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531章

作者:汉唐风月1

  可逃离战场暂时保住小命的崎良中玉其实也不是很开心,就在他打算给师团部发报“黎城陷落,第六步兵大队大部官兵玉碎,职下不得不率残部转战山林与敌激战!”时,却发现......

  因为使用过于频繁,靠电池启动的野战电台,八嘎的在这个关键时候没电了。

  这就惨了,一个小时前他可还拼命呼叫师团部增援,若是等人家援兵抵达黎城一看,好家伙,第六步兵大队都烟消云散了,他这光杆司令逃回去可咋交待?

  下熊元那厮可也是心狠手辣之辈,需要找替罪羊担负责任的时候,别说他这个帝国陆军中佐的军衔不好使,整不好,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室内寿衣伯爵远房表弟的身份都不好使。

  是的,你以为崎良中玉为毛为了自己的小命这么敢折腾,那是他背后有大腿,能争取到看守这批辎重物资的活儿,也是下熊元看在他后面某大腿的面子上给他的。

  谁会知道中国人就这么馋,竟然上来硬抢!

  崎良中玉双眼含泪默默发誓,以后再也不接这种看着简单其实危险大大的活儿了。

  就像是一个老男人好不容易出次轨,找了个40风韵犹存妇人,自以为自己属于魅力值爆棚,殊不知坐地能吸土的年龄,或许能把他腰子给变成葡萄干......

  甜蜜背后往往就是苦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谈论以后的前提是,他这颗小脑袋不被中国人砍了,也不会被自家人割割了。

  为保住小命高兴的崎良中玉正在为未知的未来而惆怅,但对于潞城的108师团师团长下熊元来说,可就是油锅里的蚂蚱,快炸酥了。

  噩耗,已经不仅仅只是来自于黎城。

  他派出的浩浩荡荡的1500余援军出事儿了。

  是的,在崎良中玉这个老六一次又一次电波求援中,1500余日军这次是跑到飞起。

  平时需要3个多小时才能走完的山路,人家这次竟然只用了不到3个小时就抵达了目的地----神头岭,你敢信?

  日本陆军,果然亚洲第一,光是从全副武装的行军速度,就可以窥豹一斑!

  只可惜,这次是送死的速度。

  就在唐刀给距离神头岭战场不过800米的683旅程旅长发出‘黎城已攻克’的电报不过半小时,距离战场2000米的侦察兵就发出日军前锋已至的信号。

  日军的先头部队是一个骑兵中队,沿着简易公路狂飙的他们,除了在山沟区域下马以手电筒光柱扫射做粗浅检查外,像神头岭这种公路在山脊之上的区域,日本骑兵都不带正眼看的。

  完全不具备地理优势,傻子、疯子才会在这种地方袭击对手。

  日本骑兵做梦也不会想到,竟然有近两千疯子、傻子就在距离他们疾驰的路一侧不足10米的地方,战马嘴边被山风吹掉的白沫,甚至都挂在他们头顶插着的枯枝败叶上。

  和曾经的时空中一样,一路狂奔对自己命运毫无所觉的日军援军遭到了最令他们惊悚的袭击。

  敌人,竟然就在脚边边上。

  只不过这一次,狂奔了超过20公里的他们,不仅体力大损,更可怕的是,他们的对手还获得了一万枚手榴弹的补给。

  奉命埋伏的683旅补充团不光多了几十把驳壳枪,也不光是多了20挺轻机枪,给日军最大致命打击的,正是每名士兵多出的2枚手榴弹。

  长达3000米的公路上,在1800名官兵冲锋之前,覆盖了将近3万发子弹以及3100多枚手榴弹!

  剩余的几百枚手榴弹,不是因为时间来不及冲锋号就响了,还有的就是舍不得,到也不能怪有的官兵‘小农意识’太严重,实在是当时公路上的日军已经死伤一片,觉得用红缨枪就已经足够了。

  被袭击日军溃败的有多快,从原计划中由另一个山头狂奔而至的‘王小强’同志呆若木鸡的大脸上就可以看出。

  因为伏击路段不够长,无法放入更多兵力,程旅长又担心围歼日寇兵力不足,做为主力团的772团被放在2000多米外的另一山头隐蔽。

  不过是跑个2000米山路,几分钟的事儿,咋就用不上咱了呢?

  说好的1500日军,难不成是1500头猪?

  关键是,这军功,是有呢?还是没有呢?

  昨天夜里还猫在草丛里一直盘算着怎么给麾下们分配军功‘王小强’同志那一刻脑瓜子绝壁是嗡嗡的,不知道,捡装备算不算。

  那种绝望的心情,和还在潞城坐镇的下熊元中将阁下绝壁有得一拼!

  下熊元:还有天理嘛?还有王法嘛?这种悲欢,也能放一起比?

  。。。。。。。。

第904章 不同!

  还在焦虑着黎城战况的108师团中将师团长下熊元接到师团参谋狂奔而来递过来的电文时,直接不合时宜的抱住了脑袋。

  仿佛虚空中有一记闷棍直接砸到脑门上。

  “八嘎!该死,该死,该死的中国人,竟然又是围点打援!”缓了几口气的熊师团长痛苦的从怒吼。

  为什么又是,不用问,这是让下熊元嗅到了熟悉的味道。

  108师团没少在这方面吃亏,自打进入一月,为打通邯郸至长治全线交通,108师团没少和各路中国军队交锋,晋绥军和川军都是老对手,不是在挨打,就是在挨打的路上,108师团势若破竹无人能挡。

  但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108师团也遭遇了最令他们烦恼的对手,中国革命军第八十集团军麾下921师。

  用下熊元对他们的评价,那简直就是一支农民武装,如何配得上正规军编制?

  下熊元对他们的评价不是没有道理,这支军队做为步兵师,兵力最少过万,不说对上整个108师团吧!对一个步兵旅团,哪怕是一支步兵联队,怎么说也得有一战之力吧!

  可这个步兵师,似乎从来没有和大日本帝国陆军正面对抗的勇气,他们永远都是在偷袭,偷袭,还特么的是偷袭!

  每次袭击的部队规模也不大,不是一个步兵小队,就是一支辎重队,要么就是一个步兵中队,步兵大队?不,人家瞧不上。

  而且最让人头疼的是,一旦发生袭击事件,总得有人去拯救吧!一个步兵中队被围,最少也得派出相对应的兵力去救,可这帮农民武装最让人恼恨的就在这儿,你派人多了,他们直接撒丫子往大山里一钻,派的人少了,好的,整不好他的主力就在某个地方等着这群家伙呢!

  不过三个月的战斗,好不容易打通了邯长交通线的108师团一盘点,好家伙,和中国军队主力硬碰硬战损都没超过1000人,但被那帮农民武装‘零打碎敲’一搅合,战损都几乎和那持平了。

  那简直就是一群狡猾的毒蛇,趁人不注意就蹿出来咬上一口,毒液剂量虽然不够,不足以致死,但疼啊!

  没成想,今天竟然胃口这么大,开始对超过一个步兵大队的兵力下手了,究竟是谁给了他们这么的勇气?

  “命令野村大队,就地防御,等候支援!”下熊元不加思索的下令。

  虽然支援黎城大军遭遇伏击让下熊元脑瓜子嗡嗡的,但出于对帝国陆军战斗力的自信,下熊元还没乱了方寸,中国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击溃自己麾下这1500人的精兵。

  帝国陆军在这方面不是没有经验,爆发于半年前的平行关之战的战例完全可以做为参考,虽然1000余人的辎重大队被包围全歼的战例令人感到羞耻,但那是八十集团军一个步兵师近万人的围攻才造成的。

  而且,那不过是一群二线辎重兵,在地形、兵力完全占据劣势的情况下,他们抵挡了整整一个白天。

  “师团长阁下,可如今城内步兵,已不足2000人了!”日本陆军大佐倒吸一口凉气。

  因为要控制漫长的200余公里的邯长交通线,华北方面军司令部还没有派遣足够的治安军进驻,108师团不得不在沿途大大小小县城都部署足够兵力,这导致师团部所在地兵力也不过一个步兵联队和一部分附属部队。

  若是再把这些步兵主力派出去增援,城内守军兵力将下降到一个可怕的数字,若是中国人围攻潞城该怎么办?

  “混账!帝国可以失去一个中将师团长,但绝不能轻易放弃1500帝国步兵!”下熊元那一刻的回答高大上的令在座的日军军官无不肃然起敬。

  那一刻,天边刚刚升起的朝阳的光洒在日本陆军中将的肩头,他的身上,也仿佛有了光!

  至少在这群日本人眼中,是这样!

  但战后,日本陆军大本营对这位不顾自身安危毅然派出第二拨援军的日本陆军中将的评价是:这是一个蠢到令帝国陆军蒙羞的决定!

  日本海军:不,这只不过是一群傻瓜中排名倒数的家伙做出的最正常不过的选择!我们没必要对一个差生有太过分的指责!

  日本陆军面红耳赤的回应:傻瓜从不和傻逼打嘴炮!

  日本海军意味深长:噢!难得傻瓜会对自我认知如此清晰!

  日本陆军......

  唐刀和程大旅长这会儿可不会知道他们联合打的这一场在卫国战争史上都排不上名号的仗,竟然导致日本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在御前军事会议上都互喷口水致意,否则,已经颇感投契的这二位一定会发个联合声明:欢迎大日本帝国海军前来太行山一战,不来的,是孙子!

  毕竟,日本海军可不只有飞机、舰艇,还有兵力不下数万的海军陆战队,到战败前夕,更是拥有260个海军陆战队大队。

  他们只要敢来,以他们两家之间恨不得互相吞了对方的‘机油’关系,日本华北方面军在后面拖后腿或许都只是小道,整不好都能主动向中国方面透露其情报。

  有句名言:人从历史上学会的教训就是永远不吸取教训!

  下熊元将这个特质演绎到淋漓尽致,早已严阵以待的潞城,仅用10分钟,就有近2000大军整军出城,合计6个步兵中队、一个重机枪中队、两个炮兵中队、一个骑兵中队、一个战车中队。

  这支类似于未来合成团的精锐部队拥有步兵1200人,重机枪12挺,92步兵炮6门,四一式山炮8门,94式坦克十辆、骑兵98人,放在任何地方,都足以击溃一个中国步兵旅的存在。

  但这却是抽干了整个108师团部所属部队精锐,108师团师团部所在地潞城守军仅余下不足600人,大部分都是二线辎重部队担当,比黎城还重要的潞城、长治几乎算是个空城。

  已经乱糟糟的潞城中有电波传往神头岭!

  正指挥打扫战场收割胜利果实的程旅长收到电报后,先是一惊,继而大喜。

  今天这一仗所获之丰厚,竟然远超自己想象。

  如果潞城日本守军据城而守,别说他683旅,就是聚齐整个921师主力,缺乏重火力的他们也拿潞城没办法,但日本人竟然敢弃城而出,那可是把主动权交到了他手上。

  换成别人,或许对今天这一仗的战果已经很满意了。

  全歼日军1500人,缴获无算,而自身只伤亡不过200,战损比达到惊人的1比8。

  如此大胜,几乎已经奠定他在整个八十集团军中第一战将的地位,甚至在整个中国军队名将序列中,都必有他一席之地。

  是的,战况出乎所有人的想象。

  在772团狂奔至战场时,都不用他们动手,补充团就已经将日军给打崩了。

  漫山遍野,都是手持红缨枪的中国士兵追击日寇的身影!

  向来作风顽强的日军步兵不是被突忽而至的弹雨打崩的,也不是被3000多枚手榴弹给炸崩的,虽然被弹雨和飞舞的弹片疯狂冲击的他们已经战损超过一半。

  当中国军队的冲锋号在山间回响之时,几乎所有还能站得起来的日军步兵都已经端起了他们的步枪,白刃战,是彰显大日本帝国陆军武勇最好的方式,他们敢于和这个星球上的军人拼刺!

  可惜,迎接他们的,不是他们印象中短了三八式步枪十公分的中国制步枪和刺刀,竟然是长达两米多的红缨枪!

  那不是白刃战,是一面倒的屠杀!

  683旅补充团是921师中装备最差的部队,没有之一!

  因为绝大部分的枪支弹药都要优先供给两个主力团,甚至有些入伍近两年的士兵是直到被补充进主力团才有机会实弹射击。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战斗力低下,八十集团军能从近十年的残酷内战中生存下来的秘诀是什么?

  是军饷低?是穷人多?还是连饭都没得吃?

  是信仰啊!

  来自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感,是物质无法给予的!

  那些穷困潦倒的年轻人们,因为某种理想加入这支军队,没有枪,那就自己造!

  华夏最传统的红缨枪,就是他们第一选择!

  参军的十几个月中,他们或许很多人开枪都不怎么熟练,在规定的时间里甚至连两枚手榴弹都无法全丢出去,但红缨枪的刺杀,无人能出其左右。

  这也是程旅长选择他们做为伏击主力而不是用两个主力团的原因!

  子弹和手榴弹攻击,不过持续了一分钟,冲锋号就响起!

  1800名补充团官兵至少有1200人手持红缨枪,600人以步枪和驳壳枪做为火力补充,冲向打算殊死一搏的日军残部。

  然后,在这种超出三八式步枪大半米长度的原始武器面前,铁头日本步兵们,毫无还手之力!

  仅用两分钟,就被彻底打崩了。

  日本步兵白刃战,讲究的是刺、拨、挡、撩等一招一式的技巧以及力量,但中国古老枪术,却是倡导一寸长一寸强!

  你刺,我亦刺!

  只不过,这样的结果是,你的刺刀距离我这儿还有小半米呢!我的红缨枪都已经把你刺成糖葫芦了!

  你挡,我还刺!而且还是好几杆红缨枪一起刺!兵力远超日军的补充团有这个资格!

  这还打个吉尔!

  日本步兵们倒不是没有殊死一搏不再顾惜什么同僚,扣动扳机射击,可面对气势汹汹刺过来的红缨枪,又有几人敢瞄准再开枪?或者,犹如毒龙吐信般的红缨枪又能给你多少开枪、再拉动枪栓的机会?

  连续被击杀的日军步兵凄惨的呼喊声响彻山野,这也促使了日军步兵们的溃败!

  一人逃,就会形成连锁反应,最终形成整体性的溃逃!

  中国士兵们要做的,就是追上去,用红缨枪刺死已经失去胆气的日本步兵,比猎杀兔子还要简单!

  至少,野兔跑得可比日本步兵们要快得多了。

  在山野中,日本步兵们引以为傲的镶了铁皮的牛皮靴成为他们逃命的最大障碍,沉重的牛皮靴让他们根本无法和穿着轻便布鞋的中国士兵比拼速度。

  而让日本步兵们充满底气的打头那几辆94式坦克,也没发挥出他们想象的威力。

  在以前的战斗中,轻便灵活的94在山区战场上几乎是无人能敌的存在。

  平均达七八毫米的钢板防护,让94式装甲车完全无惧轻重机枪的扫射,基本都会有步兵小分队伴随的保护,也很难被中国士兵单兵携带的炸药包给炸毁,自身携带的两挺7.7毫米重机枪完全成为两个行走的重火力点。

  许多场战斗,都是以94式轻型坦克开路压制中国人的轻重机枪火力点,掩护步兵冲锋,从而获得最终胜利。

  可在这个战场上,一切都不一样了!

  中国人没有贸然用什么炸药包和手榴弹集束,丢出的竟然全是燃烧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