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74章

作者:汉唐风月1

  重达200公斤的70毫米步兵炮已经算是极为优秀的营级火力支援炮了,但其运输依旧是个麻烦事,尤其是对于机械化程度同样不怎么高的日军来说。

  十五个人的炮兵小分队,大半人马是需要参与步兵炮炮身包括弹药运输的弹药兵。

  炮弹先击中的炮距观测手,属于步兵炮小分队的核心成员之一。失去观测手,就类似于火炮失去了眼睛。

  然后,穿透工事上沿沙包雪茄般粗细的炮弹就这样直接贯入这名观测手的脖颈上部,巨大的动能直接将其头部炸成漫天血雾的同时,还在向前,正好击中其身后步兵炮的钢质炮盾。

  动能已经削弱的炮弹并没有放弃继续狂奔的步伐,被钢盾狠狠弹开的弹头成了一枚没有任何规律可循的跳弹。

  而后再次击中步兵炮另一侧刚刚站起身猝不及防的炮手,已经变形的弹头击中炮手柔软的腹部,瞬间洞穿,留下一个堪比菜盘大小的恐怖创口,这才撞进工事另一面的沙包,打出一个茶杯大小的窟窿显示炮弹曾经来过。

  另外两发炮弹几乎是同时穿入,不过这一次日军的运气很好,因为弹着点较高,而且其后方的几名弹药手基本都在弯着腰‘吭哧吭哧’搬炮弹,所以幸运的躲过了炮弹的亲吻。

  可负责发号施令拿着小旗的炮兵小分队长就没这么好运了,虽然他的身高绝没超过一米六,但他实在站的太过笔挺,导致狂飙而至的炮弹正好击中他的九零钢盔。

  可防落石防弹片的钢盔就像一张薄纸一样被一击而穿,钢盔下的脸不知道被炮弹打碎再造成什么模样,惊骇中抬起头的日军只看到他们的小分队长呆立两秒后,就像一根烂木头一样直挺挺倒下。

  然后,才是漫天血雾洒下,那是第一个死去日军被击爆头颅产生的美好画面,从脖腔里喷出的血泉是支撑血雾的源泉。

  拿手随便一摸,满头满脸的滑腻。

  如果再细致一点儿,甚至可以在身上找到不少不明颜色还带着温热的肉团。

  没有任何痛苦的嚎叫,头颅被击碎还是被穿头而死的两名日军,都是无比安静的走向死亡。

  因为,死神来得太过猝不及防,根本没留给他们恐惧的时间。

  直到足足五秒钟后,胸腹被洞开眼瞅着自己已经滑落的脏器再也塞不回去的日军开始绝望哭嚎,工事里的日军才开始拼命呕吐。

  步兵是见过战场上血肉横飞的惨状的,遭遇炮击后各种人体零件四处乱飞,战后,他们甚至还要将同僚已经碎成上百块的躯体在泥土中一点点给找出来。

  可对于只负责在远方开炮的炮兵们来说,这种身上挂满同僚各种脑组织,眼瞅着同僚极其新鲜还在颤抖的肝脏和冒着热气的大肠小肠,那真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摧残。

  曾经敢于和机关炮对射的坚韧,在超出人类极限的残忍中被击溃,至少有三名日军在大口的呕吐完毕,跪地痛哭。

  而那名无法救赎自己的日军也倒在地上,面色惨白如纸,失血过多的他已经没有多余力气哭嚎,但看向同僚眼神中的乞求,分明是说:我还能再抢救一下。

  只是,脑袋再缺根弦的人也知道,他不可能活了,别说五脏六腑都暴露出体外,光是那么巨大的创口流的血,几乎已经快把全身的血都流干了。

  不然的话,他怎么会变得那么的白,像小白脸一样。

  一直到战斗结束,这门步兵炮再没有炮击过,虽然只死了三人,但其观测手和炮手以及指挥官全被击毙,剩余人等心理更是已经崩溃,还能再继续战斗那才是奇迹。

  别说他们这些身临其境的炮兵们崩溃了,就连怒气冲冲闯进工事催促开炮的第2步兵大队的一名陆军中尉,见到如此可怕的场景,也一时没忍住胃里的翻腾,当场就吐出来了。

  当然了,对于铁头这个始作俑者来说,他是没法看到自己的战果的。

  何况,就算看到,他也不会有多少欢饮鼓舞。

  他的对手不止这一个步兵炮工事,他的视野里,还有一门步兵炮正在疯狂的炮击,不远处墙壁被炮轰引起的震动刺激得他肾上腺素激升,仿佛下一刻,步兵炮可怕的炮弹就能将他和机关炮炸成漫天飞舞的零件。

  这不是关乎胜利与否的战斗,是看谁后死的战斗。

  这里每个人所要争取的,不过是死在最后。

  唯有这样,才可以到地下给先战死的弟兄们报告一声:兄弟,老子帮你报仇了。

  机关炮和步兵炮的对轰还在继续。

  可日军的步兵,又前进了最少50米,他们制造而出的烟雾弹和枪炮开火生出的浓烈硝烟,甚至已经挡不住他们九零钢盔下愈发狰狞的脸。

  而站在租界内所有人的角度看过去,尤其是那些站在高楼上拿着望远镜的人们,他们可以很清晰的看清整个战场。

  四行仓库就像是一块鲜美的蛋糕,不知道有多少只土黄色的蚂蚁正在向这块‘蛋糕’涌去。

  距离最近的日军步兵,甚至已经不足60米,但他们依旧没有直起身体,接受过前几天的教训,他们不再盲目自大的从100米外就开始大踏步冲锋,然后被仓库内众多的各种长短连射型火器喷出的金属洪流扫倒在地。

  他们一直在地面上蠕动着爬行,速度虽然不快,但反而更令人感觉到恐惧。

  再抵近20米到30米,他们或许就会站起身发起冲锋,顶着仓库内被己方炮火竭力压制着的子弹冲锋。

  越短的距离,时间自然就越少,或许只需要四秒,只要没死在中国人的子弹下,他们就能冲到楼下,然后找到射击死角,进行各种爆破。

  有了先前的教训,日军再不会贸贸然整个小队冲入大楼成为已经设置好的陷阱里的猎物了。

  不管有爆破兵背着炸药包,其后跟随的步兵有不少甚至背上都还背着一个沙包,那是打算在楼下迅速建立临时工事用的。

  那虽然不至于是仓库守军的末日,但随着坚固墙壁被炸开,就像是一只张牙舞爪的螃蟹,除去坚硬的背壳,里面只剩下鲜嫩的蟹肉,再没有先前的战力,距离全军覆没,也只是时间问题。

  看到这一切的中国人的心都仿佛被一只大手捏着,让人几乎快透不过气来。

  “谢中校,您的部属很勇敢,但他们的兵力实在太少了。”詹姆斯上校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也不由微微遗憾的叹息。“日本人,快攻陷他们的阵地了。”

  哪怕他在战斗开始的前一刻无比希望着这场战力悬殊的攻防战早点落下帷幕,但当这一幕即将出现的时候,他依然为顽强搏杀的中方士兵们感到悲伤。

  并不仅仅是因为中方两名指挥官在他的观测工事里。

  一直站得笔直看着前方的陆军中校目光肃然,却不卑不亢的回答他:“詹姆斯上校,我想,您太武断了。日本人别说这个上午无法攻克仓库,就是给他们一天,也不行。”

  “是吗?”詹姆斯上校不由自主的撇嘴。

  他很难理解眼前这位中国陆军中校的自信,甚至说可以称之为自大至自负的观点。

  难道就是因为他们连续防住了日军三日夜的狂攻?

  可事实是,现在仓库中的兵力又锐减至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啊!

  “因为那里有唐刀啊!”陆军中校并没有说出让他腰杆挺得笔直的理由。

  但,他就是有如此信心。

  。。。。。。。。

第149章 死神的镰刀

  斯马莱特准将并没有参与两名校官的对话。

  他的战场直觉告诉他,一群敢于将自己陷入彻底死地绝地的军人,绝不至于如此轻易地就让昔日手下败将得逞。

  哪怕日本人已经足够顽强已经无比小心谨慎。

  或许战场的转折,就在那些日本人发动雷霆一击的那一刻。

  日不落帝国准将的直觉是对的。

  陆军中校自信的理由也是成立的。

  只是他们谁都没想到,来自仓库的反击,会是如此的炽烈,而且还是仓库中两位最高指挥官亲自赤膊上阵。

  两军对阵,领军大将位居大军之后调配有度、指挥若定固然让人叹服,但领军大将身先士卒,挥刀站于众军之前率千军万马劈浪前行,却更能让人血脉偾张,不顾生死追随于后。

  两种不同的带兵风格,究竟哪种更好,或许只有胜利才能评价。

  但在眼前这种战况下,唐刀无疑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为将者不惜命,麾下如何敢惜命?

  唐刀在机关炮和步兵炮对轰的那一刻,就和雷雄两人提着更换了短枪管的MG34机枪来到仓库一楼。

  那是仓库最危险却也是射界最好的位置,确切的说,是射击步兵最好的区域。

  仓库中最牛逼的重火器自然是机关炮,平射射程高达2500米的机关炮的弹道上,不可能有活人,碰上就碎挨着就亡。

  但,机关炮的射速实在是太慢了。

  如果有一百个悍不畏死的士兵呈一个半圆形在五十米的距离内向机关炮发起冲锋,机关炮最多扫空一个弹板干掉五六个人,也就基本可以宣告完蛋。

  可那,却是世界第一款高射速通用机枪最愿意看到的。

  极限射速达1000发每分的MG34最不怕的,就是密集冲锋,只要它的弹链上有足够多的子弹。

  最快三秒钟能更换一次枪管的设计,如果有两挺以上的MG34相互配合,几乎可以让喷洒的弹流不会中断。

  拥有20发弹匣的捷克式轻机枪和布弹链的马克沁重机枪在持续火力输出方面,被‘希特勒电锯’的大哥能甩出几条街。

  在日军步兵不断匍匐前进距离仓库越来越近的当口,唐刀站到了一楼左翼窗户前,狠狠踢出两脚,将射击垛一边的沙包踹掉两个,射界扩大三分之一,几乎囊括了大半个正面战场。

  “长官......”紧跟其后的二丫眼角微抽。

  虽然已经习惯于自家长官极为特立独行的作战方式,但您也别和雷连长那个莽夫一个德行吧!射击垛搞那么大,不说子弹了,日本人的掷弹筒榴弹都能丢过来了。

  通信兵没吐槽错,四十米外另一侧窗口射击垛的雷雄,几乎做出了同样的动作,将自己的射界扩大了三分之一。

  “少废话,子弹箱给老子拎过来!”唐刀罕见的瞪一眼自己的通信兵。“牛二、杨小山他们几个就位没有?”

  “老子要是被日本人的冷枪手和掷弹筒搞死了,你记得去找他们几个人的麻烦,别在这儿叽歪!”唐刀一边将MG34机枪的支架放上射击垛一边说道。

  “呸!呸!小孩说话,神鬼莫记!”二丫脸色惶急的一边说着一边在工事的原木上连敲三下。

  “小屁孩别的没学到,倒是学了一肚子的封建迷信!”二丫的一系列举动让唐刀忍不住笑了。

  心里却是微微有些温暖,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母亲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不敲木头,而是敲他的脑袋。

  “长官,我要帮你做什么!”被唐刀说小屁孩,二丫却也不恼,紧靠在唐刀身侧,低声请战。

  唐刀看看已经打开的子弹箱和早已上好子弹的金属弹链,道:“帮我扶好子弹带就行,别让我的枪卡壳。”

  “还有,低下头,弹壳很烫的。”唐刀已经翻身进入战位,看向前方,继续交待道。

  唐刀的语气很温和,就像是兄长交待自家弟妹玩耍时要小心,但蹲在他身侧依言低下头的二丫不知怎么的,那一瞬间,浑身寒毛都竖起来了。

  那是杀意,来自一名这个时代最强单兵的喷薄杀意!

  唐刀的手里,不是步枪或是冲锋枪,而是一挺一直能服役到未来四十年后的高射速机枪,已经连接上机枪的子弹带,却是上好了近1500发子弹。

  1500发子弹,将会在大约两分钟内射出枪口,而且是由一挺机枪完成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恐怕,终其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一生中都没见过。

  听令埋下头的二丫其实也没能看到这种盛况,他必须扶好金属弹带保证唐刀机枪不能卡壳。

  但,犹如雨点般落到地面弹壳,却是他亲眼看到的。

  如此大的弹壳量,二丫很难想象自己身边只有一挺机枪在射击,有些沉闷的‘噗噗噗!’射击声有别于捷克式的清脆,也不同于马克沁重机枪的能震的人耳膜疼痛的嘶吼,但绝对更令人心悸。

  当然了,与光凭感觉的二丫相比,和MG34机枪面对面绝不超过60米的日军步兵们对所谓高射速的恐怖算是彻底了解了。

  有伟人曾经说过: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当日军步兵抵达距离仓库最近只有大约30多米的时候,随着后方的警报器摇响,匍匐在地的日军军曹竖起他的步枪,太阳旗指向前方。

  这是,冲锋的信号。

  只是,日本人不知道,未来的中国人有句网络用语:没事儿千万别瞎几把立旗。

  那可都是广大网民们用血淋淋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和西方人推崇的古老谚语一样。

  就在日军步兵们爬起身,平端步枪,狂冲四五米刚刚进入加速阶段的那一刻。

  “噗噗噗”的射击声骤然响起,就像是一面钝刀在割裂麻布,面前的空间也仿佛被一条火红的弹鞭给撕裂。

  是的,那不叫弹雨,应该叫弹鞭。

  一条火红的由弹头组成的可怕鞭子,犹如死神手中的镰刀,在来回收割。

  死神收割的,自然是人的老命。

  战场上中弹的人很多,但并不是说中弹就必死。

  只要不是当场打中要害,如果足够幸运还能有手术的机会,并且老天爷又特别爱你让你能抗过细菌感染,是有超过百分之三十的人还能看到未来的太阳。

  绝大部分在战场上当场战死的士兵其实大多是死于火炮,被可怕的冲击波轰中的后果其实远比看似能造成血肉模糊的子弹更要可怕的多。

  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后统计都证明,死于炮击的士兵比例远高于死于枪弹下的士兵。

  这其实也刺激了未来中国统治军界长达五十年的大炮兵主义,实在是,只有经历过抗日战争和中国北方那场冰雪之战的人,才知道陆战之王的可怕。

  那些活下来的人们的战友,绝大部分都战死在对手铺天盖地的炮火中,而他们永远处于劣势,几乎是用血肉之躯在和对手的无穷无尽的钢铁在对抗。

  但这个定律,在今天,被彻底破除。

  原来,还有一种机枪,对密集冲锋阵型造成的死伤,连一些火炮都只能膛乎其后。

第150章 近在咫尺,却是天涯!(来一波月票呗!)

  位于仓库最前方的日军,至少有三个步兵小队,合计兵力达150人。

  他们当然不会傻不呼呼的站成一排任由仓库内的机枪屠戮。

  先是火力掩护,位于步兵正、侧后方的重机枪虽然不能给己方已经开始冲锋的步兵正面火力掩护,但可以将枪口调高,对仓库二楼及以上的火力点进行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