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550章

作者:汉唐风月1

  由山林中冲出的明心用两柄袖中刀精准击杀两名日寇,而后硬是顶着日军有些慌乱的射击,蛇形迂回至近身,虽然三名日军摆出三角形刺刀阵,但在明心的那把大剑下,一切都是虚妄。

  明心,那可是以一把大剑干掉三十名日军步兵的超级狠人,三名日军,那是真的不太够看。

  可这一幕,对于羊倌狗蛋来说,绝对是近乎天神下凡一般。

  五名全副武装的日本鬼子啊!竟然没用到一分钟,就被一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大哥杀得稀里哗啦。

  想跪下感谢明心的羊倌当然被拦住,因为明心不能离开战位,所以委托他给唐刀送信。

  羊倌牢牢记住全军深蓝色军服以及他们会沿着主路行军的路线,一路狂奔十几里,不负明心所托终于找到了四行团,不过就是在寻找唐刀的时候出了点岔子。

  因为他固执的必须将信交给唐刀,其余谁问他也不说实话,若是换成其他部队,不把他当成奸细捆绑起来,也将他给赶出去了。

  不过,他就是个小羊倌,那有那么多应对这种困难的方式,谁也不能苛责他不是?

  这其中还出现过小插曲,少年说起自己脑海中最清晰的记忆后,李九斤还调侃他:“小子,你的明心大哥是厉害,但咱团比他厉害的,可是还有好几个呢!咋样,小子,跟咱一起干呗!到时候老叔我还可以给你起个威武霸气的名字!”

  李九斤已经年过三十,以他的年龄对上这个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年,自称一声老叔倒是不过分。

  “不干!”少年皱着眉头,一口回绝了笑眯眯地老兵油子。

  “为啥?”李九斤一呆。

  以他现在在四行团中的资历,真要带一个兵,那起来的速度绝不会慢,他可没想到自己会被如此干脆利落的拒绝。

  “明心大哥是这个,谁能比他厉害?大叔您要是比明心大哥厉害,那我就跟着你干。”少年说起明心,就骄傲的竖起大拇指,表示对爱吹牛的大叔不信任。

  不过,少年虽然有着少年不通世故的特性,但也很聪明,知道眼前这个被称为连长的大叔是个大官,称呼还是保持着足够敬意。

  敢情,是因为这个原因,周边的不少人都发出会心微笑!

  “嘿嘿,小子,将我的军是吧!不过,你眼光倒是挺高啊!不想跟我干,其实是想跟我们团座干啊!那可得看你这次功劳立得够不够大。”被小屁孩儿顶了一句,李九斤倒是也不恼火,笑着回应。

  “唐长官?”少年瞥了一眼在身后不远处行进的唐刀,满眼的不相信。

  现在的唐刀,给他的感觉就像是邻家大哥,除了身材高大一些,那有明心那种连续击杀五名鬼子兵的凌厉。

  不过,一听李九斤说道功劳,少年却是极有信心,拍着胸膛道:“我狗蛋5岁就上山放羊,这那一片山我没放过,北干岭这一片山地,我就是大晚上的也能摸着走回家!我带的这条路,别看路窄一些,但绝对是去明心大哥那里最近的路!”

  羊倌真没吹牛,他所带的路,完全绕行整个战场,但整个下来,距离绝没超过10里,很多地段甚至就是贴着战场边缘,四行团的精锐们不光能听得到邻近战场上传来的清晰枪炮声,甚至还能看到远方灰色身影。

  如果不是唐刀在出发之前,就已经用野战电台告知683旅两团自己将执行绕行战场后方的战术,那边的921师官兵看到山道上这一支队伍,搞不好就如临大敌了都。

  不超过5000米的路,虽然道路狭窄到仅容一人一马通过,但时间绝对比唐刀想象的要短的多。

  不超过1个小时,唐刀就率领着自己的400精锐,成功绕过北干岭已经布好的庞大口袋,进入一片低矮山岭。

  明心已经和提前抵达并通过特种中队特有口哨声接触上的牛二等人,在等着唐刀和官兵们了。

  站在一丛矮树林里,拿起二丫递过来的望远镜,唐刀的眼前,赫然出现一个阵地。

  阵地的中央,是不断腾起的硝烟!

  一些脱去上衣的赤膊大汉,正在阵地上来来回回努力奔跑,浑然不惧只有十度的温度。

  唐刀的目光,有喜悦,更多的则是凌厉!

  这,可真是一块最肥美又最致命的肥肉啊!

  。。。。。。。。。。。

第926章 画风转的就是这么快!

  井上小树是这个阵地的最高指挥官之一。

  为什么说只能算得上之一,因为,该阵地还有一名和他同级别的军官,而且双方也就是军衔相同,但职责不同。

  对方那一百多号人,并不归属他指挥,他能指挥的,就是自己麾下那90多人,以及.....

  以及那些高头大马。

  是的,井上小树是陆军大尉,但他并不是步兵,而是日本陆军中最高贵的兵种----骑兵。

  做为日本陆军在陆地上机动力最强的兵种之一,原本属于井上小树的战场是那些激战的旷野,骑兵大尉最喜欢的战斗模式是骑在风驰电掣的马背上,挥舞着雪亮马刀,追击着已经在步兵攻击中开始溃退的敌军步兵。

  无论敌军是负隅顽抗,还是跪地乞降,迎接他们的,不过都是一种模式。

  雪亮刀锋划过,头颅飞起,血花绽放!

  在帝国骑兵的铁蹄面前,一切抵抗皆是虚妄。

  但显然,这片山区绝不是适合帝国骑兵的战场,狭小的空间只需给敌人两挺机枪,帝国骑兵的铁蹄再如何坚固,也会被射得血肉横飞。

  所以,井上小树对自己目前的境遇还算满意,前方战斗的再如何焦灼再如何激烈也不关他事,他今天的任务,不是冲锋,不是追击,而是防御,只需要守好那帮丝毫不顾帝国步兵礼仪,动不动就露个大肩膀头子显得无比粗鄙的炮兵们就行了。

  是的,这块阵地,不是他处,就是后藤甲子南大佐布设的山炮阵地。

  75MM口径的山炮,和淞沪会战中动辄被使用的155口径、200口径等大口径重炮比起来,就是个卑微的小弟弟,但在这里,就是最牛逼的大杀器。

  别看只有75MM口径,但这可是榴弹炮,杀伤半径高达10米,而且4门山炮足以在30分钟内,投掷超过150发炮弹,山坡上那些大弹坑,基本都是这些火炮留下的。

  而阵地上中国军人的伤亡,也至少有超过一半是这种火炮造成的,这意味着区区4门山炮,几乎占据了后藤甲子南近一半的重火力,其重要性远远超过类似于小口径加农炮的92步兵炮。

  鉴于将阵地靠的太前被中国人小炮集火炸了个天翻地覆的步兵炮阵地这个前车之鉴,日本陆军大佐根据中国82迫击炮的最大射程2500米,将自己的四个大杀器放到了自己临时指挥部的后方1200米处。

  当然了,为了避免中国人来个后路包抄,不光堵了自己后路还袭击自己的山炮兵阵地,日本陆军大佐可也是下了血本。

  留在后方的步兵高达两个步兵小队不说,还把跟随主力行军的骑兵中队也留在了炮兵阵地周围。

  说白了,这里原本拥有高达200余日军骑步兵构筑的后翼防线,对于所有能参战步兵不过千人的情况下,还要安排近五分之一的兵力驻守后方,日本陆军大佐绝对是下足了本钱。

  而且,步兵战壕距离位于正中央炮兵阵地足有200米,这是留足了给炮兵发挥的空间,任何企图接近步兵防线的部队,都会遭遇步兵和炮兵的打击。

  用后藤甲子南大佐的原话说:中国人不愚蠢便罢,若他们真要做出如此愚蠢举动,那就让我部后方成为他们的流血之地。

  这位日本陆军大佐倒不是吹牛逼,四门山炮在这片山岭就是王炸,只要步兵防线能将对方步兵阻挡在两百米之外,山炮喷吐出的烈焰甚至能将钢铁都熔化,那更别说脆弱的人体了。

  而且,就算中国人发了狠,动用超过千人级别的军队冲击这道防线,他们也绝对无法在15分钟之内攻破防线吧!别忘了,其步兵主力就在2000米之外,或许拿正面阵地没多少办法,全军回援的话,所有敢于抛掉地理优势的中国军队,将会被他一口吞个干净。

  可别小看这200余步骑兵,两个属于108步兵联队部护卫步兵中队的步兵小队都属于加强型,各自兵力高达4个步兵小分队合计60余人不说,而且每个步兵小分队都拥有一挺96式轻机枪和一具掷弹筒。

  那意味着别看是两个步兵小队,其轻机枪将高达8挺,掷弹筒也达8具。

  而日军的骑兵中队,在进入中国北方之后,根据中国战场也做出了自己的改变,他们不光装备了马刀、骑枪,还专门携带有轻机枪、重机枪、掷弹筒。

  可骑战,可步战,是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对各师团麾下骑兵联队提出的要求,类似于西方国度正在退出历史舞台的龙骑兵。

  一战中大显身手的龙骑兵,因为坦克、卡车等机械化设备的大量应用,失去了机动力的优势,注定会被机械化兵团给取代。

  但在中国,上马可靠马速冲刺,下马可依托战壕形成类似于步兵战斗力的龙骑兵,绝对强悍。

  不然的话,下熊元怎么可能连续两次派出自己麾下的骑兵中队,那可是精锐的代名词。

  就这200多人,若是拼力防御起来,战斗力绝不会弱。

  就像未来的关家坳之战,都还没有山炮助阵,被八十集团军动用一师之力围上的山崎大队,硬是凭借着匆忙构筑的土木工事,抵挡了数千人的围攻,最终撑到了援军抵达。

  虽然最终战死了500余,但他们最终没有被全歼,还让勃然大怒和指挥官争执起来的程旅长损失惨重。

  当然了,那倒不是说日军就牛逼的不得行,那主要是921师根本没有可破坚固工事的步兵炮,如果换成装备有37毫米战防炮和步兵炮的四行团出马,就日军那仓促构筑的工事,不给他们轰成渣才怪。

  但毋庸置疑,日军一旦拥有工事,并拼力死守的话,还真是块硬骨头,是牙口不够好,绝对能崩掉对方一嘴牙的狠角色。

  或许,虽然后藤甲子南没有明说,这个孤悬于主力后方达1200米远的炮兵阵地,还是这位主动抛出来的诱饵。

  就像是鱼钩上挂着的鱼饵,闻着挺香,但吞下肚,真的会要命的。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前线兵力奇缺,日本陆军大佐迫不得已,将后方的一个步兵小队调离补充至前线。

  于是,位于最后方长达700米的圆形防御阵地上,仅剩下一个步兵小队63人,最牛逼的存在,自然是下马的井上小树陆军大尉所率领的90多名高贵的帝国骑兵了。

  开战两三个小时了,前方后方皆炮声隆隆,渣渣步兵们却毫无成果,处于最后方的井上大尉本来还挺紧张,对周围山野拿着望远镜是瞅了又瞅。

  可人的神经不可能一直紧绷着,就算能,时间长了也麻木了,两个多小时的平静让井上大尉都开始在战壕里半躺着哼起了家乡的小曲儿。

  几个私下关系极好的老乡也围在他身边,你一根烟我一根烟的抽着,顺便吐槽前方步兵们的无能。

  太行山的初春绝算不上多么友好,哪怕有太阳,温度也不超过十度,更何况还是在山中,尤其是还必须坐在这种湿冷的战壕里,平时牛逼惯了的大日本帝国骑兵们那受得了这个。

  吐槽几乎是避不可免!

  既来之则安之,井上大尉可比几个老乡的适应能力强多了,时不时哼几句小曲儿再时不时配合着他们骂几句一线步兵‘马陆’,心情说不上有多好,但绝不至于有多差。

  但这样不好不坏的心境,也被破坏了。

  一阵枪声响起!

  “八嘎!有中国人,全体准备战斗!”听到枪响的井上小树慌忙丢下半根香烟,厉声命令道。

  不过枪声没有那么密集,显示来敌人数并不多。

  “八嘎,速速的去看看是怎么回事?”井上小树脸上并没有因为来敌人数不多而有半点轻松,相反,望向枪声响起地带的脸色,变得无比狰狞。

  因为,那里是骑兵中队放置战马的区域。

  是骑兵,没有不爱战马的。

  在中国骑兵这边,战马是战友是兄弟,日本骑兵也不会例外,闲暇之余,他们也会给战马洗澡,甚至在艰苦的时候把自己的口粮省下来喂战马。

  或者说,放眼全世界骑兵,战马,就是自己最亲密的存在。

  因为他们需要骑在战马上战斗,自己的生命完全是和战马联系在一起的,冲锋时,战马一个失蹄,人和马的小命就没了。

  休戚以共这个词,用来形容骑兵和战马是再合适不过了。

  井上小树带着骑兵们下了马,进入战壕成了步兵,但战马却不能放在战壕里不是?

  放在战场上,那更不行,一旦中国人打过来,战马那庞大的体型,简直就是子弹的最好归宿,而且,就算不为战马考虑,一旦战马被击中因为疼痛受惊狂奔,那可是在自己本阵上。

  数百公斤的庞然大物一旦狂奔起来,堪比一辆小汽车,如果是一百多匹一起炸群,那无疑是给己方阵地上放了一颗定时炸弹。

  战马,必须远离阵地。

  井上小树在规划阵地时,就给骑兵中队的一百多匹战马找了个好去处,距离自己阵地不太远的一片树林,而且方位位于指挥部侧后方,既隐蔽,而且中国人应该也不会从那一片潜入。

  为此,他还特地抽出五名士兵在小树林守着,万一出现什么状况,不说抵抗,警示是能做到的。

  现在,警示来了,三八骑枪特有的枪响以及中国人步枪的声音交相呼应。

  而令井上小树极为焦虑的是,战马吃痛的悲鸣声响彻山野。

  “该死的,中国人想干什么?”井上小树一边派出十数人脱离战壕前去查看,一边拿起望远镜向300多米外的小树林望去。

  望远镜的视野中,不时出现戴着树枝伪装的蓝色军服,他们用步枪对着树林内射击,硝烟将他们本就模糊的身影掩盖着。

  中日双方交战,你杀我,我杀你,这都属于正常,但令井上小树脸色变得狰狞的是,中国人,貌似不仅仅只杀人。

  他们,竟然无耻至极的对着战马开枪。

  他就亲眼看到一片枣红色战马或许因为中枪,从树林中狂奔而出,在疼痛的刺激下,只用了不到三十米,马速就提高至最高。

  这显然是没有被射中要害,如果能救回去,只需两个月,就还是一匹精壮的好马。

  可惜,中国人没给它机会。

  “哒哒哒!”一阵连续射击,至少有几颗子弹扫中已经狂奔了一百多米的战马。

  马儿庞大的身躯轰然倒下。

  就倒在距离日本骑兵肉眼可及的一百多米外。

  “多吉!”一名日本骑兵愤怒的狂呼。

  那是他的坐骑,这样近的距离,已经足够这名日本骑兵认出和他朝夕相处的战马。

  但显然,悲鸣声越来越小的战马,已然是死定了。

  如果不是旁边的骑兵们死死拉住这名几近发狂的日本骑兵,他一定会冲出战壕,跑到已经濒临死亡的战马身边。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战友死在自己眼前,而自己却不能去它身边和它做最后告别,这种感觉,真的是太悲痛了。

  “卑鄙!”井上小树的眼睛瞬间红了。

  他几乎已经明白,中国人不敢来攻击他的阵地,就只能击杀战马来撒气。

  他的猜测是对的,树林里的战斗一直在持续,他派出的士兵有一个跑过来向他汇报:“井上大尉,中国人大约有五六十人,他们正在疯狂攻击我中队战马,坂本曹长请求支援。”

  “还有没有其他中国人?”井上小树做为大尉中队长,这点头脑还是有的。

  在这样的战场上,让他脱离战壕,直觉告诉他这很危险!

  “尚未发现!”日本一等兵很诚实的回答,眼里却是闪过乞求:“坂本曹长恳求中队长支援,否则,再过十分钟,我中队所有战马,将会被屠杀一空。”

  几乎都不用看周围骑兵们的脸色,井上小树都能知道他们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