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548章

作者:汉唐风月1

  没有装甲兵试图逃离坦克,因为,在第二波炮弹命中坦克的时候,被钨芯炮弹穿透钢板摩擦时形成的高温就已经将他们杀死于坦克内部了。

  位于山坡上的日军步兵士气直接跌至谷底。

  前锋两个号称决死的步兵小队就死死趴在山坡上,再无向上攀爬的心思,还能保持和阵地上的中国军人对射,已经是他们最后的极限。

  一直到十分钟后,后方日军终于拉响手摇警报器。

  眼看着日军潮水般地退去,山上的中国军人们也松了口气,破天荒的没有乘胜追击。

  实在是,他们也快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不是因为产生的伤亡,而是,弹药储备前所未有的疯狂消耗,哪怕知道战后会被3倍补充,一线的步兵连长们也心如刀割。

  不过,日本人退是退了,他们也没法在阵地上稳坐钓鱼台,他们得利用这个难得的时间点把伤员和牺牲战士遗体送到山后去。

  于是,战场上出现一幕奇景。

  刚刚还在浴血拼杀的两军,都放下枪,各自搬着各自伤员和遗骸,只不过一方向山下,一方向山上。

  足足十来分钟,没响过一声枪响,甚至,连想象中的日军炮火都没再次袭来。

  当然了,交战双方都知道,这种平静,只是短暂的。

  暴风雨来临之前,总是最安静的。

  野比大雄少佐也收到了来自后藤甲子南的严令,断了他最后一丝念想。

  他这个陆军少佐想活下来,就必须攻破眼前的中方阵地,否则,他就死在前线。

  虽然不归后藤甲子南这个108步兵联队联队长直接统属,而且一个大佐没有处死一名少佐的权利,但野比大雄知道,如果他作战不力,那位以凶残而闻名108师团的陆军大佐一定做得出来。

  因为此战,不同往日,有超过2500余帝国官兵和庞大辎重急需眼前这支大军前去救援,一个作战不力导致救援失败的大帽子扣下来,别说他一个少佐扛不住,就连中将师团长阁下都不行,拿他一个少佐的脑袋来给这次战败买单,整不好,师团长阁下都会在后方拍巴掌。

  不过,野比大雄绝不甘心就这么当了某大佐一腔戾气的牺牲品,在收到‘不克,即死!’的军令后,立即向后藤甲子南请求:“前线步兵不足,请求再增援1到2个步兵中队,否则,职下当向工藤大佐阁下请战,亲为决死队队长,率队冲锋于全军最前!”

  这是请求,也有一丝威胁的意思。

  工藤大佐就是野比大雄的顶头上司103步兵联队联队长,野比大雄的意思是,你只要不给我足够兵员,却要我去打这一仗,行,那老子就向我直属上司报告,去当决死队队长,死了,也是你个王八蛋给逼死的。

  108师团的指挥架构是这样的,下熊元这个中将师团长自然是当之无愧的老大,麾下还有个大佐参谋长以及两个少将旅团长,然后再数下来就是四个大佐步兵联队长以及骑、炮、工、辎四个大佐联队长,这12个人基本上就是108师团的顶层建筑。

  或许后藤甲子南有着下熊元的支持不惧自己的同级同僚,但在战场上,将临时配属给自己指挥的103步兵联队第一大队少佐大队长给逼死,这名声也绝对是臭大街了,一宣扬出去,日后另外几位大佐联队长谁还和他‘玩耍’?

  是不是都有理由相信自己的麾下配合他108步兵联队作战时,都有被送去一线当炮灰的可能?

  而更重要的是,一个被大家伙儿集体排挤的步兵联队长,下熊元是不是还能像先前那样支持他。

  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

  收到豁出去了的野比大雄的请求,后藤甲子南脸色铁青,却也无可奈何。

  人家一个陆军少佐连死都不怕了,怎么可能还鸟他这个大佐,他相信,只要不派援军,那货绝壁一个电报就发往还在数十公里外的103步兵联队联队部。

  可,他又不是天照大神,随随便便就变出一堆士兵出来?

  野比大雄做为一线指挥官,麾下已经指挥着3个步兵中队接近600人,而他麾下总共才1500人,听着是挺多,但那是步兵加炮兵外加装甲兵、骑兵、辎重兵一起的兵力。

  能够直接抵近一线的步兵,总共不超过千人。

  “八嘎!103联队的一群蠢货!”一想到这儿,后藤甲子南就忍不住怒吼。

  如果不是小村宏带走了三个步兵中队,还和中国人狭路相逢并遭遇一场惨败,他何至于此?

  他倒是想让小村宏带着那剩下的残兵败将重新归队,可一听他那个伤亡报告,战死200余,伤200余,甚至因为中国援军抵达,大部分遗骸都没来得及带走......

  后藤甲子南就知道,没那个必要了。

  一堆尸体和伤员抵达,原本就不怎么旺盛的士气还会大幅度削减不说,而且,你能指望一批刚大败而归的士兵再去冲锋?

  总之,将他这个陆军大佐陷入窘境的,就是103步兵联队那帮蠢货,现在还来要挟他。

  不增派援军是不可能的,刚刚那一战,装甲中队固然是损失最惨的那个,大尉中队长连同一辆89式坦克和四辆94坦克被中国人击毁,但一线步兵也是损失近百。

  而那,还不过是第二轮进攻!

  揉了揉发疼的额角,后藤甲子南终于下达了让他后悔终生的决定:“命令,辎重兵第三小队,联队护卫中队第二第三小队,支援一线。”

  所谓联队护卫中队,就是类似于中国步兵团团属警卫连的职能,能跟着后藤甲子南这个大佐联队长行动的,自然是108步兵联队的护卫中队,也是目前后藤甲子南麾下唯一直属部队,战斗力显而易见的最强。

  而辎重兵第三小队,听着级别不高,但人数却不少,足有200人,本来此次行军是负责给大军运送食品、弹药等重要辎重,没想到要给炮兵们当工兵不说,还要拎起枪直接参与一线作战,收到这道军令时,估计内心疯狂MMP的日本辎重兵不老少。

  这道军令,使得日军一线步兵兵力陡增到800人,和769团目前两个步兵营兵力对比基本为1比1.5,如果将火力和地理优势以及技战术水平综合算上,双方战斗力其实在差不多一个水平线上。

  毕竟,日军虽然损失了四门步兵炮和五辆坦克,但依然还有8门火炮和7辆坦克,以及有近十挺重机枪,火力依然占据着绝对优势。

  不,除此之外,已经被逼疯了的野比大雄还拿出了极少使用的一种火炮----94式90口径迫击炮。

  是的,你没听错,日本陆军中也装备着迫击炮,这并不是中国军队的专利。

  只不过,日军很少使用而已。

  原因很简单,这玩意儿,对于日本陆军来说,太鸡肋了。

  近程的,日军步兵中队中装备的有50口径的掷弹筒,有效射程500米,基本可以满足500米射程上的所有需要;远程的,日军步兵大队装备的有92步兵炮,那玩意儿可以当直瞄型加农炮使用,也可以当类似于榴弹炮的曲射炮使用,射程达3000米以上,不要太方便。

  然后,迫击炮拿来有毛用?

  看着大队直属炮兵小队架起的那两门笨重的94式90mm迫击炮,野比大雄少佐脑门上的青筋都忍不住直蹦。

  没错,相对于中国军队大量装备的重量60多公斤82口径迫击炮,日军94式90口径迫击炮光从口径上来看,又是牛逼到不行。

  但......日本优秀军工们再次脑残。

  总重量达175公斤的94式迫击炮实在是太重了,重的和92步兵炮都相差无几了。虽然2.6公斤重弹丸的威力比中国军队82迫击炮要大的多,3800米射程也要远。

  可属于进攻态势的日本陆军更多需要的是攻坚能力,这种对固定工事破坏力有限的迫击炮拿来和中国军队的迫击炮对射着比谁射得准,谁威力更大吗?

  而中国军队的82迫击炮虽然威力小点儿,但其60公斤的重量可以让四个士兵搬起炮来就跑,94式可得最少十几个炮兵伺候,机动性两者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所以,日军步兵联队只是给了军工厂面子,象征性的配备了六门而已,基本上每个步兵大队配属两门。

  不过,不是到紧要关头,日军步兵大队是不会使用这种鸡肋火炮的。

  但现在,显然是已经到了紧要关头了。

  野比大雄咬着后槽牙,命令自己直属炮兵小队将一直封存着的两门大个头迫击炮给启封了。

  这意味着,中方还得承受来自日方的两门迫击炮的威胁。

  迫击炮打工事的威力或许不行,但因为其抛物线式的炮击曲线,山背后再不是日军火炮难以攻击到的位置了,这也是野比大雄命令启用这种原本自己看不上火炮的原因。

  所以,在日军组织的第三轮进攻中,两门94式迫击炮就暗搓搓的参战了。

  那是在中方迫击炮阵地对进攻的日军步兵集群开炮压制的五分钟后,两门94迫击炮根据前线阵地的弹着点以及山背后腾起阵阵硝烟的位置,来了一波偷袭。

  别说,当数枚炮弹径直落往山背后,飞舞的弹片甚至将一个担架队数人扫倒,整个山背后的中国军人都被突如其来的炮火给打趴下了。

  两门迫击炮持续发威,包括距离一线阵地400米的迫击炮阵地都被迫转移,在超过5分钟内,未对前线进行支援。

  整个炮兵阵地上的炮弹还有六十多发,一旦被引爆,后果不堪设想。

  从现场实战效果看,拿迫击炮对迫击炮,绝壁有效。

  因为射界的原因,两门迫击炮阵地就距离野比大雄所在前线指挥部不足80米的位置。

  虽然对自己被迫启用的两门火炮表现还算满意,可随着时间的流逝,野比大雄心里总有种浓浓的不安全感。

  中国人的迫击炮貌似比咱多的多啊!这,等一会儿不会又被揍得满地找牙吧!

  两门,实在是,看着太寒酸了。

  野比大雄少佐从未如此痛恨过自己的乌鸦脑,这种寡不敌众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但很快就真的变成现实了。

  对面山顶上,可有着在整个921师都赫赫有名的老炮手,在日军迫击炮开火后,李大喜就拿着望远镜不停的寻找日方迫击炮阵地所在。

  普通火炮一般都在千米甚至数千米之外,想靠肉眼找到是想也别想,但日军为了精准度,把迫击炮阵地放置得太前了,哪怕还有小山丘和树林的掩护。

  腾起的一团团硝烟,就是最好的标记。

  李大喜为了保证能一击致命,比划了好一会儿才确定射角、射距等数据,并要求8门迫击炮用四发齐射。

  那是32发炮弹,占了目前所有炮弹储量的二分之一,打完这一轮,剩余的炮弹最多够支撑到傍晚。

  但李大喜依然毫不犹豫的这么做了,他敢这么奢侈,那是他知道,有支土豪军,正在向这边狂奔,等他们一到,炮弹就又会有的。

  于是,一堆炮弹呼啸而来。

  八嘎!以众欺寡.....差点儿被飞过来准头不算太高的炮弹误伤躲回掩体的野比大雄少佐这次没有想喷血,而是有些委屈的愤愤然的眼圈一红。

  大日本帝国皇军,啥时候被这么欺凌过?就像小寡妇遇到了一堆地痞流氓!

第925章 难题!

  显而易见的,两门迫击炮在这种覆盖式炮击面前很难生还。

  一门被直接炸成漫天飞舞的零件,而另一门则被气浪卷飞砸坏了,好不容易拼凑起来的二十几个炮兵则是死一半伤一半。

  这还不算,因为野比大雄前线指挥部距离炮兵阵地太近,惨被牵连,几名日军步兵硬是生生从战壕里被炸飞,简直不要太凄惨。

  而自从仅有的两门可以对山背后发起反击的迫击炮也被中方用炮群集火的方式摧毁后,这场攻坚战对于野比大雄少佐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部署于一线的步兵炮和部署于最后方的山炮不是没有给前线日军以帮助,几乎每轮日军攻击前夕,都会不遗余力的对中方阵地进行炮击,但其更多是给驻守于阵地上的步兵最大杀伤。

  而负责防御该阵地的中方769团犹如杀不死的小强,一个步兵连打到半残,立刻再填一个步兵连进入战场,那种在日军看来近乎无穷无尽的兵力,简直是让人绝望,哪怕他们很清楚中国人绝不会有他们看起来那么多的兵力。

  但事实是,日军倒是有过一次攻入中方一线阵地的经历,至少有近百名日军步兵已经端起步枪开始白刃战,可从山顶上冒出来的援兵狂奔而下,借着足够优势的兵力,一轮血腥搏杀之后,又把他们给赶出阵地。

  最令一线日军痛苦的是,中方的迫击炮虽然并没有经常性对准步兵发威,但他们却可以任意吊打已经将阵地挪到700米之后的重机枪阵地,这导致至少有一半的重机枪在提供火力支援的时候被炸毁。

  而做为该部日军最强火力----坦克,因为中方阵地上的两门反坦克炮的存在,包括仅有的那辆89坦克在内,剩余的7辆坦克竟然再无一辆敢进入800米范围,89坦克也只能成为远距离炮台对着看不太清晰的中方阵地狂轰。

  但显然,虽然不能说鸟用没得,但说没球得啥鸟用,却一点也不为过。

  日军引以为傲的重火力,并没有发挥出想象中该有的作用。

  主要进攻,还都得是步兵靠着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发起,和中方搞起了消耗战。

  是的,消耗战!消耗的不仅是弹药,更多的是人命。

  据战后统计,在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里,野比大雄一共组织发起过五轮进攻,平均每次持续时间近20分钟。

  开始的时候还往下搬战死者遗体,到后面就再也不做这个无用功了,整个战场上,随处可见鲜血淋漓的‘屎黄色’!

  不算伤员,仅战死日军,就超过400人!

  这是令人瞠目结舌的百分之六十战死率,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伤亡率。日本陆军的疯狂,令人恐惧。

  而769团那边,同样打得艰苦,部署于一线的两个步兵连和机枪连,已经换过四轮.....

  那意味着,连769团团属警卫连都已经派上去过,那也是769团年轻团长手里掌握的最后预备队。

  不过2个小时,一团之长就不得不派上去自己最后的预备队,也可以想见,这场针尖对麦芒的攻防战,几乎将这支在未来被称作八十集团军最强步兵团打到山穷水尽!

  战后被抬走的牺牲军人的遗体,超过330具,比日军也好不到哪儿去。

  位于山上山下的中日双方指挥官,早已杀红了眼,一个是不攻克对方阵地自己会死,另一个则是奉令一定堵住日军去路,为全军围歼这支日军打下坚实基础!

  战况之惨烈,让683旅程旅长都数次发来电报,询问769团能不能顶住,如果实在顶不住,他将由两个侧翼各抽调两个步兵连前来支援。

  769团年轻团长拒绝了,不是他想逞英雄,而是他知道,两个侧翼别看现在还没开战,但当等到时机成熟,两个位于侧翼的步兵团将会对日军发起进攻,一举将其装入口袋。

  最后的围歼战将由他们完成,而剩余近千日寇也一定会负隅顽抗,断然不会坐以待毙,战斗任务一点也不比他769团轻松。

  而之所以这位年轻团长一直咬着牙坚持,更是他足够清楚,围歼日军的时机就快要成熟了。

  因为,四行团,已经赶到了!

  下午1时半,四行团全军业已抵达北干岭地区。

  后藤甲子南是没有站上高空俯瞰这片大山的机会,否则他一定不会还执着于打通前路的战术,哪怕不再是为了救援神头岭。

  是的,在野比大雄还在奋力发起第三轮进攻的时候,他就收到了来自于师团部的电报:‘神头岭区域遭遇中国人伏击之帝国步兵亦已全军溃败!黎城县帝国步兵尚在奋力抵抗!”

  这个消息对于后藤甲子南来说绝对是当头一棒,援救黎城的那个步兵大队正是他108步兵联队的主力步兵大队,如果黎城再完蛋,那意味着他的108步兵联队已经名存实亡!

  不过,他依然不放弃攻克前方中国人阻击阵地,已经不是为了救援什么黎城,而是为了自保!

  他终于明白中国人为何有这么多,原来是已经摧毁了那1500帝国步兵后才聚集而来的。

  虽然这个推断让他难以接受,他想不明白为何1500训练有素的帝国步兵是如何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就溃败的,这实在是太不科学了。

  不过,他没时间去多想原因,他现在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处境。

  中国人的胃口很大,比他想象的还要大的多,他们在这里,竟然不是简单的阻拦他前进,而是要一口吃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