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原因很简单,随着县城东北方向的东阳关被攻克,由邯郸至长治的公路全面打通,沿途所有县城已经全部占领并连成一片,任何中国部队想来骚扰,都会遭到一个县城驻军的防御,另外两个县城的支援,中国人没有一万人以上的兵力,恐怕没有这个胆量。
而一万人以上兵力的调动,当帝国的情报机构是傻子吗?又或者说放在城外的那些眼线是白放的?
黎城县城拥有两千年以上的建城史,这是令几乎所有日本人都头皮发麻的一个漫长时光,公元前221年的日本,还只是一片原始社会,父权社会刚刚取代了母权社会,那时的日本正处于半远古人状态,也被称为“弥生时代”,这个时候的日本也刚学会种植水稻,以及使用铜铁。
再将时光推进一千多年,才到了日本和亚洲熟知的战国时代,只不过,相对于爆发于公元前500年西方古希腊和波斯两强动辄数十万大军的战争,再瞅瞅中国这边秦灭六国双方投入近百万人的大战,日本所谓的战国,不过是几个小村子间的互殴.....
日本人为啥到最后贼喜欢漂亮国人,哪怕被漂亮国人用大胖子炸弹砸过,那是不是有和漂亮国人同病相怜的感觉,咱哥俩都没球得啥历史,手拉手肩并肩不看过去只望将来成不成?
黎城建城有多少年不重要,重要的是黎城这个山城的城墙够高,也足够厚!
或许是刚从冷兵器时代脱离没多久,又或许山高匪多,为防山匪,黎城县城的城墙甚至比华北平原上的许多大城还要保存的更完整,城墙的垂直高度达近4米,宽度更是超过3米,甚至可以通过城内斜坡上一辆94式坦克到城墙上。
正是有这样的城墙保护,崎良中佐才有足够的信心,就算中国人有一个步兵旅来攻击,他和第六步兵大队也能坚守到潞城和涉城两方向来援。
最高指挥官可以这样想,但长野佑尾却一如既往的保持自己的谨慎,那位中佐临近大战,可以躲进那座坚固的宅子里,他这个率领着14名士兵的军曹可不行。
不然的话,他这个小分队长足以坐在工事里美美的喝几口茶抽着刚下发的香烟,那还需在城门口亲自督查?
在这样的时候,他更不可能对一个脸上灰扑扑浑身破破烂烂的中国女人产生什么兴趣,虽然他也知道,那张灰扑扑的脸如果洗干净了,应该还算俏丽,可那能和他的秀子相比吗?
“王桑,执行军务之时,请勿谈论与军务相关事务!”长野佑尾的目光重新投向那边正在接受检查排队的中国平民。
感受到身边日本军曹的冷意,分头男有些悻悻然,心里暗暗吐槽跟前这货不识时务!
一个小军曹而已,如果不是老爹严厉告诫自己一定要和所有日本人搞好关系,这关系到整个家族生死存亡,他堂堂王氏家族的小公子又何至于跑到城门口来当看门的?
然后,长野佑尾的眼睛眯起来,他看见了一个穿着破旧道袍,背着木箱的中国小道士。
小道士应该是已经接受完所有检查,刚刚背上自己的木箱子。
只是,这里又不是什么繁华大城市,这个小道士来这里干什么?长野佑尾本能的觉得有些不对。
“你的,过来!”长野佑尾拿手点点情绪明显有些紧张的小道士。
被这样一指,小道士的脸色瞬间有些发白,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这让长野佑尾倒是轻松了些。
在帝国军人面前,中国人这样,才是最正常的反应,尤其是对这样看上去不过十几岁的少年。
“你的,从哪里来,为何来这里?”长野佑尾的汉语当然不够精通,叽里哇啦一通后,将目光看向王长寿!
王长寿是个软骨头,但在语言这块,还是有着一定天赋,就这半个月,竟然就会了基本日语对话,不然的话,也不会有机会来城门口当翻译官了。
“我奉师傅之命下山游历,四海为家!”小道士勉强行了个道士揖,脸上惧色不变,眼中却是依旧清澈。
这眼神,却是让听过翻译的长野佑尾有些不爽。
他这一路行军,所遇见的中国人,莫不是恐惧万分,那些敢于和帝国军队对视的中国人,不是在枪口下卑微的跪下,就是因为这点倔强,成为帝国军人枪下的猎物。
这个中国小道士,将是前者还是后者呢?长野佑尾忍不住舔了舔嘴唇,嘴角弧出一丝冷冽残忍的笑意。
“王桑,帮我告诉他,我信奉的是佛门,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道家,不要用这种虚无缥缈的理由来回答,就老老实实的回答我,从哪里来,又去往那里,如果有所隐瞒,死了死了的!”
小道士听完翻译,眼神中终于露出恐惧,有些消瘦的肩膀也随之颤抖起来,周围的民众也纷纷朝这里投来恐惧的目光。
小道士一看就是个游方道人,要么是靠算命算卦糊口,要么是靠信徒施舍,如果因为这个日本人的留难丧命于此,那是所有善良的中国平民都不愿意看到的。
只是,看着城门两侧沙包里伸出的黑洞洞枪口,没有一人敢上去说话,只能将鄙夷的目光投往正忠心耿耿为日本人办事的王长寿身上。
以前,这个王长寿流连烟花之地,黎城人只是把他当成个浪荡公子,没成想现在却一家人都变成了令人憎恶的鬼子走狗汉奸。
这下王长寿却是有些受不了了。
汉奸这种生物就很奇怪,他既希望别人怕他畏他,却又希望别人尊敬他,放在心理学的角度,就属于越缺什么就越要什么的心理。
在早期,许多汉奸还希望用什么为了保护街坊四邻为借口替自己当狗做粉饰,到后来被鄙视多了,反倒是破罐子破摔,既然得不到尊敬就让你们看到老子就害怕,对付自己同胞的凶残程度比日寇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就是这种需求心理达不到起的反作用。
刚刚当上汉奸的王长寿显然还有这种让人尊重的心理需要,于是,在小道士再度重复“下山游历,四海为家”的理由后,竟然破天荒的帮小道士扯淡糊弄日本人。
“长野太君,小道士说他来自晋南,为躲避战火来到此山,但山中没有食物,只能进城为人算卦活命!看着倒是也挺可怜的。”王长寿胡扯了一通。
别说,浪荡公子型汉奸别的没有,夏基霸扯却是一套接一套,让人难辨真假。
能这么做的原因,可能和刚刚拿热脸贴长野佑尾的冷屁股也有一定关系,骗一骗他,也能让王长寿找回点面子,反正他是不怕这帮低贱的平民敢举报他的,人畜无害的小道士看着也不像能翻出什么浪花的人类。
“呦西!你们的统治者真是太混账了,让修道之人都没法活命,只能到我们帝国统治下的城池找饭吃!”长野佑尾听到这个解释,脸上露出笑容,点点头,手一伸。“进城吧!你会吃饱肚子的。”
让长野佑尾改变主意的,其实王长寿的解释只占少部分,他一直在观察小道士的反应,小道士明明很畏惧,身体都在颤抖,但眼神却依然清澈,这才是一名修行人士该有的反应。
小道士畏惧,那是源自于对强大生物恐惧的生命本能,眼神清澈,却又说明他有对神明的信仰,他有修行之心,这完全证明了他的身份。
而且,借助着拉近的距离,他看到了小道士虎口上并没有茧子,绝对不是一名对枪械有足够接触的人,手指细长白皙,应该也不是经常锻炼力量者,综合表明,他不会成为一个威胁者。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他看到周围中国平民对王长寿的鄙夷眼神,那才是他想看到的,中国人越是如此,王家所有人才能和帝国一条道走到黑,再无回头之路。
既然这个王长寿都如此说了,他也不介意给这货一个面子。
小道士临走之时,深深看了王长寿一眼,留着大分头的王长寿撇撇嘴,示意小道士赶紧滚蛋,不是已经去世的奶奶信道,他可不会心血来潮帮这个小道士一把。
不过,也是长野佑尾这货太傻缺,随便扯个理由就把他糊弄的云里雾里的,如果日本人都这么傻就好了。
日本人,中国人,各自留着自己的小心机站在同一个城门洞口。
却没注意到,在小道士之前,有须发皆白的老者背着包袱,有身体还算强壮的樵夫挑着柴担,还有青年猎户带着打来的兔子和山鸡,交出一定进城费用之后,进入黎城。
日本人,可分辨不出什么是黎城话,什么是中国话,而对于黎城人来说,也不会有太多惊疑,特种中队早在进山之时,就跟着当地向导学起了当地土话,虽说短时间内不会特别精通,七八分还是有的。
3月12日,特种中队已有十人通过各种掩护,进入黎城县城,其中包括顾西水专门找唐团座借调的韩大叔。
城内,则由683旅早已联系好的人员将人接走,日军进城三日后颁发的良民证堂而皇之的成为各人身份证件。
而进入城内人员所需各种武器装备,也在两日后通过王氏家族马车货物一一送达。
王氏是城内最大的商业集团,主要成员选择投靠日本人,却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会一条心跟着他们走,同样有人选择抱上另外一条粗腿。
危机来临之时,每个人都有一次选择的机会,选对生,选错死,如此而已。
第887章 燎原之时!
道士自然是明心!
他可是完全本色出演,毫无伪装痕迹,唯一和在四行团内不一样的是,他的大剑是两天后才运进城,另外多了个算命幡。
算前程看命运,本就是做为道士的基础学科,用未来的话说,那是属于心理学类的专业。
不是专门为忽悠人,但也有大量香客需要安抚不是?真以为佛门道家容易呢?想在这一道上混出个名堂,那所学之涉猎绝不会比那些名人雅士们少。
明心虽然醉心武学,但在其本职专业上也没丢,会扯淡会看病,这段时间来,特种中队官兵们的跌打损伤、头疼脑热,基本都是他搞定,没麻烦过医护队。
搞得澹台明月都有心将明心调医护队来,既可以当医生看病,还可以当警卫,简直比生产队的驴还能使唤。
幸好,一把大剑闯天下的明心在泌河南岸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杀人的才华远高于救人,澹台明月知道特种中队不会放人,唐刀也不会同意,所以这想法仅仅只停留在她的心里而没有实施。
明心没有所谓的良民证,但道袍成为他最好的掩护。
他的算卦摊日常就摆在距离王氏大宅不足100米的大街上,小道士长得清秀,言语也不多,卜卦算命一天也只三次,每次收费也就一顿饭钱,不管准不准也算是极有特点,但真正让小城人都知道有这个小道士存在的是,明心还有一手把脉绝技。
往手上一搭,就知人体正常或是虚弱,分文不取,而且只问贫穷不看富贵,不少因家境贫寒不舍得求医问药却又略感身体不适的穷人都去看过,明心也不开药,只是提出休养建议。
不过三日,游方小道名气大得就是日军驻黎城县最高指挥官崎良中玉中佐都知道了,找寻来王长寿问过明心来历后,又暗中观察了明心两日,这才让王长寿带人将明心请入王氏大宅。
原因无他,崎良中玉中佐已经年过四十,历经战场身体尚还强健,但自从来到黎城,王氏家族主动投靠后,送来几个美女供崎良中玉中佐享用,这连续半月夜夜笙歌下来,崎良中玉中佐每天清晨起床都感觉头晕目眩,走会儿路就虚汗连连。
若是在国内,崎良中佐首选自然是西医,但偏偏这黎城是个小县城,那来的什么医院,就两三个中药铺子,关键是崎良中佐还疑心很重,生怕被居心叵测的中国人给毒害了。
中药这玩意儿,都是草药,随便换个药或是将剂量加大就有可能要人的命,这种事在东北可是发生过的。
一个关东军佐官去药铺开药,没吃到三日,就口吐鲜血而亡,事后查明,是该药铺拿药的小伙计将一味药剂量偷摸加重了十倍,原因是该佐官欺负了其姐姐。
事后虽然该药铺被抄,老板和小伙计被枪决,但该名佐官却是‘一匣还乡’。
初至黎城,崎良中佐那敢信任小城中的医生,相比起来,他反倒更宁愿相信明心这种游方小道士。
他不是没怀疑过明心的来历,可明心这种大张旗鼓恨不得大家都知道的方式方法,和行走在阴暗中的间谍特工完全挨不着,如果中国人都是这么来搞破坏的,那崎良中佐不要太欢迎。
首先确定了游方小道士不过是混口饭吃的修行人士,多少有点想践踏中国修行人士尊严的崎良中玉中佐终于在明心进城的第四天,通过王长寿将明心‘请’到了王氏大宅中。
王氏家族拿出的200白花花的银洋没有动摇明心不为富人看病的初心,但亲自出马的崎良中佐却用处决50个中国人的威胁迫使明心低头。
看着可以拒绝财富却在自己拿中国人的命为胁迫下、被迫给自己看病并开药的中国修行者,崎良中玉中佐有一种难言的快感。
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那种‘我来了,我征服!’的感觉吧!
崎良中玉压根不害怕小道士做什么手脚,他手里可是握着整个黎城县城上万中国人生杀大权,但凡他出什么事情,他的麾下不说会屠光整个县城,杀个十分之一是完全没问题的。
对于眼前这个年轻的中国修道者来说,这应该是极容易做的选择题!
可惜,老奸巨猾的崎良中玉万万想不到,就是他眼前这个有些瘦弱的小道士,一人一剑,干掉过超过30名全副武装的日本步兵。
如果现在就开干,别看王氏大宅内的日本守军为一个步兵小队,不说明心能全部干掉他们,但崎良中玉绝壁以后不用为身体亏空而苦恼了,‘一匣还乡’的愿望妥妥能实现。
崎良中玉中佐从践踏尊严中获得了他的满足感,顺便也有了治病良药,而对于明心来说,也终于进到了王氏大宅内部,得以窥其全貌。
王氏不愧是盘踞黎城县近百年的大家族,这座位于黎城县中心地带的大宅光是占地就超过五亩,周边的青石砖墙高达三米多不说,厚度竟然也超过了半米,就算是步兵炮,也不一定能拿这种厚度的砖墙如何。
而为了加强自己大队部的保卫,占地几亩地的王氏大宅围墙的四角全部装上了探照灯,每个角落还加建了木质的哨楼,每班2人,大门口更是用沙包堆了两个工事,最少有十名日军当班,还拥有两挺轻机枪。
但这只是表面上能看到的,只有当明心进入其中,才知道崎良中玉这个中佐级步兵大队长有多惜命。
大宅内随处可见工事,荷枪实弹当班的日军高达三十余人,如果加上围墙上和大门口的,大宅内最少有一个步兵小队,想用偷袭的方式来干掉他,几乎没有此可能,四十多名日军退入大宅,完全可以将之变成一个军事堡垒,如果再退入一个步兵中队,除非有大口径重炮,想不花上代价就攻克,是不可能的。
收到明心情报的唐刀却咧开嘴笑了,日军有这样一个惜命型指挥官,并拥有这样的最后防线,对四行团却是有利而无害。
他发的电报越急,来援的日军就会越容易钻入程旅长他们部署的口袋大阵,而四行团的目标,从一开始,就不是所谓的日军步兵大队长的脑袋。
捞金坑和泌河南岸两战,日军大佐的头颅也都不新鲜了,四行团如今那还看得上一个小小中佐?
唐刀的目标,是位于城中的辎重仓库,因为日军保密机制很强,根本不允许任何中国人靠近,城中眼线也不能说清楚日军连续数日用卡车和马车运入其中的物资是什么。
但数量庞大却是一定的,就算只是粮食,这一战也值回票价!
3月14日黄昏,四行团收到683旅旅部所发电文,共六字:燎原行动,开始!
入夜之前,四行团一营、二营、三营、炮1连、炮2连、团部直属警卫连、骑兵连及特务连、辎重连等各部出征人员,列队于团部所在的‘大口子洞’之下的山脚下。
“各营、连,按照先前制定计划,于今夜出发,抵达潜伏地,并于指定时间启动电台,等待攻击命令!等我军获得胜利之时,我再与各弟兄痛饮庆功酒!”一身戎装的唐刀就站在一块大石头上,环目四顾,向全团发出军令。“全军,出发!”
而后,庄重行礼!
“唰!”无论出征还是留守,四行团全团官兵,齐齐举起右手,向他们的最高指挥官还礼。
无论指挥官还是二等兵,没有山呼海啸的口号,就是以最简单的一记军礼,中国军人表示着自己的决心。
各营连在772团派来的向导带领下,打着火把和手电筒,向数十公里外的黎城县城进发。
今晚,不是战斗之时,而是纯粹行军,他们将花费一夜时间,抵达距离黎城县城十五公里外的山区。
真正的战斗,将会爆发于16日凌晨4时!
那是人的一天中最沉睡之时,也足以让日军援军有足够时间反应,不然,一口气干掉了黎城日军,日军援军不来了咋办?683旅这次可是下了血本,和曾经时空中一样,聚集了近三个步兵团。
除了主力772团、771团,还用上了自己的补充团。
什么叫补充团?字面意思,就是预备团,可以随时向两个主力团补充兵员。
但绝不能因为其是预备团,所使用武器稍微老旧,就小看这个新兵占大多数的步兵团。
曾经的时空中,程旅长伏击日军的主力可就是这个补充团,771团负责打辅助,772团负责在外围阻击另一波来援日寇并负责收尾。
许多人最初或许不明白其中深意,为何不用两个主力团做伏击主力而用战斗力稍微弱一些的补充团,甚至会有人不免恶意揣测是程旅长不舍主力团牺牲,而宁愿选择牺牲补充团。
但最后的事实证明,主力还是非主力,战斗力是强是弱,那得看是什么样的战场环境,也就是所谓的看人下菜。
神头岭的特殊地形注定了火力有多强其实不重要,因为公路并不在山谷中而在山脊上,想要伏击,就必须在路两侧而无法在高高的山岭之上。
所以,当未来的唐刀看到距离日军最近的伏击点其实不过十米时,浑身的汗毛都快竖起来了。
那究竟是怎样的大心脏,才能让这个天才指挥官做出这样的决定?但凡日军谨慎一些,那可是将2000人的生命完全置于日军的机步枪火力之下啊!
而且,毫无遮掩!草丛可成不了掩体!
但事实是,因为急于赶路增援吓得屁滚尿流的黎城同胞,而且神头岭不可能被伏击的特殊地形让日军彻底忽略了来自两侧灌木丛中的威胁。
一轮子弹射出,一波手榴弹之后,迎接他们的就是白刃战!
缺少足够火力的补充团主要用的,就是红缨枪!那可是近2000杆红缨枪啊!就算是唐刀这样的强人想想,都冷汗直冒!
别看他用一杆刺刀就干掉过四名日军步兵,也一人干翻过89师一个步兵连,但讲真,在这样的战场上,让他带着1000日军,面对这样的如林长枪,也是个死!如果跑得不够快的话。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哪怕唐刀给683旅送了如此多的日式装备,睿智的程旅长依旧会采用相同的战术布置,‘王小强’同志想当伏击主力的梦想终究会破灭。
只不过,没人知道,为何送了如许多的日式装备后,唐刀还要额外的加上大量德制长柄手榴弹,或许,到了战斗结束时,那位天才将领会隐约知道其原因。
因为,补充团一定会大量装备该型手榴弹,那时,因为多出的这批长柄手榴弹,那可能就不是一波手榴弹,而是三四波,包围圈里的日军的小日子恐怕会比曾经的时空中还要凄惨的多。