个过程绝不会超过3分钟。

  西北的石头山别说炮弹轰不动,就是日机投下的500磅航弹也拿其无可奈何!

  而且部署于重炮阵地周边的十几门20毫米机关炮也不是吃素的,依靠着山体内坚固的掩体,对空形成交叉火力,日机根本不敢下降至2000米的高度,那炸弹投得,也就是对花花草草造成了不少伤害。

  飞机大炮都不成,那就用人,至少有三支特遣分队悄摸摸地摸向这片阵地。

  殊不知,日本人学了这一招,董大师长也同样接受了日本人被唐刀率部偷袭的教训。

  一个抽调老兵和警卫营组成的步兵营500多人将这片山区保护的严严实实的不说,每天晚上那都是轮班休息,上半夜一半人严阵以待,下半夜换成另一半人。

  而且每道战壕前30米都会按照军令点燃篝火,不是为了取暖,纯粹是为了照明,根本不给日军有摸黑接近战壕的机会。

  潼关边上的大山里啥都缺,最不缺的就是木头和石头!

  而至于说没有被战壕和岗哨覆盖的位置,董师长可是下了血本,硬是生生埋了近1000颗反步兵雷,几乎占了整个28师携带的反步兵雷三分之二的存储量。

  藤田进派遣的这几支精悍步兵小队在正面战场上是把好手,也有迂回穿插攻击的经验,但他们还是太欠缺所谓‘特种作战’的经验了。

  特种作战本身就是诞生于战争的一种战术,其精髓是以少数精锐士兵潜伏入敌军防御区进行袭扰、破坏并对己方炮火、轰炸进行目标指引,这些士兵需要经过严格而系统的训练,要的不仅是各种技战术纯熟,甚至还需要上懂天文下通地理。

  哪像日军这样上百号人趁着夜色就呼拉拉的潜入山中,眼见有战壕的地方灯火明亮混不过去,就匍匐着钻到黑乎乎的山地里。

  好了吧!直接趴地雷上了。

  更要命的是,这些日军真的是一根筋,当不幸趴地雷上的同伴被炸飞,眼瞅着行踪已经败露,最应该做的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跑为上计的那一刻,他们还不跑了,竟然还玩起了强攻。

  原本就严阵以待的中国军人们那还忍得了?

  野战时咱打不赢你们,那是你丫的有大炮有飞机,咱只能躲战壕里挨炸,但现在就你们这一帮拿着轻武器的,最牛逼的火力也就是轻机枪和掷弹筒,还敢跟老子嘚瑟?

  负责重炮阵地保护任务的中校步兵营长可是董大师长的警卫营长,如果下放到一线部队妥妥步兵团长,作战经验丰富而果决,除留一个步兵连按兵不动继续加强防御以免中日军的调虎离山之计,剩下的两个步兵连则以两个步兵排和日军对射,其余4个步兵排从两翼包抄,用日军的战术直接对这伙胆大包天的日军来了个反包!

  将近4比1的兵力对比,该步兵营还有重机枪和迫击炮的协助,火力完全吊打日军,虽然耗时近3个小时,也在黎明到来之前将第一波来袭日军给全歼了。

  这波日军给中国军人留下的最深印象除了死倔死倔的宁死不降外,恐怕也没什么其他的了。

  而这样类似的袭击,竟然在一周的时间高达3次,而且过程和结果几乎如出一辙!

  那可不是会完胜?在遭遇第一次袭击后,亲自来重炮阵地视察后的董大师长觉得防护力量还不够,不仅再次抽调老兵把该步兵营兵力补足不说,还额外的又给他们增派了个火力连。

  重机枪又增加了6挺不说,迫击炮还有4门,这导致该步兵营可用重火力竟然达到重机枪12挺,迫击炮6门,几乎直追战前一个川军师所拥有的重火力。

  而日军之所以连续犯同样的错误,和日军指挥官的智商还真没有多大关系,而是和通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日军通信其实也就比中方要好一丢丢,大队级以下各部的通信基本也是通信靠吼交通靠走的条件。

  这种百人分队级部队,那有资格带上野战电台,也就打几颗信号弹告诉河对岸,哥们儿完犊子了,还想搞的话就再派人来吧!

  一队不行那就再派一队,指不定哪一队就成功了呢!逐渐上头的藤田进可不光是对中国人狠,对自己人其实也好不到哪儿去,那可不就是一波又一波的来送嘛!

  这让该步兵营都觉得有些不太好意思了,这军功拿得也太容易了,小鬼子你能不能把密度增加到每天一次?

  能把重炮阵地步兵营的重火力提升至如此级别,这其中自然有唐团座的贡献,归来的唐团座很守信,没等到防御战打完,直接从川军新兵团中给28师30挺重机枪和15万发子弹,另外还加送了8门迫击炮。

  胡大旅长那会儿可当场就要拉着唐刀烧黄纸拜把子,也就是唐刀足够理智,知道这位和自己牵扯太深对于他的未来绝对是有害无益。

  第十战区那位司令官可和薛司令官不一样,他可算是军政部那位的嫡系,绝不会容忍自己麾下和一个明显站队不同的唐刀是拜把子兄弟的。

  毕竟,胡大旅长可不是像郭、张、吴那样的一军重将,他们都代表着一方派系,就算是那位心有不满,在这种战时用人之际也不敢轻易因为这个理由对其进行撤换。

  “我们在军中就是亲若弟兄之同袍,那还需再搞那些古旧之事,休得胡闹!”还是董招更懂为官之道,不等唐刀开口就主动将这个大隐患消弥于无形。

  拜把子不成,胡大旅长这种性情直爽的西北汉子为了报答唐刀,却是向樊、董二人建议将整个潼关交通线的安全保卫交给川军新兵团负责。

  这自然是避免川军新兵团在日军下一波登陆战中遭遇损失,现在潼关的兵力已是得到新的补充,两个由各地保安团拼凑的补充团近4000人已经在两天前抵达。

  只不过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唐刀和川军新兵团也没收到可以撤离潼关防御区的军令。

  这个谢礼唐刀倒是愿意收下的,正好他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对新兵团再次整训,实战战场才是新兵们最好的训练场。

  然后,唐刀就真的等来了日军‘关公面前舞大刀’的袭扰。

  和偷摸去袭击重炮阵地的日军不同,还有几支悄咪咪渡河的日军所执行的军令是袭扰,其实就是对交通线进行伏击或是对沿河的中国村庄百姓进行无差别屠杀,以此来打击中方军民的士气。

  第一支渡河的日军特遣分队在第一波袭击中算是已经成功了,在距离潼关县城23公里外的一个小型庄子制造了一起血案,有超过60名村民被尽数屠杀,等距离该村庄超过5公里的当地驻军一个步兵连赶到时,全庄男女老幼基本都已经倒在血泊中,连牛羊也未能幸免。

  满怀悲愤的该步兵连都还没把全村老幼埋葬,竟然又遭到去而复返的该部日军袭击,全连当场战死50余人,40多人负伤,不是因为有信号弹求援,驻该地步兵营另一步兵连全速来援,整不好这个仅有120人的步兵连最后的遭遇和村民们也差不多。

  等负责维护交通线的唐刀率领一个步兵连赶到该村庄时,已经是早上,被屠杀的村民和遇袭战死的士兵的尸骸都还未入土为安,数十名士兵在挖一个巨大的墓穴,准备将之全部合葬在村口那块平地上。

  “中国第二战区四行团团长唐刀,以军人荣誉起誓,所有踏足此村此庄之日寇,必将之堆成京观为诸位乡亲父老和弟兄们之墓碑!坏此墓碑者,皆为我唐刀之生死大敌!”唐刀就站在百余具尸骸之前,行一军礼便调头离开。

  其杀气之浓郁,令在场之军人无不为之胆寒!

  川军新兵团在这个白天全面展开行动,在潼关后方至关紧要的20公里交通线上,部署了整整10个步兵连和5个重新拿上枪的辎重兵、炮兵连,每个连队负责1.5公里路段。

  川军们也不怕被潜伏的日军窥伺,白天疯狂挖掘各种掩体和战壕,光是靠着这条简易交通线挖掘的战壕就高达数十千米。

  唐刀这一招就叫人海战术,咱没别的,就是人多,2000多人就这么排下来,有本事你就来打。

  一个步兵连配有2挺重机枪外加9挺轻机枪,这火力还是打不过的话,那就附近几个步兵连一起上,还打不过的话,那就更多的步兵连一起。

  吕三江做为保卫交通线最高指挥官,这些临场应变的能力还是有的。

  而另外13个纯步兵连,却是被唐刀全部撒出去,不是去山野里搜索日军,而是以步兵连为单位,全部换上当地村民的衣服,进驻到沿河的10个村庄。

  唐刀知道,在交通线那边没法寻觅到战机的日军绝对会再次将目标对准那些村庄的。

  这就像一条狗在尝过肉骨头的美味之后,绝对不会觉得屎好吃,它还会渴望再有一根肉骨头的。

  守株待兔的方法虽然看起来似乎很傻,但步兵们进驻的每个村庄其实唐刀都通过其地形以及人口数目并模拟日军心理进行过分析。

  日军第一波只收获不到百人村民的生命,尝到甜头的他们定然会将目标放置于更大的村庄,甚至还期待有对赶来的中国军队更大伏击收获。

  于是,还真有一群小兔子猝不及防直直撞入一口拥有人口120人的庄子内。

  只不过这一次和他们想象的不同,庄内不再是只有可以任他们屠杀的普通中国村民,而是一群拥有临时工事全副武装的中国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