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725章

作者:汉唐风月1

  但他也没办法,日本人竟然玩了个花活儿,进攻拥有3个步兵班和一个迫击炮班的两个高地总共才投入了一个步兵中队,但进攻只有一个4班所在小高地却投入了一整个步兵中队。

  他这个当排长的不全力支援怎么搞?四行团可没有抛弃战友的习惯!

  而且,209.1高地若失,两侧高地皆失去侧翼保护,日军完全可以投入重兵从两个山脊乃至绕行背后发动进攻。

  无论如何,都得支援!

  这种产自法兰西帝国的小口径迫击炮不停像开啤酒瓶一般的恐怖声音,彻底成为了日后从这场攻防战残存下来日军步兵每天晚上都要被吓醒的梦魇。

  因为,没人能知道炮弹会落在什么地方,不管你躲在那里,那些犹如雨点般从天而降足以将十米内变成地狱的可怕炮弹都有可能将你纳入弹片的攻击范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专门用以杀伤步兵的小口径迫击炮甚至比更大口径的山炮、榴弹炮更让躲在山坡上的日军感觉痛苦。

  不过几百克的装药量注定不会产生太强烈的冲击波,但更多的毫无规律可循的炮弹碎片却恨不得让人挖个洞躲进地洞才觉得安全。

  哪怕是你趴着,也有可能被四处飞舞的炮弹碎片给打成筛子。

  论起杀人,炮永远比枪厉害。

  别看209.1高地上的16名士兵用时一小时,射出的子弹就多达数千发,但毙伤的日军,也不过十几人罢了。

  但就这种三百多发子弹搞定一个敌人的效率值,其实已经比二战时西方世界大战的水平要高的多了。

  可和60迫击炮对日军步兵集火三分钟投掷的200枚炮弹轰击造成的战果相比,那可真是弱爆了。

  209.1高地正面宽度其实不过才60米,垂直高度是200米出头,但山坡是40多度的缓坡,其实从山下到山顶的坡体长度大约为500多米,日军分布在距离山顶330米到120米的区域,其区域面积大约也就是两个足球场。

  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日军步兵是完全以散兵线的形式躲在阵地上,平均每隔两三米就会躲着一个日军的密度面对这种平均十来米就有一颗炮弹落下的可怕密度的轰炸也是个悲剧。

  运气好的,哪怕是炮弹在距离他两米处爆炸,躲天然石头坑里也只是溅了一声灰,顶多耳朵被“大炮仗”震的像聋了一样,短时间内失去听力。

  运气不错的,死命的贴在地上,只是被四处飞溅的碎石或炮弹碎片打中,不管是腿还是胳膊,只要不是脑袋和胸腹这种要害部位,虽然受伤流血疼得不要不要的,但总还能呼吸。

  哪怕是呛人的硝烟。

  运气不好的,也就是倒霉蛋们,不管你是躲在石头后面还是炮弹坑里,正好掉你脑门上或者脑门附近的炮弹就会将你炸成碎片。

  当然了,这样的倒霉蛋,毕竟还是少数,也就那么二三十个。

  其实,直接被炸死了回归天照大神的怀抱那应该说运气不错,本来那些运气算不上太好的只是受伤而不死的,才是真正倒霉蛋。

  简单的急救包或许能止血,但止不住疼。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行动能力,只能干躺着看着炮弹继续落下,那种被判了死缓的滋味可能是任何人都不想尝试的。

  三分钟的迫击炮弹雨下来,日军步兵阵地上是鬼哭狼嚎声一片。

  不管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不是每个士兵都是英雄,很多英雄,都是被迫的,都已经到那个份上了,不拼能怎么办?

  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这是中国士兵拼命时给自己做的心理建设。

  为皇帝陛下尽忠,为了武士精神,这是日本强军在死之前给自己的心理安慰!

  可惜,新编21师团的步兵们除了四分之一是老兵,其余大部分士兵不是一年军龄的新兵就是预备役兵,他们还达不到常设师团士兵的水准。

  何况,再如何坚韧的神经,再强的精神催眠,在看到自己鲜血像自来水一样哗哗流,肌肉像吃奶的婴儿张着的小嘴一样裂开着,黄黄的皮下脂肪都能清晰可见的时候,也会彻底破碎的吧!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光是针对孩子,谁嚷嚷的响亮,医护兵自然爬过去的就更快一些。

  随着警报器摇响,日军拖着伤员和尸骸,退下去了。

  一轮炮弹雨,把横山泽亲自下令发起的第三波进攻给砸碎了。

  4班全体官兵的心里狠松了口气,连忙通知山背后400米处的担架队把两名被子弹打中的重伤员给抬下去,其余受轻伤者则是由医护兵在战壕里就地包扎。

  全员重新补充弹药,进入防炮洞喝水进行修整,原本以为日军受挫后不会再发动进攻,晚上轮番守夜防止日军偷袭即可!

  谁知日军只隔了不到20分钟,竟然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又发动了第四波次,一副今天不打完不收工,必须挑灯夜战的意思。

  日军的第四波进攻再次陷入僵持,不过这一次,日军可是组建了胸前交叉绑着白布的决死队,匍匐着抵近了距离战壕只有100米的区域!

  甚至连掷弹筒和轻机枪都距离只有200米!

  双方几乎进入脸贴脸的对射!日军兵力依旧高达140余,战壕里却只有14名步兵!

  这还没达到曹老板投掷手榴弹的范围,所以,曹老板摇身一变成了冷枪手,但你别说,他的枪法还不错,靠着中年人特有的沉稳和新兵期的刻苦训练,他竟然在200米外将日军掷弹筒手一枪爆头。

  而这,并不仅仅只是他这将近25分钟激战中的第一头猎物,在那之前,他还干掉了一个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满脸横肉还挂着腰刀的家伙。

  曹老板不知道,那家伙是日军决死小队的少尉小队长,是一名从军超过8年的老兵,历经热河之战和卢沟桥之战,没想到竟然殒命于太行山的一个无名小山坡上,而且还是被一个中国新兵给干掉的。

  曹老板干掉的两个目标很有价值,可这依旧无法缓解209.1高地目前的压力,日军依靠着后方的火力掩护以及兵力优势,正在缓缓逼近山顶。

  而排部那边先前就打来旗语,告诉4班,迫击炮弹药消耗过大,下一次火力支援只有等4班打出红色信号弹。

  原本屠云生看日军势重还打算请求一个步兵班支援的,但听听远处同样传来的炽烈枪炮声,知道全连驻守的高地都在迎敌,连长李九斤手里就只有三个步兵班一个警卫班做预备队,但全连可有高达10个高地要驻守,而自己这边好歹还有14名步兵可用,弹药也还充足,打算咬咬牙再撑一撑,指不定天黑日军就停止进攻了。

  是的,直到此时,包括这一片区域最高指挥官七连连长李九斤在内的四行团所有官兵,也都还没意识到他们此次面对的日军指挥官为了自己的梦想究竟会丧心病狂到何种地步。

第1128章 残暴!

  其实,别看209.1高地上到目前为止已是一名机枪兵牺牲,副射手受伤,一名步枪兵中弹,只有12名士兵还能战斗!

  但三杆半自动步枪和两杆MP28冲锋枪任存,加上由副射手重新架起的那挺捷克轻机枪,依旧还能保持足够强的连续火力!

  而且各战位都精心设置了防弹沙包,除非是4班士兵把身躯抬得太高,否则以仰角射击的日军很难精准命中他们,尤其是21师团的士兵平均素养和常设师团的单兵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的基础上。

  100多名日军硬是死死的被压制住,包括还剩30多人的决死小队。

  在超过20多分钟的交战过程中,他们不是没有试图做出站起身高呼‘板载’来个板载冲锋。

  但两杆部署在高地上一左一右的两杆德制冲锋枪数秒钟就横扫倾泻而来的五十发子弹,将数名日军步兵击倒在地。

  行,你们连续火力凶猛,那老子慢慢趴,趴到五六十米的距离再冲锋,看你们拿什么阻挡我们,日军的决死小队成员们不是没拿出过坚韧。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块小小高地上竟然还藏着一门‘迫击炮’!

  实在是,不是迫击炮,什么人能将手榴弹投到如此远的距离上?

  在看到日军的前锋抵近至80米左右的距离后,曹老板收起自己的步枪,来到专属自己的战位上!

  那是一块整个战壕中最宽的圆形区域,前面是高高的战壕和沙包,阻挡着可能的子弹射角,边上是个有台阶的观察位,可供曹老板观察日军步兵位置,紧急时刻也可由其他人口述日军步兵大致距离和区域。

  整个区域面积达8平米,可给予曹老板一定的助跑距离以及能完全站立的空间。

  这样的情况下,曹老板最远的投掷距离甚至能达到90米以上,堪称人型‘迫击炮’!

  这其实也是尖刀排少尉排长将4班一个班放在209.1高地上的原因之一。

  除开曹老板这个奇葩掷弹手,谁也无法将手榴弹的攻击距离达到90米!

  于是,延时长达六秒的手榴弹在跨越80米的空间后,基本上都是凌空爆炸,360度无死角的弹片飞溅对于此时的日军决死小队而言,简直就是噩梦!

  甚至有种前进的越坚决,死的越快的错觉!

  连续数次,原本人数高达55人的决死小队仅存33人,其中的22人不被德制冲锋枪的9毫米手枪弹击中,就是伤于长柄手榴弹的破片。

  MP28冲锋枪的有效射程不过150米,说实话在敌我双方较远距离的野战中并不是最优选择,但其火力凶猛且装备的大口径圆弹头子弹威力极大,一旦命中对手,就会让对手失去作战能力。

  可在这样的战场上,失去战斗力几乎就意味着死亡,决死小队日军只有有限几人被医护兵从最前沿拖下,大部分都还躺倒在山坡上。

  他们唯一生存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同僚们能攻克这个高地。

  可现在这种态势,显然很令人绝望,中国人的近战火力凶猛的让他们错以为走错了战场。

  这那里是国内报纸报道的火力贫瘠的中国军队,该不会是那些该死的西方人参战了吧!

  而相较于那些绝望的伤兵们,还趴伏在山地和植被后面的日军步兵们同样面临抉择。

  后退,有可能生有可能死,但前进,无疑死定。

  在可以继续呼吸与将生命献给帝国的信仰的抉择面前,山坡上的日军已经开始蠢蠢欲动。

  当然不是前进,而是撤退。

  还活着的两个步兵小队长都向同样在艰难做抉择的大尉指挥官请求撤退。

  战至此时,中国人都还只出动了一门‘迫击炮’就已经让决死小队伤亡近半,后续跟进的两个步兵小队又伤亡超过10人,失败已经注定,再坚持下去已经没有意义,徒劳的用帝国勇士的生命给中国人的军功章上增添金光是傻瓜才干的事。

  为了自己能活着,日本人也是能找出高大上理由的。别看他们平时古板的令人瞠目结舌,但危急时刻,他们的脑袋瓜子一样很灵活。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急中生智。

  800米外的日本陆军大佐脸色铁青!

  从决心以这个小高地为整个战线的突破口之后,横山泽这个步兵联队长就亲自担当了前线指挥官的‘重任’!

  负责这片高地作战的那名少佐大队长直接被他派到500米外的另外几个高地前指挥作战。

  这里,除了留下一个步兵中队外,还有62步兵联队部直属的一个加强步兵中队,也就是联队军旗护卫队,如果再加上一个步兵炮小分队和两个重机枪小分队,其总兵力其实高达600人之巨,几乎是占据了62步兵联队总兵力的七分之一。

  经过连续三轮攻击和火力试探,高地上的中国人最多只有一个步兵排,12比1的兵力对比,还有他这个大佐联队长亲自坐镇,这样都攻不下,还被传出去的话,那他横山家族老二的名头恐怕都不稳了吧!

  此战,只有成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横山泽脸上闪过一丝青气,眼里的戾气让一边的联队部参谋官都浑身冒寒气,那种感觉仿佛又回到横山泽有一次微笑着轻轻拍打他的小屁股蛋时。

  “命令,联队直属炮兵中队4门山炮,2门90迫击炮炮火准备,目标区域,中国人0号高地山顶主阵地,十分钟炮火全覆盖。”横山泽大佐的命令,让少佐参谋官直接浑身冰凉。

  他甚至觉得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原本让92步兵炮这种直瞄炮在己方步兵进攻至中国人阵地100多米处开炮,就已经很疯狂了。

  但谁也没想到,没有最疯狂只有更疯狂,联队长阁下竟然命令75山炮开炮。

  “联队长阁下......”少佐参谋官大着胆子想提醒。

  横山泽却是猛然一回头,一脸横肉上挂着满满的阴鹫将他后面的话全部堵回嗓子眼,“通知前方的冈本大尉,做好隐蔽,炮击变缓即刻全军突击,占领中国人的阵地。步兵第62联队第1步兵大队的荣耀,就拜托给他了。”

  “同时,请务必将我的请求转告炮兵中队,此次炮击,关乎着我第1步兵大队100余帝国勇士的生命,关乎着整个联队的荣耀,请他们务必准确命中目标。拜托了。”连续下达两条军令之后,横山泽的脸色放缓,很感性的来了一句嘱托。

  “嗨意!”少佐参谋官只能低头接受军令,转身迅速离去。

  横山泽看着少佐参谋官的背影远去,重新拿起望远镜注视着远方,脸上的表情犹如钢浇铁铸再无任何情感变化。

  做为曲线炮的山炮,落点比直瞄炮要更难控制的多,先前那位中队长对拿步兵炮掩护距离目标极近的步兵进攻炮击已经是胆战心惊,更别说山炮了。

  再怎么是神炮手,也无法保证山炮可以将这种以范围打击为战术核心的炮精准射击到不误伤100多米外的己方步兵,那就更别提还在独立4班阵地前100米苦苦挣扎的决死小队了。

  只要四门山炮开始轰击,那还剩下的三十多人,百分之九十五的几率会成为炮灰。

  可做为62步兵联队第一人,横山泽的命令,谁也不敢不接受。

  炮兵中队的四门山炮开始根据前方炮兵观察员传回的数据调整炮口努力更精准的将炮弹送至山顶而不会将自家步兵送上天的同时,通信兵通过打旗语的方式将日本陆军大佐的命令传给了还在纠结撤不撤退的日军前线指挥官冈本恒厚大尉。

  当看到旗语的那一刻,冈本恒厚原本还只是在内心吐槽,吐槽上司毫不顾惜帝国步兵的生命,在没有足够炮火对山顶高地上的中国人凶猛打击的情况下,一味的强攻只会让步兵白白损失。

  “进攻NMP!”这应该是冈本恒厚大尉此时最想说的。

  但很快,伴随着旗语不断传递来自指挥部的消息,日本陆军大尉已经被硝烟和灰尘染脏的小脸竟然奇迹般地变白了,就跟川剧中的变脸一样。

  他真的是太肤浅了!

  横山泽的这道军令已经不止是冷血,更是堪称残暴,炮兵竟然在他们还在阵地上的当口,要开炮了?

  冈本恒厚很清楚一点,他若是敢不尊军令,以横山泽的为人,他一定会被勒令剖腹,而且这个时候他也没有时间撤退了,那些一定会严格执行上官军令的愚蠢炮兵们应该也调整好炮口了吧!

  但愿,他们会打得准一点。

  小脸惨白的日军步兵大尉下达了全军隐蔽的命令。

  但其实,他的军令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为了躲避中国人炽烈的子弹,山坡上还剩下的100余日军步兵们藏得很严实。

  “轰”的一声,一枚炮弹在距离高地大约400米的位置炸响。

  “八嘎,炮兵马陆!”躲在一颗岩石后方的冈本大尉竭力将自己团成一团的同时,大骂己方炮兵们!

  这特良的什么准头?这是先把自己人干掉再去干中国人吗?

  “调整射角,目标......”800米外的日军炮兵观察员也汗流浃背的对着电话机狂呼!

  “咻~~~”可怕的榴弹划破长空的声音由远及近。

  “轰!轰!轰!”连续几颗榴弹在阵地后方爆炸。

  一侧高地上正把视线对准209.1高地上的尖刀排排长猛地一缩。

  “所有人,隐蔽,日军炮击。”不用等少尉下令,阵地上的屠运生拼命的怒吼着。

  其实也不用中士班长提醒,阵地上的老兵最少也占了三分之二,在听到炮弹划过长空的那一刻,就忙不迭的抱着枪往最近的防炮洞里钻。

  新兵们无论是在训练中还是在战前都被提醒过,一切跟着老兵学,就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活下去。

  经历过一场大战而最终活下来的,才有资格称为老兵。

  当然了,这只是试射,所有人都知道,随着日军观测员将炮击效果汇报给后方的炮兵,真正的炮击马上就会到来。

  果然,在阵地上的官兵们还在纷纷往防炮洞里钻的时候,日军的山炮再度开火,经过两轮试射,终于有炮弹落到了阵地上。

  4枚6.5公斤重的弹丸轰然爆炸,地动山摇,可怕的气浪将数百平方米的尘土都卷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