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所以牛二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就像是一条狼,需要足够耐心在草丛深处等待着自己的猎物放松警惕,然后发动致命攻击。
在这一点上,常年在山中打猎的牛二有着和他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他足足等了十分钟,才开出自己第一枪,击伤掷弹筒手一名,而后利用其同伴惊慌失措过来打算拖动伤员身体时,再度开枪,将另一名掷弹筒手击毙。
尔后,任由受伤掷弹筒手躺在原地。
那是他的诱饵,任何想来施救的人,都会成为他的猎物。
这是唐刀教给他的理论,牛二还是第一次将其用于实战。
绝对的残忍,却很有效,已经有一个上当了。
只要有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曾经的山野猎人有足够的耐心等下去。
只是,第一次将理论用于实践的牛二没有打满分,再一次精准命中一名上当的日军后,战斗经验丰富的日军察觉到危险对手无比阴毒的意图,迅速找出破解的方法,拼命的向己方伤员的前方十几米处投掷手雷和烟雾弹。
牛二以受伤日军为饵的陷阱失去了清晰的视野,只能凭借感觉连续射空一个弹夹。
烟雾散尽之后,地面上的诱饵已然被日军拖走,但地面上乌黑色的痕迹已经足以证明诱饵绝然活不了太久。
牛二毙伤三名日军,狙击成绩依然靓丽。
只是这一次,于射击一途一直表现不算出众的杨小山却是不让牛二专美于前。
杨小山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有牛二的射击天赋,实战经验也远比不上老兵油子,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干掉军曹或是掷弹筒手这样有价值的目标。
他的想法特别简单,能干掉一个是一个。
抱着这样一个简单而近乎淳朴的想法,杨小山所瞄准的目标,全部是距离仓库最近的日军。
因为日军坦克顾忌机关炮,只敢停留在230米之外的矮墙后当成固定火力点掩护步兵前进,而日军步兵最远也只抵达至距离仓库200米的距离,还全部躲藏的严严实实的。
并不像昨日,傻不呼呼的顶着轻重机枪子弹玩什么决死冲锋。
不仅如此,还拿着随身携带的单兵工兵铲就地挖起了单兵掩体。
在这个距离上,中方这边轻重机枪就算有心节约子弹,却也不敢完全停火,那只会让日军越来越放肆,就这么前进一段挖一段掩体,后面的仗怎么打?
杨小山盯着的就是这一波日军。
只要在战场,就没人能做缩头乌龟,做为进攻方的日军更是如此,明知道中方的步兵们就在墙后盯着他们,企图将射杀,他们也不得不在长官的命令驱使下,要么露出头向仓库这边的沙包工事射击,要么缓慢而坚决的向前,哪怕是匍匐着连屁股都收着。
所以,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的杨小山反而比那些期望射杀更有价值目标的老兵们战绩更优秀,他连续射杀了3名后臀太翘的日军步兵。
而相对于唐刀选出的十几名精准射手不算出色的战绩,一连其余官兵们的战绩其实更糟。
因为四行仓库特殊地理位置导致自废七成武功的日军步兵们被逼出所有潜力,将步兵战术演绎到极致。
以小分队为单位的日军步兵战术要更灵活,透过对仓库暴露出的火力点观察,他们避开火力点的射界,绕行的方向多是射击口的死角。
在单兵方面,前进的时候都弯着腰,而且走的还是之字形的曲线,很少有直愣愣向前的。
而对于仓库守军这边,仓库墙壁坚固带来强硬的防守的同时其实也给守军自己增加了不少困难,于墙壁上花费了两个晚上辛辛苦苦掏出了几十个射击孔后,很难再掏出多余的。
还要给轻重机枪留出射击孔,其实能透过射击孔参与战斗的,包括大楼正面,每个楼面最多也不超过两个班的步兵。
而大楼正面的防御也是最为危险的,所有临时性射击孔都是靠在窗口上堆沙包垒成的工事,那可没有半米多厚的混凝土墙壁坚固。
昨日日军也是抓住了仓库大楼的这个短板,两翼的墙壁太坚硬打不动,高达七八门步兵炮对着大楼正面一阵狂轰乱炸,轰碎了三个窗口工事不说,还导致两名轻机枪手一死一伤。
而这会儿日军的步兵炮倒是因为其步兵在前进没有炮击,但一辆躲在矮墙后的日军坦克当起了固定火力点,57毫米坦克炮对沙包工事也有着莫大的威胁。
战前各部长官都要求过,除非日军开始发起冲锋,所有步兵皆不得于战位上射击时间超过二十秒。
也就是说,上一次战位,二十秒的时间之内要完成观察、瞄准、射击等所有战术动作,步兵们基本上只有开一枪的机会,不管打没打中,立即离开,躲入安全区域。
加上硝烟和烟雾弹的作用,除非是像唐刀这样的狙击手,否则很难在这样的情形下命中目标。
当然了,唐刀有他专门选定的狙击位,是57毫米坦克炮无法企及的位置,相对于步兵们来说有着极大的心理优势,那也是他能从容射杀有价值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不管怎么说,这不是唐刀一人的战争,他一人无法改变整个战局,暂且将日军压制,主要还是靠轻重机枪和迫击炮不惜成本的消耗。
88师师部在临撤退之前给524团是留下了不少的储备弹药,但光是昨天数场战斗就消耗了各式子弹四万多发,依日军目前的攻击强度,今天最少又得四万发以上。
炮弹储备,更是到了一个极为危险的边缘。
胁板次郎这一招虽然很残忍,但却极其有效。
陆军中校看着少校营长愁容满面拿过来的弹药消耗报告,眉宇中笼上一层阴霾。
第110章 改变策略
做为仓库最高指挥官,陆军中校必须得为全局考虑。
虽说师部留下的十五万发机步枪子弹看着是很丰厚,但位于仓库中的他们毫无补给能力,是用一点就少一点。
这还只是第二日,就用去了一小半,距离战区司令部要求的坚守七昼夜却还早的很,他总不能在后来的几天里让士兵们以血肉之躯和日军的枪林弹雨相抗衡吧!
但日军攻势凶猛,不以机枪进行压制的话,让其步兵接近仓库,稍一不慎就会被爆破,那也是覆灭之局。
甚少抽烟的陆军中校点了一根烟,在最顶层的瞭望哨中来回踱步。
显然,面对这个左右两难的选择题,冷静如他也有些焦躁。
“唐刀呢?他在干什么?”思考了好一会儿的陆军中校终于开口。
“他这会儿应该还在战位上射杀日军的吧!我那会儿过去的时候,他已经干掉七个鬼子了,也不知道这家伙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怪胎,我连鬼子影子都没看清,他却能一枪命中,真神了。”杨瑞符眼中闪过惊佩。
单兵作战强成这样的,从军亦有十年的陆军少校别说没见过,听都没听说过,没想到这样的人才突然间在大战前夕就落到他524团1营手里了,跟天上掉馅饼一样。
“呵呵,瑞符你如果只是把他当最强的战士看,那可就太暴殄天物了。”听到唐刀的战绩,陆军中校虽然有心理准备也忍不住眉头微微一展,继而摇头道:“假以时日,他拥有更大的指挥权的时候,会成为日军指挥官的噩梦。”
“是啊!我也相信。”少校也点点头。“这家伙,是个全才。”
“通讯员,叫唐刀和雷雄跑步过来,我需要他们两人的意见。”陆军中校看看外面被硝烟和枪林弹雨笼罩的焦灼战场,狠狠吸了一口烟。
。。。。。。。
“这就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你们两人怎么看?”陆军中校看着两名满脸硝烟的得力属下,直接开门见山。
“我建议,各步兵连机枪暂且停火,以我机炮连和各连步兵射击进行压制,等日军距离近了再行开火。”雷雄率先说出自己的建议。
显然,弹药消耗过快让平时大大咧咧对此并不在意的雷雄也感觉到了危机。
一旦没子弹,他的机炮连就是首当其冲,重机枪和迫击炮、机关炮再牛逼,没子弹也只能成为一堆废铁。
“我也同意让机枪先行停火,不过不光是各连轻机枪,连机炮连重机枪,包括迫击炮、机关炮,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许开火。”唐刀却是比雷雄还要更坚决。
“而且我建议,各步兵连步兵先用缴获自日军的三八步枪和子弹,这样就算有消耗也可以有补充。”
“什么意思?”三名军官微微一愣。
继而反应过来唐刀那个补充是什么意思。
唐刀那是要以战养战,从干掉的日军身上获取弹药补给,但那样的话,就必须得把日军放到一线战壕之前。
这可比三人所能接受的日军抵近距离还要更冒险。
“日本人不可能投入太多兵力,若我军所有连射武器开火,就算抵近到30米,他们也只能眼巴巴的干看着而无法越雷池一步的。”唐刀却是拿着一根烧焦的木炭在地上画了一副仓库简易地形图,胸有成竹的道。
中校、少校、上尉都是从军多年的人,瞬间反应过来,唐刀依然是拿着仓库地理位置在做文章。
宽60米纵深25米的仓库留给日军的攻击面有限,昨日受过重创的日军有了经验,根本不可能再一次性投入七八百步兵来搞所谓的决战。
因而只能采取这样的添油战术,以小分队为单位,一个中队一个中队地投入进攻,像现在这样投入两个步兵中队六个步兵小队的进攻估计已经是其极限了。
而这样的兵力,一旦仓库内所有轻重机枪和冲锋枪全力开火,他们也只能在咫尺之外望库兴叹。
不管日军那边打着的是什么心思,唐刀现在意图就是想死你就凑近点儿让老子干,不想死就麻溜的滚远点儿,咱们大眼瞪小眼互相看着也行。
“老弟,你这不底道啊!这是让我机炮连连汤都喝不到啊!”雷雄苦着脸。
他已经确定,陆军中校会采用唐刀的打法,那样不仅能节约弹药,还能把受不住诱惑前进的日军步兵放入死地屠杀。
可能唯一的短板是,步兵们的危险性将会增大,会直面日军步兵炮和坦克炮的威胁。
只是,对于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守军们来说,牺牲早已不可避免,早一点和晚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并不会成为阻碍。
“雷雄!”
“有!”
“告诉弟兄们,所有轻机枪在200米外不得开火,重机枪也以短点射压制,步兵们也是,不得盲目开火,看不清就把小鬼子放近了再打,这样目标大,命中率也高!”陆军中校把烟头狠狠按熄在墙壁上,下令道。
“还有,空下来的弟兄也别闲着,给我继续挖通道,挖出来的土就继续堆沙包,把窗口工事弄得再坚固点儿!”
“是!”
“日嫩良的,弟兄们,机枪先停火,都把招子擦亮点儿,把小鬼子放近了再打!其余弟兄们都来修工事!”雷雄的大嗓门几乎压过了激烈的枪炮声。
“是!”各处官兵们轰然应诺。
除了需要上战位的步兵以外,其余士兵则是拼命的砸开地板挖掘和苏州河连通的通道。
负责仓库工事规划的唐刀在早晨的时候就下令,从仓库内部挖掘两条通道直通苏州河,没人知道他的用意,但大约是引水入库或是方便人员从苏州河进入。
凌晨时从租界那边的来人还要上岸再以绳索拉入仓库二楼之中,别看就几米的距离,若日军发现扫射,就有可能要了命。
租界那边是如今仓库唯一还可能有的补给通道,官兵们自然不会觉得是做无用功,个个干的那叫一个卖力。
一部分人砸开楼板挖掘,一部分人把挖出来的土再装入沙包。
挖的人累得汗如雨下,装的人其实也不轻松。
别以为装沙包是个容易事儿,泥土得是干的才能阻挡住穿透力极强的步枪和机枪子弹。
淞沪这地形,尤其是四行仓库在苏州河边上,往下挖不了多久泥土就湿得几乎一把能捏出水来。
士兵们不得不尽量取最上层的土,来满足沙包工事的需要,这样一来,原本规划中的挖两条通道,反倒成了挖四条。
就这复杂地形,若是日军攻进一楼,别说还有火力点照顾他们,眼神一个不好掉进去,估计都能摔个半残。
。。。。。。。。
第111章 疯狂的半天
果然,随着仓库内守军各机枪火力点火力压制削弱,日军步兵向仓库方向的运动更坚决了。
尤其是来自于两翼的日军,距离最近的甚至已经抵达仓库前50米区域,如果不是机枪重新开火将他们压回去,日军藏在步兵中的爆破组很有可能就冲上来了。
连续三四次反复试探后,日军也试探出中方守军的底线,前一百米外,大多以步兵的步枪来还击,只有抵达至百米内,极耗费弹药的机枪才会重新开火。
只是令胁板次郎很痛苦的是,仓库守军方虽然是在节约弹药显示着他们的弹药储备没多充沛,但只要开火,就是无比坚决,二十多挺轻机枪和五六挺重机枪射出的弹雨组成一条死亡之墙,让人难以越雷池一步。
哪怕他麾下的帝国步兵们也只是在试探,并没有发起决死进攻,可在那条死亡之墙前依然丢下了最少数十具尸体。
整个上午,交战双方就是这样的来回试探中互相消耗。
只不过仓库守军方消耗的是弹药,日军方面消耗的是人命。
只是连租界那边观战的人们都知道,这种程度的战斗,不过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景象,连开胃菜都算不上,真正的决战还未来临。
果然,至正午时分,秋阳正好的时刻,日军的进攻开始变得更坚决了。
先是常规操作以山炮和步兵炮对仓库进行洗地,而后已经将临时野战战壕推进到距离仓库不到300米里的日军步兵开始进攻。
这一波进攻日军显然比上午要顽强的多,位于500米外半永固工事里的日军步兵炮竟然在步兵抵达100米的位置还在开炮。
步炮协同听着很简单,但那绝对是个技术活儿,不是说光靠勇敢就能提升技能点的。
日军单兵素质放在全球范围内也能进前三,但这种技术活儿和大量装备火炮的西方世界相比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了。
虽然步兵炮抬高了仰角对四行仓库二楼三楼杀伤的同时、尽量避免伤害还在前方战场上各种迂回的步兵,但依然有倒霉蛋很不幸撞到炮弹的弹道上。
被正在以每秒近千米速度狂奔的炮弹撞到是个什么情形?
10月28日午时的四行仓库攻防战的战场上可给所有人清晰展现了这一幕。
一名日军正弓着腰在一片瓦砾中顶着射来的子弹向仓库坚决的前进,突然间毫无征兆的就此裂开。
整个人就这么四分五裂,就像是一颗西瓜遭遇了上百斤的重锤爆锤,那些血肉碎块迸飞出去还将十几米外同样一无所知的两名日军步兵砸倒,好半天都不见人爬起来。
想来,被炮弹动能加速过的七八斤肉块硬砸上的滋味也不会有多美妙的吧!
果然,最难防的子弹是来自身后啊!不,更确切的说是炮弹。
不管谁开炮,都应该趴下,把屁屁都藏的死死的,目睹这一幕的许多人无比深刻的领会了这个道理。
当然了,这样的惨烈不过是战场冰山一角,全力投入进攻的日军步兵别说没看到,就算看到恐怕也很难阻止他们的坚定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