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619章

作者:汉唐风月1

  这次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追踪日军动向和顺带手观察那一带地理环境,继续骚扰日军只是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

  所以,108师团疯狂的撤退,竟然意外的给自己创造了一个还不错的修整时间段。

  接下来的一天,108师团于凌晨五时半起床埋锅做饭,六时十分正式出发,一直到下午四时,全军又跑出去50公里。

  总计行军14个小时,在士气低落的状态下,带着大量辎重,全副武装行军80公里,单凭行军速度,秒杀一众常设师团。

  如果不是撤退的话,绝壁会记录入日本陆军战史。

  但这一跑,却真的是避免了一场大败。

  根据战后解密的中方战报,中方第八十集团军那位老总在晋东南战区参谋部两位副主任参谋的联合建议下,曾设计出一份战斗计划。

  该战斗计划最重要的一环为秘调中央军第3军2.8万人进入晋东南,原防区则由山西老汉麾下一直不肯出动的晋绥军警卫师1.8万人换防。这次换防为最高机密,知道人员不会超过五人,加之日军重兵压境,临汾周边防线中国军队频繁调动,再说日军此次出动兵力足够,更重要的一点是,第二战区司令部各重要部门匆忙撤离,给了日军一个心理引导,此战,中国人自己都有放弃迹象。

  于是,日军潜伏间谍竟然错过了这次绝密情报。

  这导致无论华北方面军司令部还是设在潞城的东路军司令部,竟然都没意识到,整个晋东南的中国军队兵力高达13万人,接近于两倍日军。

  或许,多这2.8万人,依然无法阻挡日寇三个师团外加一个混成旅团的围攻。

  但,2.8万人的兵力,如果在关键时刻用上,对于猝不及防的日军来说,极有可能是致命的。

  当然了,这秘密调入的2.8万人,八十集团军那位老总一直将其视为自己最后的杀手锏,就算第16师团集合近2万步兵外加火炮六十余门、飞机近百架次狂攻,一个步兵军依然按兵不动,做为其最后的预备队。

  最凶险的阵地上,一直是八十集团军麾下各部拼命顶上。

  那是那位老总在防备闯入自己腹地的第108师团两万大军,若是他们转向,第3军将成为数万大军最后的盾牌。

  但战势就是这么瞬息万变,堂堂108师团2万大军竟然会被唐刀的一个小小侦察连骚扰的精疲力竭,和两个步兵团硬干了一场后就选择撤离。

  哪怕在两天前,敏锐感觉到此次日军战力最弱当属108师团,第八十集团军那位老总迅速投入自己最后一支预备队,替换出自己麾下第一步兵旅,并命令第3军麾下一个步兵师夜间行军潜向武乡。

  悄然围向108师团的兵力可不是中野小三想的一旅一团外加什么民兵,光是正规军兵力,就高达2.5万人,若是再加上一直没有露面的四行团,那是超出3万兵力的。

  假如108师团没跑那么快,导致已经决心不再隐瞒行踪的一师一旅追上他们的话,那士气已经低落至极点的108师团的命运还真不好说。

  毕竟,在曾经的时空中,著名的长乐村之战,可不就是108师团麾下的117步兵联队在撤离途中被921师一个师给追上包围了嘛!鏖战一日,如果不是辽县有日军增援,第117步兵联队的最终结局或许不是只战损2200人,而已是全军覆没了。

  但在这个时空,历史拐了个小弯,108师团因为上次神头岭之战已经被683旅和四行团打寒了心,一听说683旅不见踪影,四行团至今仍藏匿不出,就立刻迈开小短腿爆出人类潜能极限,一天半时间就逃出去80公里。

  这是典型的被害妄想症,但特良的竟然错打错着,导致其逃出生天。

  听说108师团已经渡过浊漳河,行军途中的程旅长骂了好半天良,但也只能无奈的下令停止行军。

  他知道,浊漳河是唯一能挡住日军大军的道路,一旦日军渡过那条河,再无其他合适位置可以挡住日军拼死冲锋。

  毕竟,那是2万全副武装的日军,不是两万头猪,真想围死他们,最少也得六万人,而不是现在的3万余。

  其实,包括八十集团军那位老总在内,打算的都是围魏救赵,围上最虚弱的108师团,迫使日军在其他战线上抽调兵力援助,那样就可以用预备队沿途布防,从而减轻第二道防线的压力。

  晋东南战役打到第五日的时候,南北两线的各部就已经纷纷向指挥部求援。

  八十集团军老总知道,这次,可真不是他们畏战避战,为了晋东南之战,那位严长官可是给各派系参战之军下了决死令:军长敢言退者,枪毙军长;师长言退者,杀师长;旅长言退者,斩旅长!

  一毙,一杀,一斩,三道必杀令下来,哪怕最终不一定是变成真的,但没有人敢去触这个眉头。

  第二战区和日军打了这半年的仗,一直在退,从还算繁花的原城,一直退到了巍峨却贫瘠的太行山、中条山,两条晋省内最大的山脉成了陕省最后的屏障,也成了第二战区数十万官兵最后的遮羞布。

  真的要连这块遮羞布都被日本人给扯掉了,那屁股蛋子都露给全国人民的山西老汉心一横,指不定啥事儿都干得出来。更何况,这位老汉找替罪羊的手段可高明着,拿中将师长的脑袋出来垫背的事儿他又不是没干过。

  那的确是仗打得太苦了。

  不说和第二混成旅团鏖战的川军104师以及还未恢复元气的西北军第17师,也不说和第16师团苦战的第八十集团军主力,单说和109师团这个二线师团作战的晋绥军和中央军三个师。

  将近4万人在长达18公里共计56个高地组成的庞大防线,和109师团投入的4个步兵联队,一个战车大队,一个炮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及部分工兵、辎重兵共2.2万人作战。

  双方兵力对比差不多为2比1,拥有地形之利不谈,晋绥军两个步兵师可是装备了36门晋造75山炮和60门82迫击炮,重机枪更是高达160余挺,中央军那个步兵师也不赖,75山炮12门,迫击炮28门,重机枪70挺。

  这么算下来,光是75山炮就高达48门,一点也不比日军弱。

  可109师团接受了上次涉城救援遇阻的教训,不顾路途艰险,也带上了战车大队,路不够宽的,就以工兵爆破铺路,硬生生的让10辆89坦克抵达前线。

  加上30辆94式轻型坦克,日军在攻击线上布下了令中国军队绝望的钢铁大军。

  山炮和迫击炮发射的都是开花弹,主要以杀伤步兵为主,对日军坦克损害太小,而山地作战,晋绥军和中央军都抛弃了沉重的37毫米战防炮。

  于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日军用89式坦克做活动炮台,以短管坦克炮将位于防线上的重火力点进行点名式清除。

  失去重机枪的火力压制,日军用步兵进行反复冲锋,并用炮兵集火进行炮火覆盖,加之制空权完全失去,天上的日军轰炸机编队甚至可以肆无忌惮的对发现的炮兵阵地进行俯冲轰炸,导致许多炮兵阵地都来不及将一个基数的炮弹打光就被摧毁。

  48门75山炮在战斗进行到第3天,就被摧毁近一半,根本没展现出炮群该有的实力。

  前三天,三个步兵师战损就超过了4000,直到撑到了第五日,109师团依然疯了一般进攻,战损已经接近一万。

  百分之二十五的战损,换做平时,估计早已经崩盘了,但在决死令的威慑下,没有一个步兵师敢退半步,还在咬着牙硬撑。

  可求援,已经是避免不了的事儿。

  但做为晋东南战区中方总指挥,八十集团军那位老总却也是无能为力,他麾下八十集团军已是尽遣主力才堪堪抵挡住第16师团的进攻,拥兵2.8万的第3军已经是整个晋东南最后的预备队。

  如果此时就将其投入战斗,那说明晋东南的决战就会提前开战,这不符合此前战区参谋部定好的作战计划。

  此次日寇大举进攻,从其兵分十路的行军作战方式,其心思已是昭然若揭,若能大规模歼灭中方军队那是最好,若不能,就以摧毁太行山区内人、财、物等方式来摧毁太行山的作战潜力。

  也就是说,此次日军要的,不一定是现在,但绝对是未来。

  衫衫元,是个极为难缠的对手。

  可日军同样有他们的短板,因为山区作战的特殊,他们也不怎么强的后勤支援更是捉襟见肘。

  所以,所有参战日军此次以自己携带为主,大量的辎重部队跟随步兵主力行动,但这并不是无穷无尽的。

  通过计算,日军此次晋东南作战,能保持足够物资补充的情况下,最长的持续时间为半个月,最短为十日。

  也就是说,若要决战,当以战役开启八日后为佳。

  但现在才过5日,就要把手头上最后一支力量投入战场,那日军或许也会有相机反应。

  比如已经抵达了榆社、武乡等地的108师团,这两万日军若是调转枪口向任一方向进军,整个晋东南用什么部队来抵挡他们?

  “若实在无法力敌,指挥部授权你等相机撤离,但以防线后方二十公里为限,层层设防,层层堵截,尽全力拖住敌寇,为整个晋东南最后决战贡献自己的力量,哪怕是最后一滴血!”思忖再三后,时任晋东南总指挥的老总给三个步兵师下了这样一道军令。

  虽不是死战军令,但在那三位已是满脸苦涩的中将师长看来,和死战军令其实也没什么区别。

  只不过,给了他们一些灵活机动的空间,20公里的纵深,就是他们的极限。

  好歹,给了他们一口喘息之机,他们无需寸土必争,只需要再拖三至四日即可。

  但相对于他们,另外两个方向可是都打出了真火。

  第八十集团军那边是寸土不让,一个高地丢失,立即会集合所能集合得起来的火炮对准高地狂轰,并立即组织敢死队冲锋,将高地夺回来。

  一个高地反复易主七八次,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这样惨烈的战斗,就算狂妄如第16师团中将师团长中岛今吴、也只能用亲自手刃一名陆军少佐大队长和一名步兵大尉中队长来发泄自己对战场的愤懑。

  中岛今吴表面上看着面容清隽,有儒将之风,但只要知道这位麾下第16师团于金陵之战中屠杀中国军民为进入金陵城七大师团之冠,就可以知道他是如何的凶狠残暴了。

  但就是如此残暴之人,如此残暴之师团,狂攻防线数日,依旧不得寸进,就可以知道双方厮杀至何等惨烈了。

  八十集团军在战后对己方战损人数上报的是9400人,但其实,为避免暴露自己真实兵力被那位知晓,这是个精简缩水数字。

  但第16师团战后高达7000人伤亡数字却是实打实的,一场战役,一个主力师团精锐尽出,还有上百架次的战机助阵,两个步兵联队的兵力消失了,这绝壁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

  当然了,啥事儿都怕对比。

  就像一场考试有人只考了30分,感觉很丢脸,但若是还有人只考了几分的话,那种丢脸的感觉会不会好很多呢?你品,你细品!

  反正,中岛今吴是属于灰头土脸,但好歹还能‘班师回朝’的那种。

  而有些人,却注定已经无法看到美丽的樱花了。

  比如,还在等着108师团会合,结果却等来108师团一日半时间大踏步跑路并成功‘跳出中国军队包围圈’消息的某旅团。

  鏖战六日夜,他们在‘星落之战’中早已耗干了自己所有潜力。

  枪炮和鲜血,可是比毒药更要令人惊悚的存在。

  ‘“星落之战”已经胜利完成使命,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川军、西北军弟兄的伟大功绩,唐刀向两位长官及两师将士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唐刀在那个漫天繁星的晚上,向两位神情凝重的中将师长发出电文。

  ‘星落之战’结束,‘落日之战’开启!

  。。。。。。。。。。。

第1007章 无解之题!(2月第一天,求订阅求月票!)

  “终于结束了!”白头将军收到电报的那一刻,如释重负。

  就像他日后在回忆录中撰写的那样,如果说他平生打过的最心痛的一仗是娘子关乏驴岭,那若是论纠结、彷徨、焦虑等复杂情绪的交织,还真得数晋东南战役。

  因为,娘子关一战那是非打不可,不打,娘子关侧翼就彻底暴露,失去娘子关这个重要关隘,原城的东大门就会被洞开,晋省腹地数以百万军民的安危几乎全寄于娘子关之地的六万中国军人之手。

  但现在新组建的十七师完全可以不打眼前一仗,或者说得更准确一点,至少不用以现在这样的战术打这一仗。

  ‘星落之战’的底层逻辑,就是没有什么开场白,没有什么火力试探,纯拼消耗。

  消耗的,是人命!

  中日双方的人命!

  中方守着高地,除非人死绝了,否则日本人就没法顺利通过高地下方的山林。日本人被迫也只能一个高地一个高地的攻击。

  中国军人死在山上,日本人死在山下或是山腰亦或是山顶,双方都没有任何侥幸。

  每个失守高地的步兵连其实都不算全军覆没,但那不是说他们能顺利撤离,而是,在上战场前,根据各团长官的要求,每个步兵连留下3个步兵班,做为日后该步兵连重建的框架。

  连长是没资格留下的,可留一个排长三个班长,留下名额,由全连抽签决定。

  能否活命,全部交由上天来抉择!

  这其实也就是说,上了战场的,基本都会没命。

  六天的痛苦鏖战,第17师失守18个高地,完全不用等参谋部给他看长长的阵亡名单和人数,白头将军也能估算出,他刚重整旗鼓的8000人,阵亡近1800人,平均每天阵亡600人。

  川军那边还没和他通气,但估计阵亡人数也是只多不少,因为他们兵力更多,需要防守的区域也要更大。

  如果说四分之一的阵亡率,对于已经经过乏驴岭血战的白头将军来说,尚可以承受,但令这位再度驱使着麾下官兵踏上赴死之路的将军更痛苦的是,他不知道这样的牺牲,能不能换来那位年轻团长谋划的结果。

  若是出现变故,很有可能,他手下的那些年轻人,白死了。

  可以说,因为这个心结,这数日来,这位著名将领的内心极度煎熬,哪怕是他以近乎残忍的方式命令:“向高地炮火覆盖20分钟,我不希望看见高地上还有一颗树!”

  六个白天的时间,唐刀送的3000发炮弹外加他17师原有库存的1000发炮弹,已经打空五分之四,已是强弩之末。

  幸好,从昨天开始,他就听到好消息,背后40公里外的108师团跑了。

  至少,腹背受敌之患不用再担忧,就算眼前强敌没有像预计中那样踏入圈套,两师也算是将他们挡住了,1800余将士的鲜血没有白流。

  剩下的,唯有交给天意了。

  “通令全师各团,按照原计划,炮兵无需吝啬炮弹,各部交替掩护,撤出现有阵地!”长长呼出一口气的白头将军,下达军令。

  伴随着17师师部的军令下达,群山之上的夜空中闪现出绿色信号弹!

  。。。。。。。。。。。

  群山中,一个属于17师的高地上。

  “连长!连长!快看,绿色的信号弹。”一名衣衫褴褛满脸漆黑的小兵推搡着战壕里沉睡的步兵连长,声音激动的都有些走调。

  那是六天以来,第一次出现绿色信号弹,以前出现的,都是血红血红的,那是继续死战的军令。

  “狗日的日本鬼子,大晚上的也不让人睡个懒觉!”被推醒的步兵连长一个骨碌爬起身,一把握住了自己的驳壳枪,口中骂骂咧咧的。

  显然,连续两天一夜的战斗已经让这位陆军上尉被惊动就本能的认为是鬼子上来了。

  在昨天夜间,被逼得有些狗急跳墙的日军就玩起了他们并不擅长的夜袭,只不过山上高地的中国军队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根本不搞什么哨兵,而是换班睡觉,一半人睡觉一半人睁着眼睛保持警戒。

  一个晚上,竟然连续击退日军四次进攻,只比白天强度少一半。

  “不是,不是鬼子,连长你看天上,绿色信号弹,长官们啥意思?”小兵满怀希冀的看着自己连长。

  年轻的生命,渴望活着,哪怕在他走上阵地的那一刻,他知道这是场死战,抽中死签的近百人,每个人都提前请人写好了遗言并写上家庭住址,团部也告诉每个人,战死后会有一百大洋的抚恤,这一百大洋,至少可以保证全家四五年的用度。

  可是,小兵依然想活,他还没娶过婆姨,听说婆姨的手和胸脯,比豆腐还要白,还要嫩!

  “绿色信号弹?”有些懵的陆军上尉抬头看向天空,双眼猛然睁大。

  因为高地间往往相距百米甚至三四百米,而且防区太大,师部根本无法保证每个高地都牵上电话线配上电话机,而野战电台更是别想,那个金贵玩意儿每个团才配有一台,双方想通信必须得靠信号弹来解决。

  因为此战战术的特殊性,所有走上高地的步兵连基本都是死战,在战斗结束以前,完全没有再接受军令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