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对老百姓不能用军法,用法治总可以吧!一县之长别说要把你丢进大牢了,杀头都是可以的。
所以,唐团座兼唐县长这最高戒严令一下,还真没几个人敢违背的,平时参与训练并领了饷的民兵900人来了880多人,还有十几个没到,那也属于正常,总有贪生怕死之辈不是?
此时四行团驻地已经算是最高军衔者澹台云舒一声令下,兵工厂保卫排就带着熟悉当地地形的民兵将这些躲入山中的渣渣捉回来。
老澹台别看平时文质彬彬是个文人,但人家可是江南望族的族长,家族里大大小小几百口人,能管好这么大一个家族,那能有一个善茬?
他深知乱世当用重典的道理,若是现在不用血淋淋的事实镇住这些拿了枪的民兵们,后面一见战况不妙自己先乱起来,那可是无比的麻烦。
当即就命令将这些逃兵当着众民兵的面先打50鞭子再说,蘸了水的鞭子,别说50鞭,30鞭都能打得整个背上没有一块好肉,十几个胆小鬼彻底成了杀鸡骇猴的那只鸡,被生生疼晕在刑场上,如果不得到妥善治疗的话,不死也残!
按道理说,老澹台这属于用私刑,但人家唐县长的未来岳父可说了:“我是唐县长岳父,打他都打得,这黎城县的恶民我谁打不得?”
这话说的没毛病,无论古今,县长的爹在一县地盘上,都是狠角色!
而且老澹台无比凶残的命令的确起到了效果,彻底被威慑住的900民兵在残疾老兵的带领下将整个大口子洞镇周边区域防得像铁通一样。
可能这些骨子里还是老百姓的民兵们和日军主力打不行,但遇上小规模的日军,在有经验的老兵带领下,以彻底的兵力优势,还是能吃掉他们的。
有这个效果就行了,只要家里后院不着火,前方才能安心作战。
上官云那边则是下定决心了,扼守青石岩阵地,如果能挡住来袭日军那是最好,若是真挡不住,也可以利用青石岩距离驻地15公里的空间差,为驻地兵工厂的机械设备人员撤离赢得时间。
当然了,因为青石岩较为特殊的地形,上官云也不会就把人员放在裸露的山石上任由日军的炮火轰炸,他是以青石岩这座石头山的山势地形,在危崖险石中构筑了以地堡为主的坚固、地下、隐蔽的明暗火力点、投弹所,断续堑壕、交通壕支撑起来的弧形防御工事,形成了密集多层次的火力网。
为防止日军个个击破分割包围,每个阵地上的步兵都被要求携带足够7日到10日的干粮和清水,做足了准备。
除了坚固的防御外,上官云也做出了属于自己的反击,一味的防守只能被动挨打,反击是防御战中必须也是必要的手段。
早在日军抵达之前,配属给4营的一个工兵班就在日军可能进攻的道路和地段,埋设了反步兵雷,甚至在远离青石岩阵地的开阔地上,埋设了反坦克雷。
反坦克雷那玩意儿也是唐刀从克虏伯公司军火仓库里搜刮的,但唐刀嫌弃那玩意儿太重,而且四行团主力有20毫米机关炮以及12.7毫米重机枪,就日军那种薄皮小坦克,根本不足为惧,所以一枚都没携带。
上官云出身88师正规军,对这种反坦克雷却是喜欢的很,有枣没枣先打两杆子再说,直接把数十枚反坦克雷都埋到距离自己阵地数百米之外的野地里。
早就预见到未来坦克这种机械洪流能主宰战场胜负手的日耳曼帝国,在数年前就疯狂研发反坦克地雷,在这项黑科技上,已经算是全球最顶尖的了。
四行团获得的这批反坦克地雷,拥有着12磅炸药的战斗部,并且有着200磅的压力阀值,这也意味着反坦克地雷有着足够的分辨从自己头上踩过去的是一名步兵还是一辆车辆,12磅的炸药不仅能炸断一辆重型坦克的履带,更可以将一辆轻型坦克变成一个烤面包。
也正是这批反坦克地雷的存在,彻底将气势汹汹而来的108师团变成纯步兵。
在开战之前,可怜的108师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运进大山里的8辆94式装甲车被炸毁6辆,仅存的2辆是死活也不敢再往前走了,6辆被炸毁的94小豆丁在12磅炸药的爆发下没有一个乘员幸存。
当然了,光是反坦克其实对日军的伤害算不上大,毕竟日军也从未有过用坦克决胜战场的战术理念,不管那种坦克,都不过是步兵们的辅助。
也正是这种落后的战术理念,才导致在未来的诺门坎战役,数万日军被战斗民族的钢铁洪流彻底按在地上摩擦,世界一流陆军和世界二流陆军的差距早已不只是装备上的问题。
可偏偏这种已算是落后的战术理念在中国战场上很实用,因为日军的对手压根就没有多少装甲车也没有多少火炮,光是各式武器装备都足以碾压了,还要什么先进战术理念?
所以,在得知自己的装甲部队遭受重创,率领该部的日军第108师团第104旅团少将旅团长苦米田四郎依旧坚决的发起了进攻。
方面军情报部门已经很明确电传师团部,敌四行团主力已经在晋东,留守其驻地所在的最多不过千人,他现在可是带着两个刚补充完整的步兵联队以及两个炮兵大队还有两个辎重中队,总兵力超过8000人,他有什么道理不主动发起进攻?
在战术侦察和炮火准备之后,超过2000名日军步兵从青石岩的两个方向发起进攻,并有一个千人级的步兵大队放弃步兵炮,全军轻装,只携带枪支弹药和两日份的干粮清水避开青石岩,从距离青石岩大约3000米的位置进山,企图翻越山岭攻击青石岩后翼。
这也是靠飞上数十米高空的侦察气球观察到的青石岩周边大致地形,苦米田四郎苦苦思索一天之后做出的战术调整。
不然的话,青石岩之战也不会拖到9月10日这天的午后才爆发。
实在是这半年来108师团已经被四行团和683旅给揍懵了,也虚了!哪怕面对不过绵延千余米的一座小山,守军最多不过千的中国军队阵地,己方兵力占据绝对优势,也是斟酌再三,绝不敢轻易开战。
若是换在半年前,108师团绝壁表现的比甲种常设师团的同仁们还勇猛。
就这个战前的战术侦察,那也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
104步兵旅团此次攻击大口子洞之战准备可是异常充分,携带了3个侦察气球,以升上高空数十米的侦察气球的视距,高达数千米,但为了能看得仔细清楚一些,苦米田四郎命令侦察气球在青石岩阵地前1500米左右升空。
按道理来说,这个距离是相当安全的距离了,重机枪看似能打这么远,但庞大的气球放在如此远的距离上,在射手的视野里可就很小了。
结果,小心谨慎的苦米田四郎还是低估了四行团的实力。
几乎已经全部换装了德械师武器的4营可是既拥有20毫米机关炮又拥有12.7毫米重机枪,而且还装备了专门的观察手和观测仪,他们的目标是1500米高空上高速运动的日本灰机,这种升上高空的活靶子对他们来说,毫无压力。
被12.7毫米重机枪子弹射穿漏气急速下坠的侦察气球直接将两名日军高级参谋摔成了肉饼。
接受教训的苦米田四郎不得不命令将侦察气球放到距离整个战场之后的2500米位置,隔着如此遥远的距离,纵算有望远镜,也只能看了个大概。
不过,这对于苦米田四郎来说已经足够了。
通过参谋官绘制的观察地形结合地图,苦米田四郎自以为高明的玩了一手主战场佯攻牵制,侧翼绕行攻击的战术计划。
中国人有地形上的优势,但他拥有兵力的巨大优势,完全可以很从容的调兵遣将,而中国人只能根据地形苦守,日军占据着当前战场的绝对主动权,从当前战场形势来说,这没有问题。
只是,苦米田四郎对四行团的认知还停留在数月之前,他只知道四行团有一定的山炮和迫击炮这样的重火力会给帝国陆军带来伤害,但这些重火力一定会被其主力携带。
这想法同样没问题,主力作战不配属重火力,把重火力留在营地吃灰吗?
可现如今的四行团营属重火力虽然还比不上半年前的四行团,但你要说打一个连步兵炮都没有,就背着步枪扛着轻重机枪翻山越岭的一伙步兵,那真的是可以做到‘打得你麻麻都不认识’。
当然了,拿目前部署于青石岩的榴迫炮和82迫击炮去打一个步兵大队轻步兵也不太现实,毕竟主阵地前面对的可是两个步兵联队和拥有2个炮兵大队的日军,这些有限的炮火必须支援主阵地。
但这里不得不夸一下小何老师了,在获悉日军108师团趁团主力不在正集合重兵欲进攻驻地后,时任兵工厂厂长的小何老师当机立断,命令兵工厂放下其余所有事务,全力生产加工还未推广的半自动步枪和MP28冲锋枪改进弹匣。
这是唐团座老早就提出的要求,希望继续加强一线部队轻火力,将捷克式半自动步枪的弹匣提高到20发,MP28冲锋枪的弹匣容量提高到32发。
这也不是唐刀拍脑门自己想的,而是在3年后就已经在战场上出现了的,拥有了更大容量的弹匣,MP28冲锋枪瞬间集火的火力强度将会增加一倍。
只是这种弹匣可不只是增大容积那么简单,那需要经过不断试验改进,避免子弹在进弹仓的时候卡壳。
小何老师的确是个天才,在唐刀的提示下,早在一个半月前就做好了样品并进入试验阶段,也生产了数百个弹匣打算进入小规模推广,结果还没来得及大战就开始了。
现在一看,日军重兵来袭,四营兵力不多,再不加强火力,指不定以后就没机会了。
只是,这两种弹匣毕竟还没经历过战火考验,试验场和战场毕竟还是两码事儿,若战场上出现故障,那可就是灭顶之灾。
这个想法就连最渴望火力输出的上官云都不敢轻易做决定,还是小何老师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果断下了决定,在战斗开始前的2天,将上万个加大容量的弹匣运到前线。
那也意味着,此时4营装备的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火力可比在娘子关作战的四行团主力要强大的多。
按照一个步兵班2杆冲锋枪3杆半自动步枪的配置,一个4营步兵班在火力压制阶段的集火输出,比还在和21师团血战的三大步兵营一个步兵班多了最少200发子弹。
那几乎就相当于多出一挺轻机枪。
在这样的火力强度下,千名累成狗好不容易翻越了悬崖峭壁的轻装日军真的会被打哭的。
未来的松骨峰之战,中国军人同样是轻装急行军一百多里,还挡住了米国牛仔的坦克大炮,那前提是提前占据了有利地形,而且当时的中国军人轻火力同样不弱,饿了甚至吃石头充饥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更是这个星球上最优秀的士兵,但饶是如此,依旧伤亡惨重到令那位素来坚硬的中方最高指挥官看到伤亡数字后都眼含泪光。
当然了,这还都只是后话,当前青石岩之战,必须先得挡住日军两个步兵联队轮番攻击。
仅是9月10日这个下午,日军就发动炮火攻击三轮,步兵攻击6次,投入兵力人次达8000余,攻击强度丝毫不弱于娘子关主战场。
而那边,可是有一营和二营在防御,青石岩,就只有8个步兵排和一个炮兵连。
最后的2个步兵排,一直死死的被上官云握在手中,哪怕是已经有阵地上打出红色信号弹请求兵力支援,他也不为所动。
在困守租界的那9个月,茫然和绝望不仅淬炼了这名曾经陆军上尉连长的精神,更给了他一个向谢长官请教学习的难得时光。
残酷的战场实践和优秀至璀璨的教官倾心指导,上官云远比他白面书生的外表要可怕的多,唐刀选择他做为4营营长,那可不是因为他是老长官,而是谢近元的力荐。
如果说曾经的陆军上尉连长是一柄锋芒四射的宝剑,那现在的上官云,就是收敛了锋芒看似朴实无华的重剑。
无锋重剑!
却能破开重甲!
一剑出,必有敌亡!
第1139章 青石岩之战(2)
9月11日下午3点。
4营少校营长上官云走上位于青石岩左翼的一块阵地,凝目望去,经历过淞沪会战和四行仓库绝境之战的陆军少校的目光也忍不住有些黯然,因为极度焦灼干涸起皮的嘴唇更是因为狠狠抿嘴的潜意识动作而裂开。
丝丝鲜血就在嘴唇上浸染开来。
实在是,这个被他亲自命名为‘门栓’的阵地打的太惨烈了。
一个宽不过百米,海拔落差仅只有不到130米的小山包,不到两天时间里竟然吞噬了他6个步兵班和一个火力支援班,放在以前差不多就是一个步兵连的兵力。
为此,他甚至在昨日晚间都不得不动用了自己两个步兵排预备队中的3个步兵班给隶属于一连的这片阵地做补充,没想到,不到一个白天,就又快打光了。
一连长邓英打过来的电话都是带着哭腔!
邓英是什么人,上官云比谁都清楚,当初进驻四行仓库的542团三个步兵连一个火力支援连,如果说单兵战斗力最强的连长当属雷雄,最有战术修养的数他上官云,最能和官兵打成一片的得是唐隶,但要说那个连长个性最为坚韧不拔,那还真得是邓英。
邓英和雷雄一样,不是学院派,典型的大头兵崛起,一路从上士班长到少尉排长再至中尉连长,人如其名,一米七五的个头,身形挺拔英姿勃勃,但其为人却犹如一块岩石,向来是少说多做,典型的实干派。
淞沪会战9月的一个战场上,邓英率手下步兵连和日军白刃战,硬是靠着身上插满手榴弹的形式,一旦被日军刺中重伤,立刻用最后力气拉响手榴弹。
从连长到列兵,皆不例外,硬是用白刃战的形式清空了整个步兵连手榴弹弹箱。
那一战,邓英麾下,只有死,没有伤,却硬生生以一步兵连打退了日军两个步兵中队的轮番进攻,战后和日军的战损比近乎1比1,那在当时几乎就是个奇迹。
这样一个坚韧的步兵连长,向自己请求援兵的时候,都是带着浓浓哭腔,可见‘门栓’阵地上打的有多惨烈。
所以,趁着战斗间隙,营炊事排给这个阵地上送中饭的功夫,卸下军衔戴着钢盔就带着一名勤务兵和普通士兵没多大区别的上官云决定来亲眼看看这片阵地。
结果这一看不打紧,差点儿把上官云自个儿都给看哭了。
两天的战斗,青石岩已经打成一片焦土!许多阵地上仅有的那点灌木和小矮树都被日军的炮火掀开,加上青石岩的特殊地质,基本都是光秃秃的。
但不少用石头和木头以及沙包堆砌的工事还在,有的阵地前甚至还有鹿砦,哪怕被日军的炮火点燃还在燃烧。
可眼前的这个‘门栓’阵地上,就是光秃秃的,工兵先前用炸药在岩石上爆破挖掘的壕沟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给狠狠撕扯过,残破不堪,有些豁口上还能用沙包和木头堆填着,但更多的位置,竟然直接用上了尸骸.....
有‘屎黄色’也有深蓝色,岩石上四处都散落着残破的黑呼呼的玩意儿,几乎不用看,一个成熟的军人都知道那是什么。
在子弹和榴弹乃至炮弹的气浪摧毁下,活着的人都可能被撕扯成碎片,更何况是那些‘工事’呢!
那显然是阵地上的官兵们无奈之举,但这依然犹如一记锋利的刺刀,刺得上官云眼眶发红。
尤其走近之后,看到一支手孤零零的从‘工事’中伸出来,手的中指上还戴着一枚发黑的铜戒指。
上官云强忍了半天的泪水,‘哗’的一下就下来了,蹲下身,轻轻握住那只已经肿胀发黑犹如寒冰一样的手掌,嘶声低吼:“邓英呢!让他给老子滚过来,老子带弟兄们千辛万苦来这里,是杀鬼子没错,但不是连死了都还要当木头砖块的。”
手掌已经变形,但戒指他却是认得。
四行一战后,所有人都被关入那间补给得不到保障的兵营,总共就280人,纵算是后来补充进来的新兵,那也混熟悉了。
这个戒指的主人,是名鄂省兵,来自鄂省西北山区的襄阳城,是淞沪大战后期由鄂省保安团那边补充过来的。
而且因为补给问题,280号人都拿出私人财物变卖,换成物资供全营吃穿用度,连谢团长都把自己妻子送给自己的金笔拿出来了,偏偏到了那名外号叫‘狗子’的小个头鄂省襄阳兵这儿,一毛不拔。
你要说没有也就算了,但小个头兵手上明明戴着一枚黄金戒指,死活不交,又是他一连的兵,自然只能让他这个当连长的去做工作。
但最终,他这个已经晋升少校的连长,也没能从这个小个头襄阳兵那里拿到那枚戒指。
不是小个头兵强硬,而是,那枚戒指,不是金也不是银甚至连铜的都不是,就是个铁片片,是他去当兵的时候,他那个天生耳聋的哑巴娘花了一个晚上,用手磨用石头捶弄的一个圆环环。
为什么用戒指而不是其他什么,也不是风俗,就是家里穷得找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让娃带着,哑巴娘也不会说话,就自己捣鼓出这么个玩意儿,戴在自己儿子的指头上。
可能是希望此一去,他平平安安,也有可能是希望他安安稳稳的娶妻生子。
为娘的心意,无非就是这两种。
‘狗子’年龄小,到了江夏大城,怕别人笑话他的戒指是个铁的,就弄了点黄铜粉给染得金灿灿的,让人误以为是金的。
上官云一直记得‘狗子’是这么说的:“连长,这个戒指是我妈给我的,我也不知道值不值钱,但我求你让我留着,我可以两天,不,三天不吃饭的。”
铁戒指能值什么钱,上官云自然不会为难自己手下这个小兵,这次整编4营,还特意关照他让他当了一个步兵排的司号员,就是负责吹冲锋号的兵,也兼职通信兵。
没想到,他没死在淞沪战场上,也没死在四行仓库,却死在了华北,遗骨还被填入了工事。
他的哑巴娘,再也盼不回自己的儿子了。
你说,目睹这一切的上官云如何不怒?
“营长,你怎么跑这里来了,这里太危险,日本人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又进攻了。走,赶紧走!”亲自带着自己副连长兼任一排长的范漠北猫着腰赶过来的邓英见上官云蹲在残破战壕里,不由大惊。
不由分说,和范漠北一人一只手,就准备将上官云给架走。
“混账,老子问你,狗子战死就战死了,可人为什么不抬下去,你邓英特良的这是要上军事法庭的。”上官云狠狠的瞪着自己麾下一连连长。
邓英一呆,蹲在地上,好半响说不出话!
“你狗日的倒是给老子一个理由,你邓大连长只要说一声,就算再没人没物资,老子这个营长去砍树去挖石头,也能帮你建几个工事吧!”上官云见邓英不说话,心中怒火更甚。
“营长,你别怪我们连长了,这是我们2排自愿的。”范漠北眼见躲不过,只能从怀里掏出一张脏乎乎的纸。
上官云接过来一看,亦是和自己麾下一连长一样沉默起来。
“本人自愿,在身死之后,将无用之身护我同袍!无憾!”
脏乎乎的纸张上除了这句用木炭写的字外,全是一个个血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