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772章

作者:汉唐风月1

  侥幸没在爆炸范围和垮塌范围内的日军,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响声给震晕乎了。

  长达三百米的城墙,全部烟雾和灰尘覆盖。

  “一连,上,二连,火力排,火力掩护,所有迫击炮向两翼覆盖,机关炮、重机枪火力掩护。”做为一线最高指挥官的雷雄掏出耳朵里棉花,第一时间下达突击命令。

  没有冲锋号,没有信号弹,随着各级指挥员手一挥。

  “杀”藏在四百米外的一连猫着腰,以习惯的三三阵型向城墙缺口处突进。

  两翼掩护的瓢泼一般的弹雨落在城墙垛上,几乎不留空隙。

  。。。。。。。。。。。

  十分钟前骤然响起的炽烈炮火让河田香取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他所有的美梦都落空了,中国人竟然连夜开始攻城。

  但他也毕竟是久经战场的老兵,短时间内也平静下来,不管什么时候开打,他也毕竟指挥着超过7000军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

  日军位于石门内的指挥部依旧灯火通明,保持着和四门以及火车站辎重仓库等各部电话联系。

  但西门方向腾起的巨大火球,让河田香取的脸色难看的就像吞了一坨翔,毫不迟疑的下令:“命令临时第3中队全力增援西城。”

  河田香取很清楚这个爆炸代表着什么,那代表着大量炸药的爆破,爆破的目标自然只能是城墙。

  至于中国人是怎么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就能爆破成功的,那已经不是河田香取现在所能考虑的了,他现在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足够的人手堵住即将从突破口攻进城的中国人。

  如果连一夜都抵挡不住中国人的突击,那他顶住压力不炸辎重区的赌博式英勇,就是个傻缺笑话。

  中国人会笑话,他的上司可是一边怒骂着一边将他无情的丢到愚蠢者的名单中。

  但你要让他现在再去下令炸掉辎重区,日本陆军少佐也没那个胆量。

  你想想,三处防御重地正在激战,结果突然后方发生大爆炸,那分明是告诉正在激战中的士兵们,完犊子了,中国人已经从四面八方进城了。

  那还有个鸟的战意?

  妥妥的是自寻死路。

  说白了,要么是在开战之前炸了辎重,要么是在最后发现战事已经彻底糜烂无可救药,除此之外,再无机会!

  当然了,此时号称亚洲第一的日军可不像他们未来的对手那么牛逼,指挥部下达军令,半分钟之内就可以通告到最基层作战单位。

  事实上在这方面,日军比穷困潦倒的中国军队强不到哪儿去,都是靠通信兵两条腿和一张嘴去通知。

  日军通信信兵疯狂的跑向军营驻地通知时,就已经有零星枪声响起。

  四行团,可不光在城外有,城内也有。

  日本人,想去增援,那,也得看看他们愿不愿意。

  有过黎城之战经验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现在可不是就他们叔侄俩了,这二位如今一个当少尉副排长一个当上士班长,一人带着一个十二人级别的侦察班。

  就以三人或者五人一个火力小组的形式,通过‘轰隆隆’王家的关系网,潜藏于石门城内。

  一杆莫辛甘纳步枪,一杆MP28冲锋枪,一具枪榴弹外加3把黑星手枪,就是三人火力小组的标准火力配置!

  如果加上一挺轻机枪和一杆冲锋枪,则是五人级别火力小组的火力配置。

  他们在城里,不是要寻求和日军玩什么决战,就是拖延迟缓日军步兵增援以及对日军通信指挥造成混乱!

  击杀日军通信兵,就是侦察兵此次执行任务中的其中一项!

  至少有五名日军通信兵倒在城市的街道里,导致河田香取的军令晚了足足七八分钟才让他手里掌握着的预备队收到。

  瞬息万变的战场,别说因为指令不通畅延误七八分钟,可能一分钟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

  而位于西门被爆破的阵地上,四行团一营,根本没有什么佯攻,直接进入冲锋阶段。

  为了满足唐刀需要的火力支援,防空连都支援了6个机关炮班和6个重机枪班。

  那可是6门20毫米机关炮和12挺12.7毫米重机枪,加上一营、二营自己的,总数高达8门机关炮和18挺重机枪,就这样的重火力汹涌覆盖之下,就是有钢筋水泥地堡估计也能给扫平了。

  比如拥有40米的缺口处,在步兵们弯着腰开始冲锋的时候,有4门20毫米机关炮就将枪口抬高至1.5米,对缺口处进行火力覆盖。

  带着可怕动能的20毫米炮弹将城墙之后以沙包组建的工事打得灰尘四溅,击穿沙包的同时也将躲在其中的日军撕得粉碎。

  被这样的炮弹碰上,打到胳膊,胳膊没了,打到腿,腿没了,打到身上,恭喜你,就不用在意还没了什么零件,因为整个人都没了。被炮弹给打碎了。

  那一阵腥风血雨,连神经已经足够坚韧的日军步兵都无法承受了。

  换成谁,也不敢继续呆在亲眼目睹着同伴被生生打碎的工事里,而自己有可能会成为下一堆谁也不认识的碎肉渣渣不是?

  可是,用自己平生最快速度逃出工事的日军的下场也好不到哪儿去。

  战术动作再娴熟,哪怕是跳出工事就令人惊叹的连续在地面上翻滚,但,除了机关炮,还有12.7毫米重机枪,还有7.92毫米轻机枪以及只制定射击区域的冲锋枪,在瓢泼大雨一般射过来的子弹面前,那都是徒劳的,甚至是可笑的。

  没有人,可以快过数百米每秒速度的子弹。能那样躲避子弹的,只存在未来连续剧中满满猪脚光环的主角们身上。

  显然,这帮日军都只能是配角。还是那种连名字都没有,能有惨叫一声台词的超级小龙套。不少人一声未吭就被射杀在逃亡的第一步。

  不是没有日军试图反抗,英勇的大日本帝国陆军在未来的诺门坎战役,提着马刀都敢和红色北极熊的坦克对冲,顶着疯狂的机枪都能砍得坦克火花四溅,虽然自己很快就被碾压成一滩肉泥。

  有日军机枪手架起怪把子机枪对着缺口一通扫射,企图压制着正在小跑着前进的步兵,连续好几个身影倒伏于黑暗中。

  只是,这些英勇的日军射手们,恐怕从来没有如此痛恨过自己的军工专家们。

  他们所使用的拐把子轻机枪的三十几厘米高的枪架实在是太高了,想架着机枪射击,射手的整个身体几乎都会暴露在敌人的视线中。

  如果是己方的火力强能压制住对手,那倒也罢了,可是,人家的机炮、机枪子弹都几乎能将墙垛给打烂,还要架着轻机枪和别人对射,那完全是找死。

  日军的轻机枪手几乎在开战的前五分钟内,死亡率百分之九十!这绝对是非常可怕的比率,就连淞沪会战中都未曾出现过。

  但日军也不是全无反击能力,日军在城墙内还挖出了地堡,厚达数米的城墙给了他们最好保护,使得他们在汹涌的炮火中生存下来。

  一个面积不过0.5平方米被伪装过的射击孔打开,其后方一挺92重机枪,顶着一门正在轰击一处墙头工事的机关炮的怒吼,竟然和机关炮对射,打得机关炮之前沙包上灰尘四溅,钢制护盾上更是火花四溅,几颗跳弹将正在递插好子弹弹板的弹药兵击中,一声未吭就倒在工事里。

  “照明弹,给老子打照明弹。”机关炮主射手的眼珠子瞬间红了,厉声怒吼起来。

  炮火很明亮,但随着炮火的逐渐稀疏,城墙之前的视线其实并不算好,中方也没有主动打照明弹,黑暗给他提供了掩护同时也让人忽略了日军城墙上的变化,谁也没注意到藏于城墙内的日军重机枪。

  就是这么一个疏忽,就导致了令机炮射手心碎的结局,头部流出的殷红的血和已经不在动弹的身躯已经证明在一起作战数月的亲密战友是不可能活了。

  这个时候,他没时间去悲切,他最重要的,是干掉那挺重机枪,哪怕下一刻他也会被重机枪子弹击中。

  如果让那挺重机枪去攻击冲锋向缺口处的步兵,步兵损失将会更令人心碎。

  照明弹,可不光只会照亮日军所在的方位,犹如小太阳一样向下坠落的照明弹会将这数百米的位置都显示在所有人视野中。

  他能找到日军重机枪的位置,日军重机枪射手,同样也会很清晰的看见他。

  负责击发照明弹的士兵微一犹豫,一排重机枪子弹再度扫过来,打得钢盾火花四溅!那说明,通过弹道,日军重机枪手早已确定他的大致方位。

  “我草拟乃乃的腿,给老子打照明弹,干不死狗日的今天不算完!”机关炮射手的怒吼声甚至盖过了炽烈的枪弹。

  照明弹打上了高空,冉冉坠落,城墙处那个射击孔再也无法隐蔽,就像机关炮工事也同样暴露一样。

  机关炮和日军的重机枪在亮光出现的那一刻,几乎是同时看清了对方的位置,肾上腺素已经猛升的机关炮射手亦是机关炮班班长的军士似乎都能看到350米外工事里同样悍不畏死日军重机枪射手的阴冷目光。

  沉重的机关炮枪口微微一摆,在瞄准镜锁定日军工事的同时,更轻盈的日军92重机枪率先怒吼,恐怖的重机枪子弹将工事和钢盾打得“叮当”直响。

  如果不是有提前预备好的两层沙包和唐团座在战前就要求给机关炮专门加上的10毫米厚的钢板护盾,不光是机关炮军士射手会被直接打成筛子,观察手和另外两名弹药手一个也别想活。

  饶是如此,一颗重机枪子弹依旧穿过钢铁护盾的缝隙,击中了机关炮射手的左臂。

  7.7毫米口径子弹虽比不上20毫米机关炮子弹可怕,但那也是杀人的可怕利器,机关炮手的胳膊直接被打折,鲜血喷涌而出的同时戳穿军服露出的红白色骨茬昭示着他伤势的严重,以四行团现有的医疗水平,就算抢救得及时能活命,这条胳膊估计也废了。

  但机关炮手却是恍若未觉,仿佛都不是他中了枪。脸上肌肉艰难而痛苦的抽动两下,“狗日的,这下该老子干你了了吧!看特娘的谁先死。”手指猛地扣下扳机。

  一连串,最少有3发炮弹以连射的方式扫中了射击孔周围,那只是试射,用以确定弹道,再度扣动扳机,又是连续8发,肉眼可见的,不过0.5平方米的射击孔内,燃起一团焰火。

  长期以来的刻苦训练和战场搏杀,以及几场地对空打高速运动小灰机的经验,在350米的距离内,将弹道维持于0.5平米,10发命中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对于这名军士来说,绝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这既有勇敢和射击高水准,更有胜利带来的深植于骨子中的自信。

  射击孔后,重机枪被一发炮弹击中,钢铁零件四溅,而日军重机枪手也被两发20毫米口径炮弹穿过,整个上半身几乎都被打碎了,只剩下一挺钢盔,还在不会被炮弹摧毁的坚固工事里滴溜溜打转。

  这就是战争,当勇敢对上勇敢,唯有用鲜血和死亡才能决出胜负!

  而这,只是战争残酷的一个剪影,连缩影都算不上。

  更多的牺牲和死亡,伴随着一颗血红色信号弹打上天空,汹涌而至!

  。。。。。。。。。。。。

第1180章 破城!

  赵大强一连对于日军城墙的攻击,其实并不是全连一窝蜂的快速突进,而是一个步兵排在前,一个步兵排在后,火力排却是吊在最后。

  因为,他们并不是采用的国军最常用的散兵线冲锋前进,不过二百米的战线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窄了,根本无法放下两个步兵排。

  一个步兵排三个步兵班一个稍稍在前,一个稍稍落后,另一个则在侧后,三个班之间形成一个大三角形。

  而步兵班的每个步兵间隔3到5米交错前进,如果从天空往下俯视,可以很清晰的看见一个步兵班的前进阵型,从前面看是个倒三角,左右各有一个三角,而三个三角又组成一个大三角,每个点间距30米左右,边距保持45o倾斜。

  三个步兵班形成一个大三角形,如此循环往复,三个排、三个连,甚至三个营。

  在步兵班形成的这个战斗三角形的中间,手持冲锋枪的班长和班用轻机枪组及枪榴弹组呈直线。

  已经装备了捷克半自动步枪的四行团,完全达到了太平洋战场上米国牛仔的装备水平。

  第一个进攻三角是由携带着MP28冲锋枪的班副带着两名装备栓动单发步枪的步兵,侧翼保护他的是由携带莫干辛纳步枪的精准射手带着的两名装备半自动步枪的步兵,而另一个侧翼则是一个装备半自动步枪的老兵带着两名装备栓动单发步枪的步兵。

  九名步兵在攻击状态下,30秒内,能向敌军喷吐出超过120发子弹,几乎已经相当于日军两个小分队所能倾泻出的火力值,而且,这还只是辅助火力。

  整个步兵班最犀利的,是位于三个三角最中央的班用轻机枪和另外一杆MP28冲锋枪,30秒的时间,轻机枪和MP28冲锋枪,就可以射出超过150发子弹,仅是从射出子弹方面,一个步兵班在攻击状态下30秒的火力值就可以达到近300发子弹的射击量。

  反观日军一个54人步兵小队,两挺轻机枪加上40多名步兵,30秒内,射出的子弹合计不过超过400发。要是一个人数和四行团步兵班相当的小分队,那更是早就不知道被秒杀到哪儿去。

  而枪榴弹也是步兵们很重要的大杀器,虽然射程稍近,但其超过300米的直瞄射程,足以保证步兵班在攻击前进过程中击毁步兵班前方的土木工事了。

  这是唐刀根据目前四行团装备构成改进过的三三制,其核心不仅保持了原有三三战术的灵活性和多层次性,还保证了班组火力的核心,所有进攻防御都是围绕轻机枪和枪榴弹火力组为中心点,看似有些雷同于此时日耳曼帝国的机枪班组战术,但却更多的保持了步兵的灵活性。

  这种火力分布层次分明,又相互协助的攻防阵型,没有了西方目前广泛用于散兵多层推进时火力难以发挥的缺点,尤其重要的是,每个战斗组的间隔都保持着合理距离,避免了在遭遇炮火覆盖时损失过大的问题。

  根据计算,一发日式90毫米迫击炮弹落入攻击队形只能造成1人伤亡,一发105榴弹炮落下最多也只能打掉2个小组,就算遇到最可怕的机枪侧射,也不会伤亡两个小组以上,而普通线列相同情况下伤亡则要达到数十人之多。

  这个战术因为其核心火力组一直保持在三个三角型中央,所以除非是遭到连续三到四枚75毫米口径炮弹的突然打击,不然总能保留下机枪手或者枪榴弹组,使得班组减员后重火力不至于全灭。

  当然了,这种伤亡计算是在日军炮火猛烈的情况下。在眼前这个时候,三三阵型最大的作用,不是防止伤亡,而是最大限度的发挥火力。

  除了位于两翼避开他们前进身形的十来挺轻重机枪和一百多号步兵的步枪火力,就算是突击前进,赵大强一连出动的两个步兵排六个步兵班正面的火力值也不虚一个日军步兵中队。

  更何况,现在能还击的日军还有没有一个步兵中队还是个未知数。

  反正在突进中倒下的士兵绝不超过十人。

  这对于对着城防工事冲锋的突击部队来说,伤亡已经是少得不能再少了。

  随着步兵排前进的也有医护兵,倒下的士兵都被他们拖动着藏到野地里所能藏到的掩体后第一时间进行抢救。

  在朝夕相处的兄弟倒下的躯体中,寻找还能继续存活的兄弟,这对于所有医护兵来说,也是一种艰难的抉择,对于他们的心理亦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医护兵也有战时条令,他们优先抢救的,只能不是要害中弹的士兵。这虽然很残酷,但,这是战场。牺牲在所难免,他们所要做的,是保证一切还能活着的士兵继续活下去,而不是面对死亡展示忧伤。

  想有权利忧伤,那也得等打赢这场日本人挑起的该死的战争。

  不仅要承受着选择救助战友的巨大心理压力,他们同样要面对枪林弹雨面对自身死亡的威胁。

  但在战场上,四行团官兵们对他们保护的也是最严密。医护兵,可是所有官兵的第一道生命线,只要中弹,能不能撑到野战医院抢救一下就看他们的本事了。

  迎着敌人的弹雨前进,竭力射出自己枪膛里的子弹,但中弹之后,还能不能活着,除了看老天爷的脸色,剩下的就看医护兵够不够给力了。

  事实上,中国军人足够勇敢,在弹雨中在被炸药彻底炸碎的城墙断壁残垣中前进,但日军也绝不是泥捏的,哪怕是20毫米机关炮洗地,把人按在沙包工事里打成碎肉块,他们也依旧还在反击。

  机枪、步枪不断从你想到和没想到的地方射击,夜色中,就像是不断闪现的流星,带去的都是浓烈的死亡气息。

  战争初期日军老兵的战斗意志,是绝不能轻忽的。

  十分钟,当彻底压制住日军火力的步兵一连一个步兵排通过开阔地进入城墙开始对城墙上和城墙背后躲着的日军进行清缴,两面甚至三面受敌的日军再无反抗之力,整个防线完全崩溃。

  他们,不是被自动火器和半自动火器射杀在放弃防线转身就逃的逃亡路上,就是被迫击炮炮弹或是手榴弹炸死在已经熊熊燃烧的工事里。

  整个过程中,日军毫无炮火支援,但凡有一门炮,倒在战场上的四行团官兵少说也是现在的好几倍。

  幸好,冈部三郎太自信了,战前他聚集3个半师团重兵合围中国晋东之军时,可从未想过有一天中国人不仅能击溃他的包围圈还能反戈一击直捣他的前线辎重基地。

  整个西门防线日军的战斗,从城墙被炸药轰开后,不过只持续了不到20分钟而已。将近百余日军的斗志彻底崩溃,沿着居民区的小道向城内逃窜。

  因为在获得一个机械师装备后的四行团一直以来都处于防御态势,这也算是四行团第一次于攻击状态下彻底展现他们的獠牙。

  獠牙一出,就将日本人撕扯得鲜血四溅。

  只能说,算这群日本人倒霉。

  但比他们更倒霉的日本人也不是没有,一个授命前来增援西城的日军步兵中队,正好一头撞上已经进入城内里的蔡勇冠枪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