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554章

作者:汉唐风月1

  但一直拿着望远镜观察着战场的程旅长依然紧张,实在是战场可不是战棋推演,不是说有八门直瞄炮,就一定能稳胜日军坦克,这得看四行团炮兵的水平。

  显然,经历过无数血战考验的四行团炮兵们的技术超过了天才军事将领的想象。

  仅是第一轮试射,就打停了正一马当先的89式坦克。

  两发步兵炮炮弹就落在距离89式坦克两侧不到5米的区域,炸起一团火球,不知道多少的泥土石块乒里乓啷的砸在89式坦克的装甲上。

  日本装甲兵心里有多恐慌没人知道,但后方数百米外的日本陆军大佐当时就小脸煞白!

  眼瞅着数团火球在坦克阵列里腾起,别说日本陆军大佐还是个聪明人,就算是个脑残,这会儿也知道对面中国人阵地为何如此安静的原因了,他们在等待时机。

  等着帝国步兵发起冲锋,等着他们的直瞄火炮击毁帝国坦克,一旦失去坦克坚固庞大的身躯和机枪火力,仅靠步兵去冲击对手已经布置好的防线,那不知道会有多少帝国步兵会倒在冲锋的道路上。

  可就算此刻他已经知道中国人的企图,日本陆军大佐又能怎么办?万岁冲锋的命令已经发出,数百帝国步兵已经铆足力气冲出十几米,仅需一百多米,他们就能冲进战壕,用子弹用刺刀将那里的中国人撕扯得粉碎。

  这已经不叫什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杀鸡鸡!全军,随我一起!冲!”小脸煞白的日本陆军大佐立刻做出了此时最为明智的选择,拔出自己的指挥刀,冲着前方,怒吼。

  数百名日军,在一名日本陆军大佐的带领下,狂冲!

  山岭中的8门火炮开炮,不仅没能迟缓冲锋日军的脚步,反而导致其预备队也进入了冲锋状态。

  站在程旅长此时所在位置,望远镜的视野里,铺满了不断向前的‘屎黄色’!

  日军后方的四门步兵炮,也开始怒吼起来,四团橘红色的火焰就在环形战壕两翼的山丘上绽放!

  这批被死亡刺激的发了狂的日军,颇有种向死而生的味道!

  那一刻,饶是见过不少比这场面还要大的多天才将领,也忍不住有几分战栗。

  别说几百人决死冲锋,在他的记忆中,甚至还出现过数千人的冲锋,那还是在五年前‘反围击’大战中,可其气势,竟然远不能和这股几百人组成的日军相提并论。

  如果让他带着两个步兵连守在那里,不,哪怕是有一个步兵营,哪怕有8门直瞄炮助阵,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死死守住阵地,不让一名日军逃出。

  可以这么说,以此时108师团这个日本陆军二线师团600余名日军展现出的决死姿态和气势来看,日本陆军战力水准别说只是亚洲第一,就是放眼全球,也能进入前三。

  很可惜,连逢大败却把战意拉满的这600余日军,遇到的是一支完全不同于这个时代的部队。

  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指挥官有着远超出这个时代的见识,导致这支部队有些与众不同,而是,他们是一次次由必死战场上冲出,战斗意志早已被锻炼的犹如百炼精钢。

  这才是他们在面对由6辆钢铁巨兽领衔的600余日军疯狂冲锋时,依旧保持着镇定的主因。

  就比如和士兵们一起靠在战壕里某违背四行团军规的团座长官,抬头看了一眼百米外开始冲锋的日寇,微撇嘴角唱了一句‘戏腔’:为你我付出这么的多,却让我痛到有苦不能说,因为我爱你就像那飞蛾扑向火......

  这是啥跟啥啊!某团座周边的一群军人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戏腔的调儿怪且不说,这词儿咋还爱来爱去的呢?

  团座最近脑子估计是不太好使,打仗打太多了吧!李九斤给勤务兵二丫丢过去一个眼神,示意仗打完了,要给神经兮兮的某团座弄点肉补补。

  二丫无语望天!

  当然了,肯定有害怕的。

  比如大部分加入四行团不久的新兵们就吓得唇齿青白,但老兵们叼着烟靠在战壕里还算轻松的样子给了他们没有吓尿裤子的底气。

  “坦克算个球,老子战松江的时候,连小鬼子的105榴弹炮都扛过!”老兵们在89式坦克轰鸣着开过来的时候,就表达过自己的不屑。

  老兵们是喜欢吹牛,但从不夏基霸吹,怎么说都有些事实根据。

  而且钱大柱被破格提升为连长的故事,在四行团里早已是人人皆知,他所在步兵连之所以快被团灭,不就是因为日军的105榴弹炮太过可怕嘛!什么工事都挡不住那玩意儿一击。

  相比而言,89式坦克的确鸟毛都不算,就算没有速射炮和步兵炮助阵,战壕里也早已准备好燃烧瓶和炸药包,不行的话,炸他狗日的就是。

  七连原本就不多的新兵被老兵们的镇定给安抚住了,警卫连就更别说了,由原来冷锋一连整体改编的他们,是整个四行团唯一没有吸收新兵的部队,所有缺额,全从各步兵连老兵中抽调。

  这不需要什么理由,只要知道他们是警卫连,是团座长官手中最后一张牌就够了,哪怕是抠门如李九斤,也从未因此提过意见。

  被打停的89式坦克努力调整炮塔,企图用自己那根短粗小的57MM坦克炮对来袭方向进行还击,;远方骤然腾起的硝烟其实让将头露在炮塔外的装甲中队副已经找到了敌袭位置。

  可,已经试射完毕的四门37毫米速射炮没有给他们机会,从一开始,8门炮就将这辆拥有火炮的大家伙当成主要目标,8发炮弹几乎全是冲着它去的。

  一枚70毫米步兵炮炮弹击中了89式坦克的履带,腾起火焰的同时,钢铁履带断裂,正在横移的89式坦克骤然失去动力,接着,便是连续三发37毫米炮弹击中坦克。

  肉眼可见的大洞出现在89坦克庞大的车身上,位于炮塔口最近的日本陆军中尉惊慌失措的将上半身探出坦克,看那模样应该是想弃坦克而逃。

  但瞬间,由坦克内部腾出的火焰将其包围,整个人直接成为一个火人,从车顶滚落,然后疯狂打滚,企图扑灭自己身上的火焰。

  可这个时候,原本跟随坦克的所有日军步兵已经端着枪迈开大步向前冲锋,后面业已冲锋的日军还距离此地有大概200米,谁能去管这个可怜的家伙?

  如果按照剧本的话,这位的结局是滚着滚着,就不动了,任由燃烧的火焰将其血肉脂肪当成原料,最终成为一坨黑漆漆却带着几分异香的烤肉。

  可战场就是这么残酷,从不会按照正规剧本来走,一辆惊慌失措的94式坦克疯狂倒车,履带正好碾过滚动的日本陆军中尉。

  “嘭!”一声闷响,在此时的战场上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那应该是脑袋被压爆的声音。

  5辆小豆丁在老大被直瞄炮击中变成一堆熊熊燃烧的烈火之后,彻底慌了。

  和89式坦克那一身厚达二十五毫米的装甲比起来,重不过数吨装甲平均厚度仅为7毫米的小豆丁就是个渣,92步兵炮70毫米炮弹也能轻松在1000米外将其打爆。

  而且,日军装甲兵的心态可和步兵们不同,步兵们是长期在生死边缘游走,对死亡有一定的接受度,但被装甲保护着的装甲兵们可没这个概念。

  所以,面对危机,他们的表现可比还在一往无前的步兵们差得不可以道里计。

  这帮家伙们既没有向前,也没有后退,反而在战场上秀起了蛇形机动,所有的目的,无外乎一个字:你别来打我啊!

  四行团的8个火炮班哪知道这帮日本装甲兵们的内心戏,他们一看89坦克打爆了,那自然就将目标对准了各种风骚走位的五辆小豆丁。

  炮弹不断向小豆丁轰过去,不管打没打中,反正战场上不断腾起火球,直到其中一方彻底不动为止。

  而此时,高呼‘板载’的日军步兵已经快冲到环形防线前方的五十米了。

  胜利,眼看就在眼前,不少日军已经手握甜瓜式手雷,只等再冲20米,就会向前方投掷手雷,而后就是他们最后冲刺阶段,再然后,就用子弹和刺刀解决眼前所有敌人。

  这一幕他们并不陌生,华北战场上不知多少次亲身经历过。

  “打!”位于环形工事内的唐刀端起半自动步枪,率先开火。

  他身边的二丫,冲天开枪。

  “咚!”红色信号弹在天空中爆出绚丽光芒。

  没有人可以用语言形容此时阵地上暴起的枪声!

  那太过于密集了,比过年时同时点燃一百挂鞭的声音还要密集三分。

  因为,那是四挺重机枪汇集十几挺轻机枪以及两挺MG34,外加数十杆冲锋枪、驳壳枪、半自动步枪,再加两百余杆单发步枪共同组成的声音。

  这种能在十秒钟内喷吐出近两千发子弹的火力密度,怎么说呢?若是放在淞沪会战那种级别的战场上,或许可以称之为啥也不是。

  毕竟,那是动辄数万人激战的大型会战。

  可在这里,却是三百名日军承受这一切。

  疯狂突进的日军步兵们最终没有一个人能实现先前头脑不断闪现画面的野望,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冲进40米的距离之内。

  从高空望去,汹涌突进的‘屎黄色’就像是一排原本可以席卷一切的巨浪,瞬间,这排巨浪就像是拍到了亘古数十亿年的礁石,自己被拍得粉身碎骨的同时,只能无奈退却。

  但还得说是所谓‘板载冲锋’很牛皮,就算遭遇了如此强大的火力,尤其是两挺部署在左右两翼的MG34各自一口气打出了300发子弹,犹如死神挥动镰刀来回在日军队列里横扫几轮,最少有超过六十名日军倒在这两挺‘寡妇制造机’的枪口下。

  可高呼着‘板载’的日军,依然迎男而上,就特良的像是肉身借弹一样,还在冲。

  毫无疑问的,面对主动寻死的这帮家伙,唐团座和他的麾下们可丝毫不手软。

  完全不用瞄准,就是开枪,开枪,再开枪。

  日本人,就像是被伐倒的大树一样,一头栽倒在地。

  决死的勇气,在疯狂的火力面前,被粉碎的一干二净。

  可以说,这就是一场屠杀,不折不扣的单方面屠杀。

  因为,战壕里和山丘上有不少的中国士兵为了保证成功率,甚至忘记了危险,不是用匍匐姿势射击,就在战壕里站直了露着整个上半身,端枪射击。

  但被垂死挣扎日军击中的,寥寥无几。

  别说什么十比一的战损比了,几十比一都不一定。

  日本人很疯狂,这边的中国军人同样不是怂比,杀起日本人来是一点也不手软。

  中国军人的子弹射程,可不止那几十米或是一百米,合计超过20挺机枪的射程超过500米。

  不知道多少的子弹穿过第一波日军队列的间隙,射到了后方。

  两波日军虽然相隔近200米,依然也是一片人仰马翻。

  当第一波日军接近全灭,已经冲到阵地前150米的日军的作战意志完全被摧毁,再也没有人铁头向前,他们都选择匍匐趴在地上。

  这种做法,无疑是早死和晚死的区别罢了。

  “打得好!”山峰上的程旅长狠狠挥动了一下拳头,脸上首次露出微笑。

  扭过头,对着站在自己身边的几位主官,“四行团的唐团长为避免我部损失,可是尽了全力!现在,该轮到我们了。命令!全军冲锋!彻底歼灭这股日军!”

  “滴滴答!滴滴答!”的冲锋号声响彻山野。

  天空中,数颗红色信号弹鲜艳耀眼。

  “杀!”足足超过6000名士兵由北干岭各处杀出。

  用数十年后一位老战士给学校小学生们讲抗战故事的原话:那应该是我一生中所见过的最壮丽一幕,整个山岭,全被我中国军人的军服所覆盖,日本鬼子那点儿黄色,简直是微不足道。

  从那一刻开始,我就知道,我们中国,必定会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因为,咱们人多啊!

  老爷爷真可爱,不谙世事的小学生们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年轻时老战士的心思很朴素,认定人多就能赢得最后胜利!

  那是事实,却不一定就真实。

  不过,哪怕已经到老年的老战士已经知道,真正决定战争走向的,还得是坚定不屈的意志。

  一群绵羊,对一头雄狮无法产生丝毫威胁!

  可在他心里,那一天的那一幕,数千人在中国的大山里狂奔,一定是他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场景。

  “八嘎!”后藤甲子南绝望的哀嚎。

  只是,这凄厉的惨嚎,在已是被枪声和喊杀声占领的战场上,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

  就像他这个日本陆军大佐是死是活,再也没有人关心一样。

第931章 还有花活儿?

  第一个波次300日军全死伤于绝望的‘万岁冲锋’中。

  据战后统计,因为火力太过于可怕,距离防线四五十米区域的日军当场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七十,尚有百余人在血泊里挣扎。

  等四行团两个步兵连停火,哀嚎声响彻山野,甚至都传到正在向这边奔行的772团、772团两团将士耳边。

  而769团和四行团主力所要面对的,可不是可以肆意奔行的战场,还有两个被日本陆军大佐留下的三个残缺步兵小队横亘于他们面前。

  “命令庞大海,我给他五分钟,如果他的迫击炮群不能将这波小鬼子击溃,那他战后亲自到团部做检讨,炮1连无论战功多少,此次奖金都暂扣!就说是老子这个排名最后的团副说的。”龚少勋脸上像是挂了冷霜,给自己的炮兵连长下了道严令。

  留在这边的四行团军人们都知道,龚副团长现在是真的很恼火,在日军后方战斗打响之后,他通过野战电台联络唐团座,结果,许久无人应答。

  若仅仅只是没联络上让这边以龚少勋、郭守志为首的一帮四行团军官提心吊胆也就算了,过了好一阵那边的通信兵回电,竟然是团座不在。

  都不用他们再说,龚少勋就知道,唐团座一定是又去前线了。

  明知自己是最高指挥官,亲自担任奇袭部队长官不说,还直接去一线,这简直就是任性,已经将前途命运都和四行团绑定在一起的龚副团长能不恼火嘛!

  有火无处发,可不得把一肚子火儿都出在眼前这帮不知死活的日本鬼子身上嘛!庞大海和他的炮1连显然是属于被牵连的那一类,谁让他也是某违背军令团座长官的嫡系呢!

  “特良的,龚团副的军令就在这儿,完不成军令,老子庞大海写检讨是小事儿,弟兄们不拿奖励也是小事儿,关键是团座长官和警卫连、七连的弟兄们那边还在和小鬼子主力苦战。

  不就是一两百小鬼子嘛!大家伙儿给老子铆足劲儿,让所有人好好看看,咱炮1连不用五分钟,只要三分钟,就能让那帮小鬼子上西天。”早已扔掉钢盔的庞大海脸上淌着热汗,涨红着脸站在一群炮兵们面前训话。

  “是!”此战以来,一直顺风顺水的炮1连官兵们齐齐立正。

  不远处站着的李大喜看着这一幕,也狠狠回头:“弟兄们,也别小气了,跟四行团的弟兄们一起,瞄准这最后一波小鬼子,把老子们剩下的炮弹全部打光!炸死狗日的。”

  “班长,炮弹打光了,咱可就真只剩炮了,回去咋向几位首长交待啊!”旁边一个炮兵苦着脸劝。

  “你个砍脑壳的,真是目光短浅!”李大喜鼓着腮帮子,恨铁不成钢的看着自己一手带出来的炮兵,斜一眼数十米外的四行团炮兵阵地。“听说人家团长还在后面堵着日军主力呢!没看人家四行团的长官都急眼了?咱们现在全力以赴帮他们,人家咋说得记着情,再说了,你特良的现在的炮弹从哪儿来的,不都是人家送的?

  老子跟你说,人心这东西别看现在是热的,若是你不当回事儿往上泼凉水,一旦凉了,想再捂热乎可就难了。”

  “懂了!”炮兵连连点头。

  “都给老子听好了,8门炮,60发炮弹,三分钟内,全给老子打光,谁特良的要是舍不得,都给老子滚去当辎重兵去,921师的炮兵可容不下眼皮子浅的货色。”李大喜瞪着大眼珠子嘶吼。

  那边庞大海听到,转头朝李大喜微微点头示意,李大喜则咧咧嘴。

  一个炮兵上尉,一个炮兵上士,再没有更多的交流,各自站在属于自己的阵地前,挥动红旗:“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