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665章

作者:汉唐风月1

  他在意的不是这位从事情报多年本身亦是出身忍术流伊贺派嫡传的正宗高手的保证,而是说明他这位前途尚未明朗的方面军参谋长在华北方面军并不仅仅只是个摆件。

  哪怕只是出于表面上的尊重!

  一个陆军中将,竟然因为一个少佐的表态感到欣喜,哪怕其占据着重要位置。

  由此可见,这位即将要离开华北方面军的新科日本陆军中将在日本华北方面军的处境有多艰难了。

  实在是上有司令官不喜,下有各中将师团长瞅他也不咋顺眼。

  “很好,不知道鹰二大佐那边部署的如何了。”冈部三郎再问道。

  “请参谋长阁下放心,对于中方战俘的策反工作从数月前情报课就已经开始进行,现在已有最少数十名骨干力量。

  数日前情报课又特地安插我方人员随着另一批战俘进入战俘营,战俘营里本身就是番号驳杂,而我方人员番号完整,决计不会和战俘营中所登记番号有所冲突,而且他们都在中国北方从事情报工作7年以上。”清水秀城点头道。

  “很好!中国人以为他们于晋东南一战大胜,却不知道,这不过是帝国前进路途中一次小挫,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冈部三郎几分刻板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这也算是对冈部三郎颇为急躁的情绪有着一定安抚作用的好消息。

  只要这次谈判成功,说不定借着交换战俘的这个契机,方面军能在其军中安插更多的暗棋,从而起到击溃晋东南中方防线的作用,那一定少不了他这个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军参谋长的功劳。

  中将师团长,不是他军旅的终点,或许只是起点,终有一天,他或许也能站在衫衫元那个老货面前,笑意盈盈的说一些让他犹如吞了苍蝇一般的话,却还要装出一副感恩载德的样子。

  “嗨意!用中国人的说法,胜败乃兵家常事,就算第2混成旅团战败,那也是第二混成旅团上下太过轻敌所致,我方面军数十万大军的兵锋已是压得中国人只能借地形之利苦守,胜利亦是迟早之事。帝国,武运昌隆!”清水秀城迎合着冈部三郎说道。

  “哈哈,的确如此!”冈部三郎听到此处,郁闷的心情已是舒畅许多。

  虽然这次提出交换战俘是方面军方面主动,但总的战场态势却依旧是方面军占据着彻底的主动权,晋东南战役失利完全不影响整个华北战场大局,他很难相信中国人不会接受方面军开出的条件。

  至于说那些还要无意义消耗粮食的大批中国战俘,就算是归还给中国人又如何?方面军能击败他们一次,就能再击败第二次,甚至更多次,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你别说,冈部三郎这点心思倒和唐团座很契合,唐刀也是如此想的。

  别说藤原战雄现在跟个废人差不多,就算是他全盛之时,唐刀一样能揍得他满地找牙。

  哦不对,现在藤原战雄已经没多少牙可以掉了,在口腔医学还不发达的这个时代,种牙是不可能了,以后藤原战雄就只能瘪着一张嘴,就像说话都漏风的老太太。

  冈部三郎不知道,就在距离他所在车辆数十米的后方,一辆吉普车里坐着的两个西方人也在聊着对于此次中日双方谈判的看法。

  “克虏伯先生,您对此次中日谈判怎么看的?”

  身着罗马帝国军服的准将语带恭敬的询问坐在身边穿着格子西服拿着烟斗有着一双湛蓝眼眸的中年男人。

  日耳曼帝国虽然已经越来越强大,但因为上一次大战的落败,在津城的租界被西方世界接收,随着日耳曼帝国和罗马帝国越走越近,日耳曼帝国的许多侨民和商行都开在罗马帝国的租界内,这位罗马帝国准将正是现在罗马帝国租界的司令官,可谓是西方租界内掰着指头都数得上的大人物,不然衫衫元会花大代价请他来。

  可就是这样一名准将级高级军官,而且还是日耳曼结盟国的高级军官,竟然会对在自己辖区内做贸易的一个商人如此客气,那是极为罕见的。

  不过,但凡是了解日耳曼历史的人,在听到‘克虏伯’这个姓氏后,就不会太过惊讶。

  克虏伯,绝对是日耳曼帝国在整个世界掀起惊涛骇浪,数十亿民众在熊熊战火中哭泣的罪恶中避不开的一个姓氏。

  克虏伯公司,从上个世纪开始就已经是日耳曼帝国最大的军火制造公司,其研发的克虏伯大炮曾使得卑斯麦在19世纪先后战胜了奥地利和法兰西,数十年前那款重达44吨,射程19760米的克虏伯大炮将‘射程之内皆是真理’演绎至淋漓尽致。

  大炮,改变了19世纪的战争格局,战争之神的名号也正是在那时被冠于火炮上的。

  中国军人,也正是在大炮上吃够了苦头而普遍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惧症’,从而在未来把自己装备成了全世界拥有各种口径最多的军队,甚至在导弹横行的年代,依旧固执的发展火炮,400公里射程的火箭炮让所有邻国仅是听听数据就背心发寒。

  克虏伯,就是造各类火炮发家的军火公司。

  而罗马帝国准将身边这位罗斯塔夫.克虏伯先生,更是克虏伯家族中的重要成员,现在克虏伯家族当家人阿罗德.克虏伯的亲叔叔,上一任克虏伯家族家主的亲弟弟。

  而之所以这位大佬为何来到战乱中的中国,这位准将也难以知道其中真实原因,不过想来也是大家族中那些权力倾轧的结果。

  克虏伯那位年轻的当家人可是宣誓效忠小胡子元首,并数次和小胡子把酒言欢,连他的办公室里都挂着元首肖像并书写着‘和元首一起,直到胜利’,无疑,这位是家族权利斗争的失败者。

  但失败者那也只是相对的,这位罗斯塔夫.克虏伯先生手里掌握的军火制造和销售,就占了整个克虏伯家族的五分之一。

  可不要小看他手里的这五分之一,若是你知道此时的克虏伯公司已经占据了整个日耳曼帝国军火供应的百分之六十,雇佣的员工高达近十万人,就知道这是如何的一个庞然大物了。

  罗斯塔夫.克虏伯来中国的理由不过是宣称他自小酷爱古老的东方文明,东方文明的中心----中国,更是他梦寐以求之地,所以他才在数月前抵达中国。

  当然了,事实上这位真的是个中国通,不仅一口流利的汉语让在中国呆了好几年的赛巴斯蒂安准将汗颜,其对中国各大城市的熟知也超过了许多在租界的西方人。

  这次如果不是担心太刺激已经付出巨大代价的日本人,这位克虏伯先生指不定就穿着中国传统的长袍前往中国人摆好的谈判桌了。

  听到结盟国准将询问关于对于这场还没进行的谈判的看法,罗斯塔夫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在回答蒂安将军您这个问题前,您或许可以先说说对于这场中日之战的看法。”

  “日本国力虽然无法和贵国相提并论,但其国内工业制造力以及士兵训练水平,都远在中国之上,这场战争的结局几乎没有悬念。现在两国已是一边倒的态势已经说明了这一点。”罗马帝国准将沉思片刻后,依然很诚实的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但蒂安将军您依旧不像你我两国内那些人一样,给出了中国必败的绝对性观点,不是吗?”罗斯塔夫微笑道。

  “是啊!中国虽然装备落后,士兵训练也不足,但没来过中国,没有亲眼见过那些战场,是无法知道那些几乎是由农民组成的军队以怎样的精神在和他们强大的敌人进行抗争的。”罗马帝国准将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我甚至时常在想,就算是贵国由装甲洪流组成的大军越洋而来,能不能在半年的时间内征服这个古老的国度。”

  “哦?那以蒂安准将的军事才华,推演的结果如何?”罗斯塔夫的眼神中闪过好奇。

  “不能,中国实在是太大了,是贵国面积的20倍还多,几乎快有欧洲大了。”罗马帝国准将苦笑着回答道。“他们的人口也足够多,只要他们不放弃抵抗,我可以断言,日本人别说像他们宣称的那样三个月征服中国全境,就是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不一定。”

  “哈哈,这就是了。国内那些鼠目寸光的家伙,不来亲眼看看,就凭中日两国国力对比就轻言中国必败,抛弃中国这么庞大的市场转而去支持日本这个只学了些许东方文明皮毛的一介武夫,真是可笑至极。”罗斯塔夫朗声大笑,毫无顾忌的批判做出这样决定的日耳曼帝国某些高层人物。

  罗斯塔夫敢,那是他背后站着日耳曼帝国最大的军火集团,罗马帝国准将可不敢附和,只能装作没有听到。

  “这个古老的国度错过了宝贵的工业革命机会,至今还处于农业型时代,而且国内诸多势力交错,没法形成合力,但他们却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若他们能扛过这次劫难,或许,他们会让我们大吃一惊的。

  古老的中国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浴火之凤凰!对,没错,此时的中国,就像那只浴火的凤凰,就是不知道他们是在这场战争中彻底化为灰烬,还是能重生。”罗斯塔夫将目光投向山头一处肉眼可见的机枪掩体,评价道。

  日耳曼准将知机的没在追问前面的问题,这位的态度其实已经说明了一切。

  只是,他对于那位军火商大佬所谓‘浴火重生凤凰’的说辞依然抱有极大的保留态度。

  这场战争,日本的胜面占比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这是他推演了半年的结果。

  历史的车轮就像这个庞大车队一样不停歇的滚滚前行。

  对于古老东方文明怀有极度崇拜的日耳曼人不知道,他会遇见一个足以改变他命运的男人。

  而还在临汾城中等待日本人到来的唐刀也不知道,他会在这个山旮旯和自己一直禅精竭虑想要的‘宝贝们’就这么提前撞上。

  少帅下定的那批武器装备所在洋行的幕后大老板,抵达临汾!

第1060章 凶名在外!

  到下午黄昏的时候,蒂安准将多少有点理解了身边的克虏伯先生对中国极具信心来源了。

  先不管中方此时实力足不足够,但气势方面绝对是杠杠的,就连他这个见惯了大场面的将军都极少遇见如此强硬的军人。

  你见过,哪怕都想一刀捅死对方,但却压根都不虚以逶迤假模假式的客套几句的谈判模式吗?

  你见过一听对方谈判团的成员,立刻就指着对方鼻子大声嘲笑揭短的吗?

  你见过,一言不合连讨价还价的机会都不给就光着膀子要干架的吗?

  哦!,不,用中国的成语说,叫赤膊上阵,而是还不假手于人是自己亲自上场的那种。

  在这个中国小小的山城,日本人和西方人都见到了。

  尤其是当看到那个身材高大的中国上校一屁股坐上几块硬木板临时搭建的谈判桌,满脸不屑地勾动手指冲着日本谈判团所有成员叫嚣道:“小鬼子们,一起来便是,老子就在这儿,只要有本事能逼老子退一步,老子就白送1000你们鬼子尸体。真的,就那些糟心玩意儿埋土里,庄稼都会减产!”

  蒂安准将转头看看脸色铁青的日本陆军中将,他很想知道这位日本帝国华北方面军参谋长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站在军人的角度,被人指着鼻子这么骂,怎么说都得站起来迎战吧!哪怕不自己亲自上阵,那帮少佐、中佐们是吃干饭的?

  可惜,事实却让这位罗马帝国准将大跌眼镜,日本人,竟然忍了这口气。

  罗马帝国准将当然不知道,冈部三郎中将和他的那帮属下之所以忍了,那可不是因为场外最少有数百中国军队将此地团团包围着,而是那个嚣张的陆军上校,是真的有嚣张的本钱。

  那可是藤原战雄亲自出马刺杀都没干掉的唐刀,虽没有亲眼见过他的能力,但就冲他干掉的日本人数量,在场的大大小小日本军官们也知道,他们敢应战,多半是自取其辱。

  何况,这已经不是某陆军上校第一次这么指着鼻子挑衅了。

  因为,这只是日本谈判团抵达临汾郊外后即刻走上谈判桌后的一个环节。

  这位唐上校,可是一见面就给了在场的日本人和两位西方大佬一个下马威。

  一个小时之前。

  庞大车队抵达距离临汾城数公里的位置,中方就来人通知,谈判地点改在一个小村庄中进行。

  “中国人也就这点气量!”

  本来还想借机查探一下临汾城防的冈部三郎也只能无可奈何的吐槽。

  但这位日本陆军中将或许没想到,他会遇上一个毫无气量的中国谈判团副团长。

  车队就在距离小山村几里外的公路停下。

  中方的迎接人员已经站在车队旁的二十米外等他们。

  除了一字排开的四十几名笔直站着端着冲锋枪和步枪的中国士兵,最前方站着一个穿着中国深蓝色军装,领章上军衔显示为上校的俊朗青年军官。

  这让冈部三郎开始还略显满意,毕竟前来迎接的都是上校,那即将和他谈判的,最少也是一个少将吧!

  中国人还算懂礼,没有一上来就给个下马威。看来,这场谈判并没有想象中那般艰难,谈判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若能够将藤原战雄那家伙带回去,他至少也不用在方面军司令部再看衫衫元那个老货的脸色了。

  一想到藤原战雄的名字,冈部三郎就止不住的有些脑壳疼,藤原家族除了给衫衫元大将发过一封预祝电报外,再没有任何动作,但已经到了他这个层次的人都知道,或许藤原家族的目光已经随着他南下抵达临汾。

  若藤原战雄顺利回归还好,出了什么差池回不去的话,衫衫元大将会被记恨,他这个负责执行谈判任务的中将又岂能落着好,指不定在什么时候就被暗搓搓的搞一下。

  该死的,那些贵族子弟呆在家中赏花观鱼就好,来战场上凑什么热闹?现在却要他来帮他们擦屁股。

  包括那个站着没有什么站相的中国军官,年纪轻轻不过二十多就官至陆军上校,肯定也是中国大家族的后代,是来战场上镀金的。这都是那些该死贵族的特权。

  对贵族已经极度不满的冈部三郎对松垮垮站着的陆军上校连带着也不爽了,昂着头傲气十足的下了汽车,看着从各车厢鱼贯而下的帝国们快速列队,有些倨傲的扫了二十米外的年轻中国军官一样,却是站着再也不向前走了。

  甚至,也没打算介绍从吉普车上下来的两位西方见证人,因为日本陆军中将觉得没必要,陆军上校在他面前算个屁啊!有资格跟他说话嘛?

  一旁的清水秀城少佐却是很知机的大步走上前,冲着站得很随意的唐刀很有军人仪表的双腿一并:“上校先生,根据我日中两方协定,我方面军参谋长冈部三郎中将阁下已经抵达,请贵方谈判团团长予以迎接,否则我方可以理解为贵方并不尊重和重视这次谈判。若因此而导致谈判破裂,你方需承担一切后果。”

  这话咬文嚼字的说得颇为客气,但实际表现出的却是无比的倨傲。

  这意思就是说,你不过是个上校,顶多也就是个小团长,而我们这边可是我方面军参谋长,你不够格。如果不派更高级一点儿的过来,我们可就走了。

  站在这里迎接的中国青年军官,除了唐团座,自然不会有别人。

  原本中方这边的代表团长耿少将是打算出来迎接的,其实无论是第二战区还是17师,都还是极其希望这次谈判成功的。

  毕竟,日方要求的是一个活着的藤原战雄以及在长乐村之战中战死的所有日军骸骨,若是有活着的日军官兵,都是他们谈判的范畴。

  事实上,除了山下文的尸体已经运往江城无法成为谈判筹码外,无论是藤原战雄这个小小中佐军官还是那些已经被埋入长乐村峡谷内的日军尸骸,对于中方来说,都已是毫无作用,还不如换回一些战俘和武器装备,壮大抗战力量。

  从真实需求层面上来说,中方虽没日方那般急迫,但其实比日方更需要这场谈判。

  这都是穷闹的。

  但唐刀不仅阻止了耿少将亲自出迎,甚至还劝服他以突感风寒为由回城看病,只留下他这个谈判团副团长来撑场面。

  那是唐刀太清楚日本民族的那副臭德行了,若一个少将出马来迎接他们,给足了他们面子,那冈部三郎们倒是舒爽了。

  但是,凭啥呢?凭他们占了中国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是他们屠杀了数十万计的中国人?

  现在是两军交战状态,又是日方主动提出的谈判,中方没耍心眼干掉这帮家伙,已经是很讲信用了。什么礼义廉耻,那跟强盗说得着嘛!

  若不是怕夏大雨还是太过年轻压不住场,唐刀都打算让自己的勤务兵前来的。

  至于说一起来的罗马帝国在津城租界的司令官以及一个日耳曼帝国商人,那也得看他们识相不识相,若是真把自己太当回事儿,唐团座可不是那种怕事儿的人,妥妥无视。

  再过一年,这俩国可就穿着一条裤衩向整个欧洲开战了,和他们搞好关系有那个必要吗?

  日本少佐说得很硬气,唐刀那会惯着他?冷笑一声,连看都没看眼前的日军少佐一眼,手一挥,他身后站着的四十几名17师警卫营士兵整齐划一的一动。

  赵师长和耿旅长都刻意交待过了,一切行动以唐刀团长唯马首是瞻,他说咋搞就咋搞。

  唬得冈部三郎一征,刚刚列队站得整整齐齐的100名日军一阵慌乱,纷纷将背在身后的步枪准备拿下来。还有反应更快的,一个匍匐,就卧倒在地,并将枪口指向一言不合就要开仗的中国人。

  战术动作,很标准。

  只可惜,中国士兵仿佛跟没看到他们一样,包括已经对准他们后背的黑洞洞枪口,集体向后转,并开始集合。

  中方只是一个简单集合,日方这边就犹如惊弓之鸟一般有个风吹草动就如此紧张,看得蒂安准将一愣,然后油然而生一种害臊的情绪。

  不过不是替日本人害臊,而是替自己。要知道,一个多小时前,他可还跟人家克虏伯先生说中日双方军人训练差别巨大,中方这边基本就是一群放下锄头拿起枪的农民。

  这好嘛!他的脸被日本人用拙劣的表现打得啪啪的。听说来得日军护卫队还是什么从各大师团中千挑万选的特工队成员?这是真的吗?不会是其中有什么猫腻吧!

  罗斯塔夫却是咬着烟斗饶有兴致的看着中日双方初一碰面的较量,相对于面目刻板的冈部三郎,中国年轻军官那张坚毅的脸和明亮的眼神无疑让他看得更顺眼。

  这是任何一个正常男人都会做出的选择,谁还不是一个颜值狗呢?

  而直面这一切的冈部三郎被己方士兵近乎拙劣的举动刺激得面皮猛地一热,还未来得及开口,就听那位应该是来战场镀金的中二代大声说道:“既然觉得谈不成,就回去吧!欢迎再来,慢走不送。对了,卡车和战马留下,就当是这次为准备各位到来我方大动干戈的酬劳了。”

  ‘八嘎!你的,死了死了的?’冈部三郎直觉得一股无名之火从脚底板直冲天顶盖,只差一点儿就内心疯狂的怒骂付诸于口了,如果不是突然想到自己是站在中国数十万大军的重重包围下的话。

  冈部三郎如何不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